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高考備考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備考工作總結
2012年是我省實施新課程高考的第3年,語文試卷與去年相比,既保持穩定又有所創新,嚴格遵循《指導意見》和《考試說明》命題,試卷結構、考點分布、題量、題型與去年大致相當。突出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素養的考查,體現新課改的理念。試卷整體難度較去年有明顯提高。各題得分分別是:客觀題19分,主觀題75.41分,作文均分41.4分,語用題6.28分,古詩文12.43,《論語》默寫題8.41分,總均分95分。 與去年相比,今年試題及賦分有局部調整,具體表現為:現代文閱讀由2017年的32分減少到29分;古代詩文閱讀由2017年的34分增加到37分,即文言翻譯題、古詩鑒賞題和《論語》考題各增加1分。內容的微調表明增加了“古代詩文閱讀”的比重,強調對論語選讀的教材。內容微調帶來題型的變化,總量26題保持不變,但刪除了第10題,其他題目前移,增加了第24題。此外具體考點考察形式也有變化,如第5題,由去年的“概括題”變為今年的“連貫題”,題型則由“填空”式轉為今年的“選擇”式。第6題同樣考“句式仿用與修辭運用”,去年是仿句拆字,而今年是仿寫句子,所要求的修辭方法有很大不同。第7題考察,則由去年的“擬寫海報”,變為今年的“設計廣告”并“評價廣告圖文的創意”,對能力的要求顯然有了提高!拔膶W類文本閱讀”則由去年的中國當代散文,又回歸到外國小說。今年高考語文試題關注現實生活,體現出極強的時代性,主要表現在試題選材的內容上。例如第4題四個選項分別涉及網絡、食品安全、藥價下調、日本核泄露等今年社會熱點問題。第7題設計公益廣告,給出的材料是針對全球象牙貿易恣意蔓延的事實,F代文閱讀中的“論述類文本”,以日本核泄漏事件引出“人們應該學會讓真理向人類敞開”的論述。文學類文本,選擇了俄羅斯小說《第9車廂》。這個作品諷刺了該國現實生活中的荒誕現象,對我們也有鑒戒作用!白魑念}”所給的材料中涉及宗慶后、馬化騰、劉翔等新時代人物,如果不關注社會熱點信息,考生會對這些人物感到陌生的。與往年試題相比,今年的語料與學生當下的生活更為貼近。
今年xx省高考語文試題明顯呈現出“突出價值”的特點。比如第7題要求學生設置一句廣告宣傳語,號召人類停止象牙貿易,考生要從“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角度答題。“現代文閱讀”中的“論述類文本”材料涉及到價值觀取向問題,主張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是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而是人類適應與協調自己與自然的關系。 “文言文閱讀”所給材料表現出了張文瓘的“公正嚴明”和“敢于直諫”的性格特征,對于學生的價值取向有正確引導作用。另外,今年古詩文默寫和去年最大的不同體現在:去年注重情感,今年注重價值觀的導向。語文“高考研究小組”在總結、反思09學年高考研究工作的基礎上,于2017年年9月初特地召開小組會議,經反復論證,制訂了《xx-xx學年語文高考研究小組工作計劃》。該計劃對全學年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確定了8項工作目標,6項工作措施,明確各成員的研究專題內容,并確定了學年的主要活動安排。除此之外,還幫助各校高三語文備課組,完善了符合各校實際的教學工作計劃。提出了“考點、教材、寫作三線并進”的復習策略,確定復習輪次及時段,明確每輪復習目標和教學措施?梢哉f,科學、嚴密的計劃,為小組高效研究高考和各校有序開展備考,提供了必要的依據。一是小組內各成員的研究:1、對考試試題的研究,既研究必考題、易考題、?碱},更研究變式題、創新題,開放題,以準確把握高三教學的重點和高考命題改革的方向。2、對《學科指導》的研究,著重了解高考命題的范圍和程度。3、對《考試說明》的研究,重在研究新增或調整的內容,文字背后到底隱含著什么信息,以及會出現何種新題型。各成員經認真研究后,或撰寫案例、或編寫習題、或提出建議,經匯編后及時提供給各校高三備課組,用于教學指導。二是全體高三語文教師的研究:為推動各校高三語文教師認真學習《考試說明》和分析研究近幾年xx省高考試卷,于2017年9月至11月,特地舉辦高三語文教師“高考研究成果”競賽活動,共評出一等獎6人,二等獎10人,三等獎13人。第一次論壇于2017年9月21日在昌碩高級中學舉辦。主要內容為語言文字運用、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和寫作四個大題的專題講座。由研究小組成員擔任主講。本人也講了一個專題《深化課型研究,提高備考效率》。本次論壇主要為語文“一輪”全面復習提供教學指導。第二次論壇于2012年3月28日在安吉高級中學舉辦。主要內容為備考疑難問題的探討。