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匯報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同時,也是公認的高風險、低效益的弱質產業。政策性農業保險,有利于保護和促進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利于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提供可靠的社會保障。鑒于此,鎮黨委政府給予高度重視,結合我鎮實際情況,制定并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努力建立一個完善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體制,切實幫助農民、扶持生產。現將我鎮政策性農業保險執行情況匯報如下:
一、 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任務分配情況我鎮屬農業大鎮,人口眾多,地域范圍廣。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涉及面廣、量大、任務艱巨。今年,縣上下達的任務再創新高,種植業計劃承保34768畝,養殖業計劃承保26200頭。
(一) 種植業分配情況。現階段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主要對象,仍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農作物,今年種植業繼續保險水稻、玉米、油菜、馬鈴薯四個品種。水稻19408畝,玉米6800畝,油菜180畝,馬鈴薯8380畝,合計參保數量34768畝。
(二) 養殖業分配情況。近年來,隨著各種疫情的不斷頻發和快速傳播,養殖業風險逐漸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對養殖業的保險品種為能繁母豬和育肥豬。能繁母豬保險數量為7700頭,育肥豬保險數量為18500頭,合計26200頭。
(三) 基礎設施分配情況。政策性農業保險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逐步擴大險種體系,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保險力度。今年,農用 1
蓄水池的保險分配任務數為395口,投保標準15元/口,合計金額5925元。
(四) 保費標準和任務資金情況。 以低費率的原則,實現“保生產、廣覆蓋”的目標。種植業投保標準為5.25元/畝,合計金額182280元;育肥豬保險標準12元/頭,合計金額92400元;育肥豬保險標準為7.5元/頭,合計金額138850元。
二、 政策性農業保險完成情況
(一) 全鎮承保總量穩定前進、不斷攀升。自政策性農業保險任務下達以來,相關部門和村委干部狠抓落實,不斷取得新進展。截至目前,全鎮種植業共參保4040.5畝;能繁母豬共參保998頭;育肥豬參保511頭;蓄水池共參保39口。全部參保金額共計64437.18元,達到計劃任務數的15%。
(二) 種植、養殖業完成情況總體趨于平衡。種植業除油菜由于是秋播作物,尚未征收保險外,水稻、玉米、馬鈴薯共完成任務數21276.23元,占計劃任務11.7%;能繁母豬完成任務數11976元,占計劃任務13%;育肥豬完成任務數12139元,占計劃任務9%。
(三) 各村總體完成情況差異明顯。各村由于經濟收入、觀念意識、組織力度等差異,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征收完成情況也呈現“上高下低、落差大”的局勢。魚鳧、銀頂、大嶺等村完成情況良好,已達到總金額的50%以上;反之,安居、車家、金桂等村總體偏差,完成金額卻不到總任務的10%。
三、 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工作經驗總結
(一) 政府積極引導,廣泛宣傳,提高農民風險意識。在完全的市 2
場經濟條件下,農民保不起、保險公司賠不起。為了發展好農業保險,關鍵要在政府的政策框架下,統籌政府、保險公司與農民的利益,發揮好政府的引導作用。隨著政策性農業政策的出臺,財政補貼等手段的推行,農民可以實現低投保、高保障,切實保證惠農利民。然而,農民思想守舊、風險意識淡薄,使得國家的惠民政策在實施環節上困難重重。我鎮根據實際情況,在宣傳動員上狠下功夫,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各村通過組織宣講會、動員會等措施,進一步引導群眾參保的積極性,增強群眾的風險意識和市場意識,讓更多的群眾自愿、積極參保,進一步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參保率。讓農民群眾享受到惠農政策,增強抗災害能力,減輕災害損失,保障經濟收入。
(二) 加強領導協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糧食安全關系到社會安
定團結,實施好農業保險政策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有力保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領導組,建立系統完整的工作機制,形成了“由分管領導抓政策、聯村干部抓實施、村委干部抓落實”的層層責任制。鎮屬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農技站、獸醫站負責種植面積和能繁母豬的資料收集和核實;民政部門負責農業災害預測、預警、防災減損和災情評估工作;財政部門負責保險征收和任務統計工作;其它有關部門會同保險機構做好宣傳、咨詢、承保、查勘、定損、理賠等保險服務。同時,加大對各村的任務和責任落實,
鼓勵其創新思路,增添措施,確保任務的完成。同時,加大對各村的任務和責任落實,鼓勵其創新思路,增添措施,確保任務的完成。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三) 明確考核機制,嚴明獎懲。一方面,引入激勵機制,鎮政府
將政策性農業保險列入全年目標考核,根據工作完成的總量和進度情況,給予差量獎勵,形成競爭氛圍,以激發各鎮村干部的工作熱情,確保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順利完成。另一方面,嚴明紀律要求。鎮政府在工作會議上著重強調,要把維護好農民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農民積極投保,不得組織小分隊強制收取保費,不得強制抵扣農民糧食、農業綜合補貼等各項補貼資金。
四、 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在強有力的領導和各鎮村干部的努力下,我鎮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同時,也意識到仍存在某些不足。由于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起步晚,還處于探尋和摸索階段,需要不斷的總結問題和不足,更好地完善機制。結合我鎮實際,當前存在有以下問題:一是農民風險意識淡薄,配合情緒不高;二是少數干部主體意識不強,遇到阻力輕易退縮;三是任務基數過大,造成完成難度大;四是保險公司在執行過程中,出險、理賠等方面不及時到位,在農民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在以后的工作中,應拓展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廣大干部的主體意識培養,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激勵獎勵制度;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細化村級任務分配準則,制定更具執行力的村級
