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村科技特派員工作匯報
縣政府:
自我縣開展科技特派員基層創業工作以來,根據縣委、縣政府的要求,經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按照自覺、自愿、雙向選擇的原則,選聘了×名科技特派員到基層進行創業實踐活動。通過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全體科技特派員的共同努力,“科技特派員”工程得到穩步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 創新服務方式,探索有效途徑
(一)在創業人員選派上采取“三個結合”。一是行政選派與“雙向選擇”相結合;二是縣內人才與縣外人才相結合;三是創業型人才與服務型人才相結合。按照“三個結合”的選派方式,我縣×名科技特派員中行政選派的有×名,雙向選擇的有×名,縣外志愿者有×名。
(二)在創業方向的定位上堅持“三個圍繞”。一是圍繞農業產業結 1
構調整;二是圍繞農業增產增效;三是圍繞農民節本增收。科技特派員創業項目的選定必須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勢主導產業的發展相適應、相一致。目前,科技特派員實施的五大類×個創業項目,大部分圍繞縣委、政府確定的桑、柳、茶、菜、化工等優勢和特色產業進行 ,進一步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
(三)創業行動中建立“三項機制”。一是科技特派員與農民或企業建立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雙贏”機制;二是科技與金融相結合的 信用貸款機制;三是科技特派員多渠道來源的“雙向選擇”機制。通過三種機制的建立,既調動了農民、企業和科技特派員參與創業行動的積極性,又實現了資金、技術、人才的有效整合。
(四)在創業方式上形成了技術入股型,即特派員提供技術服務,企業將其技術核定為股份,按股獲利,按股負虧;技術服務型,即特派員與園區、與企業簽訂技術服務合同,按完成合同任務的情況取得相應的服務費;承包服務型,即特派員承包已有設施,既自負盈虧,又示范帶動,為農民提供服務等幾種模式。隨著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還將形成獨資創業型、中介服務型、資金入股型、法人創業型等數種模式。
二、抓住關鍵環節,破解“三農”難題。
經過探索和實踐,我縣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為加快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機制創新、科技創新、項目開發、資源整合、技術推廣、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加快了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村第一線,瞄準市場需求,積極引進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拓寬了農業新技術的推廣空間,加快了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據統計,科技特派員到基層后,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推廣、普及新技術、新成果×余項,引進新品種×余個。亨利食品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員王學強同志,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在公司的基地上推廣蔬菜新技術、新品種,帶動了周圍×與戶農民種植蔬菜,創造了很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農村科普帶頭人”。
(二) 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復合肥是我縣的一個新興產業,多年來,一直存在著生產技術比較落后、設備利用率較低、經營成本較高等問題,嚴重制約著該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此,我們選派了化工系列研究員曹廣峰為科技特派員,專門解決復合肥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經過努力,復合 3
肥的生產技術得到提高,較大程度的降低了生產成本,不但使全縣復合肥質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產量提高了×倍以上,總產達到×萬噸,份額占全國復合肥產量的四分之一。
(三)提高了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科技特派員把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放在重要地位,根據不同園區、不同項目、不同專業、不同人群、不同時節,利用各種形式舉辦培訓班,向農民宣傳科普知識,傳授農業新技術。從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以來,共舉辦種植、畜牧、水產養殖化工等培訓班×期,受訓人數達×.×萬人(次),分發各種培訓材料×萬份,并巡回播放電視科教錄相和展出科技專欄。 使廣大農民掌握了更多的實用技術,也為當地培養了“永久牌”的農技隊伍和一批科技型的新農民。
(四)開拓了農產品銷售市場。在創業行動中,部分科技特派員在農產品銷售方面實行“產、供、銷”一條龍經營服務,解決了農民銷售難的問題。通過科技特派員與農民、與企業聯姻,組建“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采用訂單銷售、保護價收購的形式,進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將全縣×畝食用菌中的特色品種銷往日本、韓國、歐盟以及國內的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區,使農民種植食用菌的每畝純收入達×元以上。
(五)增加了農民收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的根本目的是
《村科技特派員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增加農民收入。在兩年的創業實踐中,科技特派員與農民、與園區、與企業結成了不同形式的利益共同體,直接為農戶服務,使所服務的農戶戶均比其它農戶增加純收入×元,人均增加×元。鄭山鎮科技特派員吳書寶,積極履行科技特派員職責,發展了×個中藥材示范村,種植中藥材×與畝,農民每畝純收入達到×元以上。去年,該同志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全國×名“農村技術二傳手”。
三、總結創業經驗,搭建創業平臺
(一)政府的重視是創業的前提。在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試點工作中,我縣制定了優惠政策,成為科技特派員創業的定心丸。縣上每年安排×萬元資金用于扶持科技特派員實施創業項目,并經常深入特派員住地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帶動了社會各界大力支
持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的良好氛圍。
