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科普特色工作匯報
**社區位于虞山北麓,三面環河,204國道貫穿南側,中心河貫穿東西,水陸交通便利,地勢平坦,轄區面積1.65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3690人,1684戶,社區服務中心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科普工作是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居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社區在開展科普工作中,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創建科普示范社區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科普法》,努力推進《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的貫徹實施,創新地開展好科普工作,加大科普工作的宣傳力度,加強宣傳陣地的建設,以社區單位為依托,以科普活動為載體,以創建科普示范社區為目標,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向社區居民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整體推進社區科普工作有序開展,為促進社區文明建設發揮積極的作用。現在,我就**社區開展科普工作的情況匯報如下:
一、 領導重視,健全組織機構,把科普工作落到實處。
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提倡科學方法是貫徹“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實踐,也是社區科普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社區班子成員具有較強的科教興趣意識,在今年年初成立了社區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由社區主任擔任組長,配備一名人員專職負責科普工作,并以此為依托,在社區中抽選出一些文化程度高、熱心科教事業的社區成員和居民代表組成社區科普宣傳員和科普志愿者服務隊,構建了社區科普工作隊伍、科學教育基地、科普宣傳員、科普志愿者隊伍自上而下的社區科普網絡,有效地保證了社區科普宣傳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二、強化科教意識,加強陣地建設。
社區主體是一個人口集中、居住穩定的雜居型,為強化社區居民的科教意識,確保社區科普活動陣地更好地發揮作用,社區利用各種渠道,通過自籌經費和上級扶持,來完善社區科普宣傳設施建設。每年社區對轄區原有的一些破損、老化的健身器材進行維修和改善,讓居民的健身活動更能得到安全保障;定期會對黑板報、宣傳欄進行全面更換,內容豐富多彩。社區的健身房(內設跑步機、按摩機、殘疾人康復器材等)、乒乓室、圖書室(內有5000多冊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內有電腦6臺)、老年活動室等,為居民開展自己喜聞樂見的文體
活動提供了保證。目前社區擁有室外運動場地2100多平方米,其中籃球場、門球場各一塊,健身路徑3套,總投資100多萬元,于2015年6月28日全面投用,引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科學健身的有益活動,提高健康水平,促進科普工作的開展。
社區還設有**民間文化苑,“**民間文化苑”是**管理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常熟市委、市政府和虞山鎮黨委關于“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創新抓亮點”而開展的一項文化建設實事工程,該文化苑面積60平方米左右,是虞山鎮文化藝術場館建設中新增添的一個民間文化藝術傳承亮點。苑內介紹了**3600年來歷史的沿革、風土人情、民族風格,展示了**的良渚文化、齊梁古剎白雀寺、商代賢相巫咸、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等歷史文化遺跡、名人及**民間文化傳承發展、建設的圖片共300多幅。民間文化苑的建成又給社區居民增加了一處學習、教育的活動場所。此外,社區內還設有固定宣傳欄和黑板報,可以向轄區居民傳播保健、婦兒、時事等資訊,而且也是每個月更新一次宣傳內容。社區的科普活動室中存有1000多冊有關科普圖書和刊物以及大量的科普宣傳光盤,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三、健全網絡,組織高效科普志愿者隊伍
由社區黨員、轄區志愿者、各行業技術人員等組成一個較為系統、素質較高的科普工作者隊伍,社區書記、主任親自負責隊伍的管理和建設,建立花名冊,實行科學統一管理,對歷次志愿活動進行及時記錄,健全科普志愿者隊伍網絡建設。與此同時,我們利用社區市民學校辦起了各種科普學習培訓班及健康講座等,加強對居民、志愿者的培訓,不斷提高隊伍素質,每年參加社區科普學校學習的學員均達35人以上,學員們的學習熱情十分高昂。
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單靠社區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充分發揮地域優勢,以社區的科普資源為依托,以科普創建為抓手,將科普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積極探索社區科普活動的新模式、新方法。社區充分利用轄區內小學、中學、工商所等單位資源,加強與社區內科技工作者的聯系,資源共享,開展了具有特色的科普活動,進一步完善了科普志愿者隊伍網絡。
四、找準契機,經常性地開展“科教進社區”科普宣傳活動。
社區以創建科普示范社區活動為契機,以《科普法》為準繩,緊緊圍繞上級
《社區科普特色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精心策劃和實施科普工作,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科普宣傳活動。