在向學校征集疑難問題的基礎上,篩選確定8個主要問題,集中研討交流,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本次論壇為解決備考疑難問題,提高語文“二輪”重點復習的效率,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12月10日,在孝豐高級中學舉辦了教學研討活動。孝高開設了四節質量較高的觀摩課,分別是董紅英老師的《高考作文發散思維訓練》、金文珠老師的《議論文論據分析的幾種方法》、方昿老師的《作文立意(思辯)訓練》和倪國林老師的《材料+命題的扣題方式》。課后,研究小組成員與開課教師,結合四節觀摩課,對作文備考的諸多方面,做了深入廣泛的研討。特別是就如何提高學生的應試作文水平,取得了很多共識。 12月16日,在昌碩高級中學舉辦了教學調研活動。在本次活動中,謝富銀和李慶貴兩位教師開設了作文專題復習課,任根娥與胡志宏開設了作文講評課,四位教師準備充分,備課認真,所開的課比較充分地體現了復習課與講評課的特點。課后,研究小組成員,對聽課情況做了精要的點評,并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與開課教師一起做了深入的研討。
《高考語文備考工作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考試是檢測教學得失的有效手段,利用考試分析,做好反思總結,可有效調整教學。高考語文研究小組,對本學年的高三期中、期末、“一模”、“二模”四次考試都做了詳細的分析:一是對抽樣試卷做了數據統計;二是對學生失分原因、典型錯例等進行分析;三是提出教學改進建議。所有分析都形成書面報告,傳遞給各校備課組長,為各校各班分析考試提供重要參考。語文考查最核心的內容是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即考生的知識面、思想層次、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在高三學年,語文知識體系包含哪些內容?狹義地說,是考點,也就是《學科指導意見》和《考試說明》中規定要考的知識點;從廣義地說,是中學生應該有的語文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必需的課外語文儲備。具體有兩條線:一是課本,包括根據考點來編的各類復習指導書;二是課外,如對文化經典,文學名著的涉獵,等等。在構建知識體系過程中,高三語文教學常有的遺憾是:一是沒有系統性,大多在講評試卷、練習中“蜻蜓點水”一下;二是盡管有計劃,但常常被各種考試中斷,無法貫徹下去。沒有知識就沒有能力,要提高能力,就必須抓根本,也就是構建知識。考試與練習作為一種對教與學檢測與促進的手段,毫無疑問是高三語文復習的重頭戲。以考促進學習,以考調控教學,也是各校畢業班工作的重點。但過多的周練、月考及練習沖擊了教師對語文知識的系統復習。學生語文基礎沒有鋪實,缺乏語文學習之根本,當然不可能提高應試水平?茖W的訓練與考試,要突出兩點:一是適度,包括考試次數與難易度,要注意降低考試頻率、考試難度,使之能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參考熱情,真正體現“投入”與“產出”的平衡。
二是導向與互補。就是試卷中體現的有效信息能給學生復習與應試以啟迪,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架起橋梁,真正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齊頭并進。作文占有60分,教師與學生不可謂不重視。但教學復習往往處于“無為”狀態,放任學生作文“自由”發展。表現在作文訓練的無計劃性,無系統化,缺乏宏觀的考慮。即使有作文指導,也有范圍上貪大求全、指導上蜻蜓點水的毛病。寫作是學生的一種思考,一種表達,一種超越,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語文水平的重要表現。學生作文的提高需要實實在在下苦功夫,月積月累,勤于思考,勤于筆耕。高三學年,學生學習任務重,時間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學生作文水平,語文老師責無旁貸:一要認真進行應試作文基本知識的指導,如審題、立意、構思,擬題、選材、開頭、結尾,文采、卷面、表達,力求使學生掌握必要的作文技巧。二要根據高考作文的命題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作文訓練序列,真正著眼于學生作文素質的全面提升,不崇拜猜題、押題、套題這些所謂立竿見影的訓練。作文命題要體現時代色彩,彰顯人文精神面貌,貼近生活實際,題目樸素平實,讓學生有感而發,有興趣去寫。三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必要的閱讀,從閱讀中借詞、借句、借意、借表現手法,為自己寫作服務。在高三復習過程中,學生作為個體,無法做到人人一致。他們有自己的疑問,自己的發現,自己的方法,這都需要有一段屬于他的自由支配的時間,放手讓他們去把握。因而,教師在高三這段時間里,要充分信任學生,大膽割舍一些復習材料,減少不必要的考試,每周安排一些時間讓學生去看書、練筆,去感悟,去補缺補漏。
