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

時間:2025-02-10 15:14:50 玉華 策劃書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通用10篇)

  時光匆匆,我們在忙碌中奔走,一段時間的工作已告一段落,我們的工作再譜新的篇章,同樣也要定好新的目標,此時需要提前做好策劃書了。策劃書怎么寫才更有新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通用10篇)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 1

  一、活動主題

  本次大賽以“城市回歸自然”為主題,旨在推動景觀規劃綠色生態設計的發展,促進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的應用。

  二、活動目的

  “青華杯”山東xx大學園林景觀設計大賽旨在推廣手繪及計算機技術在設計中的運用,為林學院園林、景觀、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及業余愛好者提供交流、展示與切磋的平臺。通過參賽人員的不斷增加和作品質量的提高,逐步提升大賽的知名度,最終將此項大賽推向全省、全國。在此基礎上,加強與濰坊青華設計有限公司的`技術交流,建立合作校企關系,通過大賽幫助企業發掘人才,讓同學們在實踐中提高手繪設計及電腦技能水平,為挖掘和培養更多的業內精英添磚鋪路。

  三、大賽時間

  20xx年9月——20xx年11月

  四、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學工委 學工處 教務處 校團委

  承辦單位:林學院團委

  協辦單位:濰坊青華設計有限公司

  林學院園林景觀設計中心

  五、參賽對象

  山東xx大學全體在校生

  六、大賽內容

  大賽宣傳(9月)——活動報名(9月22日-9月24日)——專業培訓(9月底)——初期作品指導與反饋(10月初)——作品征集(11月上旬)——展覽投票(11月中旬)——專業評選(11月下旬)——大賽表彰、頒獎作品演示( 11月下旬)——經驗交流會(11月下旬)

  (附前期進度安排表)

  1、具體分工:

  (1)策劃組:

  人員安排:林學院團委老師、學生會全體常委、園林景觀設計中心

  工作職責:結合實際情況,統籌兼顧,不斷進行方案的修改與完善,并提出合理化、可行性建議。

  (2)宣傳組:

  人員安排:新聞中心、宣傳部、網絡部

  工作職責:

  宣傳部:前期展板宣傳;后期成果展示;

  新聞中心:前期宣傳通知撰寫;大賽主持詞;后期稿件宣傳。

  網絡部:創業團隊網頁宣傳,人人網、微博宣傳。

  體育部:參與布置決賽當天會場布置。

  秘書處、景觀設計中心:初賽報名表的制作與收集;比賽公郵的申請;展廳申請;提供展覽會場布置的相關物品,進行整個大賽的花費預算、統計、整合。

  2、時間安排:

  宣傳報名:9月22日——9月24日

  專業培訓:9月底進行培訓

  展示總結:20xx年11月14日——11月15日

  3、宣傳階段:

  生活橋宣傳欄宣傳:通過張貼海報介紹活動信息,吸引同學們關注此次活動。

  宿舍宣傳欄宣傳:以通知的形式介紹活動信息,并附報名方式(包括電子郵件和生活橋報名,申請比賽用郵箱,報名要寫好自己的姓名、學院、專業班級、聯系方式等)。

  組織交流會宣傳:通過組織設計交流會,使參賽人員相互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

  通過交流的群組宣傳:通過交流的群組及時發布大賽信息,相互交流設計心得。信息交流的群組(景觀設計中心交流的群組34772156)。

  通過專業老師宣傳:發動學校專業老師對此次大賽進行推介和宣傳,提高大賽的知名度。

  通過網站宣傳:在濰坊青華設計有限公司網站、林學院網站進行大賽宣傳和推廣。

  七、大賽流程

  1、活動報名:

  本次大賽要求以設計團隊為單位報名,不接受個人報名。每個團隊應在3—5人以內,鼓勵跨年級組建參賽團隊。所有參賽作品應在專業老師指導下完成,以保證作品質量。請登入郵箱(,密碼:)下載報名表,參賽選手請于9月22日前上交報名表,打印版交予南校區負責人高釧(1#413)、榮曉剛(1#414),電子版發至。

  2、專業培訓:

  9月26日邀請園林景觀設計大賽指導教師于東明老師、王洪濤、張俊霞、牛蘭永、濰坊青華設計有限公司專業人員及優秀在校生為參賽選手進行專業指導培訓。

  3、初期作品指導與反饋:

  于9月底份收集參賽選手作品初稿草圖,進行反饋指導。(參賽作品需指導老師簽名)。

  4、作品征集:

  參賽作品均交予負責人高釧(1#413)、榮曉剛(1#414),電子版作品發至電子郵箱,作品截稿時間為11月11日,截稿后由負責人員分類統一編號。

  5、展覽投票:

  作品征集結束后,將于14日至15日在玻璃展廳進行展示,并安排參觀展覽的老師、同學進行投票,同時在生活橋上設置投票點。

  6、專業評選:

  投票結果占作品成績的30%;專業評審依照評分標準進行評審,占作品成績的70%。

  7、頒獎暨表彰大會:

  邀請校領導、團委老師、青華設計公司領導、專業老師、學生會常委參加,屆時進行作品展示及現場表彰,頒發獲獎證書及獎金。

  8、經驗交流會:

  活動結束后,將作品統一整理,于11月24、25日兩天舉辦“青華杯”山東xx大學第三屆園林景觀設計大賽學習經驗交流會。

  八、大賽規則

  1、為使作品更規范,也便于專業老師指導,本屆大賽特選定“城市回歸自然”為主題,濰坊某英式住宅小區為景觀設計課題。場地圖紙及任務書已發送至(密碼:),請根據已有圖紙,運用合理的設計手法,因地制宜,做出符合主題和課題要求及制圖規范的作品。

