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哮喘的預防措施
新生兒出生后應提倡母乳喂養,因為人工喂養的嬰幼兒患過敏性疾病的患病概率比母乳喂養的嬰幼兒多7倍。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幼兒哮喘的預防措施,歡迎參考!
幼兒哮喘的預防措施篇一
第一階段(懷孕~出生前)
哮喘預防必須從胎兒期開始,因為胎兒的過敏性體質或過敏性疾病大多與父母過敏性體質和過敏性疾病密切相關,所以必須從母親孕期開始做起。首先,父母尤其是母親必須戒煙,因為胎兒期有被動吸煙者,出生后呼吸道疾病發生率較無被動吸煙者高7倍,且新生兒過敏性疾病往往與父母吸煙或被動吸煙有關。其次,孕婦要避免與可疑或已知的過敏原接觸。若有香水、蚊香過敏者,應避免使用;有花粉過敏者,室內花卉必須移除;有寵物皮毛過敏者,則不宜豢養寵物;有食物過敏(如魚、蝦、蟹等)者,應忌食用。第三,孕婦一旦感染病毒或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需禁用如三氮唑核苷或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或苯海拉明、異丙嗪等抗過敏藥物。因為這些藥物可通過胎盤直接影響發育,尤其是在懷孕的頭3個月內不能服用。
第二階段(0~2歲內)
新生兒出生后應提倡母乳喂養,因為人工喂養的嬰幼兒患過敏性疾病的患病概率比母乳喂養的嬰幼兒多7倍。哮喘具有明顯的家族性遺傳傾向,對于有家族性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的新生兒,在其出生后要密切注意過敏性鼻炎及哮喘的一些早期癥狀,如鼻癢、眼癢(表現為揉搓眼鼻)、干咳、嗆咳等,還要注意是否有濕疹表現,應及時到醫院請專科醫師或專家診治。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減少哮喘病的發生。嬰幼兒易患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而且易引起喘息癥狀。喘息并不可怕,不是所有喘息的年幼兒童(5歲以下)都是哮喘,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早期給予診治。目前臨床上應用抗白三烯調節劑(順爾寧)預防病毒感染引起喘息,療效很好、副作用少,而且不是激素。
第三階段(>2周歲)
室內、外環境與嬰幼兒的健康關系密切。首先,要預防接觸過敏原,如塵螨、真菌、花粉、動物皮毛和排泄物。如何消滅塵螨?最好用熱水燙洗床單、毛毯等,每周一次,烘干或在太陽下暴曬。床墊、枕芯要縫合嚴密,外用厚密的布罩包好。臥室內不要鋪地毯、草墊,家具力求精簡潔凈,不掛壁毯、字畫和像框,避免使用呢絨制作的軟椅、沙發和窗簾。保持室內環境的清潔,可防止或減少螨蟲繁殖及哮喘的'發生。其次,避免空氣污染,如刺激性氣體、毒物、油漆、汽油等有毒氣體及化學物質。
嬰幼兒被動吸煙,危害極大。因為煙草燃燒時產生的煙霧、微粒能直接損傷支氣管黏膜的纖毛上皮細胞,使致病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有可能乘虛而入。臨床研究顯示,與香煙接觸的程度和哮喘的發生之間呈正比。因此,避免被動吸煙是預防哮喘不可忽視的因素。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誘發哮喘的重要原因,據統計約占90%左右,應特別注意預防。在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季節,哮喘患兒應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家人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時,應注意隔離,并預防性服用抗病毒藥或清熱解毒中藥。有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或易感時,可使用免疫調節劑(如蘭菌凈)預防。已有呼吸道感染,要積極治療,以免誘發哮喘。
哮喘患兒的飲食要清淡、易消化,咸甜適中,不宜過于油膩,做到營養素比例恰當,蛋白質搭配合理,不吃零食。但在飲食方面許多家長存在誤區,即海魚、蝦、蟹、雞或雞蛋等不能吃,而這些食物是否過敏需經過醫生鑒定,確實過敏者應忌食。若對這些食物都采取拒絕的態度會影響兒童健康成長。
幼兒哮喘的預防措施篇二
1、鍛煉身體
可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改善呼吸功能,增強肌肉張力,提高機體對溫度和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同時促進食欲,保持精神愉快,提高機體的抗病能 力。
2、減少病兒的精神刺激和思想負擔
哮喘也是一心身性疾病,由于哮喘的發病與神經系統興奮性有關,因此醫務人員必須告訴家長對患兒給予適當的關系,但應避過分寵愛和遷就。在一定的醫務人 員監督下,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學會自我管理。
3、找出誘發因素和避免接觸過敏原
應盡量避免接觸和及時處理已知過敏原,應用阿斯匹林等藥物,有條件可以改善環境或易地生活。
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消除病灶,避免過勞、淋雨、奔跑及精神情緒方面的刺激。
通過穩定肥大細胞細胞膜,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從而阻止化學介質釋放。
副作用:嗜睡、頭暈、困乏等.
【幼兒哮喘的預防措施】相關文章:
哮喘的預防措施06-24
心源性哮喘的預防措施有哪些06-25
變異性哮喘的預防措施06-25
過敏性哮喘疾病的預防措施06-25
春季關于過敏性哮喘的預防措施06-25
支氣管哮喘的誘發因素及預防措施07-14
孩子過敏性哮喘的預防措施有哪些06-25
幼兒水痘的預防措施04-16
幼兒手足口預防措施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