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語文作文提綱
什么是作文提綱呢?提綱就是文章的提要,就是簡明扼要的寫作計劃,怎樣寫語文作文提綱。作文前要有提綱,就像蓋房屋先要有設計圖一樣,非常重要。著名作家老舍曾經說過:“盡管我們只要寫二、三千字,也須先寫個提綱,……有了提綱,心里就有了底,寫起來就順理成章了;先麻煩點,后來可省事。”
怎樣寫語文作文提綱1
習作時,我們不要匆忙應付,我提出這些要求:
⒈讀題,審題;把作文題目的意思弄清楚,明確要求。
⒉確定內容,根據題目要求,確定作文內容;
⒊確立中心,根據題目要求和作文內容,明確寫作目的,確立中心;
⒋選擇材料、根據作文中心,對作文材料進行選擇。
談談如何對待提綱。
一是文學性作文(即記敘文及其基礎上的散文)應當編寫簡要的提綱,但不必嚴格按照提綱來起草。這種提綱不是邏輯關系的顯示,而是主題、情節、形象和重點的展現,是心理圖表,因而更多的是模糊性和情感性。妥當的辦法是,經過構思,寫出一個簡明提綱,接著丟開提綱,自由發揮,任意起草。其實,這樣起草時仍然有提綱起著觀照的作用。僅僅在寫不下去的時候,再參看提綱以便接續思路。
二是科學性作文(包括議論文、說明文和應用文)都要編寫細致的提綱。只要不斷充實,提綱就成為初稿。
提綱編寫程序如下:
一、擬制標題。
二、 寫主題句。
主題在作文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說作文是一個精神生命,那么材料是血肉,結構是骨胳,語言是細胞,表達方式是皮膚,線索是脈絡,而主題則是靈魂。
作文是圍繞著主題句來寫的。寫議論文,首先要寫出中心論點這句話,接著才能分析為什么或者用其它論證方法例如舉事實的例證法。而寫記敘文,也首先要領悟出主題句,接著讓主題句作為靈魂來起草全文,并最好在中間部分顯示主題句(開頭和結尾也可以出現主題句或者相似的句子)。
主題是考生在作文中通過全部材料所表達的基本認識,具體表現為一個邏輯判斷句(10個字左右)。而在教學尤其是中小學教學中常見的主題或者中心思想的說法是模糊的,有的還是一種套路,“通過……表現了……歌頌了……”這一公式化的主題認識,其實講的是內容簡介。主題體現為邏輯判斷。這種判斷應當集中、明確。總之,正確的主題寫法是一個有主語(可以省略)、謂語和賓語的判斷句。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主題就是一句話“志愿軍是最可愛的人”。
正如靈魂的高低決定著人的水平一樣,主題句的高低也決定著作文的水平,也就是說主題句具有層次性,作文指導《怎樣寫語文作文提綱》。作者一定要充分發揮主觀性,讓主題句達到更高的層次。
主題句最基本的層次應該是客觀層次,即主題句準確反映了作文中心內容的本質真實。在記敘文中,主題句或者概括了一個人真實客觀的性格特色,或者刻劃了一個事物的本質特點。例如:“他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在議論文中,中心論點揭示了所論述事物的客觀本質。
主題句更高一層的認識是具有科學文化深度和廣度的認識。這就要求作者的思想認識修養的提高。這樣的主題句可以說達到了充滿文化色彩的層次:“他是當代畢升。”
主題句再高一層是具有哲理意味的認識。哲理簡單地說就是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例如:“他是一個有永恒追求的人。”
黑格爾認為,美學是哲學的高度發展,而哲學又是人類所有認識的精華。所謂美,其實就是促發人們積極意義的高級生命及其自由創造的本質。據此,著者以為,主題句最高的層次應該是審美的生命認識。例如:“他代表著新人類。”
主題句是作文的核心,作為主導思想貫穿全文,指導全文。這是人盡皆知的。但是,究竟怎樣主導就有一些人不甚了了,尤其是對主題句在作文中的位置更不能清醒地把握。筆者以為,主題句在作文中的位置應是明晰的。僅就議論文和記敘文中的主題句位置作以解說是必要的。
議論文中主題句的位置:
標題 一般寫出主題句即中心論點這句話。
開頭 一般要在段尾寫出主題句,或寫出與主題句相關的論題。
中間主要采用分析法——分出二三層來,說明主題為什么和怎么樣,行文中兼用其它論證方法如列舉事實的例證法。在中間部分的靠后處突出主題句。
結論 重申主題句,可以在字句上變化,或更深入一步。
記敘文講究主題句,這是許多人不能認可的。正因此,更要突出強調主題句在記敘文中的必要。寫作記敘文時,首先要在構思提綱階段就領悟出主題句,接著讓主題句作為靈魂來起草全文,并最好在中間部分顯示主題句(開頭和結尾也可以出現主題句或者相似的句子)。主題句在記敘文中的位置:
標題 不少標題就是主題,也有不是主題的,但可能與主題有關。
開頭 提示或顯示主題,一般在開頭的后方。
中間 在高潮部分,即將近結束的地方要強化(強調)主題。
結尾 重復主題。
由以上認識可知,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就一定要告訴學生:作文不但要圍繞著而且要穿插著主題句來寫作,要有一個“提出——強調——重申”主題句的三段式過程。這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個切入點。
三、簡述內容(包括關鍵詞)。
內容簡述或者內容,在科學性作文中包括主題和層義以及要點,在文學性作文中可以寫做過程、部分及要點。這就要有30字左右。注意:平時作文,可以練習寫內容簡述,考試時不必寫出。
