- 相關推薦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吃湯圓六年級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1
正月十五終于來到了,這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興奮不已,因為元宵節這天可以吃好多好多湯圓兒。
超市里的湯圓兒有很多種味道,芝麻,花生,香芋,香橙,菠蘿……都能放進湯圓里,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我買的就是最經典的芝麻湯圓。
湯圓兒有桂圓大小,圓溜溜的像一個小雪球,摸上去冰冰涼涼,硬邦邦的。媽媽先把水燒開,然后小心翼翼的把雪團似的湯圓兒放進鍋里,湯圓立刻沉入鍋底。媽媽用湯勺輕輕地攪動,防止湯圓粘在一起,然后蓋上玻璃鍋蓋,很快玻璃蓋上就有一層水蒸氣。過了幾分鐘,水又開了,“咕嚕咕嚕”冒著泡兒,從鍋縫中冒出許多水汽,一個個湯圓接二連三地浮上來了。
媽媽打開蓋子,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看見一個個湯圓兒像長大了一圈似的,看起來似乎煮熟了,真想吃一口!
媽媽說:“別急,先讓它再煮熟一點兒。”媽媽用湯勺把那些在水里打的湯圓兒一個一個的`舀起來,又放進開水里。我快等得不耐煩了,媽媽才說:“可以吃熱乎乎的湯圓嘍!”我一聽馬上一陣風似的沖過去拿碗,用湯勺裝了一大碗湯圓。
媽媽煮的湯圓,就是不一樣啊!細看熟透的湯圓兒一個個又白又胖,又大又圓,像一顆顆白色珍珠,又像一個個去了皮的荔枝。透過晶瑩的外皮,里面的芝麻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他是那樣的香,老遠就能聞到它的芝麻香氣。讓我忍不住想一口把它吃掉。
我迫不及待地把湯圓舀入嘴中,哇,好燙!但是真是好吃!外面的那層薄薄的皮,比軟綿綿的棉花糖還軟,真是嫩滑柔軟、香糯可口。輕輕一咬,你會感覺香噴噴、甜蜜蜜的芝麻流入嘴中,咽下肚子,甜味一直徘徊在心中,真讓人回味無窮。一大碗湯圓,我十分鐘不到就吃完了。
我喜歡吃湯圓兒,元宵節吃湯圓兒是愿家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吃了湯圓,我希望我的家庭可以甜蜜幸福。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2
農歷正月十五,這里家家都要吃餃子,過元宵節,看元宵節。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在凳子上,讓我幫她扶著臉盆邊,讓它別動。我答應幫奶奶拿臉盆。然后,奶奶拿了一碗開水,倒進臉盆里。然后,她雙手用力。米粉很快被奶奶拌成一團,臉盆邊上有很多干粉。奶奶讓我多拿點水,倒進有干粉的臉盆里。她拿起面團,用水和干粉混合。不一會兒,奶奶就和好了。她還把臉盆邊上的粉沾在面團上,然后和好。
現在,等你吃完了,就該包餃子了。
吃餃子前半小時,奶奶開始做。我看到她從面團里抓了一團面粉,用手搓成圓筒狀。然后,她在中間挖了一個洞,邊挖邊轉,洞漸漸變大了。然后,奶奶往里面放了一點碎肉。然后,她合上了這個餃子。我看著奶奶做,覺得很感動,想自己包餃子。我馬上告訴奶奶,開始做。我像奶奶一樣做。我覺得沒有我奶奶的`容易,但是我也做了個餃子。奶奶看了看,說:“嗯,第一個做的這么好,真好。”然后我跟著奶奶。不到二十分鐘,我們包好了所有的餃子。
然后,該煮餃子了。奶奶把水倒出來,把一半餃子放下。這時鍋里的熱氣升起,人的眼睛睜不開。
燒了幾分鐘,奶奶倒了兩次冷水,才揭開鍋蓋說:“好了,現在可以吃了。”這時,我看到餃子都浮在水面上了。爸爸開始填餃子。他先給我端了一碗。我給了奶奶第一碗,讓她先吃。這時,奶奶笑得很厲害,看不見眼睛。然后,我接過爸爸遞給我的餃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啊,今天的餃子很好吃。我吃的是平時的兩倍。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3
“賣湯圓,賣湯圓,小小的湯圓,圓又圓”這是首民歌,每聽到這首歌,人們就知道元宵節來了,每到著一天,家家戶戶都在一起吃湯圓,看燈會,放焰火!
