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為話題的作文6篇
篇一:文化苦旅
當西方人千里迢迢地漂流來到中國,去到敦煌時,給了幾枚金幣看守人,于是大批大批文物流向西方,到現在的歷史學家要研究、購回文物時,就要巨額購回。尷尬啊!
當泰山石碑被弄爛時,又有幾個為之痛心疾首?!當發現文物時,又有幾人為高興過?!當人們……中國人現在時為過中國文物關心過、擔心過、高興過?!――沒有!
肯德基、麥當勞、西餐廳是中小學生流連忘返的地方,可有哪位學生,甚至大人說得出、品嘗過中國流傳已失傳――起碼很多人沒見過!
當孩子們如數家珍地說西方的節日、星座代表著什么,應該做些什么,哪有人記得中國的禮儀和經典讀物?!我想,現代社會基本沒有人會背《言語》《老子》《三字經》《詩經》等等――這都是中國人以前的崇尚之讀物。
中小學生們最記得的就是什么圣誕節、西文情人節等等,圣誕節還互相送卡呢!真令人以為是過大節日。到了中國傳統節日,大年三十難尋氣氛――或說是刻意的氣氛;元霄節元元霄,只當是平凡的一天;中秋節沒中秋節的氣氛,甚至大多數人不賞月,更有甚者,一家人都沒齊;重陽節沒什么人登高,也是一次平凡的日子;七夕沒情人,西方情人節滿街都是……昔日的中國傳統節日氣氛已經黃鶴一去不復返了。
當月老變成丘比特,生肖變成星座,“仙術”,“法術”這兩個名詞變成“魔法”,當茶變成咖啡……中國的傳統節日和文化已經衰落了。或者說在一片“洋聲”中“退役”了。
我希望,春聯、倒“福”和門神等等會重新出現。
文化苦旅,苦旅的文化啊!
篇二:文化大餐——看春晚
“當,當……”八點了,我和爸爸、媽媽興致勃勃地打開了電視。把餃子擺在了客廳的茶幾上,準備一邊吃餃子,一邊看春晚。爸爸笑瞇瞇的對我們說:“每年的春節文藝晚會都是全國人民傳統節日里的一道豐盛的文化大餐啊!”
隨著一陣歡快的音樂聲響起,專業的舞蹈演員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她們那婀娜的身姿一會兒轉圈,一會兒跳躍,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再看爸爸、媽媽也看得如癡如醉。啊哈!我最喜歡的小品也開始了。《五官新說》真搞笑,尤其是“我還敢酒后開飛機”的歌詞,逗得我們一家三口笑得是人仰馬翻,我和媽媽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還有趙本山師徒表演的小品《不差錢》那更是一絕。其中有一段臺詞特逗。小沈陽說:“我的中文名字叫小沈陽。”畢老師問:“你難道還有外文名字?”小沈陽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中文名字改變了聲調“掃筍樣”。我聽了后差點從沙發上滾下來,爸爸、媽媽也都笑得前仰后合。成龍和幾個人合唱的《站起來》也實在是太有趣了!后面的節目一個接一個,精彩更是連續不斷。
在歡樂之余,我想了許多。這些著名演員的才藝都是苦練出來的。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使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只有下苦功夫,才有成就。
篇三:鼠文化
鼠的第一個象征意義是靈性,又包括它的機靈和性能通靈兩個方面。鼠嗅覺敏感,膽小多疑,警惕性高,加上它的身體十分靈巧,穿墻越壁,奔行如飛,而且它還兼有另兩項突生的本領:從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樓頂附落到地上,翻轉身,喘息一下便象沒事一樣該干啥就干啥,絕對沒有粉身碎骨的性命之憂;它雖說不是水生動物,也沒有超強的游泳本領,然而窄溝淺水池塘是擋不住它的,為了求生,它可以一口氣在水底鉆好幾米遠,自己則毫發無損。所以要摔死或淹死老鼠那可真有些白費心機。人們常用“比老鼠還精”來形容某人的精明的機靈,鼠的機靈成為一種類比的標準,可見它的機靈已經上了相當的檔次,正如人們形容轎車品質卓越一定會說“比奔馳還好”,而不會說“比伏爾加還好”一樣。同樣,形容一個人行動迅速,順時應變,我們也常說他“象老鼠一樣善變。”民間還認為鼠性通靈,能預知吉兇災禍。其實鼠生于自然,長于自然,對自然界將要發生的不測如地震、水災、旱災、蝗災等做出一定的行支反應是很正常的,這是地球生物具有的某種特殊本能,只是有些限于人類自身的知識,還未能揭示出它的神秘和規律罷了。在唐山大地震前夕,人們驚驚異地發現鼠群向郊了外奔竄,或者三五結伙蜷縮在馬路,街道等相對空曠的地方,并不明這種跡象暗示著什么。類似的事情,在古代必定重演過多次,所以老鼠在人類心目中變成了通靈的神物。我們通過周公析夢中關鼠的解釋就可略見一斑。
鼠的第二個象征意義是生命力強。一者是它的繁殖力強,成活率高,譬如一只母鼠在自然狀態下每胎可產出5到10只幼鼠,最多的可達24只,妊娠期只有21天,母鼠在分娩當天就可以再次受孕,幼鼠經經過30-40天發育成熟,其中的雌性加入繁衍后代的行列。如此往復,母鼠一年可以生育5000左右子女,至于孫子、孫女、曾子、曾孫輩已多到無法計算。據研究,鼠母體內含有一種獨特的化學物質,能夠刺激雄鼠永遠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這大概也是鼠界能生會養的原因之一,故而民間將子女居群的善生母親戲稱為“鼠胎”或“鼠肚”,比喻它的生育能力特強。老鼠的成活率高,壽命長,如非遇到天敵貓的襲擊或人類大規模的撲滅行動,大多數都能安享晚年、壽終正寢、而且子孫滿堂,這是其它動物可望而不可及的。