四、選擇結構。
這一點指的是中間部分的安排。
文學性作文結構:
1. 縱向發展式。按照事物發展的時序或過程進行,這種結構,建立在敘述這種表達方式的順敘、倒敘等基礎之上。倒敘盡管將結局或最突出的片斷提到開頭,但主體仍屬于縱向發展式,因為作者和讀者都有明確的時間意識。線索層次清晰,但易生沉悶感。這就必須注意主次詳略,重點突出。
2. 橫向發展式。按照事物構成的序列展開,分成幾部分。
科學性作文中的結構:
1.并列式。一般寫的是對象的橫向的、靜態的情況。各部分相互間無緊密聯系,獨立性強,但共同為說明主旨服務。能夠省略某一部分。先后次序不那么固定。往往運用序碼,如第一、第二、第三。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概括面廣,條理性強。
2.遞進式。一般寫的是對象的縱向的動態的過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層層遞進,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順序也不能顛倒。這種方法的好處是邏輯嚴密,能說明問題。
在一篇文章中,兩種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種方法為主,在某一部分即層次中用另一種方法。
結構選擇,所用字數一般只有幾個。
五、寫出段義及要點。
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綱。層義這一提綱的主要部分有兩種寫法。
一是標題寫法,結尾沒有標點符號,幾個至多十來個字,簡明扼要。這種寫法的長處是簡潔清楚,易于把握(字數少,提綱短)。短處是別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時間后弄不明白。
二是句子寫法,是完整的一句話。這種寫法的長處是具體明確,短處是易于冗長,不利于思考。最好是兩種方法交替,在簡單明了的地方用標題寫法,在復雜難記的地方用句子寫法,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這樣,層義具體表現在文章中有兩種,一是居中排列的小題目,二是項目。
注意問題:
①安排好材料的組織順序。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全文一共準備分為幾大段,每段寫什么,要以小標題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起來。
②確定好重點寫的內容。要依據表達中心的需要,確定出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標明“詳”、“次詳”、“略”的字樣;重點段又打算分幾層來寫,先寫哪層、后寫哪層,具體列出準備重點寫的步驟、次序。
③依據文章選用的材料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確定好開頭、結尾的方法,并在提綱中簡單注明。
④設計好點題的時機及具體的方式、方法。
⑤考慮好層次之間、段落之間該如何銜接過渡,哪些內容需要照應,如何照應,也簡單標注一下。
在文學性作文提綱中,應有較大的創造自由,在這里就只需要寫出要點或重點——可以是各種提示如方法、技巧、警句和靈感等等。
注意:自此以下,提綱就要運用序碼。序碼一般分為四層:一是漢字小寫的一、二、三、四等,后面用頓號(小標題的層次順序不用頓號,空一格);二是半圓括號和漢字,如(一);三是阿拉伯數字1、2、3、4等,后面用點號;四是半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如(1)。以下還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等。要保持一致,不能混亂。
怎樣寫語文作文提綱2
首先、讀懂材料,明確要求,讀懂材料是寫作的基礎。不能抓住材料立意,就會偏題,甚至“謬以千里”。所謂讀懂材料,就是要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看材料敘述的是一件什么事,反映的是一種什么現象。方法是抓住材料的重點字詞和關鍵句子,迅速抽出這段材料的中心或這一現象的本質,理解材料的命意,把它作為自己寫作的立意中心。需注意的是,抓事物本質時,對于寄寓性材料,主人公往往是動植物,但要把它們當作有同樣品性的人來看,這樣才能透過材料表象,挖掘出內涵,從而根據寓意議論,發表見解。
其次、材料中涉及的人物、事件、道理、情感,都不是單一的。我們在審讀材料的過程中,首先可以運用多向思維,開拓思路,多方位思考,多角度立論,深入發掘題目的含義,從而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結構。二是運用逆向思維,“反彈琵琶”,打破傳統的思維程序,把問題作反向思考。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常常會推陳出新,收到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三是運用側向思維,避開眾人注目的正面,從側面進行思考,尋找突破口,收到宕開一筆、旁逸斜出的效果。