記得小時候,一到元宵節,親人們都來到了我家,家里變得可熱鬧了,媽媽從冰箱里拿出一個個像小雪球一樣的湯圓,我把小小小的湯圓一顆一顆放進鍋里,剛放進鍋里的湯圓一下就沉了底,過了幾分鐘,湯圓慢慢的浮了起來,媽媽告訴我湯圓熟了。浮在水面上的湯圓顏色變了樣,晶瑩剔透,有點棕色,就像一顆顆大珍珠,真誘人呀!
我們忍不住拿起勺子,舀起一顆大湯圓,聞了聞,嗨!真香。我迫不及待使勁吹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放進嘴里,咬了口,甜甜的餡流了我一嘴,回味無窮,真棒呀!吃完了美味的湯圓,我們來到了街頭去看燈會了,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手上都拿著各自的燈,整條馬路都變成了燈的海洋,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讓人大飽眼福,有活蹦亂跳的“鯉魚”,有含苞欲放的“荷花”,有展翅高飛的“雄鷹”,還有一只小貓咪正在興致勃勃啃著魚骨頭,這么多的燈真是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忽然我眼前一亮,看見了一只英俊的老虎,它的眼睛炯炯有神,散發著兇猛的光芒,它穿著一身黑黃相間的“衣服”,在老虎張開的嘴里露出了兩顆鋒利的牙齒,幾根胡須非常挺拔,看上去很有精神,它那兇猛的`性格,完全符合它的動作,它頭抬的很高好像在向遠方長吼,這種樣子就連老戰士也會被嚇的聞風破膽的。朦朧的月色投下神秘的影子,在水面上撒下了漂浮不定的光,好像無數的銀魚兒在那里跳動,時間不早了,我該回家了,今天我過的很開心,你呢?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4
時間就像一顆流星一樣,瞬間從我們的身邊劃過。不知不覺間,元宵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做起了湯圓,我們家也不例外。
元宵節的早晨,太陽剛剛從東邊升起,窗外的白霧還沒散去,外婆早已經在廚房做湯圓,我就在旁邊看外婆做湯圓。湯圓準備封口的時候,外婆就從口袋里拿出了一個銅錢,我疑惑不解的問:“外婆,以為什么拿出一個銅錢出來呢?”外婆笑著對我說:“這個叫做平安錢,把平安錢放在湯圓里,吃的時候誰吃到平安錢,就可以在這一年中平平安安的。”說完,外婆就把銅錢洗干凈,塞進了一個湯圓里,就開始封口了。封好了口,外婆拿出一個小鍋子,往鍋子里面放半鍋水,就把湯圓放進里面,蓋上蓋子,開小火慢煮。過了10分鐘左右,外婆把蓋子打開,頓時一陣霧氣從鍋子里面冒了。一個個湯圓就像一個個孩子,冒出來以后一直在里面打滾。外婆把火給關上,把一個個湯圓放進一個小碗里面。
晚餐時間到了,外婆把熱氣騰騰的湯圓端上了餐桌上,大家都迫不及待開吃起來了,只有爸爸沒有急忙的吃,靜靜的坐在那里。吃過了一會兒,湯圓只剩下一個了,也沒有吃出一個平安錢,我想:平安錢一定在這里面,哈哈,平安錢是我的了。當我正想夾湯圓的.時候,原本靜靜不動的爸爸突然動起了筷子,夾了最后一個湯圓,吃進了嘴里。嚼了一會,爸爸從嘴里拿出一個東西,我們湊過去一看,竟然是平安錢。我生氣的說:“不公平,爸爸等我們把沒有平安錢的湯圓吃完了才夾有平安錢的湯圓。”爸爸說:“哼,夾到了就是我得到了,現在湯圓在我的肚子你,你進去拿啊。”“你—你—你氣死我了。〝爸爸也沒說什么,就回書房工作了
