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籃球訓練計劃800字(精選8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籃球訓練計劃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籃球訓練計劃 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籃球運動的起源,知道一些簡單的籃球規則。
2、對籃球運動產生興趣,發展跑、運、傳、接、投等基本動作技能。
3、在學習中充分展現自我,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教學要點:
熟悉籃球的基本動作技能,弘揚個性。
三、教學要求:
進一步熟悉球性和控球能力。
四、教學順序:
課次學習目標教學內容的選擇教與學的重點、難點教與學的主要策略
教法學法
一了解起源,知道一些簡單規則。學習基本站立、移動的方法。體育常識:籃球重點:知道籃球運動的.起源,了解一些簡單的規則。難點:對籃球運動的興趣。現代教學技術法;情景教學法;裁判法;直觀法。思考法;動作模仿法;觀察法;分析、討論、提高。
二移動、持球的方法,發展協調性和控制球的能力。原地行進間運球。游戲:活動籃筐重點:臂帶手腕、指按。難點:手和腳的協作配合。動眼、動耳、動口、動腦、動手。比較、分析、練習、提點。
三初步掌握原地傳、接球的方法。單手肩上投籃基本動作技能。單手肩上投籃游戲:活動籃筐重點:手腕前屈,手法正確。難點:腳蹬、臂伸腕外翻,上、下肢協調。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投籃練習,體會投籃要領。徒手練習,以一球模仿投籃,體會用力順序。
四進一步掌握綜合運用基本技能的能力。快樂籃球—爭當小姚明重點:熟悉籃球的基本技能,弘揚個性。難點:各種活動的科學創想。教師引領、師生互動、引導體驗、創想練習。發表看法,互觀、互幫、互學、評價。
小學籃球訓練計劃 2
一、日期:xx年3月——xx年7月。
二、總任務:
樹立我隊快、靈,準的風格,培養頑強,團結戰斗作風。以戰術訓練為重點,從技術入手狠抓五個環節(即體力素質,投籃命中率,籃板球,積極防守,傳接球)。堅持身體訓練,堅持大運動量訓練,爭取獲得好的成績。
三、訓練原則:
1、訓練工作中突出練思想,練作風。并強調籃球基本功練習。
2、戰術訓練要從難、從嚴,從是實戰出發,特別強調整體配合。
3、戰術訓練過程中,要進一步組織陣容,配合全隊力量,充分發揮全隊的特長,克服弱點,全隊戰術逐漸形成完整的'戰術體系。
4、每天的自練時間為一小時投籃練習。
5、全隊戰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術訓練,要區別對待,作到揚長避短。
四、內容:
1、身體訓練。
(1)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為主。
(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傳接球,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
2、投籃。
(1)3——5米間的中遠投。
(2)鋒,衛個別隊員要掌握6米以外遠投。
(3)中鋒要掌握轉身投籃和勾手投籃。
(4)個別隊員要有單挑的能力。
達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籃強度與對抗性投籃訓練。
3、籃板球。
(1)強化籃板球意識,增加搶籃板球的人數。
(2)提高彈跳力,學會卡位提高搶籃板球的成功率。
(3)鼓勵有彈跳力的隊員沖搶前場藍板球。
(4)注意拿穩球后快速傳出第一傳。
4、積極防守。
(1)提高個人防守能力,不斷提高搶、斷、封、補等攻擊性的防守技術。
(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種防守步伐,提高移動速度和擴大防守控制面。
(3)半場緊逼盯人防守方法和破解方法。
(4)做好戰術變化,鞏固和提高區域聯防。
4、快攻和防快攻。
(1)爭取一切時機反動快攻并要得分。(對方得分發底線球和發邊線球破對方緊逼)。
(2)長傳快攻與短傳快攻相結合。
(3)學會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的落位與陣地進攻落位,各個位置的合理移動和移動的時機。
5、陣地進攻。
(1)進攻原則:
