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意向書注意事項
一、對方信息了解
1. 對方的發展經歷,從最初的起步,到現在幫助哪些店成長的案例
2. 對方有哪些別人沒有的優勢,涵蓋技術、人脈、策劃、營銷等方面
3. 對方對目前這種中低端消費使用,有沒有什么很好的對策
4. 對方如果想合作,對方有哪些好的合作方式
5. 對方若合作,期望目標是什么,涵蓋業績、管理、技術、服務等方面
6. 對方若合作,準備采取哪些有效的方式來解決目前店里的主要核心問題:人員、管理、技術、服務、業績等方面,分別有哪些好的想法
7. 對方對完成上述目標抱有多大的信心??對我們這邊有哪些需求??
8. 對方除了為本店帶來上述發展外,對后期發展有什么樣的規劃??
二、我方信息介紹核心
1. 我們發展本公司的決心
2. 我們在此區域內發展本行業的特殊優勢
3. 我們在過去的發展中,有哪些收獲,或者做的很好的地方
4. 我們在業績上的期許目標,我們在管理上存在的疑惑,在營銷手段上的局限,在服務制度和效果上的疏漏
5. 我們自己對解決上述問題,準備了哪些比較的思路和方向,目前需要哪些資源來解決這些問題,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
6. 我們隊未來的規劃和期望,在什么時間達到什么樣的規模和效果
7. 我們隊合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涉及股份和薪資問題
三、謝絕探討的問題
1. 關于培訓問題,不需要對方做過多的培訓介紹,我們要的整體上升,如果不能帶來公司整體效益的明顯提升,單一的培訓沒有任何意義
2. 購買對方套餐或者其他出資性質的合作,我們要的是核心的技術和管理以及運營策劃經驗,要求的是成熟的發展路徑,對于培訓,我們不反對,但這不是我們優先考慮的問題,如果培訓是對方整個規劃中的一部分,我們可以考慮。
3. 前期就需要高待遇,且目標較低,或者無目標的,這個,我們堅決不合作
4. 拒絕接受雙方利益捆-綁的,我們要的是團隊共同進步,避免出現,我們失利,唯獨對方得利的可能性。
備注:關于入股等核心的合作問題,還是由老板來談吧,你看怎么樣?
合作意向書注意事項 [篇2]
合作存在的問題
1.政策與法規不健全。政府缺乏有力的財政和政策、法規的支持,使院校與企業合作缺乏依據和潛力。盡管國家制定了相關法律來支持校企合作,但法律保障措施不力,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頭上。缺乏法律、制度的有效監控,沒有足夠的保障。因此,“政府呼聲高、促進措施滯后”是影響推進校企合作的關鍵問題。
2.有些企業觀念與認識不到位,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有學者提出當前的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形式是一種“認識性實習、生產實習和頂崗實習”;同時“學而優則仕”等觀念還制約著校企合作的推進;而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擁有自主經營權,企業和學校在經營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給“校企合作”蒙上一層陰影,具有“學校一廂情愿,企業無意參與”的特點。同時,盡管國家有文件規定,要求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或經營(利潤)總額提取一定比例的教育培訓經費,但由于各種原因,大部分企業并沒有提取此項經費或將此項經費用于職工教育培訓和培養高技能人才上。
3.深度不足、形式不多。目前校企合作無論從合作的內容與文化的融合、彈性學制的建立等方面缺乏深度,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內工業中心”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因此,目前的校企結合其實質是一種“換工式”的合作,雖然“換工式”合作在目前現實條件下有一定的意義,但“換工式”合作對培養目標又存在很大的負面影響,主要包括:企業以利潤為核心來安排教學實踐,影響了教學體系的科學性;學校以減輕負擔為重要內容來安排實踐實訓,使產學結合的結構合理性丟失,并導致學生成為簡單勞動力的使用,嚴重影響了教學本質。
4.院校的教學管理措施不強。目前,院校中的專業設置、培養方式、課程建設等方面與企業需求不符,大眾化和學科化等傳統的教學模式還影響著校企合作的培養方式,追求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職業特色不濃,培養的人才是“簡單操作型”,使校企合作產生了人為的困難;同時,校企合作的評價、學分認定、教學計劃的制訂等方面存在一定難度,也是影響校企合作深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5.學校從企業聘請的兼職“雙師型”教師的自身工作與兼職教學及其管理的矛盾。被學校聘請的企業兼職“雙師型”教師,一方面要完成企業內的本職工
作,另一方面還要完成學校里的兼職教學工作,由于這兩種工作的性質、要求和管理機制等都有很大不同,兩種工作會經常產生沖突和矛盾,而且往往難以協調。
解決校企合作問題的對策
1.建立相關的政策與法規。要盡快完善我國職業教育的法律體系,督促各級政府依據各地實際情況制定《職業教育法》的具體實施條例,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學校、企業或科研機構各方在實施職業教育中的責任與義務。政府要做好合作的“推動者、利益的協調者、過程的監督者、成果的評估者”等角色。
2.加強宣傳與交流。通過宣傳教育使企業充分認識到參加校企合作對企業所帶來的種種益處:可以直接減少企業的用人成本;企業依托學校資源,在員工培訓、技能提升、技術成果轉讓孵化等方面成本都將大大降低等。政府、學校、媒體更新教育觀念,并通過樹典型、設獎勵等措施,激發企業與社會參與職業教育的熱情。同時,學校要積極主動地與企業的廠長、經理及員工們加強聯系,擴大感情交流。在安排學生實習、實訓時,要與企業合作,制定詳細、周密的計劃,盡量在時間與地點上不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
3.加強管理與課程建設。學校要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和所需情況尋找合作對象,在確定符合雙方發展戰略并相互認同的合作模式的基礎上,建立具體的合作的目標體系、課程體系和執行計劃,并建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合作雙方要簽訂合約,并加強績效評估與監督,從而實現校企合作價值的最大化。政府部門要加強對企業提取教育經費的監管工作,對企業采取定期的監督和檢查工作。
4.推行發展“訂單式”教育,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學校要時刻關注企業需求的變化,調整專業方向,確定培養培訓規模,開發、設計、實施靈活的培養培訓方案,并做好企業科技創新、規范化管理、人力資源開發、業務領域拓展、互惠互利等工作, 真正把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落到實處。
5.加強學校與企業的溝通協調工作。對“雙師型”教師在學校的教學工作與在企業的工作時間安排好,避免出現撞車的現象。積極利用企業生產的淡季來為在校的學生授課,因為這些教師同時也是企業的生產技術骨干力量。同時學校自身也要積極地調整課時計劃,盡可能在企業生產的淡季來進行合作。
【合作意向書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合作的意向書06-03
合作的意向書02-18
投資合作意向書 合作投資意向書模板11-14
合作投資的意向書07-26
合作投資意向書05-09
關于合作的意向書04-29
合作意向書05-14
合作的意向書范文10-28
投資合作的意向書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