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漁業局防臺防汛的應急預案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保不準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往往需要預先編制好應急預案。怎樣寫應急預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漁業局防臺防汛的應急預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漁業局防臺防汛的應急預案 1
為貫徹落實《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保證我縣漁業系統防臺防汛工作有序開展,保障漁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漁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縣防汛防臺應急預案》精神,結合我縣漁業系統防臺防汛工作實際,特制定防臺防汛預案。
一、基本情況
是一個典型的內陸魚米之鄉,雖近年來傳統的捕撈業明顯地萎宿,但其漁業養殖產業得到迅猛的發展。目前,縣有19個漁業專業村組、社(場),漁業總人口6020人,其中捕撈漁民1091人,養殖漁民1350人,機動漁船563艘,非機動漁船261艘,固定捕撈場所277處,流動捕撈漁船351艘,漁業養殖總面積7.8萬畝。漁民生活“連家漁船”集居停泊點比較典型的有2處(大云、西塘)。群眾性自然漁港15處,分散在各(街道)漁業村組。
地處沿海地帶,每年受1-3個臺風影響。由于我縣區域離海面尚有幾十公里距離,故根據臺風的特征和以往實況,對我縣影響的臺風一般風力在10級左右,最大時可達12級,過程雨量一般在150毫米左右,最大可超過300毫米。這樣的臺風災害對漁業生產秩序和漁民生命財產安全都造成了威脅。
二、工作職責和組織領導
(一)工作職責
作為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其防臺防汛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安排下,全力協助當地政府做好漁民的防臺防汛通知、漁民安全撤離以及災后漁業生產自救的'指導,保證漁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漁民生命財產安全。本著人員無傷亡、極大程度地減少災情損失的原則,我們應做好:
1、及時通知漁業船舶停止捕撈、航行,安全回港避風;
2、指導養殖戶做好水產養殖設施的加固與防御,從業人員的安全撤離;
3、協助地方政府做好群眾性自然漁港漁船的固定、生活漁船人員轍離;
4、指導災后漁民生活自救,落實恢復生產措施,維護漁區社會的災后穩定。
5、局機關工作人員與財產的安全渡汛。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防臺防汛工作,本局成立防臺防汛指揮組,局長任總指揮,副局長任副總指揮,并有局辦公室、漁政科、船檢科、執法大隊、推廣站、資產科以及下屬二個漁政中心站負責人組成防臺防汛指揮組成員。下設辦公室、二個工作小組、搶險突擊隊、物資保障組、宣傳報導組、生產自救組等,分別有各科、室、站負責人擔承隊長或組長。
三、工作程序與步驟
根據臺風的特點規律,本局將有步驟地啟動防臺防汛組織機構的各項功能,逐步落實防臺防汛工作措施。
1、臺風預警。根據臺風走勢和官方預警級別,利用電視臺、農民信箱等途徑及時向漁業人員發出臺風信息和警示通知。
2、突擊檢查。臺風初次預警后,立即組織安全排查,消除事故隱患,同時了解薄弱環節,完善防臺防汛應急措施。
3、宣傳教育。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漁民群眾的防臺防汛的自救防護意識。
4、人員轍離。在臺風預警到達最高級別時,協助當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轍離、安置處在安全隱患場所的從業人員。
5、信息通暢。保持上下信息暢通,隨時聽從縣防臺防汛總指揮部的搶險人員的調動,做好和相關部門的相互協作。
6、災后自救。開展災后調查研究和群眾的思想工作,組織、發動、協助群眾開展生活生產自救,并在技術、資金上支持災民,幫助迅速恢復漁業生產。
四、防臺防汛重點
全縣分二個重點片區,分別是魏塘站管轄區域、西塘站管轄區域,具體重點防范工作是:
1、全縣560艘漁船及277處固定作業場所的人員財產的安全防范。
2、外塘漁業養殖設施的加固防毀和管理人員的安全保障,重點是500畝以上的汾河、夏墓蕩、蔣家漾、北許漾等外蕩養殖水域。
3、對群眾性自然漁港采取防范保護措施,協助各鎮(街道)做好“連家”生活漁船財產保護以及人員轍離工作。
五、應急措施
在整個臺風從初次預警到解除警報,保證領導一線指揮、搶險人員隨時待命、抗災物資充足,漁政艇、車輛始終處于待命狀態。
1、重要漁業養殖場所發生危險時,及時組織人員搶險,并隨時保證物資的供應。
2、三艘漁政艇、三輛汽車、40多名工作人員隨時做好臺前、臺中、臺后的預防、搶險和災后自救工作。
3、對一些老弱病殘和個別不愿轍離危房危船的,協助當地政府采取強制措施轍離。
4、協助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其他搶險救災工作。
六、制度保障
1、值班制度。接到臺風警報后,本局實行24小時全天候值班制度,值班人員恪守職責,認真做好值班記錄,及時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報,保證值班通訊聯絡暢通無阻。
2、臺前必檢制度。臺風預警期間,及時組織人員到各漁區,生產作業場所,進行嚴格的排摸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防臺防汛方案。