保險任務;加強政企交流與合作,密切聯系與監督保險機構出險、理賠等中間環節,全心合意為農民謀實惠。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匯報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同志:
明溪口鎮位于沅陵縣西北部,鎮域面積257.34平方公里,東與沅陵縣借母溪鎮接壤,西與古丈縣、永順縣交界,南與二酉鎮,北與借母溪鎮毗鄰。聞名遐爾的鳳灘、高灘電站位于我鎮境內,鎮內有“借母溪”、“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優美。全鎮轄16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175個村民小組,11個社區居民小組,4986戶,22700余人,其中農業人口21600人,聚居著土家、苗、漢等多個民族。林地面積38.32萬畝。耕地面積17974畝,其中稻田面積16470畝。
明溪口鎮自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以來,按照省市縣統一部署,認真貫徹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扎實工作,創新思路,在鎮黨委政府的重視下,農業保險工作順利開展,2011年全鎮16個行政村及兩個居委會種植方面:稻田投保面積 畝、玉米投保面積 畝、油菜投保面積 畝;養殖方面:能繁母豬投保 頭,參保率達90.48%;生態公益林投保 畝;全面完成了投保任務。具體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抓領導,確保農業保險工作順利實施
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為落實“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政策的一項基本工作。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這項工作,把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作為當前農村工作的重點來抓,先后成立了明溪口鎮政策性
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鎮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村(居)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并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實行逐級負責制,明確目標,分解任務,層層落實,按分工負責、通力協作的原則,強化信息溝通,加強工作配合,為全鎮農業保險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抓宣傳,確保農業保險工作平穩推進
為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把黨的惠農政策宣傳到每一戶,農戶參保面越廣,農業保險就越有生命力。2011年,我鎮主要通過會議、廣播、報紙,以及張貼標語、發放宣傳資料(共印制農業保險宣傳單8000余份、農保政策書籍40余本)、設置宣傳欄、接受群眾咨詢等多種形式,講解農業保險政策,使農民認識到保險是花小錢、保大安的最科學最有效的風險規避方式,增強保險意識。要抓好典型示范,宣傳政策性農業保險受益的典型案例,以事實說話,讓廣大農民從身邊事例切實感受到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好處。同時依托農村基層組織,做好上門宣傳、售后服務等工作,積極取得農民的支持、配合和廣泛參與。通過深入細致地宣傳發動和實實在在的點面效果,讓政策性農業保險深入人心,有力提高了群眾認知度。
三、抓創新,不斷完善農業保險工作舉措
各行政村按照糧食直補面積,逐戶上門核實并登記,同時填好分戶投保清單。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立了農戶投保、理賠明細清冊,建立健全了全鎮農業保險數據庫,實行電算化管理,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極大提高了投保和理賠的效率和準確率,
配備了檔案櫥柜,并安排專職協保員負責登記、造冊、統計、匯總和數據庫管理等工作,檔案資料統一入櫥,做到了資料齊全、有據可查。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四、存在的問題
1、保險責任范圍與農民要求有一定差距。每畝 元的保額偏低,不足以彌補投入的物化成本,化解保障水稻種植風險。
2、保險這種分散風險的管理形式還沒有被農民廣泛地認識和接受,在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中,有關部門雖在宣傳動員工作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但收效甚微,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拓展自然受到影響。
3、農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一些農民雖然具有投保需求,但因收入低,影響了其投保的能力。
五、有關工作建議
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是國家支農惠農的又一重要舉措,為進一步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把好政策落實好、執行好,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我們建議:
一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明確政府及相關部門和單位的職責,加強部門間協作。
二要賦予鄉鎮政府和村委會農業保險推廣職責:設置專人負責,并給予一定的工作經費。
三要加強對農業保險工作的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的作用,加強農業政策性保險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尤其是要面向養殖大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的宣傳,只有使
廣大農民真正了解和懂得國家對農業政策性保險的意圖。
四要進一步擴大農業保險品種范圍,將優勢農作物納入保險范圍,如蔬菜大棚、果樹、棉花、花生等,增設出欄肥豬的保險險種,開展家禽保險試點。
五要進一步豐富農業保險主體。加快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專業合作社以及種養殖業大戶,突出這些主體的參保地位,提高農業保險的組織化程度。
目前,全鎮現階段理賠工作早已結束,賠款金額足額發放到位,沒有出現出現截留、挪用現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還要擴大承保地區范圍,逐漸增多試點品種,提高承保率;加強規范管理,用好政策。在保賠資金的籌集、管理和運用各項過程中加強服務,用準政策。在維護投保戶的利益時,更要取信于民。
我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努力之下,一定會讓更多的老百姓從中受益!在此,我代表明溪口鎮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對各位領導和社會人士對我們工作的支持與幫助!