篇四:商丘文化——財富一條街
財富一條街位于亞細亞北邊,全長200米,共有兩層,二樓有三架天橋連接著南北兩邊。這里蘊含著商丘4000年的商業文化。
來到財富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雕像。你不禁會問:他是誰?這里為什么會有他的身影?此人叫王亥,是商王朝開國帝王的七世祖,3800年前,王亥發明了牛車,并且利用牛車與別的部落進行交易活動,開創了商業的先河,也使商部落日益強大,被后人推崇為“商祖”。
雕像的后面是一幅雕刻精美的畫??“玄鳥生商”圖:一只美麗的大鳥展翅飛翔。《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據說玄鳥承接了上天的靈氣,生下了一枚神蛋,孵化出了商的祖先,后來,人們把玄鳥作為了商族的圖騰。
財富街的兩頭各有八根高大筆直的柱子,上面雕刻著我國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貨幣,有貝殼狀的,有刀狀的,還有外圓內方形狀的,形態各異,表現了商業活動中貨幣的演變過程。
財富街的中間有一尊神氣的財富龜。財富龜的嘴里銜著一個綠如意,祝福著人們吉祥如意;背上馱著一個小神龜,小神龜微微抬起頭,仿佛祝愿大家長久平安,永遠發財;身上升起一團團火球,祝愿人們生意興隆,紅紅火火;財富龜的身下圍著一個個大元寶和成堆的貨幣,預示著大家財源滾滾來,生意越做越好。
這里生意真的很紅火。一家家店鋪爭先開業,色彩斑斕的服裝讓人目不暇接。天氣雖然十分炎熱,可還是擋不住人們的腳步。大家三五成群,這個店出那個店進,手里拎著大大小小的包,滿載而歸。
財富街的二樓有許多書畫店,里面的作品十分豐富。其中麥稈畫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工巧匠們用靈巧的手給我們制作了一幅幅美妙的麥稈畫,有盛開的牡丹,有展翅的仙鶴,還有趕著牛車耕種的農夫,一個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不禁贊嘆:他們的手真巧啊!
財富街不僅是購物的天堂,更是知識的寶庫,這里處處蘊藏著歷史的文化。就連走廊的柱子上,也張貼著許多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畫像和文字說明。有晉元帝司馬睿,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光胤,明成組朱,清太祖努爾哈赤等等。看著成吉思汗的畫像,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詩:“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前輩們為我們開創了歷史,我們應該好好利用當今有利時機,牢記商德,繼續發展,再創輝煌,讓我們的商丘變得更加富有,讓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讓每一個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篇五:廉潔文化進校園
秋光絢麗,金風送爽。經過廉潔文化洗禮的校園卻是一派春光明媚,生機無限的景象,校園美,心靈更美!而就在今天,少先隊建隊日,那歡樂的樂曲聲、稚嫩而洪亮的歌聲,又再次在耳邊響起。不錯的,今天就是我們新一學期的紅歌會――廉潔文化進校園。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屆的紅歌會,有許多省委,市委的領導要來參觀我們的紅歌會,因此我們要傳揚廉潔文化精神,讓領導看到我們感恩、正直、愛國的一面。紅歌會前,領導們會先參觀我們所制作的展板,我也榮幸的任職了展板解說員這一崗位。
一大早,我就站在我負責的展臺旁,準備迎接老師和家長們的參觀。我負責的展板稱為“我珍藏的一張照片”。展臺上擺放的是由每個班的同學親手挑選的一張張覺得珍貴的照片,做成的一本本精致的相冊,記錄著我們成長的點滴。同時,通過這一張張照片,反映了我們五彩繽紛的校園生活;溫暖和睦的家庭生活;和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陸陸續續有家長前來參觀,我不由有些緊張,明顯感覺手心正滲著涼汗。有領導前來參觀了,我報以最親切的微笑,迎了上去,領著他們參觀起了展臺。參觀站臺時,我也隨著領導欣賞著同學們的作品。領導們被一本取名為“高尚”的相冊吸引了,我也給他們介紹了起來,這本相冊是有六年級三班同學制作的。最有特點的是,這本相冊里不僅有同學們的'合照,還有一些偉人的故事,他們用看似平凡的一件件的小事,譜寫著一段段不平凡的人生。同時,又有四本相冊也是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那是新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的一年級小朋友,他們分別用梅、蘭、竹、菊四種植物做封面。梅蘭竹菊都是能在暴風雨中屹然挺立的植物,象征著我們棕北小學的學生,熱愛祖國,誠實正直,并且心懷感恩。參觀時間要結束了,領導們對我的解說非常滿意,我也為自己而自豪,有了這一次的解說,也讓我有了經驗,以后再也不畏懼類似的工作了!