今天可是我最難忘的一次吃湯圓,我發誓,我下次一定也要拿到平安錢。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5
說起湯圓,那可是我們寧波的一大特色。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于宋朝。在寧波是合家團圓的必備佳肴。
元宵節那天,我來到外婆家已晚,此時外婆看見我們到來,拍了一下大腿,恍然大悟說,忘包湯圓了,又看了看時間說來不及包了,去買吧!媽媽見了連忙阻止,但外婆態度堅決說,元宵節一定要吃湯圓。于是我興致勃勃地跟外婆來到菜場,看到正好有一位老漢在賣湯圓,我和外婆走過去問了下價格,“每包2元,”只見老漢從籃竹里拿出一小包湯圓對我們說。
外婆看了看覺得還不錯,就是不知分量多少,那老漢信誓旦旦地向我們保證說:“每一包分量都足的,如果不足就送你十包。”聽了老漢的話,外婆像吃了顆定心丸,一下買了5包。
回到家后外婆迫不及待想拆開,被我攔下來。突然來了興趣,我想稱一稱它有多重?于是問外婆拿稱,可外婆說只有天平稱沒有別的稱。這時,我靈機一動想到了數學廣角學過的天秤問題。分別把5包湯圓編上1.2.3.4.5。先把1.2和3.4放在一起稱,結果兩邊相等。再把1.5和2.3稱結果2.3重1.5輕。
頓時我欣喜若狂,“發現次品了!”我高興的`呼出了聲來。于是我趁熱打鐵把1和5再稱,1重5輕,5就是那包缺斤少兩的。外婆看了氣沖沖地找打那位老漢理論,老漢理虧詞窮,只好不情愿的兌現承諾,送了我們十包湯圓。我就想中了彩票似的拿著湯圓一蹦一跳的回到家中。
終于吃到香噴噴的湯圓了,我迫不及待的吃起來,真是香甜可口,皮薄陷多。湯圓的甜不但在口中,而且留變了全身。
元宵節當天不但讓我嘗到了湯圓的美味,更讓我體會到了數學魅力的所在。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6
正月十五前后幾天,街頭巷尾,家家張燈結彩,公共場所還舉行花燈比賽,所以,正月十五又稱燈節。
我想,元宵節又觀花燈,又看焰火,又熱鬧,又有湯圓吃,所以,元宵節一直流傳到今天。人們大概都過這個節日吧?至少,我很喜歡過元宵節,也非常喜歡吃湯圓。
終于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元宵節這天,可是要吃湯圓的,以前,我們都是買著吃的,可這一次,我們可是自己包哦! 不要以為包湯圓有多么難,其實很簡單。
我們要準備的材料有:最最重要的湯圓粉,還有湯圓餡(湯圓餡可以自己選擇口味),一個鐵勺子,還有一碗溫水(現接現倒)。 我先把二分之一的湯圓粉倒進一個干凈的盆子里,再把溫水一點一點地倒進去和成面之后就可以開始包了!
揪一小塊面團,按成餅把陷包進去封著口,剩下的就剩把他團成球了。可是遇到困難了,團球乃是本人的禁區之一,從小就不會團球老是把他團成各種形狀。為此我感到苦惱不已。我親愛的媽咪教了我很多方法,but,孺子不可教也,我學不會……最后下鍋的,有些 是形狀各異的,不用說那是我包的',我哪說那都是我的,個個晶瑩的湯圓 出鍋了,我咬上一口,露出了里面的餡,這餡別提有多鮮了。還有外面那層糯米,粘乎乎的糯糯的,兩樣合起來一起吃,更是鮮上加鮮。那湯圓我一口氣吃了五個呢!這湯圓實在太好吃了!
我雖然包得是四不像,但這是我第一次包的餃子,它凝聚了我的心血。嚼著它,這碗“四不像餃子”別提有多好吃了!
