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中要注意這6個微反應
“微反應”的全稱,是“心理應激微反應”。它是人們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剎那,不由自主地表現出的不受思維控制的瞬間真實反應。同樣,在應聘中,我們的身體也會不由自主的做出一些反應,如何利用好這些反應,規避不必要的錯誤,將會為我們在應聘中大大加分。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面試中要注意這6個微反應,大家一起來漲姿勢吧!
面試中要注意這6個微反應
1、與面試官對視
不說話的時候,人保持長時間對視的心理動因,只有三種可能:
(1)有意頂撞和挑釁;
(2)行為習慣不正常,比如不會做人、沒有禮貌,又或者桀驁不馴到不在乎結果;
(3)非常強烈的興趣。
長時間對視真的不能亂用,因為除了引起敵意之外,還可能引發對于情感的誤會。關于眼睛的對視表達強烈的興趣這一點,還有正規的學術研究通過論文發表出來。
曾經有一個有趣的實驗證明,年輕男女對視超過8.5秒后可能建立交往意愿。當然,普通人就算刻意想用,也用不出來。大多數人在沒有話說的時候,對視不超過一秒就各自閃離避免尷尬,下級對上級尤其如此。
2、面試時脊柱的狀態
脊柱的狀態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1)生理彎曲:人在松弛的狀態下,脊柱會呈現出其自然的生理特點。
(2)運動彎曲:一旦人有恐懼、討好這兩種感受的時候,會出現較大幅度的明顯彎曲。所以,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等貶義詞形容的那個狀態,就是很好的恐懼+討好的組合案例。如果想表現的很恭順,也會把脊柱彎曲一些,同時身體趨前,說明自己很有興趣。
(3)挺直:相反,人在桀驁不馴的時候,在不服氣的時候,在表達自己很強勢不可侵犯,或者表明自己有自信、有自尊的時候,都會把脊柱盡量挺直。
3、膝蓋和腳踝的位置
雙膝和雙腳踝同時并攏,是個費力的動作,因為它不符合人體工學結構。這種動作的出現,內心的驅動力是緊張、害怕、謹慎,都屬于恐懼類情緒。
在當事人自認弱勢、生怕被否定又想取得好印象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呈現出來。
4、靦腆的含義
一般人會把靦腆和羞澀,或者可愛質樸聯系在一起,基本上是個褒義詞。但從學術角度講,靦腆實際上是一種負面情緒,一般發生在感覺自己不夠好或者做錯事情之后。
當前,有人會用靦腆作為一種社交禮儀,用來表達自己的謙虛和沒有心計。同理可得,故做羞澀狀,也已經成為把自己塑造成清純形象的必備利器。
可惜的是,表演出來的羞澀和真實的羞澀,差別很大。真正的羞澀,是全身的狀態,既包括低頭和眼神閃爍,還包括臉上的微微笑意,更包括身體的扭捏與不安,再加上局部血液循環造成的潮紅,基本上沒法故意表演全套。
而且,羞澀和靦腆一樣,本質是負面情緒,所以它會緩解得很慢,在全套羞澀之后,仍然不能迅速恢復到自信的狀態,仍然不敢看人、不敢多說話,生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而表演羞澀的人,是用羞澀作為工具。一旦表演完成,會急于收獲表演成果,強勢關注他人對自己表演的反應。要小心,如果一個人要表演羞澀,那么比起那些率真的“閱盡千帆”之人,還多了一層不良心計。
通常,別人夸獎的時候,如果“感覺自己不夠好”,就會靦腆;認為自己“做錯事情之后”,如果被別人當面寬容,也會靦腆。靦腆的本質和愧疚感相同。演奏鋼琴非常優秀的小孩在面對國際級知名巨星的時候,就會靦腆。這個過程里,沒有任何不好的事情發生,就是當事人覺得自己不夠好。如果是發生在戀愛男女之間,靦腆就會變為“害羞”,本質也差不多。
5、揚起的下巴
“揚起下巴”這個動作,盡管非常微小,但在旁人眼里,會強烈流露出驕傲和不羈。這個形態稱作“仰視反應”。
人在對自己有較強自信,同時又有“對抗”“不服”“取勝”心態的時候,自然會呈現出脊柱挺直、下巴揚起的姿態,有的時候脊柱不挺直,單獨出現揚起下巴也有效。
