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王兆友做賬 分文不差
上世紀60 年代,兵團獨立團(現一五二團)一連流傳著一個順口溜:“王兆友人正直,連長讓他干司務。司務長做賬忙,斗字不識該咋辦?布袋裝票據,請教會計學做賬。心里永裝公家事,職工群眾都夸他。”
這是咋回事?還要從王兆友當司務長說起。
王兆友是安徽阜南人,1936 年出生。 1958 年秋,他報名參軍。6 年的軍營生活,他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
1965 年3 月,王兆友轉業后,被分配到石河子獨立團一連工作。連長文嘉生見他為人正直,工作吃苦耐勞,便讓他當司務長。
王兆友走馬上任后才知道,當司務長不僅要會干活,還要會做賬,但他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哪里會做賬呀?他對文嘉生說:“文連長,你還是讓我到大田里干活吧,我什么活都會干,就是當不了司務長。”
連長文嘉生笑呵呵地說:“只要你心里裝著‘公心’,什么困難都可以克服的。”
王兆友回家后,反復思考連長說的“公” 字。忽然,他心里亮堂起來。心想:“干工作一定要克己奉公,只要我虛心好學,就沒有學不會的事情。”
王兆友興致勃勃地對愛人張具芳說: “你給我縫個布袋,我把每天賣的飯菜錢記上日期,分門別類包好,都放在布袋里。等到月底,我去團部財務股,找人替我做賬。”
此后,王兆友把每月25 日定為做賬日。不論是刮風下雨,還是春夏秋冬,每月 25 日,他都提著布袋,帶2 塊包谷面發糕,步行15 公里來到團部財務股,找會計師于少榮幫自己做賬。他把布袋里的錢、收條、借據全部拿出來,于少榮手把手地教他做賬。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后,王兆友不但學會了做賬,還學會打算盤。他一干就是20 年,這20 年里,連隊后勤的賬目清晰,分文不差。直到改革開放后,連隊取消食堂,他才卸任。(胡友才)
【王兆友做賬 分文不差】相關文章:
做賬的實習報告03-01
秋分文案10-28
2021秋分文案10-29
關于秋分文案10-28
最新秋分文案10-28
今日秋分文案09-28
秋分文案通用05-06
做賬的心得體會02-22
今日秋分文案唯美10-19
秋分文案簡短唯美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