今年的元宵節過得真是太有趣了!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7
這個星期一,是元宵節,但是我留在了學校度過這一年的元宵節。可是我沒有想到這次還要自己來包湯圓自己吃。
我們這桌有8個人,過了一會兒我們這桌有四個人“失蹤”了,這是為什么呢?過了一會兒我看到有一群人圍在一個桌子旁邊,我走過去看了一下,原來在和面!,我們這桌的四名“失蹤”的人也在這里和面。只見她們一會把面團拿起來,一會又用手把面團按下去,她們一直反復的做這幾個動作。不一會兒她們就把面團拿過來了。隨后,我們就開始包湯圓了。
食堂阿姨沒有給我們陷所以我們這桌把他剛才沒有吃完的花生“奉獻”出來了,只見他們拿起一個小小的'面團,然后把花生塞了進去。我叫他們不要塞花生進去,可是他們不聽。可我想到:這些湯圓包起來是我們自己吃的。等一下自己吃到了自己包的“花生湯圓”這就是自作自受了。可是如果別人吃到了,這真是害人害己呀!
過了一段時間,我看見我們這桌的湯圓有盜版的“花生湯圓”,還有各種形狀各異的湯圓,比如:三角形的湯圓,大小不一的湯圓,正方形的湯圓……我又看了看我們后面那一桌的的湯圓哪像我們這一桌的湯圓呀!他們的湯圓排列整齊,湯圓的形狀都是一樣的,湯圓的大小出在微乎其微呀!而我們這一桌的湯圓大小不一,形狀各異,還有盜版的“花生湯圓”。真的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呀!
過了一會兒,食堂阿姨就把湯圓拿走了,可是我們這一桌還有一大團面還沒有做完呢!所以就被那些人拿去玩了。過了幾分鐘,我早就已經排在隊伍里面了。里面的水是甜的,所以湯圓也是甜的,這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啊!
這次包湯圓讓我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和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8
正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元宵節。在這一天里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湯圓。因此,湯圓也成了我最愛吃的一種食物。據說湯圓是從古至今的元宵標配,所以吃湯圓也成了習俗。
在元宵節這天外婆是要包湯圓給我們吃的。所以我便去到了外婆家,我一進門,便看見了外婆正在廚房里包起了湯圓。我看見了,不知怎的,忽然心血來潮,便也加入到其中,包了起來。
記得爸爸說過:“在元宵節這一天吃湯圓象征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而且人們將自己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望寄托在湯圓身上。”
我見外婆先是用開水倒入裝有糯米粉的盆子里,然后不斷的用力搓面,一直搓到像一大塊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外婆又用精妙的手法把面搓成了一個寶塔的形狀,然后外婆又從“寶塔”的.頂尖上拽下一塊塊小面團,從中間掏出一個洞,我見外婆這樣做,也拿起一個小面團從中間挖了一個洞,然后再用兩個手相配合著將這個洞越搞越大,最后再把準備好的黑芝麻餡放入洞內,用大拇指和食慢慢捏,接著將洞口封住把封口的湯圓放在手心上,用兩個手柔和地將湯圓搓圓。這樣一個湯圓就完成了。但是我看看自己手上的這個湯圓再和外婆手上的這個比,真是差別太大了,但外婆還是夸獎了我。后來我們將湯圓煮熟,等到湯圓煮熟之后便浮上了鍋面,煮熟后的湯圓個個又大又白,看了之后便叫人嘴饞。大家吃湯圓是都夸我和外婆的手藝好,我吃著湯圓心里覺得美滋滋。
看著湯圓,我仿佛看到了以后日子的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9
宵節到了,爸爸媽媽對我說:“今天,我帶你去老家吃湯圓。”我興奮的說:“好呀!好呀!”
到了老家,只見爺爺奶奶在門口等著我呢,我猛撲爺爺奶奶的懷抱。奶奶親切的說:“今天做小湯圓給你吃。”我說:“好的。”
走進家里,奶奶就從冰箱里拿出桂圓般大的小湯圓。放在桌上,再把冰箱門關上,奶奶拿著湯圓走到鍋旁,我很好奇奶奶是怎么煮湯圓的,也跑過去湊熱鬧。鍋太高了,我只好站在椅子上面看奶奶煮湯圓。奶奶先是接一盆水放入鍋里,然后把湯圓放到鍋里面,就像一個個小屁孩跳進水中游泳一樣,還在水中跳來跳去,只見鍋面上漾起波紋,真是有趣。
湯圓煮好了,還軟軟的,金瑩剔透,還能看到里面的黑芝麻呢!我興奮極了,立馬用筷子夾起一個湯圓,迅速送入囗中,“呀—太燙了!”我又吐了出來,奶奶叫我慢點吃,我害羞的.說:“知道了。”然后,我又夾起湯圓,吹了吹,用舌頭舔了一口,點了點頭說:“嗯,這回不燙了,可以吃了。”立即放到嘴里,嚼了嚼,芝麻汁溢滿了整個嘴巴,哇—太好吃了,真甜。吃著吃著,發現剩下的也都冷了,我就大口大口的吃,咕咚咕咚就吃完了。吃完之后,媽媽無意間看到我的臉,哈哈大笑起來,說:“你看你,嘴搞的跟小花貓一樣,你要把你老娘笑死啊!”哥哥看到了,直趴在地上打滾,捂著肚子笑,“哈哈哈……”我都認為他們犯神經病了!
