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市場調研報告
大學時代是學習知識和長生體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良好生活和飲食習慣的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掌握一定的營養知識,對于促進生長發育和保證身體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而當代大學生作業社會成員的組成部門,有著被時代所賦予的重大使命。開國領袖毛澤東曾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因此,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當代大學生要成為建設社會的棟梁之才,那么保證身體健康則是根本,而大學生的飲食習慣則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于是,就了解湖北民族學院大學生的飲食習慣,我們對此專門對校內學生做了一個題為“飲食文化節之飲食習慣”的抽樣調查。發放問卷450份,收回420份,有效率為100%。據調查顯示如下:
(一)營養的攝取:
據問卷的整理,在對校內的一些營養食物的攝取狀況如下:
牛奶和水果中含有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而大概只有70%的同學經常食用這兩種營養物品。而還有接近30%的同學只是偶爾或從不食用。這還說明,還有許多的同學都對牛奶和水果對人體的好處不夠深刻理解,而在葷素搭配中315人懂得平衡飲食,但還有近215的人因個人愛好,而不注重飲食的均衡搭配。中醫認為陰陽調和的食物才是最均衡的對身體有好處的。因此,平衡的飲食也很重要。
(二)飲食習慣
水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而所需的營養元素之一,但有許多同學卻并不了解人體所需的必要飲水量,而人體所需的平衡飲水量應在1000ml—1300ml之間。水能夠促進物質代謝,調節體溫,并有潤滑作用,是生命之源,不可忽視。而日常飲食規律有接近一半的人因
為放假而導致形成飲食不規律,而有29%的同學日常飲食不規律,現象頗為嚴重。眾所周知,膨脹食品中并未有過多人體所需的營養,且食品安全事件也是頻頻發生,但仍有小部分同學食用較多且有5%的人當主食。
(三)對健康和營養飲食的了解:
從這一項調查中了解到絕大多數人都能夠了解到健康飲食,但在就餐時,83%的同學卻因為其他因素而忽略營養的因素。表明對個人雖然對營養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卻因為許多因素而導致不能就餐有營養的食物。
在通過總結問卷調查,總結到一些校內大學生的生活習慣,例如:
①、因個人口味而忽略營養。
②在放假期間,飲食不規律現象嚴重增加。
③食用膨脹食品的現象嚴重。
④雖然知道并了解營養飲食,但卻食用得少。
⑤不懂食物的平衡
針對此次調查,我們對在校大學生的飲食健康和習慣狀況有一定的了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國民素質的提高,但在校大學生仍有許多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希望通過此次調查,有助于同學們改掉不好的飲食習慣從而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飲食習慣市場調研報告[篇2]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推廣居民營養膳食的科學化。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其營養改善與膳食結構的正確調整,直接關系到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但是現在很多在校大學生由于對飲食營養認識較差或不良飲食態度等造成一系列健康問題。為進一步探討大學生飲食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優化膳食結構,改善飲食習慣,注重飲食衛生,我小組針對我校區學生進行了飲食方面的調研工作。
二、調查相關說明
(一)調查目的
通過對大學生飲食狀況的了解,對突出問題的進不步討論,提出解決方法,讓大學生擁有更好更科學的飲食習慣。
(二)調查方法
我們對我校在讀生進行一次題為“大學生飲食習慣調查問卷”的抽樣調查,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調查普及各個系,能夠真實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飲食健康方面的情況。
(三)調查時間
11月日至12月15日
(四)調查范圍
XX校區的大一、大二學生
三、調查問卷分析
(1)您暴飲暴食嗎?
選擇經常的占總數的21%,選擇偶爾的有占總數的58%,選擇從不的占總數的21%
大多數同學選擇偶爾.不應該暴飲暴食。暴飲暴食不僅能破壞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腸炎、急性胃擴張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響心臟活動,還可誘發心臟病等,如果搶救不及時,會發生生命危險。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飲暴食。
(2)您早晨又喝水的習慣嗎?