  2、此次大賽作品必須采用手繪與電腦軟件相結合的形式,強調團隊協作,突出主題,體現作品的原創性和思想性。

  3、本次大賽只能以團體(3—5人)的方式報名參賽。

  4、本次大賽以“城市回歸自然”為主題,旨在推動景觀規劃綠色生態設計的發展,促進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的應用。大賽作品要求強調設計制圖的標準化、規范化,作品能夠完整的表達出設計的思路及內容,反映當代大學生獨特的審美視角及創造力,符合本次比賽的各項作品要求。(附任務書)

  5、為了保證作品的質量,在本次大賽中采用“指導、反饋”制,在整個大賽過程中,特邀專業老師或有規劃設計經驗的青華設計公司專業人員前來指導。參賽者應于20xx年9月底上交作品初稿,由專業老師指導點評,并深入修改作品。

  6、參賽作品必須是參賽選手的原創作品。

  九、作品要求

  1、手繪部分彩色圖,表達方法不限。

  2、9月底上交作品初稿草圖,內容包括設計構思、規劃草圖等,不限定圖紙規格。

  3、參賽選手將作品及文字說明自行排版,打印(1號圖紙大小,吹塑板)評審用圖。手繪部分(拍照或掃描)與電腦軟件設計部分統一排版,張數不限,jpg格式,參考分辨率200像素/英寸,電子版發至郵箱。

  4、作品需進行展覽的,會另行通知,屆時需打印展覽用圖,(90*120cm,吹塑板)。

  5、每件作品附帶作品標簽,作者欄只填一個主創人姓名,編號欄無須填寫。

  6、前期草圖與最終作品均交予南校區負責人高釧(1#413)、榮曉剛(1#414),比賽評選完畢后,如想自己保存可聯系負責人自行取回。

  十、方案審評

  本次大賽評審由山東xx大學專業老師和濰坊青華設計有限公司領導組成評審小組,聽取設計人員方案匯報,對方案文本進行審查,然后進行技術評分,最終確定比賽名次。

  十一、獎項設置

  榮譽獎:金獎1名,獎金1000元;銀獎3名,獎金500元;銅獎6名,獎金300元;金銀銅獎同時發放榮譽證書;優秀獎10名,發放榮譽證書。

  單項獎:最佳創意獎1名、最佳表現獎1名,發放榮譽證書。

  指導教師獎:優秀指導教師若干名,發放榮譽證書。

  十二、附則

  1、本次設計大賽的參賽者均被視為承認并遵守本方案的所有條款。

  2、參賽者不可抄襲他人設計案例,必須是原創作品,否則一經發現,取消參賽資格。

  3、本設計項目若最后提交設計方案數量少于六個,主辦方有權對獎項進行重新設置。

  4、山東xx大學對本次設計大賽擁有最終解釋權。

  十三、經費預算

  1、氣球、拉花、圖釘(展廳、表彰大會)100元

  2、展板、海報制作 50元

  3、玻璃展廳征借 200*2=400元

  4、表彰大會教室(第四報告廳)征借 200元

  5、表彰大會用水20元

  6、作品打印30*40=1200元

  7、獎金4300元

  8、濰坊考察車費1500元

  8、榮譽證書80元

  9、會務招待500

  9、獎品2500元

  共計10850元,以上是估計預算,具體花費根據具體價格數量定。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 2

  專業技能運動會是我校實踐教學常規創新且有實效,是進一步推動實踐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是學生綜合知識運用、團隊精神培養和實踐創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為提升我校教學質量,提高師生專業技能水平,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進一步推動實踐教育教學改革,促使學生運用綜合知識、培養團隊精神和提高實踐創新能力。根據《“辰林杯”第十四屆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專業技能運動會實施方案》的總體安排,現舉辦專業技能運動會景觀花園設計競賽。

  一、競賽宗旨

  為更好地激勵廣大學生崇尚技能、勤學苦練、爭創一流、求實奉獻,加快培養和選拔一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促進我校在國、省各類學科競賽、科技創新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增強我校園林專業學生專業技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園林微景觀的基本知識和動手操作水平,更進一步推動應用型教學。

  二、組織機構

  (一)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承辦單位:建筑工程學院

  (二)競賽執委會

  成立專業技能競賽景觀花園設計競賽項目執委會(以下簡稱“執委會”),負責指揮和協調競賽的各項工作,成員如下:

  主 任:

  副主任

  成 員:

  (三)競賽工作組

  根據賽事安排,執委會設專家裁判組、賽務組、會務組、宣傳報道組、設備及后勤保障組、申訴受理組。

  專家裁判組:組長:

  成員:

  賽 務 組:組長:

  成員:

  會 務 組:組長:

  成員:

  宣傳報道組:建筑工程學院辦公室

  設備及后勤保障組:

  申訴受理組:

  三、競賽項目及標準

  (一)競賽項目

  景觀花園設計競賽

  (二)競賽標準

  1、競賽的技術標準

  (1)《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GB/T50563-2010)

  (2)《城市森林花園住宅設計標準》T/CECS 855-2021

  (3)本賽項技術規程。

  凡與上述標準不一致的內容以本賽項技術規程為準。

  2、賽項技術要求

  要求作品為獨立知識產權的創作成果。作品內容不能與非參賽者已經創作完成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項目設計等作品和成果重復。未經原作者授權的設計圖紙,引用的.抄襲現象,一經發現,經過競賽組委會審核確定后,將取消參賽評選資格。

  (1)方案構思(20分)

  具有一定的創意特色,符合設計要求,布局合理,空間形式豐富,園林要素齊全,構思立意新穎能充分反映時代特點,具有獨創性、經濟性和可行性。

  (2)制圖規范(30分)