高考語文備考工作總結 [篇2]
2017年6月24日的夜晚,淄博實驗中學禮花綻放,群情沸騰。在校領導的關懷下,在級部的高效管理下,在所有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高考成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一批上線1143人,同時取得全市文理科雙狀元,市文理科前十名12人的優異成績。在今年高考語文科目難度加大,閱卷標準更加細化,而使高考語文絕對分數有所下降的情況下,我校語文單科130分以上22人,120分以上266人,110分以上872人,為學校整體目標的完成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喜悅過后,回顧三年來的工作,深深感覺,這樣的成績是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換來的,這樣的終點線,是我們一步一步堅持不懈達到的。
一、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樹立大語文觀,狠抓基本功訓練。
高考的輝煌絕不是高三一年的成果,而是高中三年的積累。從高一入學開始,我們就明確了“夯實基礎,博覽精思”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練好字、讀好書、做好人。級部每天晚自習前專門安排十分鐘為全體學生統一練字時間,我們設計了專門的練字紙,指導學生選好字帖,并請書法老師錄制了一堂書法指導課,還在高一和高二分別組織了書法達標測試和成果展示。這一切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練字的興趣,因為我們深深知道,一筆好字不僅能使卷面整潔,有利于高考取得好成績,更是一個人修養的體現。
《高考語文備考工作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另外,我們特別重視啟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高考的詩歌鑒賞、現代文閱讀要拿高分,首先學生必須讀懂文章,深刻領會其中的情感。作文要成為一類卷,學生必須擁有思想,磨練文采。今年高考的閱卷細則中,專家們特別強調閱讀要有文本意識,作文要洋溢著生命的溫度和熱度。而解決這一切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閱讀。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為此我們從高一開始堅持每周一節閱覽課,結合學校舉辦的“書香校園”的活動,每學期為學生推薦好書,每周指導學生閱讀。高三的時候,學生自愿訂閱《語文周報》,王老師的《作文有道》,我們還引導學生讀《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網時評》等內容,讓學生開闊視野,形成自己對問題的正確認知和看法。并要求學生隨時整理思想,寫入練筆中。
美觀的字體,開闊的眼界,豐厚的思想,奠定了學生們語文學習的基礎,為他們的騰飛插上了翅膀。
二、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研究高考,有的放矢
重視對課標、考綱、考試說明和高考試題的研究工作。這些為我們指明了備考的方向,讓我們的工作目標更準確、更有效。我們每年高考后都組織備課組長對高考雙向細目表進行補充修訂,為備考提供了扎實的依據。16年山東語文高考正處于由本省命題向全國命題的轉型期,我們敏銳的注意到,15年的高考試題已經明顯體現出了全國卷的特色,所以在16年的備考中,老師們除了關注山東卷外,還花大力氣研究近五年的全國卷和各地市的模擬試題,正確地把握了高考的出題動向。比如語用題中,補充句子和圖文轉換是全國卷近幾年青睞的內容,我們及早準備,為學生編制了專題練習,果然今年高考就考到了補充句子的內容。2017級剛入學,老師們已經又開始了對全國卷的研究,分析比較考點、考察方式的異同,適時調整教學安排。針對全國卷閱讀考查力度大的特點,我們將在現代文的講授和閱覽課的指導上做出新的探索。
三、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依靠集體力量,打好團體戰。
