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然災害引發(fā)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指面對突發(fā)事件如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huán)境公害及人為破壞的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等。接下來為大家分享關于自然災害引發(fā)應急預案,歡迎閱讀!
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事故類型為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指由于自然異常變化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wěn)、資源破壞等現象或一系列事件。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種類繁多,主要包括:洪澇、干旱、臺風、冰雹、暴雪等氣象災害;地震、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等海洋災害;樹林草地火災等。
常見的危害高校人員及財產安全,影響正常的教學、科研秩序的主要自然災害有:臺風、暴雨、高溫、大風、雷電、霧霾、地震、滑坡等。
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預防為主,提前準備
各類自然災害具有不同的預警時間,必須在政府及有關部門指導下,根據預警等級,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tài)與非常態(tài)相結合,做好災害發(fā)生之前的疏散、轉移、避險等預防及各項準備工作。
2.統一指揮,協同應對
一旦發(fā)生災害,做到及時上報,果斷處置,確保發(fā)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huán)節(jié)的緊密銜接;學校各部門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協同應對,系統聯動,形成統一指揮、協調有序的應急管理機制。
3.科學決策,以人為本
充分發(fā)揮專業(yè)隊伍和專家的作用,科學決策,合理安排。堅持以人為本,在第一時間搶救受傷和被困人員,確保受災人員基本生活。
4.政府主導,社會互助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互助、災民自救,充分發(fā)揮學校組織和公益性社會組織的作用。
5.加強保障,控制損失
加強災前、災中、災后的保障工作,在組織隊伍、經費、物資、信息等救災措施方面提供全面有力的保障。研判災害發(fā)展態(tài)勢,及時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次生、衍生災害發(fā)生。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組織機構
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現場指揮、突發(fā)事件處置組、安全(保衛(wèi))疏散組、宣傳聯絡組、后勤保障組、醫(yī)療急救組、善后處理組。
2.人員分工
總指揮:學校主要領導或分管校領導
副總指揮:分管校領導或牽頭部門負責人
成員:黨政辦、宣傳部、校園管理與保衛(wèi)處、學生工作處、研究生院、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基建處、醫(yī)院、國際交流合作處、國際教育學院、后勤服務中心、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處等主要負責人組成,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
3.組織機構職責
(1)指揮部實施應急工作的指揮任務,執(zhí)行上級部門有關指示要求,組織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實施。
(2)協調各應急小組及配合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應急救援組織的搶險、救災、醫(yī)療、救護、消防、安全保衛(wèi)、物資供應等工作。
四、預防與預警
災害類別 | 預警級別 | 采取的預防措施 |
一、臺風(四級預警) | 藍色: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低壓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已受熱淚盈眶帶低壓影響,平均風力為6~7級,或陣風7~8級并可能持續(xù)。 | 1、做好防風準備并注意有關報道和通知; 2、把門窗、圍板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固緊,妥善安置室外物品。 |
黃色: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為8~9級,或陣風9~10級并可能持續(xù)。 | 1、建議幼兒園停課; 2、處于危險地帶和簡易房中的人員應到避風場所在地避風,戶外作業(yè)人員停止; 3、切斷霓虹燈招牌及危險的室外電源; 4、停止露天集體活動;其它同上。 | |
橙色:12小時內可能受強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或者已經受強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為10~11級,或陣風11~12級并可能持續(xù)。 | 1、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2、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密切監(jiān)視災情,落實應對措施; 3、停止室內大型集會,疏散人員; 4、加固易受破壞的房屋和設施;其它同上。 | |
紅色:6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臺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2級以上,或者已達12級以上并可能持續(xù)。 | 1、特別緊急防風狀態(tài),建議停業(yè)、停課(除特殊行業(yè)); 2、人員應盡可能呆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3、當臺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靜止一段時間,應繼續(xù)留在安全處避風;其它同上。 | |
二、暴雨(三級預警) | 黃色:6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 1、家長、學生、學校要特別關注天氣變化,采取防御措施; 2、收蓋露天晾曬物品,相關單位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區(qū)的排水防澇工作; 3、駕駛人員應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確保安全; 4、檢查排水系統,降低易淹校園湖泊水塘的水位。 |
