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白馬篇》全詩及賞析
《白馬篇》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此詩寫當(dāng)時長安之“五陵豪”,塑造了與曹植《白馬篇》中不同的俠客形象,表達(dá)了一種不肯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傲骨,寄寓了李白既有熱血滿腔的愛國豪情又有壯志未酬的苦悶,亦有仕途顛簸、官運(yùn)不濟(jì),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的無限惋惜和悲痛之情。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了《白馬篇》全詩及賞析,僅供參考。
【三國曹植詩作】
原文:
白馬飾金羈[1],連翩西北馳[2]。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3]。
少小去鄉(xiāng)邑,揚(yáng)聲沙漠垂[4]。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5]。
控弦破左的,右發(fā)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6]。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7]。邊城多警急,虜騎數(shù)遷移[8]。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9]。長驅(qū)蹈匈奴[10],左顧凌鮮卑[11]。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12]?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1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注釋
[1]羈:馬絡(luò)頭。
[2]連翩:接連不斷,這里形容輕捷迅急的樣子。魏初西北方為匈奴、鮮卑等少數(shù)民族居住區(qū),馳向西北即馳向邊疆戰(zhàn)場。
[3]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陜西諸省的一部分地區(qū)。游俠兒:重義輕生的青年男子。
[4]揚(yáng):傳揚(yáng)。垂:邊疆。"少小"二句:青壯年時期即離開家鄉(xiāng),為保衛(wèi)國家而揚(yáng)名于邊疆。
[5]宿昔:昔時,往日。秉:持。楛(hù戶)矢:用楛木做箭桿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說昔日良弓不離手,箭出盡楛矢。
[6]控:引,拉開。左的:左方的射擊目標(biāo)。摧:毀壞。與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與"馬蹄"都是射貼(箭靶)的名稱
接:迎接飛馳而來的東西。猱(náo撓):猿類,善攀緣,上下如飛。
[7]剽:行動輕捷。螭(chī):傳說中的猛獸,如龍而黃。 [8]虜:胡虜,古時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蔑稱。數(shù):屢次。
[9]羽檄:檄是軍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書,插上羽毛表示軍情緊急,所以叫羽檄。厲馬:奮馬,策馬。
[10]蹈:奔赴。
[11]陵:陵蹈,以武臨之。
[12]懷:顧惜。
[13]中:心中。顧:念。
翻譯
駕馭著白馬向西北馳去,馬上佩帶著金色的馬具。
有人問他是誰家的孩子,邊塞的好兒男游俠騎士。
年紀(jì)輕輕就離別了家鄉(xiāng),到邊塞顯身手建立功勛。
楛木箭和強(qiáng)弓從不離身,下苦功練就了一身武藝。
拉開弓如滿月左右射擊,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飛騎射中了“長臂猿”,轉(zhuǎn)身又去射“馬蹄”。
靈巧敏捷賽猿猴, 勇猛剽悍如豹螭。
聽說邊境軍情急, 侵略者一次次進(jìn)犯內(nèi)地。
告急信從北方頻頻傳來,游俠兒催戰(zhàn)馬躍上高堤。
隨大軍平匈奴直搗敵巢,再回師掃鮮卑驅(qū)逐敵騎。
上戰(zhàn)場面對著刀山劍樹,從不將安和危放在心里。
連父母也不能孝順服侍,更不能顧念那兒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戰(zhàn)士名冊,早已經(jīng)忘掉了個人私利。
為國家解危難奮勇獻(xiàn)身,看死亡就好像回歸故里。
賞析
這首詩描寫和歌頌了邊疆地區(qū)一位武藝高強(qiáng)又富有愛國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發(fā)作者的報國之志。本詩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又凝聚和閃耀著時代的光輝,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氣息濃厚.
