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手足口病預防措施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傳染病,患者、隱性感染者和無癥狀帶毒者為主要傳染源。該病隱性感染率高,顯性患者癥狀一般輕微,近年來,嚴重病例有所增加。
手足口病是通過哪些途徑傳播的?
主要是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的,可以通過受患者的糞便污染的食物而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穿破的水皰也會傳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手足口病會引起哪些并發癥?
手足口病表現在皮膚和口腔上,但病毒會侵犯寶貝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嚴重患兒可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就要警惕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生。還可發生無菌性腦膜炎,以2歲以內嬰幼兒多見,如寶貝持續發燒、頭痛、頸部僵硬、嘔吐、易煩躁、睡眠不安穩等要立刻到醫院看醫生。
手足口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小兒患上腸道病毒感染后,潛伏期一般3-7天,初期可有輕度上感癥狀,多數患者突然起病,沒有明顯的前驅癥狀,常常突然在手、足、口、臀四個部位出現皮疹。在寶貝小手、小腳、屁股上出現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皰疹,皮疹不癢,斑丘疹偶爾可出現點狀出血點。
寶貝可早期出現口腔黏膜疹,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于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嚴重者可出現口腔潰瘍疼痛,此時寶貝表現無原因哭鬧,流口水增加,不吃飯,尤其不吃熱食。
5天左右皮疹由紅變暗,然后消退。手足口病皮疹具有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的四不特征,同時手、足、口皮疹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現,水皰及皮疹通常會在一周內消退。
患手足口病寶貝應注意以下幾點:
1消毒隔離
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貝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寶貝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暴曬。
2飲食營養
如果得病,寶貝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寶貝宜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純阂虬l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愿進食。宜給寶貝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護理
寶貝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貝口腔清潔,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蓪⒕S生素B2粉劑直接涂于口腔糜爛部位,或涂魚肝油,也可口服維生素B2、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4皮疹護理
寶貝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剪短寶貝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貝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寶貝,應隨時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
5讓寶貝多喝水
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寶貝多喝水。體溫在37.5-38.5℃之間的寶貝,給予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
6個重點,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寶貝普遍易感。做好寶貝個人、家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個人預防措施如下:
1.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寶貝洗手,洗手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措施,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用流動的水洗手。
2.不要讓寶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兒。
3.看護人接觸患兒前、替患兒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4.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
5.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寶貝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寶貝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貝房間,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感染。
6.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防止因過度疲勞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
7.寶貝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輕癥患兒一般不必住院,宜在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在家治療的寶貝,不要接觸其他寶貝,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的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
【小兒手足口病預防措施】相關文章:
小兒手足口病的癥狀及預防措施06-28
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03-19
手足口病預防措施04-11
手足口病的介紹及預防措施06-28
手足口病的具體預防措施05-11
幼兒手足口病預防措施04-26
手足口病的正確預防措施06-29
手足口病的癥狀和預防措施06-28
手足口癥狀及預防措施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