我連忙跑到衛生間照照鏡子,哎呀,哪里來的小花貓?都是湯圓里的黑芝麻!吃湯圓竟鬧出這么大的一個笑話,我真不應該呀!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10
“湯圓爭看采蓮船,
寶馬香車拾墜細;
風雨夜深人散盡,
孤燈猶喚賣湯圓。”
這是宋代人詩人姜白石寫元宵節的詩。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更巧的是正逢我們學校的開學第一天。
以往的元宵節,我們吃的都是從超市里買來的湯圓,而今年卻與往常不同,媽媽決定自己做湯圓,我一聽高興極了,馬上自告奮勇地要求幫忙。我們先把糯米粉和水攪拌成一團。“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少了又會沒有粘性。”媽媽手把手教我。和成一團后,又使勁揉,因為這樣才更均勻,然后搓成一個個小團,再取一小團搓成圓球狀,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小窩,把做好的餡放進去。“餡不能放太多,否則會露餡的!”媽媽提醒我。最后把小窩的`口封好搓圓,一個湯圓就做好了。
包好了!終于可以下鍋了。媽媽故意要試我,便把煮湯圓的任務交給了我,并告訴我一些煮湯圓的訣竅。我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地貼著邊滾下去,然后蓋上鍋蓋,站在鍋前耐心地等。沒過一會,湯圓浮出了水面,我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在陣陣熱氣中,白白胖胖的湯圓在水中漂浮著,你擠我,我擠你,好像一顆顆碩大的珍珠。我用家里最大的五彩玻璃碗裝好湯圓,然后往里面加了許多糖,端上桌,爸爸媽媽嘗了都贊不絕口,我也咬了一口湯圓,咦?味道還真不錯,香軟糯滑,讓人吃了一個想兩個,吃了兩個想三個。
我吃著湯圓,聽著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聲,看著熱鬧的元宵節晚會,我很開心,雖然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出去放煙花,但我學會了做湯圓、煮湯圓。這真是個令人難忘的元宵節!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11
元宵節,真熱鬧,吃湯圓,猜燈謎。大街小巷人如潮,家家戶戶樂陶陶。農歷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那天我們會吃湯圓、猜燈謎、看花燈……我最喜歡元宵節了。
元宵節還沒到,大街上就掛滿了又大又紅的燈籠,把整條街照得燈火通明。到了元宵節那一天的晚上,媽媽在門口大喊:“寶貝快提著你的燈籠去猜燈謎!”我興奮跑了出來。
大街上真是人山人海,有的人提著燈籠正散著步;有的則欣賞著美麗的花燈,還有的人正看著燈籠下的字條……我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跑到猜燈謎區,只見那里立著一塊板子,上面寫到猜對燈謎可以得到獎品哦!“哇!太棒了!”我趕緊跑向一個燈籠。認真地讀起字條。只見上面寫著一群羊跑到草地上——打一水果。我想來想去,想了半天也沒想到,急得直跺腳,這時,媽媽靈機一動,說:“我知道了,是草莓!”小姐姐忽然走過來,笑瞇瞇地拿著一個娃娃,說:“恭喜您答對了,這是您的獎品!”我這才恍然大悟,有點傷心地說“媽媽,我為什么就不會答呢?”媽媽笑笑說“知道嗎?媽媽上大學時都不會猜呢,你還小,是正常的!”