橙色:3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 1、暫停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yè),盡可能停留在室內或者安全場所避雨; 2、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密切監(jiān)視災情,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3、交通管理部門應對積水地區(qū)實行交通引導或管制; 4、轉移危險地帶師生到安全場所避雨;其它同上。 | |
紅色:3小時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 1、戶外人員應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暫避; 2、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3、已有上學學生和上班人員的學校、幼兒園以及其他有關單位應采取專門的保護措施; 4、處于危險地帶的單位應停課、停業(yè),立即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暫避;其它同上。 | |
三、高溫(二級預警) | 橙色: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要升到37℃以上。 | 1、盡量避免午后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2、注意防范因用電量過高,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備負載大而引發(fā)火災; 3、戶外或者高溫條件下的作業(yè)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4、注意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必要時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 5、媒體應加強防暑降溫保健知識的宣傳,各相關部門、單位落實防暑降溫保障措施。 |
紅色: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要升到40℃以上。 | 1、注意防暑降溫,白天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2、有關部門要特別注意防火; 3、建議停止戶外露天作業(yè);其它同上。 | |
四、大風(除臺風、雷雨大風外)(四級預警) | 藍色:24小時內可能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已經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為6—7級,或陣風7-8級并可能持續(xù)。 | 1、做如防風準備; 2、注意有關媒體報道的大風最新消息和有關防風通知; 3、把門窗、圍板、棚架、臨時搭建物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固緊,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 |
黃色:12小時內可能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或者已經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為8—9級,或陣風9-10級并可能持續(xù)。 | 1、進入防風狀態(tài),建議幼兒園停課; 2、關緊門窗,危險地帶和簡易房中的人員應到避風場所避風,通知高空、水上等戶外作業(yè)人員停止作業(yè); 3、切斷霓虹燈招牌及危險的室外電源; 4、停止露天集體活動,立即疏散人員;其它同上。 | |
橙色:6小時內可能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或者已經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為10-11級,或陣風11-12級并可能持續(xù)。 | 1、進入緊急防風狀態(tài),建議中小學信課; 2、居民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3、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加強值班,密切監(jiān)視災情,落實應對措施; 4、加固易受破壞的房屋和設施;其它同上。 | |
紅色:6小時內可能出現平均風力達12級以上的大風,或者已經出現平均風力達12級以上的大風并可能持續(xù)。 | 1、進入特別緊急防風狀態(tài),建議停業(yè)、停課(除特殊行業(yè)); 2、人員應盡可能呆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其它同上。 | |
五、雷電(三級預警) | 黃色:6小時內可能發(fā)生雷電活動,可能會造成雷電災害事故。 |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雷工作; 2、密切關注天氣,盡量避免戶外活動。 |
橙色:2小時內發(fā)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經受雷電活動影響,且可能持續(xù),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較大。 |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落實防雷應急措施; 2、人員應當留在室內,并關好門窗; 3、戶外人員應當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車內; 4、切斷危險電源,不要在樹下、電桿下、塔吊下避雨; 5、在空曠場地不要打傘,不要把農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 | |
紅色:2小時內發(fā)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經有強烈的雷電活動發(fā)生,且可能持續(xù),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雷應急搶險工作; 2、人員應當盡量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或者汽車內,并關好門窗; 3、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和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4、盡量不要使用無防雷裝置或者防雷裝置不完備的電視、電話等電器; 5、密切注意雷電預警信息的發(fā)布。 | |
