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目送片段賞析
生命里有多少個漸遠的背影,有多少次不舍的目送。也許我們會低落、會惆悵,但這便是生命,無數的背影與目送串連成了我們生命的起止輪回。
文章從平鋪直敘開始:兒子上小學的第一天,十六歲赴美學習的機場,上大學在街邊等車的身影;父親送她到大學任教的早晨,趕往醫院看望父親的周末,在火葬場路門前的對父親最后一刻凝望。文章記敘了這幾個零碎的.片段,看似松散無序,實際卻是一種生命歷程的輪回。
開頭寫了“我”幾次目送兒子漸行漸遠的背影,“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樣的失落,讓“我”聯想到了父親漸行漸遠的背影以及“我”最后目送父親進火葬場的那一刻。這兩幅場景表面上看似乎并無多大關聯,卻有著內在的契合,作者在這里敘述的其實是一個生命完整的過程。“我”目送兒子從幼稚園到小學再到美國作交換生,直到兒子進入大學,這一過程,是一個生命的開始,成長與自立的過程。而作為女兒的“我”,目送日漸衰老的父親背影,是以”我”的經歷連接著兒子的生命軌跡,走向生命的衰老與終點。這樣在看似散亂的行文中寫出的卻是人一生的生命與情感歷程。在父女母子這些人間至情的深情注目中,人最終完成了生命的全部過程。
這篇文章讀來不禁讓人悵然淚下,然而在感人之余,也體現出了作者的一種理性思考與審視。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那一個又一個的背影,那一次又一次的目送,連接著生命中的起點與終點。如果說背影是生命里的點,目送則是連接點的長長的線,一點一線串
成了無限延伸的人生,串成了生命的起止輪回。而我們面對這種別離和背影,能做的,便是任它自然流淌,“不必追”。因為,生命的腳步是無法追逐的。
平淡樸實的一篇文章,給予我們的不只是心靈的震顫,更是生命的領悟。
【龍應臺目送片段賞析】相關文章:
龍應臺《目送》賞析10-22
龍應臺目送的經典名句04-02
龍應臺目送好段賞析三篇07-15
龍應臺《目送》經典語錄推薦03-30
龍應臺《目送》經典句子(精選146句)06-02
龍應臺目送讀后感06-15
龍應臺《目送》讀后感08-15
龍應臺《目送》的讀后感02-26
龍應臺目送經典語錄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