再次、角度新穎,細處著筆,要根據自己的寫作水平和對材料的把握程度,從小處入手,進行寫作;注意求異創新,審題時要多想幾個角度,然后選擇一個與別人不同的角度去寫,容易出新。材料作文要恰當地聯系實際,可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也可聯系社會實際。總之,要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聯系實際。
最后一點、修改升格,成篇之后,考生小聲讀一兩遍,運用規范的修改符號修改錯別字、不通順的語句,并注意標點符號的書寫位置,不亂涂亂改,確保卷面整潔。
怎樣寫語文作文提綱3
中考語文作文復習提綱
作文中點題是考場作文避免偏題的一種最有效的手段。即便是內容有些偏,但只要你點題點得好,也能達到一種扶正的效果。而一篇文章有一個好的結尾點題,也的確能讓讀者體會到那種照應之美,同時又能品味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韻味。
1、點題的時機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點題,什么時機點題一要看作者對整篇文章的構思,還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語言組織能力,能否將點題與文章的內容做到有機的結合,達到一種完美的統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時候點題就什么時候點題的。點得好,相得益彰,點得不好,弄巧成拙。
1)開頭點題。如《背影》開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從許許多多文章的開篇點題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開篇點題既有開門見山,一下子就把讀者引入你所寫作的內容中,使你的文章能盡快入題,同時又有一種懸念感,吸引讀者懷著迫切心情去讀下文,還有一點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寫作此文的感情傾向。
開篇點題對考場作文來說,是一種很重要的入題手段。
2)文中點題如《背影》
3)結尾點題《背影》結尾:“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濟南的冬天》的結尾:“這就是濟南的冬天。”
從上面的這些結尾點題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結尾點題既有點題的作用,有時也是點明文章的中心,還能達到照應開頭,或者是抒發感情,表達愿望的作用,同時做到結束全文。考場作文中,一個好的結尾點題,能讓閱卷老師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題,還能產生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聯想,讓人感覺很有品味。特別是在考場命題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題在行文中表達得不太明確突出,扣題不是太緊,有些模糊,這時結尾點題,點示中心,更有一種扶正的效果。
2、點題的要求。
由于點題的時機或者說位置不同,對點題語言的內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開頭點題:開頭點題首先應該做到有入題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應該有較精練的語詞點示文章的主要內容,能讓讀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寫作的主要內容。
2)文中點題:文中的點題必須是在一個部分之后,這樣的點題必須有對前一個部分的小結作用,或者有啟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時做到點示文章的主題思想更好。
3)結尾點題:結尾點題首先必須有結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據行文的情況或抒發感情,或表達愿望,或提出警示,或進行描寫等等。結尾點題應該是最靈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這個結尾點題,使自己的文章達到一個高度。
總的來看,點題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內容、主題與文題之間的內在聯系,再組織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達到一種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
3、點題的方法。
從我們初中生的中考記敘文來看,這里主要說的是結尾點題的方法。
1)用議論警示的方式點題。如:《故鄉》
2)用抒發感情表達愿望的方式點題。如:《背影》。
3)用描寫詮釋的方式點題。如:《敬業與守業》
4)用直接點示文題的方式點題。如:《濟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點題。