六、大霧(三級預警) | 黃色:1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的霧,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霧并將持續(xù)。 | 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防霧準備工作; 2、加強校園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3、駕駛人員注意霧的變化,小心駕駛; 4、戶外活動注意安全。 |
六、大霧(三級預警) | 橙色:6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的霧,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霧并將持續(xù)。 | 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防霧工作; 2、學校加強交通調度指揮; 3、駕駛人員必須嚴格控制車、船的行進速度; 4、減少戶外活動。 |
紅色: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50米的霧,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50米的霧并將持續(xù)。 | 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防霧應急工作; 2、學校按照行業(yè)規(guī)定適時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 3、駕駛人員根據霧天行駛規(guī)定,采取霧天預防措施,根據環(huán)境條件采取合理行駛方式,并盡快尋找安全停放區(qū)域停靠; 4、不要進行戶外活動。 | |
七、霾(二級預警) | 黃色:1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xù)。 | 1、駕駛人員小心駕駛; 2、因空氣質量明顯降低,人員需適當防護; 3、呼吸道疾病患者盡量減少外出,外出時可帶上口罩。 |
橙色:6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xù)。 | 1、駕駛人員謹慎駕駛; 2、空氣質量差,人員需適當防護; 3、人員減少戶外活動,呼吸道疾病患者盡量減少外出,外出時可帶上口罩。 | |
八、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三級預警)按照未來24小時內,地質災害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地質災害分別為:三級(可能性較大),二級(可能性大),一級(可能性很大)。 | 三級預警:排查階段 | 1、迅速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重點針對可能發(fā)生地質災害的宿舍、教室、食常、辦公樓等人員聚集區(qū); 2、在專業(yè)技術隊伍的指導幫助下,依靠基層政府組織,發(fā)動廣大師生,認真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確保不留死角; 3、通知監(jiān)測人員注重點區(qū)域; 4、全面普及預防、避險、自救等地質災害防御知識,提高師生的臨災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
二級預警:預報階段 | 1、各有關部門要緊急行動,對發(fā)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逐一登記造冊,納入群防群測體系,加強監(jiān)測預警,落實防范和治理措施; 2、公開防災責任人和監(jiān)測責任人,切實落實工作責任。 3、要強化臨災避險和應急處置工作,制訂落實人員撤離轉移預案,做好監(jiān)測責任人、撤離信號、撤離路線、安置地點四落實。 | |
一級預警:警報階段 | 1、無條件緊急疏散、轉移學生和教職工; 2、對危險區(qū)域設置警戒線,防止群從再次進入,堅決避免群死群傷事故發(fā)生; 4、密切觀測,做好災害到來之前最后一分鐘的準備工作。 |
五、信息發(fā)布
1.發(fā)布原則
(1)授權發(fā)布,及時準確
學校應急領導小組授權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及時上級主管部門和轄區(qū)政府匯報災害的時間、地點、級別、范圍、損失、救災、保障等情況。
災害應急指揮部授權通訊聯絡組,定時向新聞媒體通報災情及救災的基本情況。
(2)宣傳歸口,強調紀律
對新聞媒體的信息發(fā)布必須進行歸口管理,由學校宣傳部部門統一發(fā)布,其他部門無權發(fā)布消息或接受采訪。
2.信息發(fā)布機構及人員
(1)匯報
由學校黨政辦負責人向上級主管部門和轄區(qū)政府匯報情況
(2)宣傳
由宣傳部門負責向新聞媒體通報災情及救災的情況c
六、后期處置
1.救災保障
學校多渠道落實救災資金和物資,確保受災學生就餐、飲水、住宿等基本生活條件。
2.搶救傷員
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組織人力,解救被困人員,搶救受傷人員。組織專業(yè)人員對受災學生進行集體或個別的心理輔導。
3.環(huán)境治理
在政府衛(wèi)生部門和環(huán)保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做好受災現場的衛(wèi)生防疫、環(huán)境清理工作,防止污染源引發(fā)次生、衍生災害。
4.調查統計
對災害造成的人員及財產損失進行詳細的統計,為后續(xù)的救助安撫以及校園恢復重建工作提供準確數據。
5.恢復秩序
全力以赴搶修受到災害破壞的電力、給水、道路、房屋等基礎設施,確保學校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教學、科研秩序。
6.評估總結
對預警、應急、救災、信息管理、后期處理等工作進行全面的評估,總結成功的經驗,發(fā)觀問題和不是,為以后的防災、救災工作提供經驗和教訓。
7.修訂預案
根據災害評估總結報告,修訂災害應急預案,使預案更加合理有效。
8.獎懲
對在應急、救災工作中表觀突出或有立功表現的應急人員以及師生員工予以表彰和獎勵;對在應急、救災工作中嚴重失職,造成人員、財產損失的,視情節(jié)和后果予以行政處罰,構成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自然災害引發(fā)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8-05
自然災害的應急預案12-08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7-03
自然災害的應急預案04-20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7-05
[經典]自然災害應急預案10-23
展會自然災害應急預案10-30
門診自然災害應急預案10-30
村居自然災害應急預案10-30
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