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鎮三春工作匯報
**市**鄉實際定居**戶、**人,現有**個行政村,**個村民小組,開墾耕地**畝。其中鹽堿耕地**畝,占備耕面積的**%。其中**%以上為中重度鹽堿地和風蝕地,土地鹽堿化程度嚴重,還處于土壤改良期,種植業收入入不敷出,加之渠系不配套,開墾耕地不能全面耕種。**年和**年分別耕種**畝和**萬畝,而且結構單一,**%以小麥為主,單產低,**年僅為**公斤。農民收入只能靠外出打工和養殖為主。**年全鄉農民人均收入為**元,還處于絕對貧困狀態。
為加快全鄉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結合實際,按照“產業富民與土地改良和生態治理相結合”的指導思想,采用資金扶持,政策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以優化產業結構,大力培育高效**產業和發展設施養殖為主導產業,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選擇耐鹽堿先鋒作物甜菜、油葵、紅花、苜蓿為突破口,全力以赴,抓好“三春”生產:一是春耕春播井然有序。從去年秋天開始,采取灌溉洗鹽排堿水等措施集中改造土地**畝,平田整地**萬畝,拉沙壓堿**畝,秋冬灌保墑**畝,貯備化肥**噸,籽種**噸。今年全鄉落實播種面積**畝,較上年增加**畝,其中:小麥**畝,****畝,甘草**畝,甜菜**畝,油葵**畝,苜蓿**畝,紅花**畝,孜然**畝。春播從**月**日到目前小麥、孜然已播種完畢,甜菜、紅花已播**%。。二是科技培訓扎實有效。結合冬季集中教育活動和“三春”春播期間,聘請**研究所、**市和**市農技專家、**糖廠、**油葵加工廠技術員進行集中和現場科技培訓**場次、**余人次,組織鄉村組黨員干部和產業帶頭人**余人赴周邊兄弟鄉鎮學習考察,觀摩新農村建設、設施養殖,新型林果產業發展的先進做法和經驗,印發土地改良、農業種植、養殖業技術資料**萬余份,拓寬了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的發展思路。三是增收產業特色明顯。①嫁接培育高效**產業。**年,全鄉新種植****畝(累計已 1
達到**畝),其中:**村**畝,**村**畝,**村**畝。建成**示范園區一個,落實定植**示范方***畝,涉及農戶**戶,按照統一模式全部采用**m***m標準化栽培技術示范定植,引進**新品種**個,建立新品種篩選示范園**畝。從**月26日開始至目前已全部定植完畢。②在**村和**村引進種植甘草**畝,同時,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采取“公司+農戶”的推廣模式,由**鎮**農副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糖廠、**油葵加工廠和農戶簽定種植訂單,落實種植甘草、甜菜、油葵等耐鹽堿先鋒作物面積**畝,其中,落實甘草**畝,甜菜**畝,油葵**畝。③**年計劃修建高標準設施圈舍**座,其中:扶持**村修建暖棚圈舍**座、**村修建暖棚圈舍**座、**村查漏補缺修建暖棚圈舍**座,所有圈舍全部與改造旱廁相結合,在**月底落實到戶并動工修建。今年全鄉計劃調引肉用種公羊和基礎母羊**0只,其中基礎母羊**只,率先在**村和**村實現常住戶戶戶建成**座高標準設施圈舍,戶均養羊**只以上,力爭全鄉羊飼養量達到**只,年出欄**只,同時全鄉種植優質紫花苜蓿**畝,落實綠肥種植面積**畝。 2
【鄉鎮三春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鄉鎮工作匯報08-03
鄉鎮掃盲工作匯報08-03
鄉鎮抗旱工作匯報08-03
鄉鎮殘聯工作匯報08-03
鄉鎮近期工作匯報08-03
鄉鎮水利工作匯報08-03
鄉鎮僑情工作匯報07-18
鄉鎮防汛工作匯報08-02
鄉鎮團委工作匯報08-03
鄉鎮雙擁工作匯報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