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最喜愛的節日
【篇一:我最喜愛的節日】
中國有許多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而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中秋節。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最期待的日子,因為那是我最喜愛的中秋節。中秋節前,街上早已有好多賣月餅與燈籠的攤子,月餅象征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所以人們總會提前買幾盒月餅送給親朋好友,并送上深深的中秋祝福。為了迎接中秋節的到來,街上早已有好多店鋪門前都掛有幾個紅燈籠。尤其是賣燈籠的店鋪,更是吸引大家的眼球。滿街的燈籠就是孩子們的最愛,放眼望去,成千上萬的燈籠形成一片五彩繽紛的海洋,像是街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燈籠有很多種,形狀不一,有圓的,有方的,有卡通類型的;燈籠表面有各式各樣有關于中秋節的圖案:嫦娥奔月、月亮上的桂花樹、月餅等等,各具特色。按下電鈕,燈籠還會發光,并傳出悅耳動聽的曲子,小孩子們在中秋節晚上就愛提著燈籠到處走,無不體現出濃濃的中秋韻味。
中秋節當晚,每家每戶都要敬月光。吃過晚飯后,大伙兒都到自家樓頂上去,在對著月亮的地方,擺一個大圓桌,桌子上放滿了月餅、水果、芋頭等供品,這是用來祭月的。月亮出來后,人們便一邊賞月一邊品嘗月餅,月餅的種類也很多,有正方形的,有圓形的,有大的,有小的;此外,餡也不同,有五仁、豆沙、蛋黃、蓮蓉等,大人小孩都愛吃,月餅在中秋節也特別受歡迎。中秋節的月亮是一年之中最圓的,看,潔白的月亮懸掛在漆黑的夜空中,仿佛一個大銀盆,又如一塊通透的翡翠,皎潔的月光如絲綢一般灑落人間,顯得是那樣的柔和、寧靜。我凝望著皎潔的明月,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想起自己遠在他鄉的親人:他們過得好嗎?在這個美好的中秋夜晚,他們是否也像我一樣正在凝望著天上的月亮呢?我在心底默默地祝福親人們能像月亮一樣,過得團團圓圓。月亮上隱隱約約的一些黑影,使我想到了傳說中的桂花樹,讓我不禁聯想到一個個有關于月亮的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這些故事都家喻戶曉,尤其孩子們最愛聽。這時,一層層薄云從遠處飄來,將月亮遮住了,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給人以幻覺般的想象,這讓我不禁想起李商隱的一首詩: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夜深了,我還在凝望著天上的明月,心中思潮起伏——這是個多么難忘的夜晚啊!
中秋節的月亮令我想到唯美的神話傳說,讓我想起親人們,朋友,在這個美好的夜晚,我們一起賞月吧!
【篇二:我最喜愛的節日】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比如兒童節、中秋節、元宵節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大年三十那一天,每家每戶都喜氣洋洋,掛燈籠,放鞭炮,熱鬧非凡。人們買的鞭炮各不相同,有荷花的、飛機的、大炮的、坦克的……孩子們先燃放一些小鞭炮,然后就等大人們燃放大鞭炮了。最美麗的當然要數煙花了,為首的人一說:“放!”人們就同時點燃煙花,不同顏色的煙花一個比一個好看,一個比一個造型奇特。等煙花在空中“消失”了,人們就回到家中享用豐盛的年夜飯。
春節里每個人家必須要吃餃子,還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食物,比如:年糕、長壽面、元宵等。而且吃年夜飯也是有講究的,要慢慢地吃,一邊守歲,一邊看春晚。
最高興的是小朋友們了,因為每當過春節的時候,長輩就會給晚輩壓歲錢,不管是拿錢的人還是給錢的人都很開心。過年給壓歲錢既表現了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也表現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春節是我最喜愛的節日,大概也是大家最喜愛的節日,讓我們好好珍惜每一天,好好珍惜每個節日,快樂、健康地成長。
【篇三:我喜歡的節日中秋節作文】
中秋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候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中秋雖然各個地方過,然而每個地方過中秋的方式又不一樣。那就讓大家看看我家鄉的中秋節是如何過的!