3、漁船“定人聯船”制度。“定人聯船”是本局在實行漁業安全生產和漁政管理工作中的一項有效措施,同樣在防臺防汛工作中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全縣560艘機動漁船和150艘非機動漁船,有14位漁政工作人員分別聯絡管理,簽訂責任狀,并實行積分考核。
4、自身安全制度。在保證漁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搶險救護人員自身的安全防護措施十分重要,抗災人員應配備防滑膠鞋,雨衣、手套等必備用具,臨水搶險時,搶險人員必須穿戴救生衣,同時保證車船的行駛安全。
七、災后恢復措施
1、臺風過后,本局將及時組織災后自救組工作人員深入災區核實情況,向上級遞交災情報告。
2、組織發動漁民群眾開展生產生活自救,協助地方政府對受災人員的救助和安置工作。
3、組織漁業技術人員,深入受災的養殖漁區,開展科技咨詢,指導服務,出主意,想實招,采取應急補救措施,減少災害給漁業生產帶來的損失。
4、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做好災后的疾病防治工作。
5、凡涉及漁業互保規定的人員,有人身意外傷害和財產損失的,局組織相關人員迅速開展理賠工作,保證賠償款的及時到位。
漁業局防臺防汛的應急預案 2
一、編制目的與原則
1、編制目的:建立防臺防汛工作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的應急響應機制,保障漁業防臺抗臺工作有序、高效進行,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2、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確保漁民生命安全。
預防為主,防救結合。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快速反應,協同應對。
二、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1、縣漁業防臺指揮部:
成員組成:由縣農業農村局設立,由局長擔任指揮長,局分管領導擔任副指揮長,成員包括局辦公室、行業管理科(法規科)、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縣數字農業發展中心、縣水產站、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漁業分隊等相關負責人。
職責: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縣漁業系統防臺風工作,研究和通報本系統防臺風的`重大事項,督促和檢查漁業防臺風工作。根據臺風發展情況,及時向縣人民政府提出漁船回港避風及漁業生產人員撤離等建議意見。
2、工作機構:
預警預報組:負責臺風、洪水等災害的預警預報工作,確保信息的及時、準確、全面傳播。
應急處置組:負責災害發生時的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組織應急處置組開展救援工作,轉移受災漁民。
物資保障組:負責防臺防汛物資的籌備和調配,備足防臺防汛所需的物資,如救生衣、漁網、繩索等。
宣傳培訓組:負責防臺防汛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工作,提高漁民的自我保護意識。
三、預防措施
1、預警預報:密切關注臺風、洪水等災害預警信息,及時向漁民發布預警預報。
2、物資籌備:建立物資儲備庫,備足防臺防汛所需的物資,并定期檢查、更新物資。
3、漁民培訓:定期開展防臺防汛知識培訓,提高漁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并組織漁民學習應急預案,熟悉應急處理程序和措施。
四、應急響應
1、臺風來臨前:
加強巡查,確保漁港、漁船、養殖設施等安全。
督促漁民及時撤離危險區域,確保漁民生命安全。
加強對漁船的管理,嚴禁出海作業。
2、臺風過程中:
組織應急處置組開展救援工作,轉移受災漁民。
對受災養殖設施進行加固,減少損失。
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災情,爭取支持。
3、臺風過后:
組織人員對受災情況進行全面排查,評估損失。
開展生產自救,恢復漁業生產秩序。
對漁民進行慰問和救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五、后期處置
1、災后重建:制定災后重建計劃,組織漁民恢復生產,并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落實災后重建資金和項目。
2、總結經驗教訓:對本次防臺防汛工作進行總結,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災害的能力。
【漁業局防臺防汛的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09-18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08-14
防臺防汛的應急預案02-21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12-08
【熱門】防臺防汛應急預案03-29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精】03-26
【薦】防臺防汛應急預案03-26
【推薦】防臺防汛應急預案03-25
社區防臺防汛應急預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