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血壓健康教育意義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病癥,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高血壓健康教育意義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高血壓健康教育意義
(1)使患者與家屬及社區居民掌握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常識,更好地配合社會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2)對于患高血壓的病人,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保證長期正規合理的治療,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3)避免發生高血壓病急性合并癥(如高血壓腦出血)。因此要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調整用藥種類及藥量。
(4)使家屬掌握在特殊情況下的處理措施。如高血壓腦出血發生時,不要隨便搬動病人,應撥打120急救電話,并使患頭偏向一側,頭部用冰水擦拭或冰敷等。以防止腦部更多出血及嘔吐物嗆著病人,使患者窒息死亡。
高血壓病是一組以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分別三次測量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為特征,伴有頭暈頭疼等癥狀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見病,可影響心臟、大腦等多個器官功能。高血壓病通過改變飲食結構,適當體育鍛煉,減輕體重,降低血脂,放松心情,保證良好情緒等得到很好的防治,對已經發病的患者,通過合理治療可以有效控制血壓,很好地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等,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無論對醫務人員還是社區居民,甚至是高血壓病患者而言,正確合理的防治是一項長期工作。開展高血壓病健康教育,是居民及患者獲取高血壓病防與治的基本知識,使得患者配合治療的一種途徑,也是其它一切治療的基礎。
高血壓病人教育的對象
(1)一般人群:主要對他們宣傳當前高血壓病驚人的發病率,死亡率以及高血壓病的危害性及嚴重性,以及可防治性,突出宣傳高血壓病的發病因素,如肥胖、高鹽飲食等。
(2)高危人群是重點:對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群,更應該很好地教育他們,充分掌握高血壓病的防治常識,教會他們自己監測血壓或一定要定期到衛生服務中心監測血壓。飲食上注意少鹽多醋,少糖多果,戒煙限酒,少食或不食動物性脂肪,飲食以高蛋白、低熱量、多纖維為主。加強有氧運動,每天最少做有氧運動兩次以上,每次超過30分鐘,很好地控制體重,減少心腦腎負擔。同時還應多食用一些保健食品,如洋蔥、大蒜、木耳、芹菜、蘿卜、海帶等食品。
什么是高血壓
高血壓病是一組以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分別三次測量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為特征,伴有頭暈頭疼等癥狀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見病,可影響心臟、大腦等多個器官功能。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日益發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模式的現代化,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不斷加快和社會的老齡化等社會因素,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正在逐步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有關資料表明,全球高血壓病人已經超過6億人。是繼腫瘤之后的第二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高血壓病在所有國家中已經成為一個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的公共性問題。在我們服務的社區共有居民2515戶,人口6557人,60歲以老年人1191人,高血壓病人111人,患病率為7.87%,居疾病譜的首位。岡此,在我們工作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制定和實施高血壓病防治計劃,逐步做到高血壓病的三級預防,已經是社區衛生工作的首要問題。
高血壓病的三級預防的主要內容
一級預防是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
二級預防是對已患有高血壓病的患者進行系統的有計劃的全面的治療,預防其病情加重或發生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早期正規治療高血壓,減低高血壓并發癥的危險因素。