紅歌會開始了,一年級的小朋友用稚嫩的嗓音,和趣味橫生的舞蹈演唱了一首《勞動最光榮》表演奪的了觀眾的掌聲連連;四年級的女生們用優美的舞姿,輕盈的舞步,在其他同學的合唱下,表演了一首《Everyone is number one》瞧,他們翻動的雙手仿佛真如一直緩緩飛舞的鴿子,伸展著婀娜多姿的身體,飛向藍天。
我們年級的節目排在最后一個,三年級的同學表演完后,就輪到了我們。隨著哨聲的節拍,我們步入了會場,挺拔的站在了主席臺下,每位同學都笑得很甜,就像蜜罐里的小天使似的,甜蜜無比。我們年將演唱的是《隱形的翅膀》和《愛我中華》隱形的翅膀實在為我們描述一個人在遇到挫折時,是怎樣勇敢面對,我們需要甜美輕柔的演唱;而愛我中華描述的卻五十六個民族的人們歡唱祖國,需要歡快激昂的演唱。我們第一首歌是《隱形的翅膀》,開頭的伴奏曲想起了,同學們雙手緊握在胸前,輕輕的閉著雙眼,祈禱著,一副和平而安詳的景象。起唱了,耳邊響起了同學們輕柔而甜美的歌聲,我們舞蹈表演員們也如小天使般從兩邊“飛”了出來,和著音樂的節拍舞蹈著,也欣賞著同學們優美的歌聲。歌聲仿佛連成了一大串生動的音符,在空中跳躍著,翻滾著,向遠處飄去。在同學們虔誠的祈禱下,我們結束了第一首歌的表演。《愛我中華》的演唱要開始了,我們的臉上頓時洋溢起了喜悅的笑臉,一段激昂的音符蹦了出來,生龍活虎,翻著跟斗,傳進觀眾們耳中的是一段段慷慨有力的歌聲,他們能從歌聲中聽出我們愛國深情和為祖國歡歌躍舞的激情。結尾時,我們滿腔熱情的喊出了對祖國濃濃的愛意,老師和同學們都報以了雷鳴般的掌聲。而整個活動也隨著我們甜嫩的嗓音接近了尾聲。
通過了這次紅歌會,不僅讓我們懂得了什么叫廉潔文化,也讓我們懂得了,作為一個棕北小學生,我們不僅要學習好,更要做一個正直、感恩、愛國……
篇六:走進良渚文化
今天,我拿著第二課堂券去良渚博物院參觀,對于我來說這里既是故地重游,也是溫故而知新,因為在二年級時我已參觀過良渚文化博物館的舊址了。來到新址,我頓時眼前一亮,原來的“良渚文化博物館”已被改名為“良渚博物院”了,新的良渚博物院依山傍水而建,從外面看上去既漂亮又大方,這里的環境也十分優美。我心想,這么美的環境里面的藏品也一定很精致。
首先我來到第一展廳,我看見了良渚文化時期的農業生產工具,有石犁、石鏟、石刀、破土器、石鐮和當時人們用來捕魚的網墜。還有代表良渚文化物質文明的黑陶和精密的織物、神圣的玉器、艷麗的漆器和發達的竹木器都令我嘆為觀止。
接著我走進了第二展廳,其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那玉琮和玉鉞。玉琮是良渚人祭祀的宗教法器,是良渚文化精神文明的象征,它上面的紋路驚人的對稱,花紋很精細。這讓我很難想象,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先人們是如何制作這些精美的玉器。玉鉞是軍權和神權的象征,在五千多年以后的今天,看上去還是閃閃發光,那時候的制玉技術讓我覺的簡直可以用“鬼斧神工”來形容。
最后我來到了第三展廳,這里主要展示了一些不同等級的墓葬出土的照片,通過這些豐富的墓葬資料了解了良渚文化社會等級的分化和貧富的形成。
這次參觀良渚博物院讓我再一次的走進良渚文化,讓我進一步的了解了良渚先人們在五千多年前的生活狀況和當時的社會發展情況,我為我們中華民族擁有如此悠久和燦爛的文化而感到自豪!
【以文化為話題的作文】相關文章:
以年化為話題的作文08-25
以文化為話題的作文08-15
以變化為話題的作文03-07
以變化為話題的高中作文12-16
以變化為話題的小學作文03-07
文化為話題的初中作文03-27
以變化為話題的作文(精選53篇)09-02
以變化為話題的作文15篇01-28
以變化為話題的作文200字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