所以,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很傲慢,那就要管好你的下巴。
6、視覺逃離
心里慌張的時候,眼神就會回避,不敢對視。究其原因,是因為怕看到對自己不好的反饋。
求職者需懂的6個微反應
1. 凍結反應
這是人在驚訝、不安甚至恐懼時所產生的'微反應。這種情況下本能地減少動作,保持不動。
(1)面部驚訝
在驚訝時,面部呆滯,眼睛睜大,嘴巴微張,就像我們平常說的被“凍結”的表現。
(2)呼吸控制
會不自覺地屏住呼吸或者放慢放輕呼吸。
(3)手腳約束
常見手部動作是雙手拉住放在身前或身后,又或者插在褲兜里。腳最常見動作是固定雙腿不能亂動的狀態,肌肉緊張,不敢輕松隨意地叉開雙腿站立。
2. 安慰反應
(1)視覺安慰
視線轉移。當成年人在感受到負面情緒或者壓力時,往往會下意識地轉移視線,減少目光接觸,而看向自己比較熟悉,或者能感到安全的地方。
(2)口唇安慰
在緊張有壓力時,人會大口喝水、吸煙、咬鉛筆等等。在潛意識告訴自己:我在吃東西,我很安全。
(3)皮膚安慰
集中體現在頭部、臉部,當大腦感受到壓力緊張時,對這兩個區域進行安慰動作,效果最快。比如,撓頭,撫摸鼻子和嘴可以有效地消除不安。
當然還有比較常見的動作是搓手、反復交錯手指,以此來隱藏的是焦慮,緩解壓力。
3. 逃離反應
遇到不安和危險,逃跑是本能,而逃離反應就是逃跑的一種微反應。
(1)視覺逃離
視覺逃離與視覺安慰區別:視覺安慰是讓視線離開負面刺激,尋找積極安全領域。而視覺逃離僅僅是想要逃離危險,具體表現為眼神飄忽不定,一直回避不敢對視,更多的是心虛。
(2)角度扭轉
一般情況,坐著的時候,翹二郎腿是比較輕松舒適的坐姿。當你感到不快或受威脅時,微反應就是收起二郎腿,把雙腳一前一后擺好,甚至用雙手撐住座椅,做出逃離的準備動作。
而站著的人,當感到不快或受威脅時,會把雙腳的位置調整成一前一后,這正是一種起跑的姿態。
而會把頭轉向一邊,看似觀察別的地方,再轉回頭來,保持微笑,好像是告訴你“我還在聽”,過一會兒又把頭轉開,這也是一種逃離的表現。
4. 仰視反應
(1)仰頭或低頭
當某人下巴抬高,頭向后仰,其表現是一種不屑和傲慢的態度。低頭表示謙卑和服從。當對方低頭時,背依舊是挺直的,說明他雖服從但不服氣。當對方在低頭時,背部是彎曲的,可以基本判定對方沒有反抗的心態。
(2)擁抱
標準的擁抱是雙方的身體正面貼在一起,手臂摟住對方向自己一方用力;而違心的擁抱,是對胸部以下距離的控制。當雙方都有點駝著背在擁抱,其實是有意讓軀干和腿遠離對方,也暴露了內心的疏遠。
5. 領地反應
正如動物會通過味道來圈定自己的領地,人也會通過一些微反應圈定領地。其中,領地反應有兩個表現,一是在領地里展示權威,二是在領地外表示防御。
(1)在領地里展示權威
雙腿叉開,兩臂張開,拳頭向下,讓自己所占的面積擴大。
(2)在領地外表示防御,抱起雙臂,交叉胸前。肌肉的收縮和重疊,可以讓上身看起來更加魁梧,增加威懾的效果。
無論是兩臂張開,還是抱起雙臂,可以判斷出對方產生了戒備心理。
6. 戰斗反應
在所有的情緒中,憤怒是最難控制的,一旦被喚醒,就是處于一種戰斗狀態來應對威脅。
(1)臉部的戰斗反應
比如,我們常見的咬牙切齒、鼻孔張大,眼睛瞪大,眉頭緊皺等。臉部的肌肉變為緊張狀態,因為憤怒而扭曲,就是這一原因。
(2)身體的戰斗反應
身體繃緊,雙拳握緊,準備迎戰。
(3)手指的微動作
最經典的動作表現就是指人。當對方在說話時,下意識地用力用手指點,可以判斷對方正處在憤怒之中;另一個表現是食指和中指并攏,用力按在桌子上,這也可以不滿和憤怒的表現。
【面試中要注意這6個微反應】相關文章:
面試中的六個“微反應”必須注意04-28
面試中要注意的細節02-27
面試中要注意的細節解析04-07
面試中需要注意的禮儀02-27
面試中需要注意的事項03-28
學校面試中要注意的禮儀03-25
面試中談吐需要注意哪些12-06
面試中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08-27
面試中需要注意禮儀細節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