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的奉獻教師演講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教師愛的奉獻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愛的奉獻》
四年前,懷揣著兒時的夢想,我踏上了日照海事專修學院的講臺,開始了我做教師的漫漫長路,一路走來,雖有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時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四年的辛勤耕耘,四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愛上了教師這一平凡而偉大的職業。
作為一名教師,我愛我的學生,我愛我的事業,我執著著我的追求。
師愛,是指教師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熱愛。教師只有熱愛教育事業,才能熱愛學生,才能面向全體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師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應該注意不斷培養自己真誠的師愛,使學生由“親其師”而“信其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概括其內涵。從愛學生的角度講,就是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記得我曾經看到過一份調查報告,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里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喜歡淵博知識型老師的學生占31%;而喜歡具有師愛型的學生達到53%,他們希望自己的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 由此可見,在學生們的心中,一個富于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具老師魅力。學生表示:對有愛心的老師他們會自覺尊重教師的勞動,十分愿意接近老師,希望與教師合作,把教師看成是父母親般的親人。他們愿意向老師袒露內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教育需要師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體、美、勞等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是先決條件。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這種師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做到一是關心學生,不僅在學習方面,而且在身心健康、品德修養等方面都給學生以關愛。二
是尊重學生,時刻進行換位思考,要從被自己批評的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三是對學生持一種寬容的態度,時刻想到他們還是不懂事、不成熟的孩子,自己在孩童時代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們正是因為不完美才需要我們教育、指導,如果所有的人都完美了,我們還給誰當老師呢?四是了解學生,深入了解和熱情關心,是師愛最突出的表現
記憶的行囊里,一代名師魏書生那詼諧幽默的談吐、那淵博的學識,讓我崇拜不已。大災面前,譚千秋老師那無悔的抉擇,用男兒血肉之軀托起人間最美麗的彩虹。他們一個是生者永無止境的燃燒,一個是死者用一種舍己的大愛共同譜寫對人民教育的無限忠誠。他們的精神如春風化雨般影響著我,更鞭策著我。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這種至死不渝的情懷將滾滾紅塵中種種誘-惑淹沒,更讓那些功名利祿隨著一江春水付諸東流。我堅信:一支粉筆,三尺講臺,一顆愛生如子,愛校如家的心,足以讓我的人生寫滿精彩!
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
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
謝謝大家!
教師愛的奉獻演講稿 [篇2]
早在兒時,我心里就種下了一顆種子,一顆期待教師這份職業的種子。這棵種子漸漸生根,發芽,今天,它終于結出了果實—─我成為了一名教師。當我懷著崇敬走上三尺講臺,透過教師職業的光環我看到的是平凡,看到的是平淡,看到的是這平凡與平淡中飽含的“愛”。
在人生的辭典里,“愛”一詞最為廣博、深奧,但在每個人愛與被愛的生活中,它又是那樣的單純與具體。李××,一位普通的山村教師,在偏遠小學任校長三十年,他用“愛”詮釋的教育,使我深切感受到一位平凡的山村教師所孕育的偉大。
不管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在生活上,愛學生是他的一種習慣。全校最調皮搗蛋的班級,他自告奮勇去挑起重擔。面對學生們的叛逆,他從不惡言相譏,在他看來,學生永遠是最單純可愛的,生活在批評中的學生將學會譴責,生活在鼓勵中的學生將學會自信,所以他總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勸誡引導他們,學生的自制力差,總是一犯再犯,他就跟著一次再一次的勸導,在他語重心長的談話中充滿了慈愛。
《教師愛的奉獻演講稿》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讓我來說說李老師的一件小事,李老師班上一個頑劣的學生,對李老師總是不以為然。一次放學后,貪玩爬樹,結果從樹上摔下來動彈不得,旁邊的同學見了嚇得跑回學校找老師,當時李老師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聽到消息后,丟下筆就跟著跑出去,檢查了學生的傷后,李老師的臉一下變得煞白,他發現可能骨折。李老師焦急的撥打電話,聯系車,并不停的催促著。學生的嘴唇慢慢發青,豆大的汗珠直淌。看著痛苦的孩子,李老師轉過臉,擦去了心疼的淚水。村里的交通很不方便,很久,車終于來了。李老師小心的把孩子抱上車,到了市里的醫院,經醫生診察說是左腿小腿骨折,需要馬上接骨,住院費至少是一千多元。李老師知道這個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由奶奶一個人帶著他。于是他決定自己先墊錢,給學生辦住院手續,一邊就打電話告訴學生的奶奶,快考試了,他想給她孫子補幾天課,接孩子在自己家里住幾天。一切安排好之后醫生開始準備接骨,學生畢竟只是個孩子,嚇得直哭。這時李老師像抱著自己的孩子,不停地撫慰他,使他安靜下來。學生終于被送進了手術室,李老師又再次擦去了他那已深陷下去的眼眶中的淚水。等接好骨,打上石膏,回到病房打點滴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多,李老師又忙著到外面給學生買了盒飯和零食,喂給他吃。深夜,孩子痛得無法入睡,李老師便一直陪著孩子和他講故事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到第二天,第三天,一路上見到的是李老師來回學校和醫院的身影。
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里,還有著無數和這位學生一樣的留守兒童、貧困生,