我們高三語文組是一個肯鉆研、肯付出的優秀團體。除了使一周兩次的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外,我們比較成功的是充分發揮老師們的特長,分工明確,打造自己的備課組特色。比如作文一向是教學工作中的重難點,為此我們專門成立了作文備課小組,由四位老師專門負責作文教學。他們制定系統的作文訓練計劃,兩周一次大作文,每周至少一個小語段,重視作文的升格訓練。從選題目,找素材,到挑選印刷優秀范文,老師們付出了很多,也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財富。我們每兩周為學生編輯一期閱讀素材,每次作文老師都會親自下水寫作,任鋒老師的范文學生都能熟讀成誦,對學生起到了很好地引導作用。今年高考作文的平均分為42.10分,為近三年來最低,53分以上的全省只有4000人。在作文教學上,我們還必須下大力氣。學生作文可以有套路,但也必須有個性、有深度、有真誠。新學期伊始,我們將在作文序列化訓練的同時,重視對學生作文進行個性化指導,引導學生寫出真正有生命的文章。
四、凡謀之道,周密為寶——高三復習定位準確,合理制定各階段策略
傳統的三輪復習,往往是一輪復習課本,二輪復習知識點,三輪進行強化訓練。但是依據語文學科特點以及高二學業水平考試安排,大多數學校都把一二輪復習合在一起進行,合稱為大一輪復習。我們學校基本也是按照這樣的思路走的,只是目標更為細化。一輪復習重在面,以知識點復習為主線,穿插對課本的回扣,目標是完成學生知識框架的初步建立。二輪復習重在點,針對一輪復習情況,以“考點、難點、重點”為核心,抓思維規范、答題規范,對一輪復習中暴露出來的重難點集中突破,目標是對一輪復習中獲取的知識進行梳理,培養學生合理的邏輯思維方式和規范的答題步驟。三輪復習在注重強化訓練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抓緊最后的機會查缺補漏,找出自己學生的問題點,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辦法。
每一輪次的復習目標清晰,方法明確,并且我們把復習計劃落實到每一堂課,使學生和老師的思想高度統一,在奔往高考的快車道上高速行駛。
五、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狠抓落實,每分必爭。
高考要取得穩定的成績,關鍵是要把能拿到的分數都拿到,所以抓基礎、促落實,是高三課堂的常態。與課本直接相關的知識、一卷的基礎題、名句默寫都是確保高考基本分的保證。所以我們提出了名句一分不丟,一卷每班30分以上的學生要超過30人的目標。為此無論復習什么專題,我們都始終堅持基礎訓練,天天名句,天天五個小題的快,學生每天不斷地積累、磨練。一模考試,我們一卷30分以上的學生平均每班達到45人,階段性地完成了目標。
重視對課本的回扣,加強對課內知識的理解。以前的考試,對于課本知識的考察大多是隱性的,而分析2017山東卷和全國卷的變化會發現,高考題與課本的聯系愈加密切,甚至從隱性轉向顯性考查。比如山東論述類文本閱讀《性格組合論》的第三個小題考察到了《雷雨》中周樸園和《祝福》中“我”的性格分析,其他地市的語用題中也有結合課本內容進行仿句的考查內容。所以對課本的復習不該是僅限于字詞以及文言知識,更應該是結合文體特征進行的全面復習。我們在進行專題復習的過程中,依據文體特征,把必修課本中的篇目進行了穿插回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6年的論述類文本閱讀的第八小題,又直接考到了課本上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情感。全國高考試題,文言文中加強了對文化常識的考查,這也是在日常的課本講解中要求我們引起重視的內容。
六、無規不成方圓,無矩不成方——重視學生答題思路和步驟的規范性訓練。
高三復習,我們首先為學生們建立起完整的知識框架,讓學生明確各種概念,在課堂提問和限時訓練中,有意強化學生的審題意識和答題建模。讓學生從千變萬化的出題方式中,找出核心考點,并思路清晰地做出解答。這樣的訓練需要反反復復,需要老師對作業練習全批全改,付出極大的耐心和毅力。當然,收獲也是豐厚的。今年高考閱讀題,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審題不清、概念混淆、文體意識差,而我們的學生在這些方面做得較好。
最后,我們必須要感謝王老師組織各位優秀教師為全市高三復習準備的沖刺材料,這些寶貴的資料為我們最后階段的復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滿天綻放的禮花,是我們實驗人和全市高三各位老師踏實努力、孜孜以求的回報。我們堅信,只要我們的目標正確,方法合適,工作細致,那么以后的無數個高考我們都將收獲“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喜悅。
【高考語文備考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備考計劃11-24
2016語文高考備考計劃11-24
2016高考語文備考計劃11-24
2016高考語文備考方案11-24
語文高考備考工作總結(精選10篇)08-31
語文高考備考方案(精選5篇)06-02
高考語文備考經驗總結11-24
高考語文備考復習計劃11-24
高考備考工作總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