結尾點題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靈活的,這里只是就本文所舉例子的一個小結,如果我們再去翻閱一些名家文章,你會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結尾點題形式與點題語。
中考語文知識點總結:命題作文
一、考點盤點
中考命題作文就是試卷中命出作文題,考生按要求寫作。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單純以“命題”出現,前后沒有提示或導語,這種形式,從字面上看限制較少,審題上沒有障礙,讓考生有相當寬泛的選材范圍。二是以“導語+命題”的形式出現,通過導語或提示語,為考生在審題和選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導,同樣有較大的開放性和自由度。命題作文的命題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傾向:或貼近考生生活關注個體成長,或啟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導考生聚焦社會熱點……豐富多樣的命題,給考生作文的選材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命題作文寫作的注意點:
1.抓題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體現文章中心的關鍵性詞語,只有抓住了關鍵性詞語,才能體現文章的特色,寫出更好的作文。一般來說,偏正短語結構重在修飾語部分,如:《有意義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義”三個字上,審題時緊扣“有意義”三個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充滿活力的歲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滿活力”四個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樣通過具體的人、事、物,來詮釋一個中學生對“活力”的理解與界定。
2.明限制,確定選材范圍。限制的內容大致有時間、地點、對象、內容、數量等,審題時要弄清楚,作文時則不能越“雷池”半步。沒有限制的內容,題目上沒寫,需要自己去想。因為只有想到沒有限制的內容,才能找到選材的廣闊天地,擴大選材的范圍。如:《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趣事》,題目限制了對象——我,內容——趣事,數量——一件,范圍——身邊,沒有限制時間、地點。這樣,寫作時就可以不去考慮時間、地點因素,選材的范圍大多了。《美麗的謊言》,明確規定了事情的屬性——本身是帶有欺騙性的,但其實質必須是善意的、美麗的;沒有限制的有:對象——任何人,具體內容——欺騙的具體內容和經過,數量——N個謊言,范圍——過去現在,身邊遠方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寫作的內容。又如:《充滿活力的歲月》,雖要思考活力的表現,也要兼顧對“歲月”一詞的理解,但對寫作的主體——“誰充滿活力”則完全沒作限定。
3.展聯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發揮想象和聯想,以題目為載體,向深層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環。如《媽媽,我長大了》這個文題,其關鍵在于對“長大”的理解。如果認為“長大”的含義只是生理、身體的變化,或是學會了某種生活技能,能夠照顧自己,膽子變大了,能對付別人的欺負等等,那么這種理解就比較膚淺。而如果能夠寓理于事,從不同的角度寫正處于花季年齡的初中生成長中的追求、向往、煩惱和困惑,以及對人生的初步認識,寫人生中的各種各樣的責任感已經在心中出現,那么,這樣的思考就準確而較深刻地把握了文題的含義。
4.巧構思,化抽象為具體。“一粒沙里見世界,一瓣花上說人情”。選材若太寬太泛,會給人“空”或“浮”的感覺。要解決這一問題,不妨采取“化大為小”、“化虛為實”或“化寬為窄”的方式,從細微處,具體生動地展現對生活的感悟。
5.煉語言,注重個性化表達。語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鮮活的東西,無論是平實樸素的,還是充滿文學韻味的,錘煉語言,使表情達意確切、形象、簡約而意韻豐富,應是不懈的追求。
二、真題示范
(2010河北)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墻,是大家熟知的事物。生活中有物質的墻,如土墻、磚墻、人墻、籬笆墻、玻璃幕墻,花墻、城墻、防火墻、影壁墻等。也有精神的墻,如溝通的障礙、法規的限制、做人的原則,道德的底線等。筑一堵墻,可以多一分約束與安全;拆一堵墻,可以少一分封閉與隔膜。
請以“說墻”或“墻的故事”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選;②文體自定;⑧有真情實感,力求有創意,不得套寫抄襲;④不少于600字(寫成詩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佳作呈現】