詩歌以曲折動人的情節(jié),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生動感人的青年愛國英雄形象。開頭兩句以奇警飛動之筆,描繪出馳馬奔赴西北戰(zhàn)場的英雄身影,顯示出軍情緊急,扣動讀者心弦;接著以"借問"領(lǐng)起,以鋪陳的筆墨補(bǔ)敘英雄的來歷,說明他是一個什么樣的英雄形象;"邊城"六句,遙接篇首,具體說明"西北馳"的原因和英勇赴敵的氣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軀為國、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境界。
【唐代李白詩作】
原文:
白馬篇⑴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⑶。
秋霜切玉劍⑷,落日明珠袍⑸。
斗雞事萬乘⑹,軒蓋一何高⑺。
弓摧南山虎⑻,手接太行猱⑼。
酒后競風(fēng)采,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⑽。
發(fā)憤去函谷⑾,從軍向臨洮⑿。
叱咤萬戰(zhàn)場⒀,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⒀,未肯拜蕭曹⒁。
羞入原憲室⒂,荒淫隱蓬蒿⒃。
詞句注釋:
⑴白馬篇:樂府《雜曲歌辭》舊題。
⑵龍馬:言馬高駿,指駿馬。《周禮·夏官·廋人》:“馬八尺以上為龍。”
⑶金鞍:馬鞍飾以金者。此極言馬鞍之貴重。五陵豪:家住在五陵的豪家貴公子。五陵,指長安附近西漢皇帝的五座陵基:高祖的長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陽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漢代帝王每建陵墓皆遷四方豪族于其附近,后世遂以五陵為豪族的聚居之地。班固《西都賦》:“南望杜、灞,北眺五陵。”杜、灞謂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謂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在渭北。皆漢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縣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貲、吏二千石。
⑷秋霜:言寶劍之光.色如秋霜。切玉劍謂寶劍堅韌鋒利,可以切玉。
⑸珠袍:飾有珍珠的衣袍,言其華貴也。
⑸斗雞:唐玄宗好斗雞,善斗雞者每召入宮中侍奉,甚得寵幸。萬乘:指皇帝。古者帝王車萬乘.諸侯千乘。
⑺軒蓋:有篷蓋之車,貴人所乘。
⑻“弓摧”句:用晉周處事。《晉書·周處傳》載:南山白額猛虎為患,周處入山射殺之。
⑼“手接”句:曹植《白馬篇》:“仰手接飛猱。”此用其典。接,迎面射之為接。猱,猿猴類。
⑽劇孟:西漢大俠。此代指當(dāng)時豪俠中之雄杰者。
⑾函谷:古關(guān)名,在陜州靈寶縣。此代指帝京以東之要塞。
⑿臨洮:地名,屬隴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邊陲。
⑾叱咤:怒斥聲。萬戰(zhàn)場:一作“經(jīng)百戰(zhàn)”。
⒀使酒氣:因酒使氣。
⒁拜,一作“下”。蕭曹,即漢相蕭何、曹參。此代指時相。
⒂原憲:即子思,孔子弟子。居處簡陋,上漏下濕,不以為意,端坐而弦歌。見《韓詩外傳》。
⒃“荒淫”句:自謂善慕“五陵豪”之生涯,羞為蟄居陋室之窮儒。
譯文:
五陵的豪家子弟,騎著配有金鞍、毛如雪花般的高頭大馬。
身佩色如秋霜、利可切玉的寶劍,穿著可與落日爭輝的珠袍。
他們有時陪著皇帝斗雞走馬,有時卻三五成群,軒車馳馬,車蓋高聳,在大街上招搖而過,是何等威風(fēng)!
他們閑著無事,便出郊外馳逐行獵,弓摧南山之虎,手射太行之猱,是何等快意!
在酒酣飯飽之后,手舞寶刀,競呈風(fēng)采。
殺人如同剪草,其形跡如同漢朝的大俠劇孟。
他們所向往的是,發(fā)憤從軍,立志報國,或東出函谷,或西向臨洮。
在戰(zhàn)場上叱咤風(fēng)云,身經(jīng)百戰(zhàn),將胡虜驅(qū)出國門之外,立下赫赫戰(zhàn)功。
凱旋之后,僅著酒氣,傲視公侯,不肯向蕭何、曹參一類的權(quán)貴下拜。
對于像原憲那樣隱于荒徑蓬萊之下的貧士,他們是不屑為伍的。
作品鑒賞:
此詩前四句“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描繪豪俠的形象。接著四句“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講述豪俠的倜儻不群和武藝高強(qiáng)。“酒后競風(fēng)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四句,表達(dá)豪俠不拘禮法,疾惡如仇。“發(fā)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咤經(jīng)百戰(zhàn),匈奴盡奔逃”四句,雖寫豪俠的愛國精神,實則也隱隱流露出詩人想建功立業(yè)的寄望。最后四句“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是說打敗敵人,勝利歸來,既不會阿附權(quán)貴、居功邀賞,也不自命清高,隱居草野,要繼續(xù)過游俠生活。“歸來”二句是用西漢灌夫事典。
在這首詩里,詩人以熱烈的感情,豐富的想象,夸張的語言,刻劃了一個武藝高強(qiáng)、報國殺敵、功成退隱的俠客形象。他出身高貴,劍如秋霜,袍飾明珠,藝高膽大,堪與名俠劇孟比肩。他雖身經(jīng)百戰(zhàn),威震胡虜,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蕭何曹參之類的高官,而是隱居于荒山野徑。他瀟灑倜儻,豪邁勇敢,不拘禮法,疾惡如仇,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富于愛國精神。當(dāng)祖國的統(tǒng)一和安定受到威脅時,便“發(fā)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不計身家性命,英勇殺敵,立功疆場,而勝利歸來時,既不阿附權(quán)貴,居功邀賞,又不消極退隱,逃避現(xiàn)實。在這個形象身上,集中體現(xiàn)著李白的任俠思想。顯然,他的這種任俠思想和他進(jìn)步的政治理想,他的反對腐朽權(quán)貴的斗爭精神是有密切關(guān)系的,因而也顯示了這種任俠思想在當(dāng)時歷史條件下的進(jìn)步意義。
【《白馬篇》全詩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全詩譯文與賞析12-11
《蟬》的全詩及賞析09-13
《草堂》全詩賞析10-27
《國殤》全詩賞析03-14
《月夜》全詩及賞析08-19
早秋全詩賞析11-25
《己亥雜詩》全詩賞析通用12-24
杜甫《夜》全詩賞析01-24
《望岳》全詩賞析01-20
春日全詩翻譯及賞析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