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暮雨送李胄賞析
賦得暮雨送李胄
韋應物
楚江①微雨里,建業②暮鐘時。
漠漠③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④深不見,浦⑤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重點字詞解析
、俪洪L江。
、诮I:今江蘇省南京市。
、勰核畾饷
布的樣子。④海門:長江入海處。⑤浦:永邊。
賞析鑒賞
這首 《賦得暮雨送李胄》是韋應物的一首詠暮雨的送別詩。《賦得暮雨送李胄》首聯寫送別之地,扣緊“雨”“暮”主題。以楚江點“雨”,表明詩人韋應物正佇立江邊,這就暗切了題中的“送”字!盎沼昀铩钡摹袄铩弊郑蕊@示了雨絲纏身之狀,又描繪了一個細雨籠罩的壓抑場面。
下面詩人繼續描摹江上景色:細雨濕帆,帆濕而重;飛鳥人雨,振翅不速。雖是寫景,但“遲…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遠”又著意渲染了一種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詩,形成了一幅富宥情意的畫面。從景物狀態看,有動,有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帆來鳥去為動·但帆重猶不能進,鳥遲似不振翅,這又顯出相對的靜來;海門、浦樹為靜,但海門似有波濤奔流,浦樹可見水霧繚繞,這又顯出相對的動來。
然而人去帆遠,暮色蒼蒼,目不能及:但見江岸之樹,棲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無疑這海門、浦樹蘊含著詩人悵惘凄戚的感情。詩中不寫離舟而寫來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是以離帆人詩的,寫出了行人遠去的過程,表達了韋應物戀戀不舍的感情。此詩只寫來帆,則暗示離舟已從視線中消失,而詩人仍久留不歸,同時又以來帆的形象來襯托去帆的形象,而對來帆的關注,也就是對去帆的遙念。其間的離情別緒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濕行遲的去鳥,不也是遠去行人的寫照嗎?
《賦得暮雨送李胄》全詩經過鋪寫渲染煙雨、暮色、重帆、遲鳥、海門、浦樹,連同詩人(韋應物)的情懷,交織起來,形成了濃重的陰沉壓抑的氛圍。置身其問的詩人,情動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腸斷的鐘聲傳人耳鼓,撞擊心弦。此時,詩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淚下,離愁別緒噴涌而出;“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彪S著情感的迸發,尾聯一改含蓄之風,直抒胸臆,表達了朋友之間深深的情誼。
【賦得暮雨送李胄賞析】相關文章:
賦得暮雨送李胄原文及賞析08-20
《賦得暮雨送李胄 / 賦得暮雨送李曹》原文及翻譯賞析10-16
賦得暮雨送李胄 / 賦得暮雨送李曹原文,注釋,賞析10-15
賦得暮雨送李胄 / 賦得暮雨送李曹原文、翻譯及賞析02-17
《賦得暮雨送李胄》原詩和賞析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