墻的故事
河北考生
像是通過了一條幽暗的無盡的隧道,終于在遠方燈光的引導下來到了路的盡頭。我仿佛聽見了那個角落里的歡聲笑語,它久久地在我的耳畔縈繞。我憋著內心的一股沖動狂奔到自家的房屋下;然而,我看錯了,也聽錯了,那是鄰居家溫情的海洋。即使這樣,我也愿意被這份溫情包圍著,佇立著不愿離去;可,沒多久,那盞燈也滅了。
掏出那大串的鑰匙,它冷冷地在空氣中撞出聲響,唱出寂寞的歌,那歌聲輕輕地、緩緩地、狠狠地敲擊著我的心臟。走進房間,沒有開燈,在這偌大的房子里,我獨自一人悶悶地苦笑著,難道人與人真的就那樣難處嗎?曾經的美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轉瞬不見,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越來越大,曾經的美好幸福的家庭也經受不住它的考驗,它就像一堵無形的墻把人們隔離在心門之外。靜靜地躺在床上,一遍一遍地吟著三毛《蝴蝶的顏色》中的句子:“堅強地活著,明天會比今天更美好……”
又是電話鈴,我拔掉電話線,然后起床。冰箱上照例貼著字條(有關吃的提示),我一把扯下它,不停地撕著,直到將它撕成碎片。“又是紙條,難道人類沒有語言了嗎?”我噙著一汪淚水憤憤地自語。
第二天,照例沒有吃早飯,雖然這兩天我的胃已經開始不聽話,但我也沒有辦法,不知道走了多久,我突然失去了知覺。
等我醒來時,我已經躺在了白色的病床上了,身邊同時出現了那兩個人,原來,還是可以讓他們同時出現的。我沒有說話,只是怔怔地看著墻壁,父親一把抓過我和母親的'手,親切地說:“孩子,對不起,以后我們一家子會永遠在一起的!”不知不覺中,淚水灌滿了我的雙耳……
現在,每天放學,我知道那溫暖的燈光中定會有兩雙期盼的目光,他們正等著一個幸福時刻的到來。
也許隔閡就這樣煙消云散了,也許幸福就這樣悄然而至了。在生命的每一段旅途中,我們都有著不同的風景,它們或風和日麗、或閃電雷鳴、或晴空萬里、或狂風驟雨,演繹著各
自人生的每一個時期的每一出戲,在這些戲中,我們會傷心、流淚,但我們最終會找到屬于我們的那一份溫情。
【佳作理由】
讀這樣的文章真是一種美的享受,作者用充滿詩意的文句,給我們娓娓講著一個故事,盡管這個故事讓人神傷。真的很佩服作者語言有這樣的功底,這肯定得益于平時大量的閱讀和勤奮地寫作。這是一篇用散文的筆調抒寫的有關人與人之間先有看不見的“心墻”到“心墻”倒塌的文章,很是含蓄蘊藉。
三、習作練習
(一)按要求寫作文。
愜意,是滿意,是舒服,是一種愉悅的感受。一道難題的解決,一次意外的表揚,一份期待的禮物,一個小小的發現……都會讓你欣喜。一絲愜意心中來,心情好了,花會格外地艷,草會格外地綠,水會格外地清,陽光也會特別地溫暖……
請以“一絲愜意心中來”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體自選。⑵文章不少于600字。⑶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請以“從那一刻開始”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②字數不少于600字(詩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三)題目:你我走過的日子
要求:①文體不限,字數不少于600個(如寫詩歌,則不能少于16行);②文中不出現含有個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四)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親愛的同學,在你的生活中,誰對你影響?這個人怎樣影響了你?怎樣牽動著你的情思?你一定有很多的話要說,請你在方格高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
請以“對我影響的一個人”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五)題目:謝謝你,為我助跑
要求:(1)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不得抄襲試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3)文中不得出現你所在學校的校名和老師、同學的真實姓名。
(六)周杰倫不走尋常路,成為一代偶像,引領青春風尚;蔡偉不走尋常路,十年磨一劍,走上成才之路。不走尋常路,意味著另辟蹊徑、獨創一格、個性人生……
請以“不走尋常路”為題作文。
要求:(1)文體自選;(2)文章不少于600字(詩歌不少于20行);(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七)《伊索寓言》中有一個《馬和驢》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在旅途中,驢對馬說:“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請分擔一點我的負擔。”馬不聽。驢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貨物,連同那張驢皮,都放在馬背上。馬哭著說:“真倒霉!我怎么這樣不幸?我不肯分擔一點負擔,卻馱上了所有的貨物,還加上這張皮!”