  出入口位置和形式合理,道路系統暢通連貫,比例正確,園林各要素尺度合理,線型、圖例符合制圖規范,文字標注正確,尺寸標注正確,索引圖符號正確,圖面表達清晰美觀并符合園林制圖規范,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法律法規。

  (3)景觀要素完整性(30分)

  能反映設計意圖,內容豐富,能合理運用地形、水體、植物、景觀小品等景觀設計要素進行構圖。

  (4)整體效果(20分)

  圖紙版式與編排布局符合制圖規范,風格統一,能完整表達設計意圖,整體效果好。

  四、參賽對象及報名

  (一)參賽對象

  建筑工程學院在籍學生(有學習相關課程專業學生優先)。本賽事為個人賽。

  (二)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11月4日。

  (三)報名方式

  通過輔導員及任課教師宣傳發動本專業學生報名,各參賽同學需將個人信息匯總到各班班長處集中登記,最后由班長將各班電子版報名信息匯總到學工科(勁松樓501)競賽報名處。本賽事為個人賽。

  (四)報名資料

  1.報名表;

  2.本人近期大一寸免冠彩色(白底)照。

  (五)聯系方式

  咨詢電話:范老師:18146711706

  徐老師:13177771933

  教務科辦公室 0791-83652532。

  五、競賽安排

  (一)宣傳發動

  為擴大競賽活動的參與面,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網絡、微信等各類媒體,持續開展專業技能競賽宣傳活動。

  1.各班級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大力宣傳競賽活動;

  2.任課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積極引導學生競賽活動。

  (二)賽前培訓

  為使參賽選手能夠盡快熟悉競賽環境和了解考核大綱相關內容與技能要求,由執委會結合競賽實施進度組織各參賽學生在賽前熟悉場地設施設備及免費提供安全培訓、比賽規則講解。

  時間:活動期間,每周二下午14:00-16:30

  地點:勁松樓404

  (三)組織實施階段

  1.初賽,設計圖紙1張,圖紙尺寸為90cm(橫向)*120cm(豎向)展板一張,分辨率300pixels/inch,格式為JPEG格式提交。文件低于20M。電子版不予以退回。初賽成績由高至低排名,專家裁判組共同討論確定最終成績,取參賽隊伍的前30%名選手進入決賽。

  時間:20xx年11月6日-11月12日

  地點:勁松樓403

  2.決賽,設計圖紙1張,圖紙尺寸為90cm(橫向)*120cm(豎向)展板一張,分辨率300pixels/inch的設計展板一張。由專家裁判組共同討論確定最終成績。

  時間:20xx年11月13日-11月19日

  地點:勁松樓403

  3.成績公布

  執委會對選手成績進行復核,競賽最終成績于11月20-21日在建筑工程學院官網及“建工青年”、“應科建筑教務科”等微信公眾號公布。

  六、獎勵辦法

  一等獎取決賽隊伍成績前5%,頒發證書及獎品;

  二等獎取決賽隊伍成績前10%,頒發證書及獎品;

  三等獎取決賽隊伍成績前15%,頒發證書及獎品;

  七、申訴與仲裁

  (一)參賽選手認為賽場提供的設備、工具不符合規定的或工作人員存在違規行為的,均可提出申訴。

  (二)現場申訴最遲應在競賽結束后1小時內提出,超過時效將不予受理。申訴時,應以書面形式向申訴受理組提出, 由監督仲裁組進行裁決。

  (三)監督仲裁組對違規行為做出的裁決為最終裁決。參賽選手不得因對仲裁處理意見不服而停止比賽或滋事,否則按棄權處理。

  (四)如競賽出現不可預見的異常情況,由監督仲裁組與競賽執委會商議后,做出處理決定。

  八、其他

  (一)各參賽選手在競賽中不得冒名頂替、弄虛作假,一經發現查實,將取消參賽資格和成績。

  (二)本競賽不收取任何費用。

  (三)本實施方案條款的最終解釋權歸測繪技能競賽項目執委會所有。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 3

  一、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貴州省公園綠地協會貴州大學

  承辦單位:貴州大學林學院

  支持單位:永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

  省市新聞媒體

  《山地園林》

  山地園林微信公眾平臺

  《貴州大學校報》

  二、大賽主題

  競賽主題:逐夢青春,活力校園

  設計應充分體現大學生青春蓬勃、朝氣無限的精神面貌,營造大學校園內富有特色的健康空間,注重場地的整體性、銜接性的同時,充分體現場地特征,注重植物景觀表現形式、動態意境營造、韌性景觀表達等,展現地域文化傳承與創新,創造綠色低碳、活力安全、優美宜學的自然教育校園環境。

  三、參賽對象

  以貴州省內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的園林、風景園林、城市規劃、建筑設計等相關專業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為主報名參賽,鼓勵跨學科組合報名參賽。本次競賽分設本科生組和研究生組,參賽成員本科生組最多為4人(含組長),研究生組最多為3人(含組長)。以團體形式參賽,各參賽團隊應協商界定相關權益并推舉代表人(組長)。亦可個人參賽。

  本次競賽對參賽選手不收取任何費用。

  四、獎項設置

  1.本科生組

  特等獎1組,頒發獎金3000元+獲獎證書;

  一等獎2組,頒發獎金1500元+獲獎證書;

  二等獎4組,頒發獎金1000元+獲獎證書;

  三等獎6組,頒發獎金500元+獲獎證書;

  優秀獎若干組,頒發獲獎證書。

  2.研究生組

  特等獎1組,頒發獎金3000元+獲獎證書;

  一等獎1組,頒發獎金1500元+獲獎證書;

  二等獎2組,頒發獎金1000元+獲獎證書;

  三等獎4組,頒發獎金500元+獲獎證書;

  優秀獎若干組,頒發獲獎證書。

  3.專項獎(不區分組別,可與其他獎項同時獲得)