他們的父母或是在外地奔波,或是已經離去在家里他們得不到好的照顧,得不到好的教育,養成了一系列壞習慣,不尊敬師長,厭學,逃學。而家長則趕著孩子下地干活,“讀書無用”是他們的口頭禪,他們對學校不理解,對教育不支持。面對山村里這種教育工作難以開展的情況,李老師從不抱怨,從不氣餒。做為校長的他跋山涉水,敲開了一家又一家學生的門,吃了多少閉門羹,挨了多少白眼和漫罵,但他不放棄,一次,兩次,三次他一直堅持著,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輟學。因為他知道,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孩子的命運,只有教育才能改善山村艱苦的生活。
如今的李老師已過知命之年,他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這方土地,他那充滿愛的聲音永遠回蕩在這山谷間。無數和李老師一樣扎根山鄉的人民教師,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單調與平凡中,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奉獻著自己的愛。他們用平凡的一生,忠誠的一生,坎坷的一生,無私奉獻的一生,譜寫了山鄉教育的美麗篇章,托起了山鄉孩子明天的太陽。他們將生命之根深深植入教育的土壤,在清貧的三尺講臺上揮灑知識的甘露,用純潔的粉筆書寫了人生動情的畫面,他們放飛了希望,舉起了別人,奉獻了自己。
我慶幸自己也是一名教師,我為自己的選擇感到自豪,李老師和那無數的山鄉教師就是我學習的楷模,是我前進的動力。白鴿奉獻給藍天,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學生,我不停的問,不停的找,不停的想,我只有將我滿腔的愛奉獻給你們。
教師愛的奉獻演講稿 [篇3]
小時候,我做過許多夢,這些夢都是色彩斑瀾的,像童話充滿了孩童的幻想。長大了,這些夢都離我遠去,只留下了三尺講臺。當我第一次走進小學,當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聚集在我身邊時,看著他們充滿稚氣的臉我突然感覺,我原本也可以這么高大。十幾年來的工作經歷,使我學到了許多為人師表的真諦。
工作閑暇之余,內心深處時常有一個聲音在問:新世紀已經來到,作為跨世紀的青年,跨世紀的教師,你將怎樣做,才能夠在將來做到問習無愧?
我們的職業是教書育人,我們的奮斗目標當然是將“人”育成新世紀國家的棟梁、民族的希望。我們在教書育人、傳道授業中奉獻給孩子們的是知識。有人把教師比喻成伯樂。的確,我們是新世紀的伯樂,不僅要善于發現千里馬,而且要喚醒和發掘普通馬的潛力,使之成為千里馬。我們所選擇的路是任重而道遠的。教師對孩子的愛是一種博大的愛,只有源源不斷地給予,沒有回報,沒有索取。高爾基說:“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奉獻所學的一切。”這就告訴我們,奉獻需要動力;而這動力就來自崇高的理想,來自于對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有了這一股動力,才會有無私的奉獻行為,而我們大家都為這共同熱愛的事業忠誠地工
作著。
眾所周知: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教師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效應。所以實際上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高素質。
現代型教師要具備高層次的現代素質。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認為: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21世紀的人才必須掌握現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須具有較強的創造力和適應性。
所以教師首先需要從傳統型教師向現代型教師轉軌。學習是奉獻的前提,只有不斷學習,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適應不斷更新的現代教育,適應求知欲旺盛的孩子。要真正把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作為教育的重點,使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不斷地和有效地更新、掌握所需的科學知識、民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去創造性地工作。
教師還要具備高尚的師德,強烈的事業心,把自己的精力和心血撲在培養現代化人才的教育事業上,有高度的奉獻精神。“無德無以為師”。教師的思想道德品質在教育中會滲透于全部的教育過程,它起飛的作用是難于估量的。因此,教師
必須處處有高深的道德品質,必須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須處處以身作則,讓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風為學生樹立好榜樣。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
“德高為范”固然重要,但學高才能為師。根據現代發展的需要,既要有比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相關學科的一般知識,要轉變教育觀念,屏棄傳統陳舊的教法,運用教育教學規律,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育學、心理學等基本理論,并將其有效的創造性地運用于實踐中。不斷改革,不斷優化教學,大膽探索,科學地解決問題,善于汲取最新成果,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開拓創新,有真才實學去教育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教師愛學生就是對學生尊重、理解、信任,給他們信心,與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現在,大力提倡“蹲下來,看孩子的世界。”賞識學生,使我們走向學生,縮短了師生情感距離,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享受過賞識的人們都不會忘記那種美好的感受。記得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所憎恨的老師,是在任何時候也不可能從那里得到表揚和承認什么事情做得好的老師。”為人師表,要不失時機地賞識、信任、尊重、寬容和提醒學生。一個微笑,一句稱贊,一個親切的動作,溫暖 暖了學生,也亮麗了自己。
“春蠶到死絲方盡”。我們是跨世紀的教師,時代賦予我們
[ 結 束 ]
【教師愛的奉獻演講稿】相關文章:
愛的奉獻作文06-28
愛的奉獻作文07-02
【熱】愛的奉獻作文10-28
【精】愛的奉獻作文10-28
愛的奉獻作文【精】10-28
愛的奉獻作文【推薦】10-22
愛的奉獻作文【薦】10-22
【推薦】愛的奉獻作文10-15
初中愛的奉獻作文11-02
愛的奉獻作文【熱門】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