①動中打,運動中形成各個擊破,組織掩護配合。
②陣地進攻內外結合,以外為主,中投為主,重點培養中遠投手。
③在策應的基礎上,發展移動中掩護與突破分球,發展突破后分球立即投籃。
④增強個人過硬技術,個人突破能力,發展底線配合,組織中投配合,調動防守。
五、訓練安排:
第1課:學習移動技術
第2課:A學習運球技術、B雙手胸前傳接球
第3課:A復習移動技術B復習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C復習原地運球技術D學習行進間運球技術(行進間高、低運球)
第4課:A復習行進間運球技術B學習移動技術(滑步、撤步)
第5課:A復習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B學習單手肩上傳球、雙手胸前反彈傳球技術
第6課:A復習移動技術B學習變向運球技術、運球急停急起技術C學習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
第7課:A復習行進間變向運球和運球急停急起技術B復習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C學習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技術
第8課:A復習防守移動技術B學習防運球
第9課:A學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B復習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
第10課:A復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B復習行進間運球技術
第11課:A復習移動技術B復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C復習行進間變向運球和運球急停急起技術
第12課:A學習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技術B復習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
第13課:A復習防守移動技術B罰球比賽C學習防投籃
第14課:A學習防守有球隊員B學習搶防守藍板球技術C學習防守無球隊員(放縱、橫切)
第15課:A學習搶進攻藍板球B學習防守無球隊員
第16課:A復習進攻技術B學習掩護配合C總復習
第17課:A復習攻守技術B復習防守有球隊員C復習進攻技術
第18課:A復習攻守技術B復習傳切配合、突分配合C學習掩護配合
第19課:A復習攻守技術B復習掩護配合C介紹策應配合
第20課:A復習行進間傳接球上籃B學習快攻技術
第21課:A復習掩護配合B講解籃球規則C半場三對三練習
第22課:A復習行進間傳接球上籃B半場三對三練習
第23課:A總復習
第24課:A半場三對三練習和比賽
小學籃球訓練計劃 3
為迎接市小學生籃球賽,特組織中心小學籃球集訓隊,相關事項如下:
一、訓練任務:
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風氣。以技術訓練為重點,同時抓戰術配合意識及運用到實戰當中去,樹立新的隊伍形象,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
二、訓練原則: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訓練計劃,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
2.訓練工作中突出狠抓思想作風,注意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
3.狠抓基本技術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技術,為今后繼續提高打下扎實的技術基礎。
4.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高運動員的技、戰術能力。(身體、戰術、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能力)
5.每天的訓練時間為1小時。(時間可安排于晨操和下午課外活動)
6.全隊戰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術訓練,以及全隊的默契配合。