清晰地記得在徐州過中秋節的情景,家家戶戶都要做月餅:有花生月餅、芝麻月餅、棗泥月餅……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最簡單的棗泥月餅。所以每到中秋節時,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可以吃到“久違”的月餅了。就算不吃,就是看做我媽媽做月餅也很快樂。
媽媽先把紅豆和紅棗洗干凈,然后小心翼翼的將紅棗的核給去了。在鍋里放了少許的水,把紅豆、紅棗和白糖放進去,等過了一會水就煮干了,正好成了棗泥了。再把棗泥捏成小圓餅,包入雞蛋黃裹緊成餡團。將餡團包入檊好的面內,揉成面球。幾乎每家都會有一個木制的月餅模子。然后將面球放入模子里用力壓緊壓平然后放到鍋里去蒸。到這時我總覺得時間很慢!到出鍋的時候我總是第一個跑到鍋邊,拿起第一塊月餅,喜滋滋地吃起來。
做完月餅后,到了晚上,就會在家中的院子里會設下大香案,擺上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它們都代表著團圓。西瓜要切成蓮花形;然后家庭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數好家里有幾個人,在外的人也要算在內,然后再切。
吃完月餅后,觀花燈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家鄉自己做的花燈十分有趣。把一個桔子的完整皮留下,掰開里面放上一盞燈,做好后找自己的朋友點上燈,跑到街上和朋友們到處亂竄、斗花燈。然后到別人家吃月餅和水果。人們還放孔明燈來慶賀中秋節的到來。聽老輩人講,以前還有舞火龍的習俗,數十米長的火龍上面插滿了香,十分壯觀,可現在人們都不弄了,真是太遺憾了!
現在的我們是不是也該反省了,許多中國的傳統節日,已經被人們漸漸所淡忘,更多的是在家里看電視、上網,而原來的那種熱鬧的場面幾乎一去不復返了!
我愛中秋節!更喜歡傳統中秋節!
【篇四:我最喜歡的端午節】
端午節到了,這天早上,奶奶盛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棕子放在桌上,我剝開棕子葉,里面是黃色軟軟的糯米飯,糯米飯的里面有紅棗,我咬了一口,軟軟的、香香的、糯糯的,好美味呀!奶奶做的棕子就是好吃。我對奶奶說:“奶奶我要學做棕子。”奶奶說:“好!我來教你,今天真是太陽從西邊升起了!”我們說干就干,奶奶把糯米淘好,家里還有棕葉,奶奶又準備了紅棗做餡,只見奶奶把棕葉折成了一個三角形,再把糯米放在棕葉里面,然后用手打緊,用手指在糯米里面挖個小洞,把紅棗放進洞里,再把棕葉折成了一個三角形,最后用線把棕子綁起來,看一個完完整整的棕子,被心靈手巧的奶奶做好了。然后奶奶把棕子放到電飯煲里煮半個小時就好了。耶!香香的棕子新魚出爐了。說起吃棕子還有一個感人的傳說呢?古時候,楚國有一個忠誠的大夫叫屈原,他非常愛國,可是楚王卻不相信他,而相信奸臣的讒言,把屈原貶到了汩羅江附近,屈原越想越想不開,心灰意冷,就跳進了汩羅江,被江水淹死了。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被魚蝦吃掉,就把飯團用棕葉包住,拋入江中,反來這個習俗就留傳下來了,演變成了端午節吃棕子。人們這樣做,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也要向屈原學習,熱愛自己的祖國,現在認真讀書,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吃完棕子,我準備出去玩,看見奶奶在掛艾葉,我問奶奶:“為什么要掛艾葉?”奶奶說:“這是為了避邪。”我又問奶奶:“為什么要避邪呢?”奶奶說:“艾葉的香味能使蟲子、螞蟻等一些動物最不喜歡聞的香味。端午節是整個熱天的開始,五毒開使活躍,鬼魅也開始猖獗,所以要把艾葉掛在門前,鬼魅看見了就害怕得逃跑了。”“哦”,我點了點頭,原來掛艾葉還有這樣的用處,艾葉太神奇了。