媽媽的話讓我破涕為笑,我又試了一次。這次,我集中精神,終于我猜到了我得到了一個大大的娃娃,一邊的'人都羨慕極了,媽媽看著我,開心地笑了。
這時,爸爸打電話叫我們回去,我這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家。一陣清香忽然飄進了我的鼻子里,把我引進了廚房。是湯圓!我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爸爸邊摸著我的頭,邊講起元宵節的故事。我聽著故事,心里比湯圓還甜。
我開心極了,因為我與家人過了一個如此快樂的元宵節。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12
冬至前夕,媽媽買來了糯米粉,開始做湯圓了,媽媽先把糯米粉倒入一個盆子里,再倒下一些水,水不能太多,用手搓著,再往返地和著糯米粉,搓到差不多再倒下一些水,直到糯米粉變成團,用手在糯米團里掰出一塊粉團,做成香蕉外形,把它平分成五塊,拿出其中一塊放在手心里搓成圓形,越圓越好。
湯圓做好了,就來煮湯圓。媽媽先在鍋里放些水,把水煮開了,再加些糖,最后把湯圓放進鍋里煮,煮到湯圓浮到水面,湯圓就熟了。煮熟的湯圓,就像一朵朵白色的小棉花,好看極了。湯圓煮好了,媽媽盛了一碗給我,我吃著自己做的湯圓,含在嘴里,感覺它柔柔軟軟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今天我吃了湯圓,是不是真的就長大了一歲呢?
冬至吃湯圓是我們中國的傳統風俗。去年冬至,天氣很冷,手凍得有點僵了,可當媽媽跟我說:“我們來做湯圓吧,今天是冬至節。”我一聽到要做湯圓,我可快樂了,手也不覺得冷了。當媽媽把糯米團搓好,我就趕緊洗好手,學著媽媽的樣子,做起湯圓來。我先在糯米團里捏出一小團糯米,搓成圓形,再把它壓扁,在中間放一小團芋泥,或者豆沙泥,或者花生醬,再把它搓成圓形,一個湯圓就做好了。
媽媽邊做邊跟我說:“用糯米粉制成的甜品湯圓是冬至的傳統風俗之一,在江南比較盛行。湯圓中,‘圓’意味著團聚、圓滿,在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在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如今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那天,我不僅學會了做湯圓,還懂得了更多的知識,真是快樂的一天啊!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13
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生許多的事,有快樂的,傷心的,難忘的.....其中,一次吃湯圓的事讓我記憶深刻。
那日是星期天,我去奶奶家,因為離吃午飯時間還早,奶奶就給我和哥哥煮湯圓吃。奶奶先把水燒開,再把湯圓放在燒開的水里,過了幾分鐘,兩份煮好的湯圓出鍋了,奶奶用勺子一個一個地舀起來,放進碗里,再端出來放在桌子上,我看碗里的湯圓白白的,園園的',像鴿子蛋—樣光滑,看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起一個往嘴里送,“好燙。”我大聲叫了起來,湯圓也掉在碗里了。此刻,家里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莫名其妙,馬上跑到鏡子前一看,黑芝麻糊已經從嘴角流到下巴、衣服上,我趕緊說:“哥哥,幫我拿一下衛生紙。”哥哥就立刻把衛生紙遞給我,我擦了下嘴角,臉就變干凈了。但是家里人還是不停地笑話我,說我是小花貓。哎,真是的,下次吃湯圓一定小心了。 這次吃湯圓的事真是讓我記憶深刻。
湯圓雪白雪白的,像一個個小球。熟了的湯圓,顏色變了樣,個兒也比原來大多了。晶瑩透明,帶點褐色,包在里面的黑芝麻、桂花、玫瑰、豆沙隱約可見。現在可以吃了。不過,我先說一下,吃的時候只要輕輕一咬,里面的豆沙就會流出來。你要使勁一咬的話,豆沙就會濺得你滿嘴和衣服上都是,你的舌頭也會被燙得發麻。