三、訓練內容:
1.身體訓練:
(1)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為主。
(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運、傳接球練習、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
2.投籃:
(1)罰籃
(2)近距離籃底擦板投籃。
(3)三分線外遠投。
(4)中鋒要掌握轉身投籃動作。
(5)各鋒、衛隊員要有自己的'熟悉投籃點。
3.籃板球:
(1)強化籃板球意識、掌握原地起跳搶籃板球動作。
(2)提高彈跳力,學會先擋人后搶籃板球。
(3)注意搶到籃板球后第一傳的處理能力。
4.積極防守:
(1)提高個人防守能力,不斷提高封堵快攻路線、積極搶斷、補位、調位的防守技術。
(2)掌握各種防守步伐練習,防守重心要降低,移動速度要快,學會揚開雙手去擴大防守控制面積,做好防投、傳、切的準備。
(3)掌握半場、全場緊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及破解方法。
(4)注意戰術的變化,鞏固和提高區域聯防(2—3、2—1—2)
5.快攻和防快攻:
(1)注意培養學生發動快攻的時機,并打成功率。(搶到籃板球后的發動、對方得分底線球和發邊線球出現緊逼的情況)
(2)長傳快攻和短傳快攻相結合。
(3)造成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一傳的接應與前鋒快下位置選擇的配合。
6.陣地進攻:
(1)增強個人進攻能力,首先要敢主動進攻。
(2)陣地進攻內外結合,以外線為主,大膽突破及中遠距離投籃。
(3)多運用小配合練習(掩護、策應)。
(4)組織后衛的發動配合。
四、訓練重點安排:
1.第1——2周:
(1)討論和制定計劃。
(2)恢復性身體素質訓練、熟悉球性練習。
(3)個人投籃與防守技術訓練。
(4)熟練掌握各種傳球技術訓練(原地、行進間)。
2.第3——4周:
(1)柔韌性練習。
(2)半場小配合練習(掩護、傳切)。
(3)罰籃、三分球練習。
(4)小力量訓練。
3.第5——6周:
(1)半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2)全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3)五點投籃練習。
(4)罰籃練習。
4.第7——8周:
(1)加大運動量,進一步抓專項身體素質訓練。
(2)防守步伐練習,看手勢方向練習防守動作。
(3)半場、全場一打一、二打二練習。
(4)速度、力量、耐力訓練。
(5)區域聯防(2——3、2——1——2)。
5.第9周:
(1)半場各種運球突破上籃技術。
(2)半場一打一、二打二、三打三。
(3)罰籃、五點投籃。
(4)教學比賽。
6.第10周:
(1)籃板球訓練。
(2)強調后衛、前鋒與中鋒的配合。
(3)破解聯防訓練:如1——3——1進攻打法。
(4)教學比賽。
(5)罰籃。
7.第11-12周:
(1)陣地進攻,強調配合訓練。
(2)快攻路線訓練。
(3)進攻多打少訓練(二打一、三打二)。
(4)教學比賽。
(5)五點投籃。
8.第13周:
(1)全面進行戰術準備,以迎接上級有關比賽。
(2)保持訓練水平,積極、認真投入到今后的訓練比賽中去。
五、訓練實施方式:
1.每天上午07:00至07:30體能訓練
2.下午16:30至18:00技戰術訓練
3.課程:籃球技戰術訓練、籃球專項體能訓練
4.輔助訓練安排體第一階段輔助訓練:(時間可安排于晨操)
周一:投籃訓練(定點投籃以20個計算命中率;移動投籃20個,多組數重復訓練,每人300個)。
周二:敏捷訓練(禁區步伐環繞、跳繩、半場折返跑、禁區對角、快跑、梅花樁折返跑)。
周三:運球訓練(全場椅子障礙物運球通過、一對一運球攻守、假動作切入)。
周四:防守訓練(空手背手防守步伐、切斷防守步伐、前進后退防守步伐、半場移動防守步伐)傳接球訓練(全場7次、5次、3次)兩人互傳上籃;全場雙手長傳上籃、各式傳球訓練
周五:越野慢跑5000米法克雷克(運用學校附近山區鄉間道路作放松式慢跑)。
第二階段體能:
周一:間歇訓練:邊線七點來回沖刺15趟(注意心跳最高220次減去年齡數,沖刺完成后以慢跑、慢走恢復至心跳120次左右
再作第二回合,共作15-18次)。
周二:循環訓練:設8至10個站,計有雙腳并攏前后左右跳躍、伐船式前后弓身、左右手上伸跳躍、180度轉身跳躍、俯臥弓身、等。