  最佳方案匯報獎1組,頒發獎金500元+獲獎證書;

  最佳圖面表達獎1組,頒發獎金500元+獲獎證書;

  最佳創意獎1組,頒發獎金500元+獲獎證書。

  五、報名和作品提交

  1.擬參加設計競賽的選手登錄貴州大學林學院主頁或山地園林微信公眾平臺,下載并填寫報名表,于2023年11月20日17:00(北京時間)前將《報名表》電子文檔發送至報名郵箱chaoluo@gzu.edu.cn。

  報名參賽選手報名成功后承辦方將通過郵件或短信方式告知其參賽編號,該編號為提交參評作品的`編號及文件名。

  2.參賽作品須于2023年12月15日17:00(北京時間)前提交至競賽指定的電子郵箱(chaoluo@gzu.edu.cn),逾期者無效。發送作品郵件時,郵件主題和文件名務必命名為:“參賽編號+作者姓名(組長)”,否則郵件不予接收。主辦方不退還參賽的資料,請報送方自行留底。

  六、競賽設計場地

  設計場地由主辦方提供(詳見附件)。

  七、作品要求

  1.應提交的作品成果

  設計方案排版后的電子文檔(評比用圖和巡展用圖)。

  2.作品制圖排版要求

  1)圖幅:均為豎向A0圖幅(高1189mm,寬841mm)尺寸。

  2)排版:根據主辦方提供的模板進行布局。(每個參賽作品控制在2個版面內)

  a. 評比用圖:評比用圖選用JPEG格式,300 dpi;要求匿名不得出現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參賽單位等。

  b.巡展用圖:

  選用PDF格式、300dpi,樣式同評比用圖,圖中需注明:作者姓名、學院、專業以及指導教師等相關信息。

  3)主要內容(不僅限于以下部分):主要內容包括說明(500-1500字,可以直接在平面圖、分析圖上標注)、分析圖(包括場地分析、功能分析、景觀分析以及空間分析等)、平面圖(至少1張總平面圖,為表明細部設計,可以用局部詳圖圖示,數量不限),立、剖面圖(主要景觀軸線或節點上的立剖面圖,數量不限),效果圖(透視、鳥瞰不限,表現手法不限)。

  3.大賽規則

  1)要求參賽者提交作品均為原創且未參加過其他競賽。參賽方案不得包含任何侵犯第三方知識產權的行為。參賽作品由參賽者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不得抄襲、剽竊,一經發現將取消其參賽資格,如發生侵權行為,組織單位不承擔由此引發的任何連帶責任。

  2)參賽作品內容須積極向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主流價值觀和價值導向,不得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抵觸,不得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暴力等相關內容。

  3)大賽組織方擁有參賽作品署名權以外的其它版權權利,包括但不限于發行權,展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出版權等,設計方具有署名權。參賽者同意并遵守本大賽通知的內容及大賽規則,違反規定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大賽組委會對大賽規則擁有最終解釋權。

  八、競賽日程安排

  1. 起至時間:2023年10月15日——2023年12月25日

  2. 報名:2023年10月15日——2023年11月20日

  3. 作品創作:2023年10月15日——2023年12月14日

  4. 提交作品截止:2023年12月15日

  5.作品評選:2023年12月16日——12月25日

  6. 頒獎典禮:根據實際情況擇時舉行,另行通知。

  9.展覽:根據實際情況擇時舉行

  九、參賽回報與榮譽推廣

  主辦方將舉辦隆重的頒獎典禮。獲獎作品將由承辦方印制成展板在頒獎典禮現場展出。獲獎作品在承辦方網站主頁、山地園林微信公眾平臺和貴大園林微信公眾平臺上展出。

  組委會將獲獎作品匯編成冊,向獲獎者及相關部門進行贈閱。

  十、作品評選標準及流程

  1.評選標準

  設計作品需符合現代社會的審美趨勢,具有原創性。

  第一、突顯本次競賽活動的主題(比重:20%)

  第二、提案創意與構想(比重:20%)

  第三、對人文關懷、功能性及可持續性關注(10%)

  第四、環境分析和設計手法(比重:10%)

  第五、設計理念和思考(比重:10%)

  第六、設計溝通表現方式(比重:10%)

  第七、整體設計呈現效果(比重:10%)

  第八、對環境、文化、歷史以及其他相關問題的反思和關注(10%)

  2.評選流程

  由行業、知名設計機構專家組成大賽評委會,對作品進行評選。

  十一、對贊助單位的宣傳

  具體形式與贊助單位協商。

  十二、其它事項

  所有參賽作品的版權歸主、承辦方所有。

  十三、聯系方式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 4

  一、競賽主題

  綠美生活·多元共享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生物多樣性破壞、綠色空間狹小、環境污染等各種問題日益凸顯,人們逐漸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追求綠色生活的重要性。近年來,云南、廣東等地積極開展“綠美”生態建設行動,為人們提供了更多親近綠色、走進自然的空間。如何打造“富有生機活力、記得住鄉愁”的城市自然空間,將自然生態與人類福祉有機融合,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場所,都是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綠美生活”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城市快速發展與城市生物多樣性逐漸喪失的背景下,如何通過自然的設計,運用地域性的植物材料營建城市綠色空間,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多元共享”體現綠色空間的合理利用與公平分配。城市中的綠色空間資源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我們應該倡導共享的理念,充分發揮城市綠地的生態、文化、游憩、教育等作用,打造功能豐富且具有活力與特色的城市綠色公共空間,拉近城市居民與自然的聯系,形成更加緊密的社區聯系。

  本次競賽以“綠美生活,多元共享”為主題,旨在通過設計作品展現綠色美化生活的多樣性和共享性,倡導人們關注環境保護,共享綠色生活帶來的美好。

  選題應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的探討:

