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與收獲 演講稿
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有幸站在這里演講,首先我感覺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幸福,因為我是我們學校一百多名教師員工當中的一員,更確切的說,因為我是一名光榮的教師,因此我感到幸福。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奉獻愛心,收獲幸福》。
冰心老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有愛便有了一切。”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較強的業務素質,更重要的是要有顆愛心。作為老師,在學校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知識的引導者,又是學生的朋友,更要像慈愛的母親那樣去關心他們,踏上三尺講臺,我正為實現這一切而努力著。
對于家庭,我是很不稱職的,家庭對于曾經的我只是一個旅館,自07年一直到我結婚之時我都忙碌在學校,當了一屆又一屆的班主任,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們,早來晚走,甚至他們畢業參加工作了,也會服從學校的安排,跟蹤學生實習進廠,陪伴他們度過實習期,而此時家的概念也就是一個可以休息睡一個覺的地方。現在的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從此對家庭多了一絲牽掛,心中有了對家的戀戀不舍清晨看著熟睡孩子稚嫩的臉戀戀不舍的走,在路上滿腦子一直播放折孩子醒來時的種種,看不到媽媽的面孔,躲不進媽媽的港灣;中午也需要在孩子的哭聲中斷然離去,不忍看孩子流淚的臉;晚上最怕的就是有晚自習的時候,因為即使回去的再晚小家伙也會堅強的對抗著困神,等待我的歸來才一周歲的小家伙啊,每次回家只能深深的將孩子摟在自己的懷里,親吻著孩子小小的臉龐,悄悄收起眼角的淚水舍棄了自己的孩子,為了學校里的孩子們。然而我卻知道,在從教的道路上,何止一人有和我類似的經歷和感受! 我們痛且幸福著。
“幸福”被很多人定義過,而作為教師,我認為我們更比別人多一層含義。工作生活中的悲歡離合,有家人朋友噓寒問暖,如果你不是老師,這也許就是全部。因為教師這份職業我們還有另外的收獲。那就是:與學生相互關愛的幸福。當你傾盡所有的愛和期望,培育著一顆顆珍珠,因為有愛,我們的學生即使不完美,他也可愛,即使不聰明,他也純潔。所以我希望我是心靈的雕刻家,永遠也展不出作品,卻可以把愛存起來,收獲數也數不完的利息。奉獻愛心,去收獲一種人生額外的幸福!
人們常說,教師是蠟燭,照亮別人;我更認為,教師更象火炬,熊熊燃燒中給與學生前進的方向。2015年我跟蹤07級計算機班的學生去江蘇吳江的東金電子進廠實習,
學生們克服了水土不服等種種困難,正滿心歡喜的等待著回家的日子,可誰曾想天有不測風云,我們遭遇了江蘇大雪,頓時交通不暢,可為了安慰我們的孩子們,我們不得不吳江、昆山兩地跑,公交車、長途車都癱瘓了,甚至連出租車都沒有,最后只好通過熟人介紹,才有人愿意冒著路滑來充當我們的司機。最后多虧了楊校長的關懷和劉德強主任的遙控指揮,沒有辜負孩子們的信任,終于我們排除萬難登上了回家的車漫漫回程路,直到下車的那一瞬間看到楊校長和劉主任他們,看到了自己的親人,懸著的心頓時踏實了,心底涌出了別樣的溫暖,我們安全到家了孩子們的信任,領導們的關心,無不讓我感到欣慰。我可愛的同學們,是你們給了我莫大的信任和安慰,有你們的信任與關愛,再苦再累,我無怨無悔!因為我感到了我付出的價值了。那真的是一種巨大的幸福。這巨大的幸福感難道還不夠嗎?還是魏書生說得好: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當作宏偉的世界去研究,你就會發現無窮的樂趣。
有句話:工作著的人是美麗的。我要說,工作著的教師不僅是美麗的,更富有魅力。因為雖然我們平凡,我們卻用平凡來鑄就輝煌,雖然我們清貧,我們卻用清貧造就富有。
作為教師我無怨無悔,愿意繼續奉獻那份光和熱。為什么我要做老師?我要說:我想做老師!我愿做老師!并將一直堅持下去!這就是我的答案!