周三:肌力訓練:抬膝碰胸、登階、背部伸展、伏地挺身、雙杠推撐、二頭肌卷舉、等。
周四:速度訓練:舉腿跑、原地立姿擺臂、雙腳跳耀前進、全場沖刺、半場沖刺、等。
周五:爆發力訓練:低障礙物側向跳躍、雙腳原地跳躍、原地觸板跳、跨步跳躍、跳繩、單腳連續跳、跳碰胸、等。
周六:重量訓練:蹲舉、高拉、直立雙手上賻、屈膝舉手上賻、腿部推舉、負重登階、俯臥腿后肌腿卷舉、部伸展、立姿單腳腿后機卷舉、腿部伸展、大腿內收、大腿外展、、等。
小學籃球訓練計劃 4
一、訓練目標
本階段主要針對小學 1 - 3 年級學生,旨在讓學生掌握籃球最基礎的技能,培養對籃球運動的興趣,為后續深入學習奠定基礎。使學生能熟練完成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掌握雙手胸前傳球的基本動作,初步了解投籃的姿勢與發力方式。
二、訓練周期
6 周,每周訓練 3 次,每次訓練時長 60 分鐘。
三、訓練內容與安排
第一周:球性培養與原地運球
熱身活動(10 分鐘):繞籃球場慢跑 2 圈,進行頭部、肩部、腰部、膝關節、踝關節等關節的活動操。
球性練習(15 分鐘):雙手撥球、繞腰繞腿運球、拋接球等,增強對球的熟悉感。
原地運球訓練(25 分鐘):學習原地高運球和低運球,強調運球時手指張開、手腕發力,眼睛不看球。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錯誤動作。
放松活動(10 分鐘):進行簡單的`拉伸,放松腿部、手臂肌肉。
第二 - 三周:行進間運球
熱身活動(同第一周)
行進間運球訓練(30 分鐘):從直線慢速運球開始,逐步加快速度,練習曲線運球繞障礙物。要求學生控制好球的高度和速度,保持身體協調。
球性鞏固練習(15 分鐘)
放松活動(10 分鐘)
第四 - 五周:雙手胸前傳球
熱身活動(同第一周)
傳球動作講解與練習(30 分鐘):講解雙手胸前傳球的動作要領,包括持球姿勢、蹬地、伸臂、撥指等動作。學生兩人一組進行傳球練習,從近距離到逐漸拉開距離。
運球與傳球結合練習(15 分鐘):行進間運球后接雙手胸前傳球,培養學生在運動中運用傳球的能力。
放松活動(10 分鐘)
第六周:投籃初步學習與綜合訓練
熱身活動(同第一周)
投籃教學(20 分鐘):講解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的動作,讓學生進行徒手模仿練習,再進行持球投籃練習(距離籃筐較近)。
綜合技能訓練(25 分鐘):設置運球、傳球、投籃的綜合障礙賽道,讓學生依次完成,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放松活動(15 分鐘)
四、訓練評估
每周對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進行小測試,如運球的穩定性、傳球的準確性、投籃的姿勢等,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后續訓練重點。
小學籃球訓練計劃 5
一、訓練目標
針對小學 3 - 4 年級學生,在鞏固基礎技能的同時,重點提升學生的體能,包括速度、耐力、彈跳力等,并初步培養學生的團隊配合意識,使學生能在簡單的配合中完成進攻和防守。
二、訓練周期
8 周,每周訓練 3 次,每次訓練時長 70 分鐘。
三、訓練內容與安排
第一 - 二周:體能訓練基礎
熱身活動(10 分鐘):繞籃球場變速跑 2 圈,進行動態拉伸,如高抬腿、側弓步走等。
速度訓練(20 分鐘):進行 30 米、50 米沖刺跑,每組間隔休息 2 分鐘,共進行 4 組。
耐力訓練(15 分鐘):繞籃球場慢跑 1000 米,要求保持勻速。
基礎技能復習(15 分鐘):復習運球、傳球、投籃等基礎動作。
放松活動(10 分鐘):進行靜態拉伸,重點放松腿部肌肉。
第三 - 四周:彈跳力與力量訓練
熱身活動(同第一、二周)
彈跳力訓練(20 分鐘):進行原地縱跳、蛙跳、跳臺階等練習,每個動作進行 3 組,每組 10 - 15 次。
力量訓練(15 分鐘):進行俯臥撐(男生)、跪姿俯臥撐(女生)、仰臥起坐等核心力量訓練,每組 10 - 15 次,進行 3 組。
基礎配合練習(15 分鐘):兩人一組進行傳切配合練習,一人傳球后迅速切入籃下,另一人回傳。
放松活動(10 分鐘)
第五 - 六周:團隊配合進階
熱身活動(同前)
三人小組配合訓練(30 分鐘):學習三角傳球、掩護配合等基礎戰術,通過反復練習讓學生熟悉配合流程。
體能鞏固訓練(20 分鐘):結合速度、耐力、彈跳力進行綜合性體能訓練,如折返跑、跳繩等。
放松活動(10 分鐘)
第七 - 八周:實戰模擬與綜合提升