是的,幫助別人,是的美德,何況幫助別人很可能也是幫助自己。請以“幫助自己”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②卷面整潔,書寫規范,字數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八)題目:我心中有桿秤
提示:用你心中這桿秤,可以稱量祖國的分量,也可以稱量家庭的斤兩;可以稱量自己成長中的酸甜苦辣,也可以稱量學校、老師、家長對自己的殷切希望;可以稱量現實生活的啟迪,也可以稱量歷史人物的榮光……
要求:作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姓名和校名;文體不限;字數不少于600字。
(九)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長的足跡,你是否發現,在成長過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很多人相伴左右: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無私的朋友、循循善誘的老師,甚至擦肩而過的陌生人……請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你一路走來的感受吧!
請以“有你同行”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將題目寫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貼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④文章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十)以“一次特別的拜訪”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和學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怎樣寫語文作文提綱4
在高考考場上,考生用于作文的時間一般在45分鐘左右,尤其是閱卷教師的速度又是那樣快——不是教師不負責任,而是時間緊,任務重。有統計表明,一篇作文大約在2分鐘之內閱卷教師是一定要“望、聞、問、切”完畢的,有的時間還會更短。同時,高考作文又幾乎占據了語文總分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以上原因,就決定了奪取高考作文的高分應盡可能地做到以下五個“關鍵詞”。
關鍵一:顯豁
包括文章的主旨、結構、形式等方面,力求顯豁,目的是讓閱卷教師一眼就能夠把你的文章看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具體來說:
1、主旨可以通過首括句,將文章所要傳遞的主要觀點、見解、主張等呈現給閱卷教師,以便閱卷人不用通覽全文就能夠“窺斑見豹”,也就是說,不會“占用”、“浪費”閱卷人更多的寶貴時間,就能夠對你的作文大意了然于胸。
請看北京20xx年一篇高分作文的開頭就是采用了這樣的寫法:“仰望星空,那里有我們追求的夢想。腳踏實地,默默奮斗是實現夢想的選擇。”這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開篇就緊扣題目,亮出了主題、中心。
2、結構可以采用層進式、并列式、對比式等,給閱卷人以鮮明、深刻的認知;還可以運用排比句(段)、擬人、設問等修辭,使閱卷人對你的文章結構一目了然。如1988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習慣》有篇高分作文的開頭:“就像那溪流慣于奔騰,大海慣于咆哮一樣,我習慣于沉思,習慣于遐想,習慣于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記簿上。”
3、形式可以借助題記、后記、書信體、日記體、寓言等形式;或是把每段的主旨句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出來,放在段首;或是把哲理句、體現文章中心意思的“得意句”獨立成段,這是文章的采分點,能夠使閱卷人眼前一亮。
如上海20xx年一篇高分作文就是運用了這樣的題記:“一個國家如果不懂得可持續發展的道理,那么它在21世紀的發展中是不會有所作為的。”
關鍵二:完整
由于考生時間分配失當,致使文章有頭無尾,或是虎頭蛇尾,這樣,不僅字數達不到要求會扣分,更重要的是文章意思不完整,很難給閱卷人以整體感,這樣的文章當然會影響分數的。
