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糧食局年度農業生產工作總結范文
**年,在省、市糧食局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自身糧食工作職能,切實履行工作職責,通過系統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取得了驕人成績。現將2015年工作總結和2016年工作重點匯報如下:
1.全力做好糧食收購工作
今年我市國有糧食企業收購總量25.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65萬噸,同比增加7%。其中按最低收購價收購小麥13.4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3.63萬噸,同比增加37.2 %。
一是強化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為組織好今年糧食收購工作,組建了四個巡查組,機關每個人包保1個企業。各委托收儲企業法人代表與糧食局簽定了《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承諾書》,繳納執行糧食收購政策保證金。
二是宣傳政策,做到家喻戶曉。采取統一模式制作《收購質價政策公示牌》,在庫點醒目處張貼,公布委托收儲庫點名稱、地址和監督投訴電話,廣泛宣傳最低收購價格、質量標準,讓農民賣“明白糧”。
三是籌措資金,滿足收購需要。做到及早與中儲糧、農發行溝通聯系,最低收購價鋪底資金及時預撥到位;在資金兌付中,設立資金結算窗口,保證農民當日賣糧當日能拿到現金,杜絕了“打白條”現象。
四是執行政策,維護糧農利益。各最低收購價收購庫點嚴格執行省局“三個絕不允許”規定,要求各庫點堅持做到以質論價,按規定增扣量,嚴格檢斤驗質,沒有出現拒收符合標準糧食、壓級壓價等情況,使農民賣“放心糧”。
五是優化服務,方便農民售糧。每個鄉鎮都設有最低價收購點,設置了樣品展示臺,提供大型糧食清理篩、烘干機、整曬場地、休息場所、茶水和防暑藥品,主動延長收購時間,及時驗質、作價、過磅、結算,隨到隨收,實行大戶預約和困難戶上門收購服務,讓農民售“舒心糧”、“滿意糧”。
2.加強糧食調控能力建設
一是適時的輪換儲備糧。糧食儲備庫抓住有利時機,及時輪換地儲小麥、粳稻,全部實現了順價銷售,根據市場小麥價格行情,到省內、外主產區增設收購點,確保輪入的地方儲備小麥質量達標。
二是加強應急體系建設。全市確定了5個糧油加工和24個放心糧油供應店(柜)作為糧食應急供應網點,增強了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能力。
三是加強市場監測力度。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價格監測體系,重點對原糧、成品糧和食用油市場購進、批發、零售價實行動態監測,重大節日隨時監測通報,為保供穩價提供數據支撐。
3.加快烘干中心建設步伐
一是思想認識先導,規劃制定科學化。按照xx市政府在全市推進糧食烘干服務中心建設要求,已建成5個糧食烘干服務中心,日烘干能力達694噸,逐步形成了“規模適度、運轉高效、糧農滿意、政府放心”的糧食烘干服務體系。
二是倡導社會資本,建設主體多元化。鼓勵糧食購銷企業與種糧大戶合作建設烘干中心,此舉既解決了種糧大戶新糧無法整曬的困難,又增加了企業糧食來源。
4.實施“互聯網+”助推糧食流通現代化
一是建立智能導航系統。在每個庫區設立led顯示系統、觸摸查詢系統、地磅稱重系統,及時提供信息動態發布、事務流程指導、庫區地圖導航等功能,售糧農民只要提供身份證,就可以實現從稱重、蛻皮、卸糧、付款一站式全程優質服務。
二是建立糧情監測系統。在糧庫內設立數字式測溫系統和蟲害監測系統,全方位、實時跟蹤監測儲糧溫度、濕度、蟲害等情況,杜絕了存糧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是建立可視化監測平臺。在市局設立終端平臺,對全市已聯網的庫點實現遠程可視化監控,及時了解收購現場秩序,掌握進倉糧食的數量、質量等情況,實時監測糧庫糧食的進出情況。
5.提升糧食監管工作水平
一是開展“放心糧油店(柜)”創建。按照糧食流通管理領導小組安排,組織市場監督管理局、衛生、物價等成員單位對全市28家放心糧油店進行全面檢查,投入近10萬元對4家“放心糧油店”進行提檔升級改造。
二是對成品糧油市場進行集中整治。聯合市場監督管理、衛生、物價等部門多次開展了“成品糧油市場規范建設”活動,重點對市區糧油批發市場開展整治。對個別索票索證不全、環境衛生較差等問題發出《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三是開展依法定等誠實守信經營。根據全市糧食經營者的獎懲情況,結合企業信息變動情況,及時采集上報并錄入《江蘇糧網》行政執法平臺,組織相關人員按照評價標準統一打分,使企業按照a、b、c、d四個等級對號入座,對劃分為不同等級的糧食企業,實行不定期巡查,直到整改到位,促進涉糧者守法、誠信經營。
【糧食局年度農業生產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農業生產工作總結07-28
鄉鎮農辦年度農業生產工作總結范文12-18
農業生產個人年終工作總結04-10
【薦】農業生產工作總結02-27
農業生產工作總結【熱門】02-27
關于農業生產工作總結08-28
【精】農業生產工作總結02-22
【推薦】農業生產工作總結02-20
農業生產工作總結【薦】02-25
農業生產工作總結【熱】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