吃湯圓的風俗是形成的呢?原來,農歷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一天叫上元月,這天晚上稱湯圓。自唐朝開始,民間就有湯圓之夜觀燈的風俗。據載,漢文帝劉恒將農歷正月十五正式定為元宵節。現在,元宵節有很多民俗活動,例如舞龍舞獅、放燈觀燈、吃湯圓等。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14
冬至,又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有兩種習俗,一個北方的習俗,一個南方的習俗,北方人過冬至是吃羊肉,狗肉,還要吃餛飩和餃子。而我們南方則要吃湯圓,還有掃墓。因為湯圓的圓代表團圓。
但是,今年的冬至……我卻沒有過,為什么呢?因為家里出了點特殊情況,不過,聽媽媽說,在冬至前一天,就要準備好多東西,有炸蔥油餅,籽把和像饅頭差不多的面食,最主要的還是湯圓。
媽媽說湯圓是在冬至當天早上做的,所以那天早上四點多就要起床。做湯圓首先要準備:糯米粉,溫水,油,花生餡和糖,還要一個干凈的盆。把糯米粉、油、溫水按比例倒入盆里攪拌均勻再用力使勁揉,直到用手捏得棉棉的'就可以了!接著就是搓湯圓了,捏一小塊糯米團,放在手心里輕輕地搓圓,在圓的中心部位,用手壓出一個小窩,往窩里倒點花生餡,再把窩口捏合,再把它搓圓,一個湯圓就大功告成了!真可惜,我沒有參與其中,不然一定很有趣!除了做湯圓還要捏一些元寶,代表招財進寶,做好的湯圓要用一種圓形籮筐擺放好,中間再放一個桔子,代表團圓。包個湯圓怎么還有那么多的講究,真是奇葩啊!
天剛剛蒙蒙亮,鞭炮聲就已響起,大人們就忙著用湯圓祭拜天地、祖先,還特意用竹簽串幾個湯圓,插在門縫邊。吃完湯圓,全家老少都要出去掃墓,媽媽說,要去掃墓女人們必須要穿紅色的衣服,就連裝貢品的袋子、籃子、還有扁擔都要紅色的。
雖然沒過成冬至,但聽媽媽講也真很有趣啊!感覺身臨其中。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 15
元宵,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我家也不例外,湯圓的餡兒有很多,有芝麻餡、紅豆餡、糖餡,滋味各不相同,吃一個,滿嘴香味,不吃個肚子滾圓,我是舍不得放下碗的。
一頓湯圓美餐后,我們全家三口人浩浩蕩蕩地踏上去淹城的路,不時的飄過一盞孔明燈。到了淹城門口,頓時眼前一亮,一對活潑可愛的小兔子正站在門口像是在迎接游客的到來。再往里走,我便看到了一排排的燈籠掛在頭頂,好一個燈的世界!“咚咚!鏘鏘!”一疊的鼓聲和小釵聲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們聞聲趕去,哇!好不熱鬧!這里人山人海。我不斷地往前鉆,終于是看見了舞臺的全景。“舞龍表演現在開始!”主持人還沒說完,幾個時髦的“俏老太”從臺下舉著龍跑上來。看,那條色彩絢麗的布條一到婆婆們的.手里便立即活靈活現起來,只見這條龍慢慢地開始向上盤旋,之后還不忘“搖頭擺尾”—似乎非常的開心。
“猜燈謎了,猜燈謎了。”不知誰喊了一聲。主持人先說了一個“建國方略”,我苦思冥想沒想出來,旁邊已有人在說:“玉”。主持人又說了“七仙女嫁出去一個”,我想來想去還是不知答案,爸爸在旁邊提醒道:“七仙女嫁出去一個還剩幾個呀”。噢!想出來了,是六神無主。但因為我人小,大人的聲音比我大,所以被他們搶先了,不過也沒關系,“參與”為主嘛!后來,我還去看了“皮影戲”。
八點過后,煙花聲一陣賽過一陣,響徹天地。五彩繽紛的煙花映亮了半邊天,讓人眼花繚亂,我舍不得眨眼,生怕錯過了瞬間的美麗。煙花把元宵節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吃湯圓六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吃湯圓的作文03-11
(經典)吃湯圓作文07-22
吃湯圓作文[經典]07-22
吃湯圓作文07-18
六年級吃湯圓作文06-19
[精品]吃湯圓作文07-24
【優】吃湯圓作文07-29
(推薦)吃湯圓作文07-20
吃湯圓作文(優)07-19
吃湯圓比賽作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