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家長會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家長:
下午好。對于你們能在百忙中抽空來參加我校家長會,我表示衷心地感謝!
首先,我向家長們匯報一下我班的基本情況。我班現有學生34人,其中男女各17人。孩子們開朗活潑,集體榮譽感很強。
語文課上,同學們聽課率很高,課堂上歡聲笑語一片,同學們聯系自己生活的體驗,踴躍地表達自己出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如:唐通、李柳輝、胡智程、趙婉舒、李華鈺、廖詩雪、陳恬恬、王紫欣、鄧吉婭、陽昕煒、彭星、何遠茂、劉玲宏等同學,特別是李夢瀾、韋兆林、陸志豪、黃昱銘、蔣先鵬同學,他們在課堂上勇于挑戰(zhàn)自己羞怯、怕錯、怕同學取笑的個性,表現自己,不怕失敗,敢于跟老師、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這在從前是不可能的,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了不起的進步!一堂課下來,同學們經常意猶未盡,圍著我請我繼續(xù)上下面的課。
今天請家長來,就是想跟家長們就我這學期感受最深的一堂課交流一下有關感恩教育的問題。
在家長們的面前,有一本《語文書》,請家長將書翻到69頁,這是我們這學期學習的一篇課文《13 第一次抱母親》。請家長先看看這篇課文,我接著說說我的理解。
首先,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我也是一位母親,看完后,不知道有沒有哪位家長跟我有一樣的感受:當我的孩子長大后,是否如文中的作者一樣,雖說后知后覺,但總算體會到母親(或父親)深恩難報。也就是說,我們該怎么教會自己的孩子學會感恩?
各位家長,當我看完這篇文章,我的感覺就是:沉重!沉重!!!肩上的擔子太沉甸甸!我該怎么教我的學生?我該怎么教我的孩子?在學校,我是引導者,我是組織者,但是孩子們才是實施者,我不可能取代他們去思考,去體驗!這篇文章的內涵,我怎么引導學生去感悟,進而聯系實際讓孩子們在生活中體味?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在上課時,我向學生提了五個問題:
①“我”為什么要抱母親?
②“我”是怎么抱母親的?為什么?
③為什么“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④題目是“第一次抱母親”,文章一共描寫了幾次抱母親?哪一次才是“第一次”? ⑤課題“第一次抱母親”,“抱”到底是什么意思?
隨著對文章的理解,孩子們的感悟越來越清晰。文章最后,母親流淚了,我問孩子們:“母親的淚水說明什么?那是什么樣的淚水?你們的母親(父親)有過這種時刻嗎?有誰記得父母的生日?他們的結婚紀念日?”許多孩子羞愧地低下了頭。
在學完課文后,我補充了幾個內容。
一是講述了一個故事:《兩個母親》。請家長先自己看看這個故事。 附故事原文: 兩個母親
802號病房住著兩個患貧血癥的女人,一個是城里的,一個是鄉(xiāng)下的。
鄉(xiāng)下女人得知城里女人患的也是貧血時,很是感嘆:“不用問,你跟我一樣,也是個苦命人。得這個病的,都是勞累過度加營養(yǎng)不良。我丈夫死得早,留下3個孩子給我。這些年,我差點被他們累死。你有幾個孩子?”
“我就一個兒子。和你一樣,我也是一個人和孩子過。18了,在寄宿學校讀書。為了供他,我白天上班,晚上再出去打一份工??”
“你兒子一定有出息!熬幾年,你就該享清福了,吃再多苦、受再大累也值。” 城里女人被鄉(xiāng)下女人說得很高興,問:“你的孩子在做什么?”
鄉(xiāng)下女人撇撇嘴,說:“出大力唄。老大在家種地,老二在城里干活,老三跑廣東去打工
了。”深聊下去,兩個女人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三天后的九月初五就是她們50歲的生日。 轉眼到了九月初五。早晨起來,鄉(xiāng)下女人泡了兩碗方便面,遞給城里女人一碗,說:“孩子都不在身邊,咱們自己吃碗長壽面吧!”