三級預防是對重癥患者的搶救及康復治療。對重度高血壓患者,進行搶救,有效預防并發癥,同時進行康復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社區衛生工作中,對居民及患者進行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強化自我保健知識,使居民逐步掌握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知識,對維護人民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高血壓護理的方法
一、防治措施
1、生活有規律 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盡量不要熬夜,這有利于血壓穩定。
2、適當運動 在血壓控制正常范圍以后,可以適當運動,但不宜劇烈運動,尤其是血壓控制不良的情況下更應注意,以免誘發心腦腎等急性并發癥。同時,活動要有規律和定時,活動方式及活動量也要相對固定。
3、睡眠要充足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高血壓的恢復。對失眠的高血壓患者,可以堅持睡前練練氣功或打太極拳,使精神松弛,對入睡有利。
4、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餐要有節制,提倡“食惟半飽無兼味,酒至三分莫過頻”,宜低鹽低脂高蛋白富營養飲食,多吃水果等含維生素高的食品,以素食為主。
5、服藥要按時,高血壓患者必須接受正規綜合治療,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不光是要控制血壓,還要控制誘發和加重高血壓的各類因素發生,如:血脂高要降血脂,血糖高要降血糖。并要按醫囑服藥,做到按時、有規律、長期,持續。
6、勞逸要結合 高血壓病人應避免過于勞累,體力勞動后應注意充分休息,腦力勞動后應注意精神松弛。
7、關心自已的血壓 最好每天都了解自已的血壓,定期檢測,并做好記錄,隨時觀察血壓動態變化。如果家庭中有高血壓病史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患者,更應注意做好預防工作。
8、穩定情緒 遇事平常心對待,勿暴喜暴怒,避免情緒的波動。
二、家庭保健
高血壓病是我國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它能引起嚴重的心、腦、腎功能障礙,也是腦卒中、冠心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在家庭護理與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要想減少這種疾病所帶來的危險性,提高治療效果,應該重視這樣幾個問題。
1、不要以一次性檢查來確定病情的輕重,從而忽視對病情的經常監測。要堅持醫生檢測與家庭自我檢測相結合,根據病情的變化,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在一般情況下,老年高血壓患者要每天檢查血壓,定期到醫院復查并把近期血壓情況如實地通報給醫生,以便及時有效地進行調整用藥。對血壓波動大的老年患者,在家庭護理時,要注意這樣幾種情況:一是要注意早晨血壓急劇升高的現象;二是注意季節、氣候、情緒及體力負荷強弱的變化;三是在降壓治療過程中,要注意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體位性低血壓情況。特別是在臥位起床或站立時要加強監護,防止血壓降得過低;四是注意有的患者到醫院就診時顯示高血壓、回到家中血壓就正常的“白衣高血壓”現象。
2、不要病情重時才用藥,病情輕時不用藥。要在醫生的正確指導下,堅持經常用藥,保持血壓的穩定。對因經濟不寬裕而不能堅持經常用藥的患者,要向他們介紹那些既對癥又較便宜的降壓藥品,幫助他們減輕經濟負擔,堅持長期服藥。對疾病不予重視不愿長期服藥的患者,要加強衛生宣教,堅持經常檢測,使患者對高血壓的危險性有一個認識。對容易遺忘的患者,可采取將服藥與生活中某些必做的事情相聯系的辦法。如:起床、就寢、飯后,把藥物放在醒目的位置,也可以用字體較大的標簽標明用藥劑量和服藥時間,便于老年人記憶。對家庭的護理人員要教他們學會簡單的測壓、用藥的常識,以便經常督促患者按時服藥。
3、不要忽視對病情不利的生活習慣。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給治療帶來了極壞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一是要控制好參加娛樂活動的時間,如:打麻將、打牌、跳舞等活動的時間不要過長或無節制。二是要控制好飲食,首先,要限制食鹽攝取。要根據患者的特點,緩慢地將鹽的攝入量控制在每天6--8克。大約經過100天左右逐漸適應淡味的飲食。多量飲酒會導致高血壓,經醫學調查表明,每日飲酒量超過42毫升的人,腦血管意外發病的危險性增加。從對血壓影響和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的角度來看,家庭護理人員要控制患者飲酒,切忌過量。
4、不要認為患有高血壓就不能運動。要根據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地把握運動量,以達到配合治療的目的。實際上運動不足恰恰是一些高血壓病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正確地把握運動量,從而達到配合治療的目的。要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要知道患者是不是患有運動受限的疾病以及適合什么運動項目等。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肌力低下極易造成摔傷和骨折等事故,家庭護理人員和患者本人一定要高重視,一般可進行慢跑,散步,太極拳運動等,時間一般掌握在每次1小時左右,每周3次,持續10周即可達到降壓的效果。但必須持之以恒,如果中止運動,1個月左右已降低的血壓又會恢復至原來的水平。