正如近代的文章高手林紓所說的那樣:“為人看晚節,行文重結穴。”閱卷人的心理,對文章最后部分,總比較重視,并往往會在腦海里留下總體印象,從而定下文章的檔次。考場作文要獲高分,結尾一定要和開頭呼應,做到首尾圓合,結構完整。
如一篇廣東省20xx年《與你為鄰》作文的開頭與結尾:“與你為鄰,讓我感到十分快樂。”“與你為鄰,真的讓我感到幸福。”
關鍵三:洗練
高考作文,不管寫成議論文還是記敘文或是散文等,都一定要做到洗練、簡潔的要求,不要冗長、啰嗦,而應以一當十:如果是材料作文,對材料應該簡約地引用、提煉,而不是大段地照抄不誤;如果是命題、半命題或話題作文,事件、故事的敘述,也要依據文體區別對待,盡可能寫得簡略、概括些,特別是議論文更要這樣。文字洗練簡潔、詞約意豐,閱卷人肯定喜歡。
如上海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面對大海》中有這樣精彩的一段:
海與大河不同。河流緩緩流淌,如老聃的“清靜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變化萬千,如莊周的“洞達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勢,海水的傲視天下,海水的寧靜微瀾——面對這樣的海,我聽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邊來”;我想到的是子壽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關鍵四:變通
所謂變通,就是在生活真實與合情合理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可以將人物、事件寫得“完美些”、“巧合些”,因為,考生的生活環境、領域與視界的局限,就決定了考生可以也應該這樣來寫作,這與胡編亂造有本質不同,這與魯迅先生所倡導的“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要求是不謀而合的。為了典型性,一個人的衣服可以是山東人的,帽子可以是北京人的,臉龐可以是浙江人的……目的就是寫出人物的個性特點與問題的本質屬性來。
如選入課文里的文章,特別是小說、記敘文、議論性散文等就是這樣的名文佳作,傳誦至今,常讀常新。
關鍵五:細節
這一點非常重要,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但往往會被同學們所忽視。
這里的細節,是指文面清潔,不亂涂亂畫,以致黑墨團處處可見;書寫工整,字體不要有大有小:或是超出格子,或是“躲”在格子的一角,看起來刺眼或別扭、費眼神;盡可能地避免錯別字,因為,三個錯別字就要扣除1分,寫作時,如果遇到沒有把握寫對的字、詞,就要換用近義詞、同義詞,不要“硬”寫、硬用;語句應通暢,語意連貫——寫完后,時間允許的話,能通讀一遍,借助語感,對疙疙瘩瘩、表意不暢、不明的地方稍加改動,以不影響意思表達,閱卷教師能夠看懂為原則;款式上符合要求,尤其是寫成書信體等文體的,要關注這一問題。
因為,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對作文的得分卻起到無形的決定作用。畢竟,賞心悅目的文面,猶如一個眉清目秀的“美人”一樣,誰又能夠忍心破壞她的神采、韻致呢?作文自然也是這樣了。
怎樣寫語文作文提綱5
一、寫作文提綱的意義
不少中學生作文時都沒有寫提綱的習慣,有的是不懂得寫提綱的意義,作文提綱格式。
老舍先生說:“有了提綱心里就有了底,寫起來就順理成章;先麻煩點,后來可省事。”由此可見,學會寫提綱,養成作文前寫提綱的習慣,應該是中學生寫作學習的重要任務,是有效提高寫作水平的好方法。
列作文提綱,就是制定作文計劃。它是構思、布置篇章的具體的外在表現形式。“綱”原指網上的總繩;“提綱”,就是提住網上的總繩。古人認為:只有整張漁網都連在總繩上,漁網才會有條理而不零亂;善于撒網的人,一定是提拉網的總繩,而不是一個一個地去拉開那數不清的網眼兒。這些道理,完全可以用來說明列作文提綱的重要意義。
有些同學怕耽誤時間,會寫而不寫;更多的是不會寫或不會寫合要求的、有用的提綱。作文前應該寫好提綱,這是保證作文成功的一項重要舉措。
二、作文提綱的格式
提綱猶如工程的藍圖、作戰的計劃,要力求寫得符合要求。有些同學常寫“1.事情的開始;2.事情的經過;3事情的結果”一類的“提綱”.這太空洞,對作文沒有什么用處,不成其為“提綱”。也有同學把提綱寫成文章的內容提要,這又太繁瑣,也不好。還有的同學把提綱寫得呆板、生硬,缺少變化,缺少特色,這樣的提綱當然也不算好提綱,也會嚴重影響作文的質量。
作文提綱一般包含三部分內容:
(1)題目。要把題目(或補充完整的題目)寫在第一行正中間