奉獻與收獲 演講稿 [篇2]
樹葉由綠變黃,天氣由暖變冷,半年的時光就這樣匆匆而過。我們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在新年鐘聲敲響之后結束了。在本學期中,我班三位老師共同配合、協調一致,不僅圓滿完成了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還從多方面對幼兒的各種能力進行了培養。半年來,孩子們的變化很大,不僅長高了、變壯了,而且更加懂事。看到孩子的進步,家長們笑在臉上,喜在心里。
在常人眼里,幼兒教師的工作是如此的輕松。每天與那么多孩子一起玩笑、游戲,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在這十幾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明白了這一看似游戲一樣的工作,其實是很復雜、很繁瑣的,需要我們付出時間、付出精力、付出愛心。
為了更好地培養和教育幼兒,我抓住以下幾點來開展工作:
一、走到幼兒中間,贏得孩子們的信任和喜愛
曾有許多人問我:“每天接觸那么多的孩子,聽著他們唧唧喳喳的叫喊聲,你不覺得煩嗎?”我告訴他們:“只要你用心去接納每一個孩子,與他們相處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本學期我所教的大(二)班幼兒大多數都是原來小(二)、中(二)的孩子,從一入園我就是他們的老師。兩年來的學習生活,我已經相當了解他們,并與他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雖然這些孩子中不乏調皮、搗蛋的“淘氣王”,但我還是敞開我的胸懷來接納他們,用慈母般的`言語針對他們的過錯進行耐心教育,使他們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從而愿意改正。在課堂上我是一名“嚴師”,認真地教給他們知識。課下我更像他們的朋友,同他們一起游戲、一起歡笑。孩子們喜歡圍在我的身邊,更不時地有幼兒用手摸摸我的頭發、我的臉,趴到我的背上……他們喜歡聽我為他們講一些希奇有趣的事情,為了滿足孩子們那充滿好奇的小腦袋,我經常利用業余時間讀十萬個為什么,然后再去講給他們聽。雖然辛苦一些,但看到孩子們那種獲得新知識后滿足的表情,我的心情也快樂到了極點。
二、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使每個幼兒都有進步
這學期我們班又新來了幾名幼兒,都是年齡小的,有的從小班直接升入大班,還有沒上過幼兒園的。這幾個孩子不論是上課、吃飯、游戲都明顯地不如我班原來的幼兒。家長們著急,孩子們也缺乏自信。為了讓這些幼兒能較快趕上其他孩子,我采取了以下方法進行教育:
首先讓他們學會如何坐下聽課,每次上課我都會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以引起這幾名幼兒的注意力,并多提問他們,讓他們增強參與意識。
其次下課活動時,讓大些的孩子帶著他們玩,使他們融入到集體之中。
再次每當他們有了進步就及時表揚并發給進步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此外,我還與家長進行溝通,共同教育幼兒。一段時間過后,這幾個孩子有了很大的變化,能夠坐下聽講了,作業也寫得很認真,吃飯不剩了,我為他們的進步而高興。
三、用評比活動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本學期我班除了繼續開展進步獎活動外,還針對心理健康課進行了“棒小孩”評比活動。
我制作了一個“棒小孩”評比欄,貼上幼兒的照片,并為每節心理活動設計了不同的粘貼,每上完一節課都會把相應的粘貼發給那些能獨立地、主動地完成任務的孩子,讓他們貼在評比欄中自己的相片上。我還自編了一首“棒小孩”兒歌和一些比賽時喊的口號,對成功的幼兒以示鼓勵。孩子們對這種上課方式非常感興趣,每次上心理活動課都特別興奮,全班幼兒能很快地完成任務,表現突出。
我還把“棒小孩”的評比延伸到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之中,并在言談話語中鼓勵他們,夸他們都是真正的棒孩子。這樣一來,孩子們的學習、做事勁頭更足了。每天先到園的幼兒都能主動地把椅子擺好,手絹掛好,平時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的多了;隨便說話、打人的少了。因為他們都想做一個最棒的小孩。
【奉獻與收獲 演講稿】相關文章:
演講稿收獲與奉獻01-27
奉獻與收獲演講稿01-26
奉獻者收獲的是幸福經典散文07-04
奉獻的演講稿01-27
奉獻的演講稿07-30
奉獻家鄉 演講稿01-27
團結奉獻的演講稿01-27
教師演講稿 奉獻01-27
教師奉獻的演講稿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