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立秋前一日覽鏡》原文賞析
《立秋前一日覽鏡》是唐代詩人李益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是詩人失意時的即興之作。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立秋前一日覽鏡》原文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立秋前一日覽鏡》李益
萬事銷身外, 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 明日對秋風(fēng)。
賞析:
《立秋前一日覽鏡》是一首五言絕句,意在悲秋。詩人曾有仕途不得意的經(jīng)歷,這首詩即含有失意的身世之慨,有年華蹉跎,志業(yè)無成的悲嘆,卻仍抱希望,甘受淪落之苦。這幾句詩是說,從鏡中看到自己滿鬢花白如雪,蒼老了,深感親身經(jīng)歷的事,都成為過去,一筆勾銷,無須煩惱,一世生涯都反映在這鏡中的白發(fā)上,就讓它留在鏡中吧;我要面對明天,走向前途,秋風(fēng)一起,萬物凋零,自己的命運(yùn)無所選擇,只有面對肅殺的秋風(fēng),置一生辛酸于身外,在仕途上再作一番苦苦地掙扎。構(gòu)思精巧,渾然一體,一氣呵成,語意凄涼,頗有感人之力。
詩題“立秋前一日”點明寫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本詩的比興寓意在悲秋。“覽鏡”,取喻鏡鑒,顧往瞻來。前二句概括失志的過去,是顧往;后二句抒寫無望的未來,是瞻來。首句,實則已把身世感慨說盡,然后以“在鏡中”、“兩鬢雪”、“對秋風(fēng)”這些具體形象以實喻虛,來表達(dá)那一言難盡的的遭遇和前途。這些比喻,既明白,又含蓄不盡,使全篇既有實感,又富意趣,渾然一體,一氣呵成。
古詩簡介
《立秋前一日覽鏡》這首詩,當(dāng)是詩人失意時的即興之作,深含身世之慨和人生體驗,構(gòu)思精巧,頗有意趣。
《立秋前一日覽鏡》作者介紹
李益(748—829),唐代詩人。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家居鄭州(今屬河南)。公元769年登進(jìn)士第,公元783年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趙。公元797年任幽州節(jié)度使劉濟(jì)從事。公元800年南游揚(yáng)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歷秘書少監(jiān)、集賢學(xué)士、左散騎常侍等職。公元827年以禮部尚書致仕。
李益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其詩雖不乏壯詞,但偏于感傷,主要抒寫邊地士卒久戍思?xì)w的怨望心情,不復(fù)有盛唐邊塞詩的豪邁樂觀情調(diào)。擅長絕句,尤工七絕;律體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詩集》二卷。
【《立秋前一日覽鏡》原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立秋前一日覽鏡》原文及賞析08-09
立秋前一日覽鏡原文及賞析08-10
立秋前一日覽鏡原文賞析07-03
立秋前一日覽鏡原文及賞析07-02
立秋前一日覽鏡原文及賞析3篇07-02
立秋前一日覽鏡原文及賞析(3篇)07-02
越中覽古原文及賞析11-01
越中覽古原文賞析08-02
蘇臺覽古原文及賞析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