熱身活動(同前)
實戰模擬比賽(35 分鐘):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半場比賽,在比賽中鞏固所學的`技能和配合,教師在旁指導,及時糾正問題。
總結與體能恢復(15 分鐘):對比賽進行總結,表揚表現優秀的學生和團隊配合,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行全身放松,如按摩、深呼吸等。
四、訓練評估
每兩周進行一次體能測試,包括跑步速度、耐力、彈跳高度等;每月進行一次配合技能評估,觀察學生在團隊配合中的表現,根據評估結果調整訓練強度和內容。
小學籃球訓練計劃 6
一、訓練目標
面向小學 4 - 5 年級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包括運球的變向、突破,傳球的隱蔽性和準確性,投籃的穩定性和多樣性,同時增強學生的.籃球戰術意識和比賽閱讀能力。
二、訓練周期
10 周,每周訓練 3 次,每次訓練時長 80 分鐘。
三、訓練內容與安排
第一 - 二周:運球技術提升
熱身活動(10 分鐘):繞籃球場滑步跑 2 圈,進行關節活動和動態拉伸。
運球變向訓練(30 分鐘):學習體前變向運球、胯下運球、背后運球等技術動作,通過繞障礙物練習和一對一模擬防守練習,提高學生在實戰中的運球變向能力。
體能訓練(20 分鐘):進行敏捷性訓練,如繩梯步法練習、反應球訓練等。
放松活動(20 分鐘):進行全身按摩放松,重點放松腿部和手臂肌肉。
第三 - 四周:傳球與投籃強化
熱身活動(同第一、二周)
傳球技巧訓練(30 分鐘):學習擊地傳球、單手肩上傳球、反彈傳球等,進行傳球準確性練習,如傳球入筐、多人傳球游戲等。
投籃多樣化訓練(25 分鐘):學習跳投、勾手投籃等技術,在不同距離和角度進行投籃練習,提高投籃的穩定性和命中率。
體能訓練(15 分鐘):進行耐力訓練,如定時長跑。
放松活動(10 分鐘)
第五 - 六周:戰術基礎學習
熱身活動(同前)
戰術講解與演練(35 分鐘):學習 “2 - 1 - 2” 區域聯防、快攻戰術等基礎籃球戰術,通過戰術板講解和場上分組演練,讓學生理解戰術意圖和跑位方法。
技術綜合運用訓練(25 分鐘):將運球、傳球、投籃與戰術相結合,進行實戰模擬訓練。
放松活動(10 分鐘)
第七 - 十周:實戰演練與強化
熱身活動(同前)
實戰比賽與復盤(45 分鐘):組織學生進行全場比賽,每周至少進行 2 次。比賽后進行復盤,分析比賽中的得失,針對問題進行專項訓練。
體能與技術鞏固訓練(25 分鐘):根據學生在比賽中的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能和技術訓練,如加強薄弱環節的技術練習、提高體能儲備等。
放松活動(10 分鐘)
四、訓練評估
每周對學生的技術掌握情況進行評估,每月進行一次綜合測試,包括技術測試(運球、傳球、投籃等)、戰術理解測試和體能測試。根據評估結果,為每個學生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提升方案。
小學籃球訓練計劃 7
一、訓練目標
主要針對小學 1 - 2 年級低齡學生,以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為核心目標,通過豐富多樣的游戲形式,讓學生在快樂中初步接觸籃球,學習簡單的籃球技能,同時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
二、訓練周期
6 周,每周訓練 2 次,每次訓練時長 50 分鐘。
三、訓練內容與安排
第一周:籃球游戲初體驗
熱身活動(10 分鐘):播放歡快的音樂,帶領學生進行簡單的舞蹈熱身,活動全身關節。
籃球游戲:趣味運球賽(20 分鐘):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運球接力比賽,設置趣味障礙,如鉆過拱門、繞過標志桶等,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運球的'樂趣。
簡單傳球游戲(15 分鐘):兩人一組進行拋接球游戲,逐漸過渡到雙手胸前傳球游戲,如傳球擊掌等。
放松活動(5 分鐘):播放舒緩的音樂,帶領學生進行簡單的拉伸放松。
第二周:球性與投籃游戲
熱身活動(同第一周)
球性游戲:趕小豬(15 分鐘):用籃球代替小豬,學生用球拍或手將球趕到指定區域,培養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