謝謝大家!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匯報 [篇3]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同時,也是公認的高風險、低效益的產業。農業保險有利于保護和促進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利于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提供可靠的社會保障。鑒于此,鎮黨委政府給予高度重視,結合我鎮實際情況,制定并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努力建立一個完善的農業保險體制,切實幫助農民、扶持生產。現將我鎮農業保險執行情況匯報如下:
一、 農業保險情況
我鎮農業保險工作涉及面廣、量大、任務艱巨。現階段農業保險的主要對象,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農作物,今年種植業繼續保險玉米、小麥、葵花三個品種。玉米47045畝,小麥41492畝,葵花115467畝。
二、 農業保險的工作總結
(一)政府積極引導,廣泛宣傳,提高農民風險意識。在完全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保不起、保險公司賠不起。為了發展好農業保險,關鍵要在政府的政策框架下,統籌政府、保險公司與農民的利益,發揮好政府的引導作用。隨著農業政策的出臺,財政補貼等手段的推行,農民可以實現低投保、高保障,切實保證惠農利民。然而,農民思想守舊、風險意識淡薄,使得國家的惠民政策在實施環節上困難重重。我鎮根據實際情況,在宣傳動員 1
上狠下功夫,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各村通過組織宣講會、動員會等措施,進一步引導群眾參保的積極性,增強群眾的風險意識和市場意識,讓更多的群眾自愿、積極參保,進一步提高農業保險的參保率。讓農民群眾享受到惠農政策,增強抗災害能力,減輕災害損失,保障經濟收入。
(二)加強領導協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糧食安全關系到社會安定團結,實施好農業保險政策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有力保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農業保險工作領導組,建立系統完整的工作機制,形成了“由分管領導抓政策、包村干部抓實施、村委干部抓落實”的層層責任制。鎮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民政部門負責農業災害預測、預警、防災減損和災情評估工作;財政部門負責保險征收和任務統計工作;其它有關部門會同保險機構做好宣傳、咨詢、承保、查勘、定損、理賠等保險服務。同時,加大對各村的任務和責任落實,鼓勵其創新思路,增添措施,確保任務的完成。
(三)明確考核機制,嚴明獎懲。一方面,引入激勵機制,鎮政府將農業保險列入全年目標考核,根據工作完成的總量和進度情況,給予差量獎勵,形成競爭氛圍,以激發各村干部的工作熱情,確保農業保險工作的順利完成。另一方面,嚴明紀律要求。鎮政府在工作會議上著重強調,要把維護好農民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農民積極投保。
2
三、 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在強有力的領導和各村干部的努力下,我鎮農業保險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同時,也意識到仍存在某些不足。由于農業保險工作起步晚,還處于探尋和摸索階段,需要不斷的總結問題和不足,更好地完善機制。結合我鎮實際,當前存在有以下問題:一是農民風險意識淡薄,配合情緒不高;二是少數干部主體意識不強,遇到阻力輕易退縮。
在以后的工作中,應拓展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廣大干部的主體意識培養,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激勵獎勵制度;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細化村級任務分配準則,制定更具執行力的村級保險任務;加強政企交流與合作,密切聯系與監督保險機構出險、理賠等中間環節,全心合意為農民謀實惠。
三道橋鎮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15日
3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匯報 [篇4]
省財政廳: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同時,也是公認的高風險、低效益的弱質產業。政策性農業保險,有利于保護和促進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利于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根據省財政廳《關于及時上報農業保險費補貼工作情況的通知》(甘財農函20119號)要求,現將我縣2011年上半年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品種及規模