(2)主要內容和中心。要在題目下面,簡要地寫出這篇作文的主要內容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3)結構安排。這是作文提綱最主要的部分,設計時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點:
①安排好材料的組織順序。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全文一共準備分為幾大段,每段寫什么,要以小標題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起來。
②確定好重點寫的內容。要依據表達中心的需要,確定出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標明“詳”、“次詳”、“略”的字樣;重點段又打算分幾層來寫,先寫哪層、后寫哪層,具體列出準備重點寫的步驟、次序。
③依據文章選用的材料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確定好開頭、結尾的方法,并在提綱中簡單注明。
④設計好點題的時機及具體的方式、方法。
⑤考慮好層次之間、段落之間該如何銜接過渡,哪些內容需要照應,如何照應,也簡單標注一下。
編列作文提綱總要先找個依據,以記敘文為例。依據有以下四個:
①按事情的過程(開始、經過、結果)來擬定。
②按時間的轉折(早晨、中午、晚上)來擬定。
③按人物的活動過程(先做什么,接著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來擬定。
④按照空間的變換(如家中、途中、學校)來擬定。
怎樣寫語文作文提綱6
我認為,編提綱應該因人而異,因文而異,不要把提綱變成公式,即使同類題材的文章,也不宜用同一格式的提綱,作文提綱怎么寫。比如,寫人記事的文章,如果你用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細節描寫的框框去“套”,去列提綱,這樣的提綱不但不能幫助你把作文寫好,反而會使你的作文寫得不倫不類。編提綱的過程就是理清思路的過程,提綱寫成之后要多改幾次。
提綱可以編得簡單些,也可以編得詳細些,各人的習慣不同,不必強求一律。如果作文限定時間,提綱可以寫得簡單一些,如果不限定時間,提綱可以寫得詳細一些。下面是一位同學寫的作文簡單提綱:
題目:訪問海迪姐姐
中心思想:通過描述回憶海迪姐姐的情景,贊揚張海迪惜時如金、刻苦學習的精神,表達自己要以海迪為榜樣,為祖國勤奮學習的決心。
段落層次:
一、略寫我見到海迪姐姐的心情(驚訝、興奮、激動)。
二、詳寫我和海迪姐姐交談的情景:
1.海迪對珍惜時間的看法
2.海迪怎樣爭分奪秒地學習
①回憶過去②現在的情況
3.海迪對我的希望
三、略寫我的感想和收獲。
寫詳細提綱,可以把時間、地點、環境、打算引用的材料、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來。編寫詳細提綱自然要比編寫簡單提綱費事,但是,有了詳細提綱,作文的時候就可能更加順手。
為了提高編寫提綱的能力,可以練習繪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比如杜甫的《石壕吏》這首詩是按照時間順序寫的,全詩四段,可分為三部分。根據各段的意思,便可編出這首詩的簡單提綱:
一、寫詩人投宿石壕村,差吏夜里抓人的驚懼情景:
1.詩人的行止。2.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
3.二“老”倉皇應急的場面。
二、寫差吏的橫暴兇殘和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
1.寫老婦訴說三個兒子應征、兩個兒子戰死的悲慘情況。
2.寫老婦家中再無男丁可征和極端貧困的處境。
3.寫在差吏的威逼下,老婦被迫應征。
三、寫老婦被抓走后,詩人的沉重心情和這一家的凄涼景象:
1.可怕的寂靜2.老翁的下落3,詩人的行蹤
經常練習編課文提綱,對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是很有幫助的,你們不妨試試看。
【怎樣寫語文作文提綱】相關文章:
作文提綱怎樣寫05-07
怎樣寫作文提綱02-01
怎樣寫作文提綱小學生作文06-27
怎樣寫好語文初一作文02-28
怎樣寫語文的考試反思11-17
初升高語文復習提綱07-30
作文的提綱02-23
《語文園地》教學設計怎樣寫12-07
藝術生怎樣寫好語文高考作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