投籃游戲:小小神投手(20 分鐘):設置不同高度和距離的投籃目標,如矮筐、懸掛的塑料圈等,讓學生進行投籃比賽,激發學生的投籃興趣。
放松活動(15 分鐘):進行簡單的按摩放松,重點放松手臂和腿部。
第三 - 四周:綜合游戲訓練
熱身活動(同前)
綜合籃球游戲:籃球大闖關(30 分鐘):設置多個關卡,如運球過障礙、傳球擊靶、投籃得分等,學生依次完成關卡,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通過游戲綜合訓練學生的運球、傳球、投籃等技能。
團隊協作游戲(15 分鐘):進行 “多人運球” 游戲,如三人四足運球、多人環抱運球等,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放松活動(5 分鐘)
第五 - 六周:趣味比賽與成果展示
熱身活動(同前)
班級籃球趣味賽(35 分鐘):組織班級內部的籃球趣味比賽,如投籃大賽、運球接力賽等,讓學生在比賽中展示所學成果,增強自信心和競爭意識。
總結與表彰(10 分鐘):對訓練過程和比賽進行總結,表揚表現優秀的學生和團隊,頒發小獎品或獎狀。
放松活動(5 分鐘)
四、訓練評估
通過觀察學生在訓練中的參與度、表現出的興趣以及技能掌握的進步情況進行評估。在每次訓練后記錄學生的表現,在訓練周期結束時進行綜合評價,為后續訓練提供參考。
小學籃球訓練計劃 8
一、訓練目標
針對小學 5 - 6 年級學生,重點提升學生的防守意識和防守技術,同時強化團隊協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比賽中有效地進行防守配合和團隊進攻,提高整體的籃球競技水平。
二、訓練周期
8 周,每周訓練 3 次,每次訓練時長 80 分鐘。
三、訓練內容與安排
第一 - 二周:防守基礎訓練
熱身活動(10 分鐘):繞籃球場滑步跑、側滑步跑 2 圈,進行關節活動和動態拉伸。
防守姿勢與腳步訓練(30 分鐘):講解正確的防守姿勢,包括屈膝、降低重心、張開雙臂等,學習滑步、交叉步等防守腳步動作。通過一對一模擬進攻防守練習,讓學生掌握防守的基本技巧。
體能訓練(20 分鐘):進行下肢力量訓練,如深蹲、跳深蹲等,增強防守時的移動能力和對抗能力。
放松活動(20 分鐘):進行腿部按摩和拉伸,放松肌肉。
第三 - 四周:團隊防守配合訓練
熱身活動(同第一、二周)
區域聯防戰術訓練(35 分鐘):深入學習 “2 - 3” 區域聯防、“3 - 2” 區域聯防等戰術,通過戰術板講解和場上分組演練,讓學生明確各自的防守職責和協防方法。
補防與換防訓練(25 分鐘):設置模擬場景,進行補防和換防練習,培養學生的防守默契和團隊協作意識。
體能訓練(10 分鐘):進行耐力訓練,如定時折返跑。
放松活動(10 分鐘)
第五 - 六周:進攻與防守配合訓練
熱身活動(同前)
進攻與防守轉換訓練(35 分鐘):練習在進攻失敗后迅速轉為防守,以及在防守成功后快速發動快攻,提高學生的攻防轉換意識和能力。
團隊進攻配合強化(25 分鐘):復習和強化之前學習的.進攻戰術,如擋拆配合、傳切配合等,同時結合防守進行實戰模擬訓練。
體能訓練(10 分鐘):進行敏捷性訓練,如反應球訓練、繩梯步法練習等。
放松活動(10 分鐘)
第七 - 八周:實戰演練與總結
熱身活動(同前)
實戰比賽與分析(45 分鐘):組織學生進行全場比賽,重點觀察學生在比賽中的防守和團隊配合表現。比賽后進行詳細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項訓練和講解。
體能與技術鞏固訓練(25 分鐘):根據比賽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能和技術訓練,如加強防守薄弱環節的練習、提高進攻配合的流暢性等。
放松活動(10 分鐘)
四、訓練評估
每周對學生的防守技術和團隊配合情況進行評估,每月進行一次綜合測試,包括防守技術測試(如防守腳步、防守姿勢等)、團隊配合能力測試(通過模擬比賽場景評估)和體能測試。根據評估結果調整訓練重點和強度,不斷提升學生的籃球水平。
【小學籃球訓練計劃】相關文章:
大學籃球社團訓練計劃06-04
小學籃球社團訓練計劃(通用12篇)01-17
小學籃球訓練計劃書(精選26篇)01-10
籃球個人訓練計劃書11-18
籃球社團訓練計劃(精選11篇)05-17
籃球訓練作文08-22
籃球力量訓練的方法10-03
籃球基本訓練教學10-19
籃球訓練常識介紹10-08
籃球過人訓練技巧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