選擇有的有65人,占總數的65%,選擇沒有的有35人,占總數的35%。大多數同學選擇有。這是一個很好的飲食習慣。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涼開水,有利于肝、腎代謝和降低血壓,防止心肌梗塞,有的人稱之為“復活水”。學者認為,人經過幾個小時睡眠后,消化道已排空,晨起飲一杯涼開水,能很快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稀釋血液,從而對體內各器官進行一次“內洗滌”。
(3)您有挑食的.習慣嗎?
選擇有的有34人,占總數的34%,選擇沒有的有66人,占總數的66%。大多數同學不挑食和偏食,這樣的飲食習慣有助于身體的健康成長。因為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由各種食物供給的,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品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單吃一種食物;不管吃的數量多大,營養如何豐富,也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因此,在飲食中,不可長期挑食或偏食。
1
(4)您就餐時邊喝水或飲料嗎?
選擇經常的有25人,占總數的25%,選擇偶爾的有53人,占總數的53%,選擇從不的有19人,占總數的19%。
大多數同學選擇偶爾。然而,人的胃腸等器官,到吃飯時,會條件反射地分泌消化液,如牙齒在咀嚼食物時,口腔分泌的唾液,胃分泌的含有胃酸等,與食物碎末混合在一起,這樣,食物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就被消化成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了。如果在吃飯前、吃飯時或飯后喝茶飲水,勢必沖淡、稀釋了唾液和胃液,并使蛋白酶的活力減弱,時久會使身體健康狀況不良。會沖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此外,飯后飲水過多,還會增加腎臟和心臟的負擔。故用餐時不宜喝水。
(5)您有吃早餐的習慣嗎?
選擇有的有67人,占總數的67%,選擇看情況而定的有27人,占總數的27%,選擇沒有的有6人,占總數的6%。
大多數同學選擇偶爾吃早餐。每天上午是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重要階段,非常需要大腦盡早地興奮起來,早餐則是啟動大腦的“開關”。機體中儲備的葡萄糖經過一夜的酣睡已消耗殆盡,激素分泌已經進入了低谷,大腦很難為無米之炊,記憶機能組織只好暫且進入冰凍狀態。長期不吃早餐會導致營養不均衡,抵抗力低,長期不吃早餐不但會引起全天能量和營養素攝入不足。
六、調查結果與結論
目前大學生對飲食習慣不夠重視,并形成了很多不利于身體健康的飲食習慣,這些主要是他們對飲食知識缺乏認識,不重視飲食的健康,這使大學生自己不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從而導致大學生的身體亞健康甚至疾病。
七、對策和建議
大學生必須學會科學用膳。科學用膳實質一定要解決好飲食習慣問題
根據醫學證明,科學的飲食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全面攝人營養素。年輕人特別要注意蛋白質和維生素的補充。各種營養素的攝人量以能滿足需要又不過量的原則。現在的學生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進入大學后,脫離了父母的監管,飲食上的單一性就愈顯突出,這就必然會妨礙營養物質的攝取,甚至產生某種營養物質的缺乏病。
2定時定量進食。
在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由于學習緊張或其他什么原因不吃早餐,一天只吃兩餐飯,或者進食無規律,饑飽不定,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為人的腦力活動主要靠血中葡萄糖的氧化供給熱量,而血中葡萄糖則是由一日三餐的飲食供給的。如果晚上5點半吃飯,到第二天早晨5點半已經12個小時了。這時血糖已降到較低水平,如再不補充飲食,血糖還會繼續下降。血糖量不足,腦力活動將會因能量缺乏而減退,這時注意力不集中,思維紊亂,并出現饑餓、頭昏、四肢乏力、手抖、心慌等癥狀。經常這樣還會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各種疾病。
此外,進餐時還需注意食量,食量以滿足食欲而又不覺飽脹為度。熱能供應量以維持體重為原則。體重超過標準的人應控制進食量;體重低于標準的人適當增加進食量。食量決不是越多越好,總之,三餐的安排原則是早餐好、中餐飽、晚餐少。早餐的熱量要占全天熱量的30%,中餐占40%~50%,晚餐占20%~30%。
【飲食習慣市場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精選市場調研報告02-22
飲食習慣07-15
鼠標市場調研報告08-05
酒店市場調研報告06-30
餐飲市場調研報告06-21
醫藥市場調研報告10-15
市場調研報告格式07-13
茶油市場調研報告02-23
林業市場調研報告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