  (1)關注城市綠色空間與城市生物多樣性的聯系。

  (2)如何在城市之中回歸自然,營建自然之境。

  (3)運用鄉土植物,體現地方植物景觀特色。

  (4)注重城市綠色空間的功能與居民生活日常。

  (5)通過植物景觀把控場地的整體布局與局部空間藝術設計。

  (6)科學合理的選擇配置植物,考慮可持續發展問題。

  競賽選題應綜合以上六個方面的內容,可側重體現不同的觀點和角度,也可增補新的內容。

  二、競賽時間

  競賽召集時間:20xx年4月15日—20xx年12月30日

  競賽報名時間:20xx年6月1日—20xx年11月30日(報名通道后續發布)

  作品提交截止時間:20xx年12月30日24:00前將成果發送到指定郵箱xxxxxx,逾期無效。

  三、競賽要求

  本次競賽分為規劃類和設計類進行,參賽者根據興趣和特長任選一類提交作品。

  (一)規劃類

  1.場地選擇

  采用開放選址結合指定選址的方式,要求任選一種方式,科學合理選用園林植物進行自然營造,良好反映本次競賽主題。

  開放選址:選擇所在城市的植物專類園,面積規模不小于10公頃的區域,開展與競賽主題相符的總體規劃,并選擇其中面積0.2~0.5公頃,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片綠地區域進行詳細設計。

  指定選址:昆明市城市園林植物專類園,位于滇池北岸,占地面積約9公頃。項目的用地性質為公園綠地,部分區域位于湖泊生態黃線內。場地北部為明波立交和碧雞路,南部隔明波路與潮玩苗圃相望,西部為明鑫苑居住小區,東部緊鄰明波鐵路小區、云健制藥有限公司和昆明市西南建材市場。項目旨在打造一個城市園林策展體驗中心,展示云南高原地區獨特的植物多樣性,具有植物科普、研學教育等功能,同時,也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游覽的場所。場地四周交通便利,毗鄰草海環湖綠道,附近有大觀公園、草海濕地、烏龍河等豐富自然資源。要求通過總體規劃和節點設計,提交體現競賽主題的規劃方案。

  具體場地信息詳見競賽通知附件。

  2.規劃類目標

  (1)進行充分前期調研,尊重場地現狀條件,理解場地性質。深入剖析場地與周邊環境的內在聯系,強調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過程。

  (2)遵循“前期分析—整體規劃—詳細設計—運營維護”的`步驟,運用系統思維和聯系的觀點進行場地設計。

  (3)注重場地功能內涵,拓展創新思維,充分發揮設計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關注城市綠色空間營建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內在聯系,探索如何通過植物配置、空間營造、景觀設計等方式達到回歸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

  (4)應用地域性植物材料,熟知植物的生長習性、觀賞特性、植物文化等,鼓勵科學合理搭配植物材料(如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攀援植物、灌木、喬木等)創造花園空間,鼓勵運用多種設計手法營造自然生境。

  (5)充分考慮設計的科學性、實操性及后期管理成本和難度,提高場地生態功能和效益。

  3.圖紙內容

  (1)現狀分析:場地及周邊環境各因素分析;

  (2)設計構思:針對“綠美生活·多元共享”主題概念解析;

  (3)植物景觀總體規劃:基于競賽主題的植物景觀總體規劃及實現途徑;

  (4)局部場地設計圖:對場地中面積0.2-0.5公頃的綠地進行詳細設計,繪制總平面圖、透視效果圖或軸測圖、季相分析圖等;

  (5)植物配置節點詳細設計:綠地中具有代表性的節點植物種植設計詳圖、種植效果圖等。

  ◆標識植物種類,包括中文學名、拉丁名、規格、數量、觀賞特征等;

  ◆分析群落組合方式、立面效果、季相特征等;

  (6)維護策略分析:依據項目所在地周邊環境及所選擇的植物種類,以一年為周期進行維護管理建議及策略分析。

  (7)設計說明:要求400字左右的設計說明。

  4.成果格式

  90cm(橫向)*120cm(豎向)展板一張,分辨率為300pixels/inch,壓縮為JPEG格式提交。文件低于20M。電子版不予以退回。

  (二)設計類

  1.場地選擇

  采用開放選址結合指定選址的方式,要求任選一種方式,科學合理選用園林植物進行自然營造,良好反映本次競賽主題。

  開放選址:選擇所在城市公園綠地中0.2—0.5公頃的區域進行體現競賽主題的植物景觀設計。

  指定選址:對滇池片區內的指定地塊進行體現競賽主題的植物景觀設計。

  具體場地信息詳見競賽通知附件。

  2.設計目標

  (1)進行充分前期調研,尊重場地現狀條件,理解場地性質。深入剖析場地與周邊環境的內在聯系,強調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過程。

  (2)遵循“前期分析—整體規劃—詳細設計—運營維護”的步驟,運用系統思維和聯系的觀點進行場地設計。

  (3)注重場地功能內涵,拓展創新思維,充分發揮設計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關注城市綠色空間營建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內在聯系,探索如何通過植物配置、空間營造、景觀設計等方式達到回歸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

  (4)應用地域性植物材料,熟知植物的生長習性、觀賞特性、植物文化等,鼓勵科學合理搭配植物材料(如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攀援植物、灌木、喬木等)創造花園空間,鼓勵運用多種設計手法營造自然生境。

  (5)充分考慮設計的科學性、實操性及后期管理成本和難度,提高場地生態功能和效益。

  3.圖紙內容

  (1)現狀分析:場地及周邊環境各因素分析;

  (2)設計構思:針對“綠美生活·多元共享”主題概念解析;

  (3)花園設計圖:包括總平面圖、豎向設計圖、體現場地豎向特征的剖面圖(至少3個)、透視效果圖或軸測圖、季相分析圖等;

