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們致敬高中作文
聽話和順從是孩子的天性,而當他開始獨立思考不再聽從一個人的權威時,那是他成熟的標志。
——阿倫·斯特
——題記
聽話的孩子會有前途,因為跟隨所謂真理的主流不會被排斥,易于人世,但聽從別人的聲音多了,對事情的思考隨之減少。不聽話的孩子另辟蹊徑,不再服從權威,卻可以收獲不一樣的風景。敢于獨立思考,敢于反抗,是種勇氣,擔當。
孩子你慢慢來,這有鮮花,那兒有泥濘。于是前進路上一馬平川,擁有芝麻竊喜而不再去擁有西瓜,考取大學,找工作,結婚,生子,慢慢褪去生活的底色與熱情,這過程從一開始便令人生厭;而大多生活為之銘記,歷史為之書寫的人多是不聽話的孩子,他們較之前者,多了些許理性,敢于挑戰陳規教條,做自己認為正確而又無損他人的.事。那是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醒,一種敢于乘風破浪的自信與隱忍,不理會世俗鄙夷與權威并對其嗤之以鼻的篤定……( )
獨立思考,敢于堅持的信念在生命長河里熠熠生輝,將其他的“護道士”比得黯然失色。往昔,諸子百家思想搖曳激蕩,將奴隸社會的無理曝光于青天白日;倘若沒有這些仁人志士的獨立救國,何來中華文化的磅礴厚重?太史公敢于觸摸真正的歷史,獨立抗爭那高高在上的權威,于是諸侯列紀,人物本傳終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明清之際思想鉗制無所不用其極,多少學子得過且過,這也更將黃宗羲,王1陽明襯托得偉岸而博大;當曼德拉選擇為黑人發聲,當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的講臺慷慨激昂,當康德開始《純粹理性批判》…他們都是“不聽話”的孩子,而且將不聽話的本質發揮得淋漓盡致,而歷史也終將銘記他們所做的一切……而反觀那些聽話而碌碌終生的人,他們的名字逐漸消散于風中與永不停歇的時間車輪之下。
無規矩,不成圓,學會在什么時候聽話與聽從自己的內心一樣重要。當我們成為集體、社會、國家的一份子,聽從法律是人之常情,法之常理,那更是一種以小我成大我的責任;學會聽從長輩的建議而獨立思考,而不是全盤接納,這讓自己更睿智;學會在生活中為了聽從自己的內心而去隱忍,同樣是種清醒。曹寅半生隱忍終成《石頭記》,莫言數十年磨一劍捧得諾貝爾桂冠,此前一夜成名的屠呦呦因青蒿素磨去六十年時光,他們聽從自己的內心,給自己帶來充實的收獲感也給大家帶來了巨大的人性光輝與思考…
生活不是試卷,我們無法評判對與錯。聽話的孩子受人稱贊,不必與世俗針鋒相對,平靜且安逸;“不聽話”的人則領略到更多風景,滿載人生的喜悅——生命的美好在于最多而不是最好。我愿一直是個“不聽話”的孩子。
【向他們致敬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向情誼致敬高中優秀作文03-29
向生命致敬作文04-20
向同學致敬作文03-20
向愛致敬作文03-01
向樹木致敬作文12-18
向鐵樹致敬作文05-18
向老師致敬作文03-01
向母親致敬作文06-29
向老師致敬作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