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課文賞析
1、本文七件事中,第一件事雞肋事件與其它六件事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雞肋事件寫的是楊修被斬,而其它六件事則寫楊修為什么會被殺的原因,即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
2、這六件發(fā)生在曹楊之間的矛盾故事采用的'是什么順序呢?
按曹操對楊修的忌恨程度為序。即曹操從心甚忌之──心惡之──愈惡之──愈惡之──亦不喜植──有殺修之心,可以說是層層加深,最后導(dǎo)致殺死了楊修。這就是楊修之死的全過程。
3、依據(jù)這篇課文,楊修為什么被殺?
一是,由于楊修能夠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慮到留他在身邊終不免造成禍患,總想找一個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殺掉。這大概是許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楊修恃才放曠,為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置軍紀(jì)于不顧,一聞雞肋就自動收拾行裝,并煽動其他人也作歸計,因此,他的被殺是咎由自取。明代李贄點評《三國演義》時對這件事曾寫道:凡有聰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殺其身也。即有此意。
三是,由于楊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爭奪接班的斗爭之中,在曹丕已經(jīng)得勢的情況下,他必將成為這場斗爭的犧牲品。曹操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慮必定會殺掉他的。
4、試以下邊兩件事為例,討論曹操的性格。
A、曹操既殺楊修,佯怒夏侯,亦欲斬之。眾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下令來日進(jìn)兵。操帶傷歸寨:原來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卻門牙兩個,急令醫(yī)士調(diào)治。方憶楊修之言,隨將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師。
揭露曹操的虛偽、奸詐。曹操決不會殺他的愛將夏侯,但也要裝裝樣子,以遮蓋眾人耳目,表示自己能公平地處理這件事。下令厚葬楊修,則表示他有悔悟之意,借以收買人心。
B、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yuǎn)國,使崔季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世說新語·容止》)
曹操追殺匈奴使,表現(xiàn)他復(fù)雜的性格和心態(tài)。對于曹操的作法,學(xué)生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認(rèn)識,必然對他們分析曹操的性格帶來多樣性。要鼓勵學(xué)生各抒己見。
【《楊修之死》課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課文《楊修之死》賞析07-20
關(guān)于《楊修之死》的課文賞析08-03
楊修之死學(xué)生課文賞析02-21
《楊修之死》的賞析05-09
楊修之死的原因07-17
《楊修之死》教案06-30
楊修之死教案11-26
從楊修之死想到隨筆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