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本茶道的儀式
追求和敬清寂,珍惜一期一會,體悟獨坐觀念,茶與禪的融匯貫通,亦是修煉身心之道了。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日本茶道的儀式
汲水、取柴、燒水、點茶,供佛,施人,亦自飲;
立花又焚香,此過程中,學習行禮、寒暄之法。
拂曉可茶事、
晨可茶事、
正午可茶事、
晚間可茶事、
臨時可茶事,
月下可茶事,
花下可茶事,
賞雪亦可茶事。
追求和敬清寂,珍惜一期一會,體悟獨坐觀念,茶與禪的融匯貫通,亦是修煉身心之道了。
茶器準備。
茶事因為是極鄭重的事,故事前要做極細緻的準備。
水屋。
水屋是茶室一側專辟的小間,用以存放茶器、潔具之類。購置的茶具實現在此放置妥當。
初座迎客。
茶事開始前,主人必先在茶室的格子門外跪迎賓客。一般來說,第一位進入茶室的客人是正客,最為尊貴。茶事分初座、后座兩段,中間要到茶庭休息一陣,謂之中立。
入席。
進入茶室之前,要在茶室門外用長柄水瓢凈手、漱口,洗去凡塵,且將一方潔凈的手絹放入懷中。茶室的門,一般極為低矮,地位再不凡的人,也要低頭。
寒暄。
進入茶室后,主人與客人寒喧、問候。
食物的排定、準備。
正式的茶事長達三四個小時,需要準備一些茶食,在“初座”、“中立”期間供客人享用。事實上,有些大型的茶事完全就變成大型宴會了。
三炭。
炭手前即茶事中往風爐里添炭的技法,為茶道過程中的重要表演環節。一次茶事,要添三次炭,謂之“三炭”,即初炭、后炭、立炭。
會席。
此蓋初座時,在初炭之后,主人端上茶食,即所謂懷石料理請客人享用時的情形。
中立休息。
初座之后,客人到茶室外之茶庭休息,等待進入“后座”階段,那才是茶事最隆重的階段。
插花。
插花也是茶室和茶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后座。
后座開始,客人重新就座,稱為“後入り”。通知客人就座的情形,主人要輕敲一面懸掛在門框上的大鑼,通知客人就座。
去水。
為處理用完之物,包括洗手、洗器后的水。
濃茶。
后座之最鄭重儀式是為客人點濃茶,此過程中,點茶、奉茶、飲茶各步驟,都備極講究。
薄茶。
濃茶之后,添炭,再點薄茶。茶室的面積在四疊半以上的,稱為“廣間”;四疊半以下的,稱為“小間”。
恭送。
薄茶之后,茶事完畢,即要與客人道別,恭送客人回家。
日本茶道分兩種
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但茶道一詞所指的是較早發展出來的抹茶道。
現代的茶道,由主人準備茶與點心,還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與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規矩與步驟行事。
除了飲食之外,茶道的精神還延伸到茶室內外的布置;品鑒茶室的書畫布置、庭園的園藝及飲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點。
千利休居士曾經說過“和敬清寂”這四個字就是茶道的根本。
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當我們進入茶室之中品嘗一碗茶時,無論是客是主,“請先”,“請慢用”以及種種的言詞,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蘊含的“和”之意。
說到敬,則是對于長輩的尊敬,同時也代表了對于友人與同儕間的敬愛。以和而敬,從此開始便展開了茶道的真髓。而清,則是清凈,清潔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種種禮儀,做法中十分強調的部分。
由清而靜,也就是所謂的“靜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擾的寂靜空間里,內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覺。
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靜”的同時,能觀察自己知足的內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讓自己內心沉淀,此乃是禪學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對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茶道有繁瑣的規程,茶葉要碾得精細,茶具要擦得干凈,主持人的動作要規范,既要有舞蹈般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準確到位。
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接待賓客時,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沖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獻給賓客。
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后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點茶、煮茶、沖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訓練。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鑒賞,贊美一番。
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別,主人熱情相送。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聯系起來,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主要是通過茶會和學習茶禮來達到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的目的。
正如桑田中親說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范和理想。”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日本茶道的儀式】相關文章:
關于茶道的名言01-23
茶道意境句子11-03
茶道人生的句子03-06
關于茶道的句子310句07-20
關于茶道的作文(精選35篇)12-12
日本留學生看到的日本風俗習慣01-25
日本留學獎學金11-04
日本留學申請03-21
日本留學的費用01-27
在職日本的證明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