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創業需要怎樣的扶持
能否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是很多大學畢業生最關心的事。如今,除了公務員考試以及各種招聘之外,也有一些大學生選擇通過創業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前我省大學生創業意愿如何?創業面臨怎樣的困難?需要政府給予哪些扶持和幫助?12月5日,河南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大但落實受限,高校推動積極性高但作用不強,是當前推動大學生創業工作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創業意愿高漲項目容易“短命”
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2015年畢業的大學生(不包括繼續求學深造者)中,31.94%有創業意向,其中13.07%進行了創業實踐(包括正在創業和曾經創業)。在計劃創業的大學生中,超過九成的人對創業成功信心十足;正在創業的大學生中,64.35%的人對自己創業前景感到樂觀。
雖然大學生創業意愿不斷增強,但創業成功率不高、項目“短命”現象較為突出,在有創業經歷的受訪大學生中,近六成已經放棄。導致創業失敗的原因中,“資金問題”和“專業知識、項目經驗、關鍵技術等問題”最為突出,提及率排在各項原因前兩位。
此外,調查表明,我省大學生創業項目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占比高達86.14%,這與我省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不謀而合。但值得注意的是,64.58%的大學生創業項目集中于銷售、餐飲、教育培訓、婚慶等傳統服務業。這些項目雖然門檻比較低,但普遍缺乏技術含量,行業競爭比較激烈,其發展前景也受到局限。
政策難于落實培訓“干貨”不多
近年來,為鼓勵大學生創業,國家和我省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在受訪的創業大學生中,41.91%的人表示曾經申請過相關政策扶持,但申請成功的比例只有16.83%;75%的指導老師表示,政府扶持大學生創業力度大,但惠及面相對較窄。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申請手續繁瑣、各種隱性門檻較多、扶持資金到位周期長等現象,扶持政策的作用未充分發揮。
與此同時,有30.84%的創業大學生認為高校創業指導團隊仍未充分發揮作用。在對高校的創業工作指導老師進行訪問時,不少老師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入駐創業園區的受訪大學生中,接近50%的人也直呼創業培訓指導“干貨”不多。不少大學生認為,雖然學校及政府開設的創業課程及培訓指導有所幫助,但課程內容大多寬泛無針對性,很難與創業實踐對接,遇到實際問題仍然一頭霧水。
解決政策痛點破解創業困局
專家表示,大學生創業需跨越資金、場地、人脈、技術等諸多難關,需要高校、政府和社會力量給予必要的幫助。
“目前,扶持政策手續繁雜、隱性門檻多,扶持資金到位延后、難解‘燃眉之急’,是大學生創業者反映強烈的兩大政策痛點。”河南理工大學太行發展研究院教授謝東方認為,這需要政府部門一方面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簡化手續、降低門檻,并改革完善創業大學生信用擔保體系,拓寬創業融資渠道;另一方面,在政策落實過程中要加強督促管理,建立長期追蹤機制,讓扶持政策真正惠及創業大學生。
與此同時,一些專家建議,高校也要豐富創業教育形式,完善創業服務體系。一方面,引導教師積極開展創業教育方面的研究,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創業教育能力和素質;另一方面,積極從社會各界聘請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專家等作為兼職教師,彌補教師團隊缺少實踐經驗的短板;此外,有關部門還應進一步完善就業率考核制度,將靈活就業或自主創業的畢業生也統計入學生就業率,從而優化考核導向,提高高校鼓勵學生創業的積極性。
【大學生創業需要怎樣的扶持】相關文章:
扶持大學生創業合作協議01-02
沒有錢怎樣創業10-31
學生到職場人需要怎樣轉變08-03
怎樣收養孩子需要什么條件02-18
扶持涉農企業建議08-04
蔬菜產業扶持方案02-26
相互扶持鼓勵的話語10-27
創業需要怎么樣的具體戰略規劃11-30
大學生創業口號06-08
大學生創業的口號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