1、抓好日常性的科普教育工作。社區積極發揮社區科普宣傳員和科普宣傳志愿者的作用,充分利用轄區單位等科教基地和社會各方資源,依托“兩校一院”、文明市民學校、社區居民活動室、社區人口學校等場所,舉辦科普講座、健康體檢、放映科普VCD片,發放退管服務宣傳、優生優育、預防艾滋、乙肝病防治等科普資料,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去年我社區結合“衛生安全進社區”、“法律服務進社區”等活動,以及健康教育、計生、消防、禁毒、暑期教育等內容,多次組織科普培訓、咨詢、講座、宣傳等活動,發放各類科普宣傳材料3000多份,接受咨詢服務的群眾達700多人次。 2、組織社區科普志愿者積極參與特殊節日的社區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利用“三八婦女節”“五四青年節”,開展心系女性健康知識培訓,捍衛婦女和兒童的合法權益,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元旦佳節,組織居民開展了“鄰里一家親,歡樂度元宵”聯歡活動,讓大家共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的魅力;利用“3.15消費者權益日”,邀請蘇州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宣講團常熟分團的王志良老師給青少年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消費知識課;利用“國際禁毒日”,舉辦“愛惜生命、遠離毒品”圖片展,增強社區居民識毒、反毒、拒毒意識;利用“世界紅十字日”,請市二院的陳福安醫生為老黨員上了一堂養生保健知識講座;利用“全國科普日”開展預防疾病、科學生活常見病多發病專欄宣傳;利用“重陽”節,組織居民開展“城鄉居民手牽手 歡歌笑語慶佳節”——迎國慶、慶重陽 暨紀念“9·25”《公開信》發表31周年文藝專場;并利用各種契機組織居民參加有益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
3、立足社區,切實做好對青少年群體的科普教育工作。青少年是科普宣傳工作的主要對象,在青少年中開展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社區科普宣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區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我們立足本社區實際,積極探索創新載體和方法,采取“聯建、聯動、聯教”的方式,調動和凝聚各方力量,不斷提升工作效果。
**社區與轄區學校密切合作,把科普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利用學校宣傳欄、黑板報開展青少年科普知識宣傳教育;組織青少年開展了以“黨旗舞動,紅心飛揚”為主題的活動;舉辦校園科普知識講座;舉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活動;開展暑期讀書活動;組織各類參觀活動等等,增強青少年的科學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揮科普教育在提高學生素質、教學質量和提升學校形象等方面的作用。使社區青少年在暑期中不僅增長了見識,提高了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養,樹立了科學觀和法制觀,而且活躍了他們的生活,有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
總之,科普工作是社區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為居民提供高質量服務的一個重要方面,現在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活動的人數多了,關心社區建設的多了,參加鍛煉的人多了,居民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了。今后科普工作的開展,還需切實從居民的實際需求出發,繼續為居民開展各類科普活動,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繼續創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以量的積累,求質的飛躍,使科普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虞山鎮**社區
社區科普特色工作匯報 [篇2]
為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推動“科普進社區”活動的深入開展,提升社區居民科學素質和精神文明素質,南華社區在開展科普工作中,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創建科普示范社區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科普法》,努力推進《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的貫徹實施,創新地開展好科普工作,加大科普工作的宣傳力度,加強宣傳陣地的建設,以社會單位為依托,以科普活動為載體,以創建科普示范社區為目標,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向社區居民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整體推進社區科普工作,為促進社區三個文明建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一、領導重視、關愛有加
宣傳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是全面提升居民精神文明和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是創建花園社區、文明社區、和諧社區的重要保證。在科教進社區活動中,社區領導對此項工作非常重視。一是將科教工作納入社區重要工作之一,列入儀式日程,認
