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大孤山》閱讀答案和賞析
兩孤去百里,宛在中流半。
匪獨(dú)形勝殊,氣亦變昏旦。
天梯鬼斧開,廟火神鴉散。
昭昭云月輝,歷歷明星爛。
空水既澄鮮,浮光亦陵亂。
飄飄御泠風(fēng),恍惚度銀漢。
未有歸與情,空深逝者嘆。
注:朱彝尊,字錫鬯,號(hào)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早年曾秘密參加抗清活動(dòng),失敗后漫游四方。
1.試概括詩中描寫的大孤山景色的特征。(4分)
2.詩人面對(duì)大孤山卻“未有歸與情”,你如可理解作者的這種情感?(4分)
答案:
1.答案示例:(1)大孤山立于水流正中間,地理位置和形狀特殊;景色變換,朝夕不同;山路高險(xiǎn),廟宇凄清幽謐;空中月光皎潔,湖水澄澈空明。(1點(diǎn)1分,共4分。)
2.答案示例:詩人此時(shí)奔波在外,面對(duì)大孤山空深清冷的景象,自然有著深沉苦悶的情感;(2分)詩人“未有歸與情”,是因?yàn)樵娙诉有未竟的事業(yè)和理想,無法做到“歸與”,只能在這空靜深幽的景色中嘆息,寄寓了詩人強(qiáng)烈的人生感慨。(2分)
【鑒賞】
朱彝尊,字錫鬯,號(hào)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早年曾秘密參加抗清活動(dòng),失敗后漫游四方,康熙年間受官翰林院檢討,入值南書房,著有《曝書亭集》、《曝書亭集外稿》等。
詩人由早年的抗清志士變?yōu)榍宄倭牛湓姼鑴?chuàng)作亦從宗唐轉(zhuǎn)向宗宋,《大孤山》一詩收于沈德潛《清詩別裁集》,其在朱彝尊的小傳里說“集中詩不分唐宋界限,故各體具備。然予所錄者,仍以唐體為歸”,從此詩內(nèi)容和風(fēng)格上來看,至少是詩人抗清失敗后漫游山川所作。
孤山有大孤山、小孤山之分,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澤縣北、安徽宿公縣東的江中,大孤山則位于今鄱陽湖中。《大孤山》乃仿效古風(fēng)之作,描寫了詩人登臨大孤山見到的空深清冷的景象,抒發(fā)了其行役奔波的深沉苦悶的情感。全詩直接從大孤山寫起:大小孤山相距上百里,好像都立于水流正中間,沒有其它的憑靠。“匪獨(dú)形勝殊,氣亦變昏旦”,是詩人對(duì)大孤山特點(diǎn)的概括:不單單是地理位置和形狀特殊,而且景色變換,朝夕不同。全詩接下來就著重描寫“氣亦變昏旦”之景:登山的臺(tái)階好像天梯一樣,只有鬼斧才能鑿出這樣的`臺(tái)階,可以想見山路之高之險(xiǎn);山上廟宇中燈火點(diǎn)點(diǎn),若隱若現(xiàn),寒鴉飛動(dòng),愈見凄清幽謐。“昭昭云月輝”至“恍惚度銀漢”諸句甚有唐人氣象:從山上向天空望去,潔白的月光映在云朵上,燦爛的星辰在夜空里愈發(fā)清晰可見;從山上向湖中望去,湖水澄澈空明,水波微動(dòng),浮光凌亂。夜風(fēng)吹來,詩人仿佛有飄然出塵之意,天上水中相映照,恍惚之中詩人好像度過了銀河。但是“未有歸與情”,詩人因?yàn)樽约哼有未竟的事業(yè)和理想,無法做到“歸與”,只能在這空靜深幽的景色中嘆息。全詩一方面寫大孤山之高險(xiǎn)幽冷,一方面也寫了在山上所見景色的空明美麗,實(shí)際上是代表著詩人入世與出世、抗?fàn)幣c隨流的不同心境的交織爭(zhēng)戰(zhàn),寄寓了詩人強(qiáng)烈的人生感慨。
【朱彝尊《大孤山》閱讀答案和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歲暮》閱讀答案和賞析08-03
感事閱讀答案和賞析08-29
和練秀才楊柳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8-07
《水仙子·次韻》閱讀答案和翻譯賞析08-11
南征的閱讀答案及賞析09-12
除夜閱讀答案與賞析08-29
《塞上》閱讀答案及賞析07-30
別離閱讀答案附賞析09-11
《秋夜》閱讀答案附賞析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