  (4)植物配置詳細設計:植物種植設計詳圖、時序性分析種植效果等;

  ◆標識植物種類,包括中文學名、拉丁名、規格、數量、觀賞特征等;

  ◆分析群落組合方式、立面效果、季相特征等;

  (5)成本核算及維護策略分析:核算項目成本,依據項目所在地周邊環境及所選擇的植物種類,以一年為周期進行維護管理建議及策略分析;

  (6)設計說明:要求400字左右的設計說明。

  4.成果格式

  90cm(橫向)*120cm(豎向)展板一張,分辨率為300pixels/inch,壓縮為JPEG格式提交。文件低于20M。電子版不予以退回。

  四、參賽方式

  1.參賽資格

  各院校提交競賽作品數量為本科生不超過6份,研究生不超過6份。

  參賽人數每組不超過5人,每人限定參加一個組,每組限定參加一個類別(規劃類或設計類),每組指導教師不超過3人,每位老師指導作品數量不超過3組。要求作品體現獨立知識產權。

  2.參賽報名與作品提交

  本競賽不接受個人投送,由各校負責推選作品,并由聯絡人負責作品投送。各院校參賽學生請按照名單與本校聯絡人聯系,提交作品。

  參賽報名:以院校為單位報名,各院校聯絡人在附件中公布,請將聯絡人個人信息于11月15日前發送至指定郵箱xxxxxx,競賽承辦方將通過短信通知各院校聯絡人進入微信群。

  各院校聯絡人請于20xx年11月30日24:00前將報名信息發送至指定郵箱(xxxxxx)。

  作品提交截止時間:20xx年12月30日24:00前(由各院校聯絡人統一提交,成果發送到指定郵箱,不接受個人自由投遞作品)。提交郵箱:xxxxxx。

  五、獎項設置

  在全部獲獎作品中,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總獲獎數量不超過投送作品數量的 20%。

  初審,40%的投送作品進入復審。

  復審,20%的投送作品獲獎,進行等級評定。

  終審,決議等級獎名單。

  如獲獎作品達不到獎勵等級,可以空缺。

  評選組別:競賽評選將分為規劃類和設計類兩個類別。每個類別分為本科生組和研究生組,分別進行評選。

  競賽頒發電子證書及其獲獎編號,證書內容體現花園杯競賽電子章、數字LOGO 及教工委主任電子簽名。獲獎信息將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官網及花園杯競賽公眾號進行1周公示后, 正式發布競賽評價結果。

  六、競賽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

  主辦單位:“Garden”花園杯植物景觀設計競賽組委會

  承辦單位:西南林業大學、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云南省園林行業協會

  協辦單位:昆明市綠化服務中心、云南沃森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 5

  大賽背景:園林景觀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現代社會中,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合,是園林景觀設計領域的重要課題。本次大賽旨在激發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鼓勵他們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展現傳統文化魅力,為園林景觀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大賽目標:發掘優秀的園林景觀設計人才,推動傳統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創新應用,促進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參賽對象:全國高校在校大學生(包括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

  賽程安排:

  報名階段:20xx年xx月xx日,參賽選手通過大賽官方網站填寫報名信息,提交個人或團隊資料。

  作品提交階段:20xx年xx月xx日,參賽選手根據大賽主題完成設計作品,并在規定時間內上傳至大賽平臺。作品需包含設計方案文本、效果圖、設計說明等。

  初審階段:20xx年xx月xx日,由專業評委對參賽作品進行初步評審,篩選出進入復賽的作品。

  復賽階段:20xx年xx月xx日,入圍選手對作品進行完善,并進行現場答辯。評委根據作品質量、答辯表現等進行綜合評分,確定獲獎名單。

  評審標準:

  文化融合度:設計作品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挖掘和運用是否巧妙、深入,能否展現傳統文化內涵。

  創新性:設計理念是否新穎獨特,在設計手法、材料運用等方面是否有創新之處。

  可行性:設計方案在技術、經濟、施工等方面是否具有可行性。

  美觀性:景觀設計的整體效果是否美觀,空間布局、色彩搭配等是否協調。

  獎項設置:

  一等獎:xx名,獎金xx元,獲獎證書,實習推薦機會。

  二等獎:xx名,獎金xx元,獲獎證書,專業書籍一套。

  三等獎:xx名,獎金xx元,獲獎證書,設計軟件會員。

  優秀獎:若干,獲獎證書。

  宣傳推廣:通過高校官網、社交媒體平臺、設計論壇等渠道發布大賽信息,邀請高校教師、行業專家在校園內進行宣傳推廣,吸引更多學生參與。

  后續活動:舉辦獲獎作品展覽,出版大賽優秀作品集,為獲獎選手提供與企業交流合作的機會。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 6

  大賽背景: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生態環保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愈發重要。本次大賽以生態環保為主題,引導大學生關注生態問題,運用創新的設計手法打造綠色、可持續的園林景觀。

  大賽目標:培養大學生的生態環保意識和創新設計能力,推廣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理念,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貢獻力量。

  參賽對象:各高校相關專業(如風景園林、環境設計、園林等)的在校大學生。

  賽程安排:

  啟動儀式:20xx年xx月xx日,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行啟動儀式,介紹大賽背景、規則和要求。

  作品征集:20xx年xx月xx日,參賽選手圍繞生態環保主題進行設計創作,提交作品。

  網絡投票:20xx年xx月xx日,在大賽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平臺開啟網絡投票通道,公眾可對參賽作品進行投票,投票結果作為評選參考之一。

  專家評審:20xx年xx月xx日,邀請行業專家組成評審團,對參賽作品進行綜合評審,確定獲獎名單。

  評審標準:

  生態理念貫徹:設計方案對生態環保理念的`體現程度,如是否采用可再生材料、是否注重水資源利用、是否有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等。

  功能合理性:景觀設計是否滿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如休閑、娛樂、通行等功能是否完善。

  設計創新性:在生態設計手法、景觀形式等方面是否有獨特的創新點。

  技術可行性:設計方案所采用的技術和材料在實際應用中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獎項設置:

  金獎:xx名,獎金xx元,獎杯,榮譽證書,優先推薦參加國際設計競賽。

  銀獎:xx名,獎金xx元,獎牌,榮譽證書,專業培訓課程。

  銅獎:xx名,獎金xx元,獎狀,設計工具一套。

  人氣獎:xx名,根據網絡投票結果評選,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

  宣傳推廣:與環保組織、媒體合作,擴大大賽影響力;在高校舉辦講座、工作坊,普及生態園林知識,吸引學生參與。

  后續活動:組織獲獎選手參與生態園林項目實踐,將優秀設計方案應用于實際項目中;開展生態園林設計學術研討會,促進學術交流。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 7

  大賽背景:校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優美的校園園林景觀不僅能美化環境,還能提升校園文化氛圍。本次大賽聚焦校園園林景觀設計,鼓勵大學生為自己的校園打造獨特的景觀空間。

  大賽目標: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為校園景觀改造提供新思路,增強學生對校園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參賽對象:各高校在校學生,以團隊形式參賽,每個團隊xx-xx人。

  賽程安排:

  校園調研:20xx年xx月xx日,參賽團隊對所在高校校園進行實地調研,了解校園現狀、師生需求和文化特色。

  方案設計:20xx年xx月xx日,根據調研結果進行設計創作,提交設計方案,包括平面圖、效果圖、設計說明等。

  方案展示:20xx年xx月xx日,各參賽團隊通過PPT演示、展板展示等方式,向評委和師生展示設計方案。

  現場答辯:20xx年xx月xx日,評委針對設計方案進行提問,參賽團隊進行答辯,評委根據展示和答辯情況評選出獲獎作品。

  評審標準:

  校園文化融合:設計方案是否充分體現校園文化特色,能否與校園整體風格相協調。

  功能優化:是否滿足師生的使用需求,如增加休閑空間、改善交通流線、提升景觀舒適性等。

  創新性:在設計理念、空間布局、景觀元素運用等方面是否有創新之處。

  可行性:設計方案在施工難度、成本預算、維護管理等方面是否具有可行性。

  獎項設置:

  一等獎:xx名,獎金xx元,團隊榮譽證書,團隊成員可獲得校園景觀設計實踐學分。

  二等獎:xx名,獎金xx元,榮譽證書,團隊成員可參與校園景觀改造項目前期論證。

  三等獎:xx名,獎金xx元,榮譽證書,團隊成員可獲得設計軟件培訓課程。

  優秀獎:若干,榮譽證書,團隊成員可獲得校園文創產品。

  宣傳推廣:在各高校校內張貼海報、發放傳單,利用校園廣播、校內論壇等進行宣傳;邀請校園媒體對大賽進行跟蹤報道。

  后續活動:將獲獎設計方案提交給學校相關部門,作為校園景觀改造的參考;組織獲獎團隊與學校后勤部門、設計單位進行交流,促進設計方案的落地實施。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 8

  大賽背景: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城市園林景觀成為緩解城市壓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元素。本次大賽旨在引導大學生關注城市發展需求,探索城市園林景觀的創新設計模式。

  大賽目標:選拔優秀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才,為城市建設提供新穎的設計思路,推動城市園林景觀的高質量發展。

  參賽對象:全國高校相關專業在校大學生,鼓勵跨專業組隊參賽。

  賽程安排:

  賽前培訓:20xx年xx月xx日,邀請行業知名設計師進行線上直播培訓,內容包括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理念、方法和案例分析。

  設計階段:20xx年xx月xx日,參賽選手根據給定的城市場地或自擬城市主題進行設計,提交設計成果。

  初審篩選:20xx年xx月xx日,評委對參賽作品進行初步篩選,確定進入復審的作品。

  復審評審:20xx年xx月xx日,入圍選手對作品進行深化設計,并提交詳細的設計報告和模型(可選)。評委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審,確定獲獎名單。

  評審標準:

  城市適應性:設計方案是否符合城市的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和發展需求,能否與周邊環境相融合。

  空間營造:在有限的'城市空間內,是否合理規劃布局,營造出舒適、宜人的景觀空間。

  創新性與前瞻性:設計理念是否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能否引領城市園林景觀的發展趨勢。

  可持續性:是否考慮到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后期維護的可持續性。

  獎項設置:

  特等獎:xx名,獎金xx元,定制獎杯,榮譽證書,與知名設計公司簽約實習機會。

  一等獎:xx名,獎金xx元,獎杯,榮譽證書,參加國際設計論壇的機會。

  二等獎:xx名,獎金xx元,獎牌,榮譽證書,專業書籍及設計工具大禮包。

  三等獎:xx名,獎金xx元,獎狀,設計軟件高級會員。

  入圍獎:若干,榮譽證書,大賽紀念品。

  宣傳推廣:與城市規劃部門、建筑設計協會合作,擴大大賽影響力;在設計類網站、APP等平臺發布大賽信息,吸引更多專業人士關注。

  后續活動:舉辦大賽成果發布會,展示獲獎作品;組織獲獎選手與城市規劃部門、設計公司進行交流合作,推動優秀設計方案的應用。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 9

  大賽背景: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鄉村發展帶來了新機遇,鄉村園林景觀作為鄉村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鄉村形象、促進鄉村旅游具有重要意義。本次大賽鼓勵大學生為鄉村打造富有特色的'園林景觀,助力鄉村振興。