三、禁忌動作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有時會發現有些高血壓病人會無緣無故地突然死亡,這除了病情發展的原因外,也有不少是由于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動作造成的,這些動作就叫“高血壓危險動作”,高血壓病人必須高度重視。以下幾種動作患者應該禁忌:
突然用力 人在用力或突然用力時,會有肌肉緊繃、血管收縮、精神緊張、全身使勁等生理現象,在不超過承受能力的情況下,對于健康人來說,是可以承受的。如果高血壓病人突然用力,即便是不大的用力或是在人的承受能力之內的用力,也有可能無法承受這種突發的生理性改變,引起血壓驟升,導致心腦血管病的突發而危及生命。因此,高血壓病人不可突然用力,不可超負荷用力,只宜做一些輕微的和用力不大的工作及運動,這樣才能確保健康和安全。
下蹲起立 對于高血壓病人來說,適宜的運動有益于降低和穩定血壓,促進身體的康復,但有些運動是不宜的。除高強度的劇烈運動外,高血壓病人還不宜做下蹲起立運動、快速搖頭或跳躍等動作,這類運動有引起腦血管意外的危險,高血壓病人的運動,以散步、體操、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為宜,且運動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在運動中和運動后無明顯疲勞不適感為宜。
緊扣領扣 高血壓病人要盡量少穿高領衣衫和緊扣領扣,否則可能因長時間壓迫頸部血管,造成腦血管供血不足,使腦細胞缺血缺氧,容易引起腦動脈硬化病人發生意外。還可壓迫頸動脈竇造成意外。因此,高血壓病人保持頸部寬松,才有利于大腦的血液循環。
快速進餐 有人說,快速進餐就是暴飲暴食的翻版,對健康是極為不利的,尤其是對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病人來說,更要禁忌。細嚼慢咽,可以鍛煉大腦的功能,維護腦血管的健康,可以幫助胃腸消化,充分地吸收肌體所需營養物質,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減少進食量,防止因過量飲食引起營養過剩而致血脂增高和肥胖。
緩解高血壓的食物
1、黑木耳
用清水將黑木耳浸泡一夜后,上屜蒸1~2小時,再加入適量冰糖,每天服一碗,可治高血壓、血管硬化等。
2、荸薺
取荸薺、海蜇頭(洗去鹽分)各30~60克,煮湯,每日分2~3次服用,可治療高血壓。
3、芹菜
因高血壓引起頭痛、頭脹的病人,常吃鮮芹菜可緩解癥狀。
4、葫蘆
將鮮葫蘆搗爛取汁,以蜂蜜調服,每日兩次,每次半杯至一杯,有降血壓的作用。
5、綠豆
綠豆對高血壓患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不僅有助于降壓,減輕癥狀,而且常吃綠豆還有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6、蠶豆花
鮮蠶豆花60克或干花15克加水煎服,可治療高血壓、鼻出血。
7、西瓜皮
取西瓜翠衣、草決明各9克,水煎服,可治高血壓。
8、蓮子心
蓮子心有降壓、強心作用,適用于高血壓、心悸、失眠等癥,用法是取蓮子心1~2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9、醋
患高血壓和血管硬化的人, 每天喝適量的醋, 可減少血液流通的阻塞. 如用醋減肥, 平均每周可減500克。洋蔥:常吃洋蔥, 可降血脂、預防血栓形成,亦能使高血壓下降.
10、蔥
蔥能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積累, 常食蔥煮豆腐, 有降低血壓之效
11、海帶
能防止脂肪在動脈壁沉積, 常吃海帶燉豆腐有利降壓。
12、豆腐
常吃豆腐能有輔助降低 血壓的作用.
高血壓健康飲食食譜
一,豉汁煎海蝦
材料:海蝦150克,白皮大蒜3克,豆豉6克,姜2克,大蔥5克,植物油18克,鹽1克,味精1克,豌豆淀粉4克,胡椒粉10克。
做法:
1、蒜剁成蒜茸;豆搗成泥蓉狀;姜切成姜末;蔥切蔥花;淀粉加水適量調勻成濕淀粉約8克。
2、用油15克起鍋,將海蝦放在鍋中煎香。
3、加入蒜茸、豆豉泥、姜米、蔥花,注入二湯100毫升,用精鹽、味精調味,加蓋蓋著。
4、待熟,用濕淀粉打芡,加上胡椒粉,包尾油3克和勻,上碟便成。
二,草菇菜心
材料:白菜150克,草菇200克,調料:鹽3克,雞精2克,胡椒粉2克,玉米淀粉3克,雞油10克。
做法:
1、白菜心洗凈,焯水后用冷水浸涼,撈出后瀝凈水分,用刀修理整齊。
2、草菇去蒂洗凈。
3、湯鍋置火上,添適量奶湯,下入白菜心,用精鹽、雞精、胡椒粉調好口味,移至小火上燒五分鐘,使菜心燒至入味。
4、用筷子將菜心撈出,整齊地擺在盤內,再將草菇倒入燒菜心的湯內燒透。
5、用濕淀粉勾成薄芡,淋些雞油,澆在燒好的菜心上即可。
三,綠筍炒雙絲
材料:蘆筍300克,蝦仁200克,瘦豬肉150克,鹽3克,味精2克,色拉油45克,胡椒粉5克,大蔥8克。
做法:
1、蘆筍洗凈后斬成一段段。
2、與蝦仁、肉絲及精鹽、味精、色拉油、胡椒粉、蔥(切段)置于盤內拌勻。
3、覆上微波薄膜,高火加熱5分鐘即可。
【高血壓健康教育意義】相關文章:
健康教育的意義是11-24
健康教育的意義11-24
健康教育對老年健康的意義02-22
醫院健康教育的意義11-25
淺談健康教育意義11-25
青春健康教育的意義06-21
開展醫院健康教育的意義06-06
健康教育的意義是什么09-28
高血壓健康教育宣傳條幅標語(精選50句)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