下午,爺爺奶奶帶我和妹妹去看龍舟,還沒到河邊,我就聽到了“咚咚”的鑼鼓聲和“噼哩啪啦”的鞭炮聲,我的心一下子飛到了河邊,我飛快地往河邊跑去,哇!河邊的人真多啊!我擠過人群,來到河邊,看見河里有四條龍舟,分兩隊,一隊穿紅色的衣服,一隊穿黃色的衣服,他們兩隊要比賽。劃船的人手里拿著漿,口里喊著號子,不停地往前劃,旁邊的人有的喊:“紅隊加油!”有的喊:“黃隊加油!”有的希望紅隊贏的,黃隊卻快了一點,希望紅隊贏的人,卻一副悲哀的表情,相反,希望黃隊贏的,而紅隊快了一點希望黃隊贏的也露出了一副悲哀的表情。他們的手握緊了拳頭,不停的飛舞,說:“黃隊加油!”另一邊的人說:“黃隊漏油!”咚咚的鑼鼓聲,響亮的加油聲,場面熱鬧得沒有一個人不喊加油!我說:“紅隊加油!紅隊萬歲!”最后紅隊獲勝了,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我激動的一邊喊,一邊啪手,把嗓子都喊啞,手都拍紅了。我喜歡這個節日,場面非常熱鬧激烈,我都興奮得要飛了似的,多快樂啊!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以前人們借劃龍舟驅趕江中的魚,便屈原的身體不被魚蝦吃掉,慢慢地就演變成了劃龍舟的習俗。賽龍舟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晚上,吃飯的時候,奶奶盛上了一碗咸鴨蛋,我問奶奶:“為什么要吃咸鴨蛋?”奶奶說:“我們有吃咸鴨蛋的習慣,而鴨蛋是傳統端午食物‘五黃’中的一種,新鮮煮好的咸鴨蛋,蛋白如脂,細嫩而清爽,蛋黃如砂又油,不是太咸,實在是太好吃了”。我還問奶奶:“那端午節吃咸鴨蛋有什么好處呢?”奶奶說:“俗話說,要吃咸蛋棕,才把寒意送。因為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都進入旺盛階段,再加上氣候潮濕,病蟲細菌活躍,容易引發眾多疾病。古時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瘟瘡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而蛋形如心,吃了咸鴨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植物生命活支進入旺盛階段,再加上氣候潮濕,病蟲細菌活躍,容易引發眾多疾病,端午節吃咸鴨蛋,可以防毒,也可以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我以為咸鴨蛋很好吃,就迫不及待地從里面拿出一個最小的一塊,細心地品嘗起來,雖然蛋白有點咸,可是蛋黃挺好吃的,看起來金黃金黃的,油亮亮的,吃起來像吃一層輕軟的蛋糕一樣,我喜歡端午節,有這么多美食享受,想起來這些就直流口水,我期待下一個端午節。
端午節真是太好玩了,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但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
【篇五:我喜歡的`節日中秋節】
今天,我們迎來了中秋節,在這天,我們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比如:放孔明燈祈福、賞月、猜燈謎、吃月餅、賞桂花等等。中秋節又稱作團圓節,在這天月亮會比平時圓,人們也要吃圓圓的月餅。圓圓的月亮,圓圓的月餅代表了團圓的意思。在這天,在外打工的游子都會帶著“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心情回到家鄉與親人團圓。
今天,在深圳工作的爸爸也回家和我們團圓了,晚上吃過飯后,我們來到陽臺,等著主角月亮姐姐登場,大概快九點的時候,月亮出來了,圓圓的月亮像一塊大玉盤一樣,掛在潔凈的夜空。看到主角出場,媽媽趕緊拿來了早就準備好的水果,有紅紅的蘋果、圓碌碌的沙田柚、晶瑩剔透的葡萄,還有那看著就叫人流口水的雙簧月餅,還有爸爸喜歡吃的五仁月餅,擺了滿滿一桌。接著,媽媽拿來了拜祭品,等媽媽拜祭完了以后,我們就開始大吃了。
我們一邊吃一邊對詩句,首先是我出題,我剛說了“露從今夜白”,弟弟馬上對出“月是故鄉明”,我不服氣的又說“舉杯邀明月”還沒等我說完,弟弟搶著說“對影成四人”我一聽蒙了,什么時候多了一人啊?弟弟摸著腦袋說,明明就是四人啊,爸爸、媽媽、我還有哥哥,不剛好是四人嗎?聽完弟弟的解釋,我們都笑作一團了。再看看天空的月亮,好像月宮里的吳剛和嫦娥也在偷偷的笑呢。
今天是個團圓的日子,也是個開心的日子,祝福我的家人、我的老師、我的朋友永遠團團圓圓,開開心心,健健康康。也祝福天下所有的人團圓幸福。
