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山寺》譯文及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夜宿山寺》譯文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注釋
⑴宿:住,過夜。
⑵危樓:高樓,這里指山頂的寺廟。危:高。百尺:虛指,不是實數,這里形容樓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統稱。
⑷語:說話。
⑸恐:唯恐,害怕。驚:驚動。
翻譯
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人在樓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這里,我不敢大聲說話,唯恐(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賞析1
這首詩是李白在旅途中投宿山寺、登上寺樓后所作。
李白終其一生都向往游仙問道的生活,創作中好以游仙、夢境或幻境,來補充或組織畫面。在虛擬的描寫中,更加恣肆汪洋地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感情,當澎湃的詩情無法為尋常的形象所容納時,這位浪漫詩人常常會展開天馬行空式的想象,以氣馭詞,來實現藝術的變形。
《夜宿山寺》就是這樣一首既反映了詩人的浪漫情懷,又反映了崇尚莊老、超越現實,在回歸田野中獲得解放、高揚個性的盛唐時代品格。
詩人極盡夸張和想象,層層遞進,狀寫寺樓之高,表現出了詩人與天地、自然親近的超越意識。
首句“危樓高百尺”,以一個百字形容寺樓之高,高到什么程度呢?手可摘星辰。登上頂樓,一伸手,似乎就可以摘到星星了。
三四句則將想象推向極致“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人站在樓上竟然不敢大聲說話了,唯恐因此驚動了天上的仙人。原來,我們與超凡的自然可以如此接近!
本詩句句夸張,卻令人感同身受。不能不佩服李太白澎湃的詩情和奇幻的想象。這種事情與想象,體現著中國古代哲人對自然——亦即對人生自由的回歸,對逍遙自放的人生境界的審美追尋。
在中國古代哲人看來,理想的人格要實現“逍遙游”就是要回復自然、拋棄人為,與那萬古長存、生生不息的日月星辰、江河大地相感應,自我融入到無窮的造化之中,天人、物我 都進入了至一的神圣境界。
《夜宿山寺》創造了這種善與美相統一的自由境界。
賞析2
詩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個寺廟,發現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于是便登了上去。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李白詩性大發,寫下了這一首紀游寫景的短詩。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云。發端一個“危”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了出來。
次句以極其夸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云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云的“危樓”的向往。
三、四兩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讀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詩人站在樓頂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這兒都不敢大聲說話,唯恐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此詩語言自然樸素,卻形象逼真。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絕世佳作。詩人借助大膽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聳和夜晚的恐懼寫的很逼真,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象的宏偉建筑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摘星辰、驚天人,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詩人信手拈來,用入詩中,讓人頓感情趣盎然,有返璞歸真之妙。
李白的詩風豪放雄健,想象極其豐富,語言自然婉轉,音律富于變化而又和諧統一,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此詩寥寥數筆,就酣暢淋漓地表現出了人在高處的愉悅、豪放、可愛、率直。
【《夜宿山寺》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夜宿山寺》原文賞析02-19
李白《夜宿山寺》賞析08-25
夜宿山寺注解及賞析11-23
《夜宿山寺》片斷賞析07-21
夜宿山寺原文及賞析08-19
《夜宿山寺》原文及賞析10-16
李白《夜宿山寺》原文及賞析11-11
《夜宿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11-25
《夜宿山寺》原文、翻譯及賞析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