  大賽目標:激發大學生關注鄉村發展,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為鄉村園林景觀建設提供創新設計方案。

  參賽對象:全國高校在校大學生,鼓勵與鄉村相關專業(如農業、社會學等)的學生跨專業組隊參賽。

  賽程安排:

  鄉村調研:20xx年xx月xx日,參賽團隊深入鄉村進行實地調研,了解鄉村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產業發展和村民需求。

  方案設計:20xx年xx月xx日,根據調研結果進行設計創作,提交設計方案,包括鄉村景觀規劃圖、節點效果圖、實施計劃等。

  方案初審:20xx年xx月xx日,評委對參賽方案進行初步評審,篩選出進入決賽的方案。

  決賽答辯:20xx年xx月xx日,入圍團隊到鄉村現場進行方案展示和答辯,由評委、村民代表等組成評審團進行綜合評審,確定獲獎名單。

  評審標準:

  鄉村特色體現:設計方案是否充分挖掘和展現鄉村的自然和人文特色,能否保留鄉村原有的風貌和記憶。

  產業融合度:是否將園林景觀設計與鄉村產業發展相結合,如發展鄉村旅游、特色農業等,促進鄉村經濟增長。

  村民參與度:設計過程中是否充分考慮村民的意見和需求,是否有利于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質。

  可實施性:設計方案在技術、資金、施工等方面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符合鄉村實際情況。

  獎項設置:

  一等獎:xx名,獎金xx元,榮譽證書,團隊成員可獲得鄉村振興實踐項目優先參與權。

  二等獎:xx名,獎金xx元,榮譽證書,鄉村文創產品大禮包。

  三等獎:xx名,獎金xx元,榮譽證書,農業科技書籍一套。

  優秀獎:若干,榮譽證書,鄉村特色農產品禮盒。

  宣傳推廣:與鄉村振興相關部門、社會組織合作,通過鄉村廣播、宣傳欄等渠道向鄉村宣傳大賽;在高校開展鄉村振興主題講座,吸引學生參與。

  后續活動:將獲獎設計方案提供給鄉村相關部門,推動方案在鄉村落地實施;組織獲獎團隊與鄉村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持續為鄉村發展提供支持。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 10

  大賽背景: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智慧化技術在園林景觀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次大賽以智慧園林為主題,鼓勵大學生探索科技與園林景觀的融合,設計出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智慧園林景觀。

  大賽目標: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智慧園林景觀的發展,為園林景觀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持。

  參賽對象:全國高校在校大學生,尤其歡迎計算機科學、電子信息、自動化等專業與園林景觀相關專業的學生跨學科組隊參賽。

  賽程安排:

  技術培訓:20xx年xx月xx日,邀請科技企業專家和園林景觀設計師進行聯合培訓,介紹智慧園林相關技術(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設計創作:20xx年xx月xx日,參賽團隊結合所學知識,運用智慧化技術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提交設計作品,包括設計方案、技術應用說明、演示視頻(可選)等。

  初賽評審:20xx年xx月xx日,評委對參賽作品進行初步評審,篩選出進入復賽的作品。

  復賽展示:20xx年xx月xx日,入圍團隊通過線上直播或現場展示的方式,展示設計作品,并進行技術演示和講解。評委根據展示情況進行綜合評審,確定獲獎名單。

  評審標準:

  智慧技術應用:設計方案中智慧化技術的應用是否合理、創新,能否有效提升園林景觀的功能和體驗。

  景觀效果:在運用智慧技術的同時,是否保證園林景觀的美觀性、舒適性和生態性。

  創新性:在設計理念、技術融合方式等方面是否具有獨特的創新點,能否引領智慧園林景觀的發展方向。

  可行性:設計方案在技術實現、成本控制、后期維護等方面是否具有可行性。

  獎項設置:

  一等獎:xx名,獎金xx元,榮譽證書,團隊成員可獲得知名科技企業實習機會和智慧園林技術培訓課程。

  二等獎:xx名,獎金xx元,榮譽證書,智能設計工具一套。

  三等獎:xx名,獎金xx元,榮譽證書,智慧園林相關書籍和資料。

  優秀獎:若干,榮譽證書,智慧園林主題紀念品。

  宣傳推廣:與科技企業、園林景觀行業協會合作,在科技類網站、論壇和園林景觀專業媒體上發布大賽信息;在高校舉辦智慧園林主題講座和工作坊,吸引學生參與。

  后續活動:組織獲獎團隊與科技企業、園林景觀設計公司進行對接,促進智慧園林技術的實際應用和推廣;舉辦智慧園林學術研討會,分享大賽成果和行業發展趨勢。

  如果你對策劃書中的賽程細節、獎項設置、宣傳方式等方面有更具體的想法,比如希望增加某個特定的宣傳渠道,或者調整獎項的數量和獎勵內容,歡迎隨時告訴我,我會為你進一步優化。

【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的策劃書】相關文章:

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09-23

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07-31

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07-04

園林景觀設計手法09-22

園林景觀設計的方法10-25

園林景觀設計細節10-31

廠區園林景觀設計09-26

傳統園林與現代景觀設計08-14

園林水體景觀設計的要點07-13

園林綠化的作用-園林景觀設計理念09-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口县| 丹棱县| 嫩江县| 新龙县| 嘉兴市| 伊川县| 和田市| 长乐市| 汾阳市| 昌平区| 文昌市| 商都县| 观塘区| 康马县| 乌拉特前旗| 牟定县| 南乐县| 三门县| 土默特右旗| 孟州市| 高邮市| 尉犁县| 昌乐县| 淮安市| 清河县| 沙河市| 茂名市| 灵山县| 泰安市| 武胜县| 墨脱县| 百色市| 克山县| 三都| 子洲县| 唐河县| 南岸区| 海安县| 会泽县| 宁武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