月亮,請帶上我的愿望,飛向高高的天空,把我的祝福撒在我的親人身上。
【篇六:我最喜歡的節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每次一到中秋節,總是會讓人想起這名句,每逢中秋節,離家在外的游子也千里迢迢返家團聚,一同過節。中秋節是中國三大節日之一,但它不像過年般喧嘩熱鬧,也不像端午節有著悲壯的故事,讓我覺得自己的快樂正建筑在屈原的痛苦上,相較之下中秋節就顯的浪漫許多,從潔白的明月高掛在夜空開始,甜蜜的氣氛彌漫在人間。
等到太陽西下,過節的氣氛就濃了,天上的明月正靜靜的散發銀白月光,像一張大網輕輕蓋上這座城市,彷佛在宣示著溫馨優美的中秋夜已經正式登場了。家家戶戶、左鄰右舍都搬出小椅子、小桌子,在郊外找個視野良好的地方,或坐在陽臺上、院子里,甚至就站在路邊,每個人全都面帶微笑,快樂與開心全都寫在臉上。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大家流行在月光下烤肉,慶祝中秋節,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烤肉的人們,令我們這些看的人垂涎三尺、饞涎欲滴,彷佛整個城市都泡在肉香里。歡笑聲從人群中流露出來,笑聲此起彼落,等到深夜后,帶點涼意的秋風像一雙雙溫柔的手,輕拂過每個人的臉龐,當人聲逐漸淡去,昆蟲們卻熱絡起來,賣力演奏出悅耳的交響曲,一直到夜深人靜,我們才依依不舍的收拾東西,向中秋節告別。中秋節就像一首詩,溫馨而讓人回味無窮。
雖然我喜歡中秋節和家人閑話家常,不過我更喜愛中秋節的溫馨氣氛,也因為這樣,如果有人問起我最喜愛的節日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中秋節!”
【篇七: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我國的春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句千古佳句無疑是對春節的最佳寫照。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在我國非常的盛大和隆重,俗稱“過年”。每逢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將舊的春聯和福字撕下來,貼上新買的,這叫除舊迎新。
每年的除夕之夜,空氣里似乎都彌漫著春節帶來的歡樂與激情。這時,人們的手機一遍又一遍的響起。是電話,是短信,手機拜年的潮流在中華大地涌動。那些新年收到的祝福與問候,在日光下寂寂地敞著。一碟碟美味的佳肴被端上了桌,一家人終于團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聊著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回憶起這一年的點點滴滴,話里行間似乎都彌漫著幸福的味道兒。吃過飯,一家人擠坐在沙發上,其樂融融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時不時被熒屏上幽默的語言給逗樂了,時不時因舞蹈演員的優美舞姿所打動,時不時為播放的節目講講自己的見解。
一大清早醒來,相信你們一定會想:新的一年又開始啦!我們要穿上新裝,為自己好好打扮一番,然后走街串戶,向左鄰右舍拜年。出門相見七嘴八舌的嚷嚷:“恭喜!恭喜!”“同喜!同喜!”壓歲錢裝滿了荷包,心里都甜滋滋的。接著,便是走親訪友,美美的吃上幾頓
到了正月十五,這過年算是到了尾聲了。元宵之夜,月亮可真圓哩!像一個大玉盤,時而有幾片云彩飄過,仿佛是一位羞澀的姑娘用絲絹遮住了臉,影影綽綽。
“放煙花啦!”全場一片歡騰。五光十色的煙花,將烏黑的天空裝扮的格外艷麗。最美的是“七彩蝴蝶”,只聽三聲響,五彩的“蝴蝶”沖向天空,各彩各色交錯在一起,就像一位位美麗仙女在天空中撒落著花瓣。我迫不及待開始放煙花。我拿著煙花棒上下左右不停的搖晃著,有時搖成一條龍,蜿蜒浮動著;有時搖成一個個美麗的花環,熠熠閃光;有時搖成飛流直下的瀑布,那飛沫激蕩四射……五彩繽紛的煙花,滿面紅光的神采,這不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么?