她們還沒有把方便面吃進嘴,闖進來一個黝黑的漢子,他手里拎著個保溫飯盒,頭上冒著汗,進門就道:“媽!你吃上了呀?”篇二:
尊敬的各位家長:
下午好。對于你們能在百忙中抽空來參加我校家長會,我表示衷心地感謝!首先,我向家長們匯報一下我班的基本情況。我班現有學生34人,其中男女各17人。孩子們開朗活潑,集體榮譽感很強。
語文課上,同學們聽課率很高,課堂上歡聲笑語一片,同學們聯系自己生活的體驗,踴躍地表達自己出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如:唐通、李柳輝、胡智程、趙婉舒、李華鈺、廖詩雪、陳恬恬、王紫欣、鄧吉婭、陽昕煒、彭星、何遠茂、劉玲宏等同學,特別是李夢瀾、韋兆林、陸志豪、黃昱銘、蔣先鵬同學,他們在課堂上勇于挑戰(zhàn)自己羞怯、怕錯、怕同學取笑的個性,表現自己,不怕失敗,敢于跟老師、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這在從前是不可能的,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了不起的進步!一堂課下來,同學們經常意猶未盡,圍著我請我繼續(xù)上下面的課。
今天請家長來,就是想跟家長們就我這學期感受最深的一堂課交流一下有關感恩教育的問題。
在家長們的面前,有一本《語文書》,請家長將書翻到69頁,這是我們這學期學習的一篇課文《13 第一次抱母親》。請家長先看看這篇課文,我接著說說我的理解。
首先,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我也是一位母親,看完后,不知道有沒有哪位家長跟我有一樣的感受:當我的孩子長大后,是否如文中的作者一樣,雖說后知后覺,但總算體會到母親(或父親)深恩難報。也就是說,我們該怎么教會自己的孩子學會感恩?
各位家長,當我看完這篇文章,我的感覺就是:沉重!沉重!!!肩上的擔子太沉甸甸!我該怎么教我的學生?我該怎么教我的孩子?在學校,我是引導者,我是組織者,但是孩子們才是實施者,我不可能取代他們去思考,去體驗!這篇文章的內涵,我怎么引導學生去感悟,進而聯系實際讓孩子們在生活中體味?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在上課時,我向學生提了五個問題:
①“我”為什么要抱母親?
②“我”是怎么抱母親的?為什么?
③為什么“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④題目是“第一次抱母親”,文章一共描寫了幾次抱母親?哪一次才是“第一次”? ⑤課題“第一次抱母親”,“抱”到底是什么意思?
隨著對文章的理解,孩子們的感悟越來越清晰。文章最后,母親流淚了,我問孩子們:“母親的淚水說明什么?那是什么樣的淚水?你們的母親(父親)有過這種時刻嗎?有誰記得父母的生日?他們的結婚紀念日?”許多孩子羞愧地低下了頭。
在學完課文后,我補充了幾個內容。
一是講述了一個故事:《兩個母親》。請家長先自己看看這個故事。
附故事原文:
兩個母親
802號病房住著兩個患貧血癥的女人,一個是城里的,一個是鄉(xiāng)下的。
鄉(xiāng)下女人得知城里女人患的也是貧血時,很是感嘆:“不用問,你跟我一樣,篇三:家長會發(fā)言稿:感恩與勵志同行
家長會發(fā)言稿:感恩與勵志同行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榮幸能夠站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成長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分享孩子不斷進步帶來的歡樂。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在座所有的'家長向辛勤工作的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是你們的耐心輔導、科學引領讓我們的孩子在學習中勇往直前,在與同學的交往中和睦相處,讓他們的身心得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今天的活動,我們感受到了學校和老師們培養(yǎng)孩子的殷殷心切。昨天晚上兒子告訴我說,老師讓我在今天的家長會上,作為家長代表說幾句,說實話我很忐忑,因為說到教育孩子的經驗我還真說不上來,而孩子似乎也看出了我的顧慮,他對我說:“媽媽,如果你不想說,你可以跟老師去說的”, 看著孩子失望的眼神,我一下子警覺起來,作為家長的我們,如果遇到一點問題就想著退縮那又怎樣去要求我們的孩子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呢?于是我讓他安心,并對他說:“我不會放棄機會的,相反我會做好積極的準備,我一定會盡我所能迎接這個挑戰(zhàn)的。” 于是今天我站在了這里。我把這些說出來就是想讓同學們知道,沒有誰是天生就行的,只要自己肯努力,下功夫,哪怕我們取得的進步只有一點點,那我們也算是成功的。我們要相信我們自己,我們行的!
在這里我還想對所有的同學們說兩句:不管將來你們會做什么,走多遠,在你們人生的道路上,父母總會在你們身邊,家永遠是你們溫暖的港灣,父母永遠是你們最知心的朋友;第二:就是同學們,你們擁有健康、年輕、聰明,應該不斷地學習、積累和創(chuàng)造,希望你們懂得珍惜和把握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感恩家長會演講稿】相關文章:
家長會感恩演講稿01-28
家長會感恩家長演講稿01-27
家長會學生感恩演講稿01-28
家長會感恩父母演講稿10-19
關于感恩的家長會演講稿08-26
感恩父母主題家長會演講稿07-20
關于感恩父母家長會演講稿07-06
家長會感恩父母演講稿(5篇)10-22
家長會感恩父母演講稿 (5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