來社區在富華新城小區、南華小區分別設立了兩個宣傳櫥窗,將科普知識圖片等放進櫥窗,讓居民閱覽,解決了更多居民學科學、知科學的難題;二是社區將科普創建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是提升社區居民精神文明素質的重要舉措。社區科普創建工作不但納入了年度工作計劃,更重要的是狠抓工作落實和實際效果。在社區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模范帶頭作用下,廣大居民積極參與各類寓教娛樂活動,為普及科普宣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在財力上給以支持,為各種表演隊伍提供場所、道具,利用表演的有利時機,對觀看表演的居民進行科學與健身的宣傳,累計向發放宣傳單3000余份,使廣大居民充分認識到崇尚科學與健身強體之間的緊密關系,從而紛紛參與活動中去。
二、寓教與樂、志愿在先
建立健全網絡組織,加強對社區科普工作的領導,對科教進社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使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用科教活動推動社區居民精神文明素質的提高。我社區成立了由社區干部、社區工作者、社區居民代表、社區民警組成的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為更好的開展社區科普工作,我社區還長期活躍著一支科普志愿者隊伍,目前有25人,他們均由老教師、老干部、個體工商戶組成,根據工作計劃內容對活動開展實施。他們熱愛公益事業、熱心科普宣傳工作,得到了廣大居民群眾的歡迎,取得了很好成效。
在普及內容上力求廣泛、通俗,主要以居民手冊、科普知識、生活常識、法律常識等為主。使居民在閑談中、晨練中、活動娛樂中受到了科普知識教育,總之利用一切時機大談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除此之外,南華社區還充分發揮社區遠程教育平臺的作用,開展科
普夜市活動,每逢節假日、月末在社區富華新城廣場播放科普知識宣傳片,深受廣大居民的歡迎,共播放科普節目4場次,受益居民2000余人,為科教進社區做出了貢獻。
三、完善設施、方便居民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科普進入社區創建工作的重要環節,在基礎設施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分別在兩個居民集中居住小區設立了兩個櫥窗,既是板報欄又是宣傳欄,根據需要不斷的更新內容;二是社區設立了三個活動室,一個圖書室閱覽室,內有報紙雜志,科技、保健、生活各類圖書近萬冊;一個社區市民學校,使社區科普活動豐富多彩。一個居民活動室,內有電視機、健身器材、棋牌等設備。這些活動室的設立為普及科普知識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特別是社區市民學校的設立,為社區居民學習科學知識提供了場所,每次上課,學員達100余名。通過開展有關政策、健康、法律、科技文化方面的講座,使居民受到各種形式的科普教育。三是社區開辟了休閑廣場,建設了多個健身點,安置了健身器材,如扭腰機、跨步機等,得到了廣大居民群眾的歡迎。社區成立了書畫協會、文化活動隊伍,把秧歌隊、舞蹈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形式組織起來,凝聚了人心,增強了合力,形成了團結向上的精神風貌。
四、文明和諧,成效顯著
在每年的“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普日”,南華社區都會組織人員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向群眾播放科普宣傳片、散發科普宣傳資料、免費測量血壓、健康知識咨詢,并向附近的農民工朋友宣傳安全生產知識等,通過科普活動這一有效載體,真正做到“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讓廣大社區群眾學會“依靠科學、健康生活”,“享受科學、健康生活”,實實在在地將《綱要》落到實處。為滿足社區居民崇尚科學、增長知識、健身健體、休閑娛樂等方面的需求,我們積極打造特色文體團體的品牌,推進和諧社區的建設。群眾性文體團隊形式多樣,活動紅火,促進了居民的健康快樂,展示了居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是社區科普教育的中堅力量,在社區領導的支持下,積極弘揚民族文化,崇尚高雅藝術,充分活躍了社區文化生活,帶動了社區居民紛紛加入。如今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已在南華社區蔚然成風,社區居民科技意識明顯增強,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科學文明健身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科教進社區活動開展以來,南華社區未出現一例迷信活動和邪教組織活動,居民有安全感,自豪感,精神文明素質和身體素質明顯增強。現在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活動的人數多了,關心社區建設的多了,參加鍛煉的人多了,居民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了。今后科普工作的開展,還需切實從居民的實際需求出發,繼續為居民開展各類科普活動,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繼續創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以量的積累,求質的飛躍,使科普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社區科普特色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科普示范社區工作匯報11-25
社區科普工作匯報材料(精選12篇)11-09
社區特色亮點工作匯報(通用5篇)09-06
特色鄉鎮工作匯報11-25
鄉鎮特色工作匯報11-25
學校特色工作匯報11-24
特色工作匯報材料08-04
鄉鎮科普工作匯報材料11-25
鄉鎮重點特色工作匯報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