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項羽的作文
導(dǎo)語:一把長劍,高高舉起,睥睨天下,從他握在手里的那一刻起,就沒打算放下,即使是面對山下逐漸緊逼的十萬鐵騎,因為他是西楚霸王,江東項羽。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評價項羽的作文內(nèi)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評價項羽的作文1
《項羽本紀》是《史記》中膾炙人口的杰作。司馬遷筆下的項羽是一個失敗的英雄,他一生的經(jīng)歷,也是一首可歌可泣的失敗英雄的史詩。
項羽,楚國人。他在青年時代,學(xué)書,學(xué)劍都不成,就改學(xué)兵法,但也只“略知其意”,不愿深入鉆研。他少還大致,嫉惡如仇,看到秦始皇時,發(fā)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怒吼。
項羽作戰(zhàn)英勇過人,在巨鹿之戰(zhàn)中,項羽為了了解趙國之圍,毅然殺死宋義,取得統(tǒng)帥的地位。巨鹿之戰(zhàn),他破釜沉舟,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以一當(dāng)十與秦軍作殊死搏斗,終于把敵軍打垮,使起義軍由劣勢變成優(yōu)勢。
鴻門宴后,項羽進入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焚燒秦宮,大封諸侯,自稱西楚霸王,號令天下,大失民心。此后,項羽也逐漸由強盛走下坡路,最后招致垓下之圍的悲慘結(jié)局。
在垓下,項羽被劉邦的軍隊重重包圍,兵少糧盡,只剩二十八騎,而漢騎追他的有數(shù)千之多,項羽孤軍奮戰(zhàn),飛斬敵軍,使“漢軍披靡。”當(dāng)赤泉追上他時,項羽“稹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后來,項羽終于寡不敵眾,四面楚歌,面對這美人和名馬,留下了傷心的眼淚。他曾慷慨悲歌,卻依然堅決抵抗,“潰圍斬將觀刈旗,”即使到了烏江,走投無路時,烏江亭長要渡他到江東區(qū),項羽不愿讓江東父老看到他兵敗將亡,狼狽不堪的情景,所以拒絕渡江,寧愿自刎來結(jié)束其英雄的'一生。
評價項羽的作文2
李清照有詩云:“生當(dāng)為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很多人眼里,項羽是一個忠肝義膽的豪杰。他叱咤風(fēng)云的偉業(yè),所向披靡的戰(zhàn)績,在秦漢交替之際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幾何時,舉世共仰,千秋景慕。項羽因之而成為歷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著實為后人所景仰。
然而,項羽畢竟是一個悲劇式的歷史人物。他的悲劇,不僅是歷史的悲劇,也是性格的悲劇,而他的悲劇性格,無疑張揚了他的人格魅力。(論點)
項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義”,而這個“義”也恰恰演繹了他的個人悲劇(分論點) 。古人云:“義者,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謂之義”。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當(dāng),言而得體,便可稱其“義”。然而,“義”是沒有一個絕對標(biāo)準(zhǔn)的。項伯為報救命之恩,向張良通風(fēng)報信,可稱得上“義”,可此舉客觀上卻幫助了劉邦,使得沛公在鴻門宴中能化險為夷,此舉又謂之不“義”。兩軍對壘,項羽卻不忍弒殺劉邦,縱虎歸山,最后成就了劉邦的霸業(yè),實乃對敵人的“義”,而對自己不“義”。項羽的“婦人之仁”與“義”的本質(zhì)是背道而馳的。可以說,項羽重義而輕理是他的性格的最大悲劇。(理智與情感的關(guān)系,項羽情感大于理智)
項羽的性格悲劇還表現(xiàn)在他的剛愎自用。韓信始在項羽麾下,“言不聽,話不用,故倍楚而歸漢”;陳平效力于項王,“累諫不受,乃封其金與印,仗劍亡,歸漢于武”。此二人均有經(jīng)國之偉,濟世之才,然而卻不為項羽所用。亞父范增,盡心盡力,鞠躬盡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是韓信;七出奇計,困項王于垓下的是陳平;十面埋伏,逼項羽走江東的是張良;烏江渡口取項羽頭顱的竟然是項王“故人”王翳。項王的剛愎自用,終于讓自己飲下了“四面楚歌”的惡果。可以說,過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視智謀,也是造成項羽性格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應(yīng)是不能知人善用,不聽人言,不信任,猜忌,浪費人才。(對比手法)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的悲愴無疑已成為千古絕唱。假如項羽不固守那狹隘的“義”,假如項羽……那么,意氣風(fēng)發(fā),衣錦還鄉(xiāng),擊筑高歌《大風(fēng)歌》:“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四海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將兮守四方”的人,可能就不會是劉邦了。
【評價項羽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評價項羽的作文02-14
評價項羽作文(通用19篇)03-14
項羽作文06-20
項羽的作文06-20
項羽小學(xué)作文01-06
贊美項羽作文12-23
關(guān)于項羽的作文05-19
關(guān)于項羽的作文01-03
評論項羽的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