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飲食的注意事項有什么
冬季吃牛肉還是羊肉好?又到了冬季進補的時候,在寒冷的冬季要多吃熱量高的食物來御寒,那么到底冬季吃牛肉還是羊肉好呢,冬季天氣干燥寒冷吃什么東西才好呢?冬季飲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哪些主食菜譜更適合冬天食用呢?要想了解這些知識,請仔細閱讀下文。一、御寒吃牛肉好還是羊肉好
一、冬季吃牛肉的好處
1、牛肉富含肌氨酸
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在進行訓練的頭幾秒鐘里,肌氨酸是肌肉燃料之源,它可以有效補充三磷酸腺苷,從而使訓練能堅持得更久。
2、牛肉含肉毒堿
雞肉、魚肉中肉毒堿和肌氨酸的含量很低,牛肉卻含量很高。肉毒堿主要用于支持脂肪的新陳代謝,產生支鏈氨基酸,是對健美運動員增長肌肉起重要作用的一種氨基酸。
3、牛肉含鉀和蛋白質
鉀是大多數運動員飲食中比較缺少的礦物質。鉀的水平低會抑制蛋白質的合成以及生長激素的產生,從而影響肌肉的生長。牛肉中富含蛋白質:4盎司瘦里脊就可產生22克一流的蛋白質。
二、冬季吃羊肉的好處
1、補腎。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補中氣,益腎氣……的作用。它也是歷來,民間冬季進補的重要食材之一。
2、養生。羊肉性溫熱,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力。現代中醫認為:適時地多吃羊肉,可以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幫且消化,還能起到去濕,避寒,暖心胃的功效。
3、防癌抗癌。研究表明,羊肉中存在一種抗癌物質CLA,這種被稱為CLA的肪酸能抑制癌細胞的生知。對治療皮膚癌,結腸癌以及乳腺癌有明顯效果。
4、不易發胖。羊肉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豐富的維生素。但它的脂肪熔點為47度,而人的體溫為37度,吃了只吸收營養而不是脂肪,所以不容易發胖。
二、冬季吃什么好
一、冬季吃什么好?
1、多吃肉食。當然了,多吃肉時應該僅限于年輕人,老人不應該多吃肉食,年輕人應該多吃些肉食,尤其是熱的肉食,比如說羊肉,狗肉等,多吃這些食物可以御寒保暖。
2、多食枸杞。據《本草綱目》記載:“枸杞性熱且活于經絡”,也就是說,冬天多食枸杞有助于御寒而且還能舒筋活血,所以,對與經常凍手凍腳的朋友來說,多食枸杞是一個明智之舉。
3、多食豆制品。大豆中還有大量的蛋白質,豐富的維生素,并且大都也是熱量高的食物。在寒冷的冬天早上,喝上一杯熱氣騰騰的的豆汁,不僅御寒,而且營養豐富,預防疾病。
4、多食木耳。木耳是真菌類食物,其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不僅預防感冒,益氣強身,也有活血功能,最重要的是有美容功能,可以是因為天氣干燥而皸裂的臉變得彈性十足。
二、牛肉和羊肉能一起吃嗎
牛肉和羊肉是可以在一起食用的,我們知道現在在食用食物之前都要去了解一下它們本身的一些特點和性質,這樣才方便我們正確的去使用它們,牛肉和羊肉是能一起吃的,牛肉所含的營養價值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提高免疫力,這樣身體才會變得健壯。羊肉一般在冬季吃是做好的,它可以補充身體中所需要的熱量。
三、冬季飲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養腎為先,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卜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2、溫食忌硬,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后,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有損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松軟。
3、增苦少咸。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四、冬天吃哪些主食更好
1、餃子
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這種說法來源于醫圣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面包了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餃子餡料有葷有素,這種合理營養搭配,能起到進補養生的作用。除了必須的肉類和蔬菜,大蒜等調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體抵抗力的作用。
餃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卜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一般蔬菜較多、肉類很少的餃子水分含量高,容易“散”,煮食則營養素損失大,口感也差些,可以考慮水煎、蒸等方法,而肉類較多的帶餡食品適合用來煮食。盡量少用油煎、炸等烹調方法,避免額外增加脂肪攝入。
2、餛飩
餛飩名自“混沌”而來。《燕京歲時記》有“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說明餛飩因形取“混沌”音,“昔二儀未分之時,號曰洪源。溟涬蒙鴻,如雞子狀,名曰混沌”(《太始經》)。冬至吃餛飩有紀念此日一陽復生、開天辟地之意。后世不再釋其義,只傳“冬至餛飩夏至面”。
冬食餛飩,有利于寒冷季節熱能的儲蓄。餛飩的營養價值還是比較高的呢,它最大的優點就是蛋白質種類齊全,有餡有皮,能起到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了單一食物的營養價值。
3、雞湯
冬季喝雞湯對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有著很好的預防作用,雞湯可以加快咽喉部及支氣管黏膜的'血液循環,增加黏液分泌,及時清除呼吸道病毒,促進咳嗽、咽干、喉痛等癥狀的緩解,還有利于體弱多病者增強抵抗力。
燉湯主要是為了飲其湯,其次再食其肉,所以我們不提倡用高壓鍋燉湯,因為營養物質需小火長時間慢慢加熱才能出來,而用高壓鍋熬制的時間短,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熬制雞湯應該用砂鍋,先大火燒開10分鐘后再轉小火。在熬湯的過程中,盡量不要揭蓋,揭蓋容易“跑氣”,這樣湯就沒了原汁原味。
4、湯圓
中醫認為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后會周身發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養生食用。湯圓的皮就是糯米粉制成,糯米粉白色,可養肺,適合“白色養肺”的五色進補主題。
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飲食營養才會被身體吸收利用,提高機體的抗寒防病能力。
5、八寶粥
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一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干燥的特性。為發揮御寒作用,我們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選用偏溫熱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棗、核桃、花生、雞肉、羊肉、糯米、桂圓、山藥、銀耳等。
要熬出又軟又滑的粥泡米是第一步,至少浸泡30分鐘讓米粒吸收水分。如果加入豆類等食材一定要單獨泡水一小時以上,吸入水分后再煮更容易軟爛也易于消化吸收。俗話說“煮粥沒有巧,三十六下攪”,一是旺火時攪拌防止米粒粘鍋;之后小火慢熬時攪拌米粥會讓米粒攪散,米粥變得更加濃稠。
【冬季飲食的注意事項有什么】相關文章:
冬季飲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09-02
冬季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09-01
冬季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09-02
冬季飲食禁忌冬季飲食注意事項05-12
冬季寶寶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09-02
冬季寶寶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09-02
寶寶冬季飲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09-02
寶寶冬季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09-02
寶寶冬季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