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鬼節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吹阶魑牡纳碛鞍,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鬼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的鬼節作文1
鬼節在這兒被稱為“月半”,聽來倒是怪神圣的,事實上它是鬼節。
農歷七月十四,便是我們中國的鬼節,我們家鄉的月半,不是外國的萬圣節。這一天里離得較近的兒女都會早早回家,帶上香蠟紙燭。香是插在門前屋后的,比如養家畜的柵欄邊也要插上,三根,不可多不可少。店鋪也不開門了,據說是給“鬼”讓道。孩童回家了,要用雞蛋在身上滾一圈,再拿著滾過的雞蛋放進燒的正好的黃草紙中燒熟了吃掉,意為去除了晦氣。男人要是晚歸,得在門口站上十幾分鐘,抽支煙再進去。女人們則不能從正屋里過,也不能捉蜻蜓及螽斯,其中緣由不可考證。七月十四里繁瑣的禮節,一到了七月十五便只有做飯這一個了。
七月十五這天,人們一便起來做飯,不可少于七菜三湯,每個菜都要必須用瓷盤裝。等到下午三點的時候還不能吃飯,得把菜端到正屋里,在桌上擺好碗筷,盛半勺飯。在桌子下燒黃草紙,蘿卜上插三柱香,等黃草紙燒完了,還不能入座,一直要三柱香燒完了才可以把菜端回廳里用餐。
諸多禮節,其實都是這里的人用來緬懷過世的人罷了,在中國的任何一個角落,一定都有不同的習俗來緬懷過世的人。
家鄉的鬼節作文2
每年農歷六月初一,是家鄉的.鬼節,到這一天,十里八鄉的人們都要提上貢品去給死去的親人上墳。貢品里有一樣最特殊,那就是卷卷,卷卷是什么呢?
六月初一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洗面,把和好的一大塊面團放入盛滿清水的盆中,使勁兒揉,漸漸地,面團越來越小,清水也變成了白白的面湯。你可千萬別小看這些面湯,它可是做卷卷的原料。
六月初一的早上,奶奶早早的起了床,開始攤卷卷。先把鍋燒熱,倒點油,用勺子舀一勺面湯放入鍋里,晃動鍋,讓面湯均勻的鋪在鍋里,面湯“滋啦滋啦”作響,不一會兒,一張卷卷皮就攤好了。
攤好的卷卷皮現在還不能吃,皮里還要放上餡,餡的種類很多,有白糖餡,紅糖餡,韭菜雞蛋餡,把餡料灑到卷卷皮中,用手一搓,一個卷卷就做好了。
卷卷做好了,這也是小孩子們最快活的時候,因為終于可以解解饞了,但奶奶告訴我,先要拜祖宗,祖宗吃完我才能吃。
太不公平了,為什么祖宗吃完我才能吃?等奶奶轉身去拿其他貢品的時候,饞急了眼的我早已從盤子里拿出一條已經切成小段的卷卷,迫不及待的猛咬一口,啊,松軟的卷卷皮伴著香甜的餡料在嘴巴里跳舞,好吃極了。吃完紅糖餡的,不解饞,再來一個韭菜雞蛋餡的,還覺得不過癮,再來一個……眼瞅著盤子里的卷卷越來越少,這可怎么辦?
奶奶回來了,發現卷卷少了好幾條,一邊點香一邊問我:“卷卷怎么少了?”
我急中生智:“叫祖宗吃了唄!”
“我看是叫小饞鬼吃了吧!”奶奶笑著說。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家鄉的鬼節作文3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轉眼,一年一度的鬼節到了。
我們這里是一個多民族區域,每年都會有許多好玩的節日交替出現。例如八月八是苗族風情節,六月六是迎接五谷神仙的好兆頭,而鬼節則是位于這兩個節日之間――農歷七月十五。
鬼節,顧名思義就是迎接祖先,安撫鬼神的節日。然,并不是每家每戶都在十五這天祭祀,而是要看各自的祖先死在家里還是外面來逐一祭祀。像姓肖的就在十三開始,而我們姓令狐的則在十四伊始,但大多數的少數民族都在七月十五舉行。十五這天,傳說是陰氣最重之時,于是各大少數民族寨去紛紛舉行祭祀大典。那一天,很熱鬧。
每年只要到七月十五,我們一家人就會早早的步入苗寨,去一睹盛況。在那里,可以進入百年的大樹洞中一睹自然的神奇風姿;可以游走在苗寨小泉,靜靜享受泉水叮咚的聽覺刺激;還可以插入苗族同胞們的歡呼盛宴……
。」砉,多么好的一個節日!雖然每每一過完鬼節,我們就不得不進入校園開始辛苦的讀書之旅,但還是憧憬著一年一度的鬼節。
鬼節,是我的最愛,更是我童年歡樂不可代替的載體。因為鬼節,童年的歡聲笑語才在每個我感到孤單的夜晚里激勵我,我愛鬼節!
【家鄉的鬼節作文】相關文章:
節日作文精選:家鄉的鬼節作文07-03
西方的鬼節作文03-21
鬼節是哪天08-15
創意魔鬼節作文03-23
中元節是鬼節作文03-22
鬼節不能做的事09-05
鬼節歷史發展介紹04-04
2017鬼節具體時間08-02
日本的鬼節如何過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