我縣位于甘肅省南部,是農區與牧區的結合部,屬甘南州農業大縣,人口多,地域范圍廣。農業保險工作涉及面廣、量大、任務艱巨。今年,我縣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品種是:青稞;養殖業保險保費補貼 1
品種是:牦牛、藏羊、能繁母豬和奶牛。全縣種植業計劃承保10000畝,養殖業計劃承保82500頭。
(一)種植業計劃承保規模。農業保險的主要對象,仍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農作物,今年我縣種植業只保險青稞1個品種,計劃參保數量為10000畝。
(二)養殖業計劃承保規模。近年來,隨著各種疫情的不斷頻發和快速傳播,養殖業風險逐漸提高。今年我縣農業保險對養殖業的保險品種是:牦牛、藏羊、能繁母豬和奶牛。牦牛保險數量為20000頭,藏羊保險數量為50000頭,能繁母豬保險數量為6400頭,奶牛保險數量為6100頭,合計參保數量為82500頭。
(三)保費標準和計劃參保資金規模。青稞投保標準為15元/畝,合計金額15萬元;牦牛投保標準為120元/頭,合計金額240萬元;藏羊投保標準為18元/頭,合計金額90萬元;能繁母豬投保標準為60元/頭,合計金額38.4萬元;奶牛投保標準為180元/頭,合計金額109.8萬元。計劃參保資金總額為493.2萬元。
二、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完成情況
(一)種植業完成情況。自縣政府下發2011年農業保險實施方案以來,縣政府相關部門和鄉鎮政政府干部狠抓落實,全力做好農業保險工作。截至目前,全縣種植業(青稞)共參保10000畝,達到計劃參保數的100%。參保金額共計15萬元,其中縣級財政補貼3萬元(20%)已落實,農戶應承擔1.5萬元(10%)已到位。
(二)養殖業完成情況。截止目前,全縣養殖業除能繁母豬和奶牛尚未保險,參保數量為0外,牦牛和藏羊已完成計劃參保數的100%。 2
1.牦牛共參保20000頭,達到計劃參保數的100%,參保金額共計240萬元,其中縣級財政補貼48萬元(20%)已落實,農戶應承擔24萬元(10%)已到位。
2.藏羊共參保50000頭,達到計劃參保數的100%,參保金額共計90萬元,其中縣級財政補貼18萬元(20%)已落實,農戶應承擔9萬元(10%)已到位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政府積極引導,廣泛宣傳,提高農民風險意識。在完全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保不起、保險公司賠不起。為了發展好農業保險,關鍵要在政府的政策框架下,統籌政府、保險公司與農民的利益,發揮好政府的引導作用。隨著農業保險政策的出臺,財政補貼等手段的推行,農民可以實現低投保、高保障,切實保證惠農利民。然而,農民思想守舊、風險意識淡薄,使得國家的惠民政策在實施環節上困難重重。我縣根據實際情況,在宣傳動員上狠下功夫,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各村通過組織宣講會、動員會等措施,進一步引導群眾參保的積極性,增強群眾的風險意識和市場意識,讓更多的群眾自愿、積極參保,進一步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參保率。讓農民群眾享受到惠農政策,增強抗災害能力,減輕災害損失,保障經濟收入。
(二)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糧食安全關系到社會安定團結,實施好農業保險政策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有力保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組,建立系統完整的工作機制,形成了“由分管領導抓政策、相關部門抓實施、鄉鎮干部抓落實”的層層責任制。縣鄉鎮相關部門各司其
職,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農技站、獸醫站負責種植業面積和養殖業資料的收集和核實;縣農牧部門負責農業災害預測、預警、防災減損和災情評估工作;縣財政部門負責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的統計工作;其它有關部門會同保險機構做好宣傳、咨詢、承保、查勘、定損、理賠等保險服務。
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在強有力的領導和各鄉鎮村干部的努力下,我縣2011年農業保險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但也仍存在某些不足。結合我縣實際,當前存在有以下問題:一是農民風險意識淡薄,配合情緒不高;二是有些保險品種農戶承擔的保費過高,農民不愿投保。例如:奶牛的保費是180元,農戶需承擔36元,顯得有點高。
在以后的工作中,應拓展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激勵獎勵制度;提高中央及省級財政補貼比例,降低農戶承擔比例;加強政企交流與合作,密切聯系與監督保險機構出險、理賠等中間環節,全心合意為農民謀實惠。
二0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2016鄉鎮農業工作匯報06-14
鄉鎮醫療保險工作匯報06-08
鄉鎮農業調研報告04-02
鄉鎮農業工作總結06-01
鄉鎮農業工作總結10-25
鄉鎮環保工作匯報03-10
鄉鎮農經工作匯報03-25
鄉鎮季度工作匯報06-14
鄉鎮工作匯報材料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