歡聲辭舊歲,笑語迎新年,新的一年我們播種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承載我們新的夢想!過大年真好,我愛我的節日——春節!
【篇八:我最喜歡的節日】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我們一家人早上一起去吃美味元宵。
傍晚時分,我們一家人一起去到夫子廟游玩,啊!夫子廟的大街小巷人山人海、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剛到夫子廟,我們便拍起照來。站在橋上,一眼望去,秦淮河畔墻上的長龍全身閃著金光,分外妖嬈,讓人心曠神怡。河兩旁的彩燈倒映在水面上,閃閃發光。整個夫子廟宛然形成了一個燈的海洋。
依照往年的習慣‘元宵節’家人總是要為我和弟弟買花燈,于是我們擠進一家花燈店,哇!大大小小的花燈閃爍著火光,美極了。我們便買了四個花燈,它們有的是一朵荷花,有的是一只老虎,有的是一個燈籠,還有一個是小白兔,提著花燈大家高高興興,臉上都掛著笑臉,美滋滋的。
看完燈會,我們興奮的回家吃晚飯了——-這是團圓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團團圓圓。
忽然,只聽一聲炮竹聲響,我趕緊就跑出家門,朝天空望去,一朵美麗的花在天空慢慢消失,我說道:“原來是煙花。”我叫我弟弟出來看煙花。我又朝天空看去,只見一個個像小蝌蚪似的東西往天空飛去。然后在天空綻開里一朵美麗的花。接著又來了幾個,有的直著飛上去,有的搖著尾巴上去,還有的轉著圈上去……一個接著一個個的,隨著巨響綻開了美麗的煙花。等到我弟弟過來看的時候煙花已經沒啦,我正要過去繼續吃晚飯的時候,煙花又放了起來,我就和弟弟一起看,弟弟說:“真美呀!”我扭過頭一看原來弟弟正在夸天上的月亮,我也隨口一說:“真的很美啊!”圓圓的月亮,像一個玉盤;像個大餅;像個飛盤;還像“ufo”。
吃完晚飯,我們一家和別人家一樣,一起下樓放煙花。先放轟天雷,“轟、轟、轟”一百發轟天雷一個個沖上天。然后放炮,點好以后,只聽“啪、啪、啪”,小小的炮放起來。再放煙花,一個個“小蟲子”沖上天,變成了“蝴蝶”。最后我們放我們小孩放的煙花,三角形的煙花中,發射出美麗的光芒,可美啦!又放拿在手上的煙花,我和弟弟把煙花來回擺動,這可比其他時候熱鬧多了。
到了夜里,我還聽到炮竹、煙花聲。真是一個熱鬧的元宵節啊!讓我難以忘懷。
【作文:我最喜愛的節日】相關文章:
2022普通話考試《我最喜愛的植物》(精選10篇)07-05
2016女生最喜愛的就業專業09-27
我喜愛的動物教學設計09-27
我喜愛的書美術教案11-27
《我喜愛的動物》的教學設計12-12
《我喜愛的小動物》的教案11-28
《我喜愛的動物》教師教學設計12-13
我喜愛的體育活動教案11-22
普通話考試說話范文:我最喜愛的一種小動物09-24
我喜愛的小動物的教學設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