(二)部門的服務是創業的基礎。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各部門、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和密切配合。在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試點工作中,縣科技部門以及農、林、水、牧等部門將重點項目向科技特派員傾斜,為特派員實施項目扶持資金×余萬元。同時在部門考核、晉級、晉職等方面為科技特派員創業創造一切有利條件,極大的調動了特派員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
性。
(三)良好的項目是創業的載體。項目是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的基礎和前提,有了項目才能實施創業,沒有項目就無法實現創業的目標。在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中,我們積極引導科技特派員 慎重篩選項目,扎實有效地實施項目,做到人人都有創業項目,依托項目創大業。
(四)科技的支撐是創業的保證。科技支撐是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成功和具有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根本保證。為此,我縣把依靠科技支撐作為重點工作常抓不懈,從目前已經實施的項目看,都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并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作用。在2015年度到2015年度的縣級科技項目中,科技特派員承擔的科技計劃項目,占全部科技計劃項目的×%以上。
四、提升服務水平,再掀創業高-潮
按照科技特派員創業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優勢特色農產品開發項目,圍繞全縣產業的發展規劃,以龍頭企業、園區、基地為創業重點,以創新機制為突破口,以創業實效、農民增收為核心,扎扎實實地推動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的深入開展。突出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鞏固和落實科技特派員創業項目 。一是鞏固提高現有科技特派員創業項目,使科技含量得到提升、規模得到擴大、輻射面得到拓展、經濟和社會效益得到增強。二是切實落實好第二批科技特派員創業項目,把項目落實到人、落實到創業點、落實到生產經營中。形成老隊員把項目做大、做強、做精,新隊員把項目做準、做成、做實的良好創業局面。
(二)繼續擴大和延伸利益共同群體。一是擴大科技特派員利益共同體群體。在扶持政策上向建立利益共同體者傾斜,使更多的科技特派員與農民、與企業、與園區建立利益共同體。二是擴大科技特派員服務的群體。在著力宣傳科技特派員服務作用的基礎上,繼續推行“訂單服務”的形式。通過科技特派員與農民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解決農民群眾對科技人員的不信任和“想干不敢干、敢干不會干”的難題,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推動地方特色經濟發展及提高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營造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的良好環境。一是積極爭取資金,支持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重點項目。二是堅持和推進科技與金融結合制度。在提高創業項目效益的基礎上,繼續實行金、銀、銅卡制度,爭取金融部門的信貸支持。對投資項目規模大、經濟效
益好、金融風險小的創業項目的特派員授予“綠色金融通道”信用卡,增大授信額度,增強創業效果。三是針對部分科技特派員知識更新不夠、觀念保守等問題,加強對特派員思想政治和技術技能的教育培訓,特別是加強科技特派員創業技能和企業管理培訓。四是落實保障機制,激發科技特派員的工作積極性。認真落實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的優惠政策,使之落到實處,解決特派員的后顧之憂,積極地創造條件,使他們能安心、舒心地開展服務工作。
(四)完善管理制度,狠抓落實,促進科特派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按照“雙向選擇、利益驅動、跟蹤管理、量化考核”的辦法,進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科技特派員定期匯報交流、督查評比通報、教育培訓等制度,提高科技特派員服務的規范性,形成以制度管人、以機制推動的新型科技服務局面,使科技特派員更好地開展科技服務,為科技興農作出更大的貢獻。
村科技特派員工作匯報 [篇2]
南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2016年4月份接受長沙市第三人民醫院委派科技特派員章臻翊副主任醫師,張月明主治醫師,韓偉主治醫師來我中心對口支援工作。
2016年5月份正式啟動該項工作后,我中心按照長沙市衛計局要求,認真組織學習了相關文件和何寄華副市長的講話,成立了以王勇為站長的工作站領導小組,由李咨副主任具體實施,制定了三年的工作計劃,通過和長沙市三醫院唐院長積極溝通,確定了工作制度,組織實施人才培訓計劃,通過運作后,我們發現委派的科技特派員的專業相對我們今后的工作規劃來說還不是最需要的,再次和唐院長溝通,唐院長甚至親自帶領我們走訪了岳麓區平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又通過和三醫院中西結合科胡曉薇主任協商,三醫院同意結合名醫工作室工作,增派中醫科以胡曉薇主任為首的中醫團隊重點對我中心中醫科建設進行傳幫帶,增強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的支援力度。
在胡曉薇主任的親自領隊下,為我中心制定了三年工作發展規劃,在第一年,確定胡主任為首的三醫院中醫科每周三天來我中心坐診,同時對我中心確定的中醫人才洪佳娜、饒琪進行一對一專門培訓,計劃2年內能讓我中心中醫科能夠獨立開展中醫康復業務,三年后爭取對我中心業務結構進行轉型,由目前的高風險西醫診療轉型為適合基層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康復治療為主的門診和住院診療。
中醫科服務天數有48天,接診患者206人次,帶隊查房48次,
開展新的項目有中醫敷貼。
中醫科由原來的無業務到現在已經初現雛形,銷售中藥六萬五千余元,門診人次逐步提升。
科技特派員章臻翊,張月明,韓偉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客服本身困難,針對我中心情況開展工作,每人服務天數為25天,查房25次。
其中章臻翊開展講座4次,參訓人員112人次,健康宣教結合義診3次,參加群眾有158人次,協助我中心開展新的診療項目有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張月明開展講座4次,參訓人員113人次,健康宣教結合義診2次,參加群眾有102人次。
韓偉開展講座5次,參訓人員140人次,健康宣教結合義診2次,參加群眾有90人次。
同時,三位科技特派員利用網絡,協助我院開展病歷書寫情況的檢查,對病歷文書的質量進行控制和培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我中心預備有休息室一間,提供科技特派員免費餐飲。盡量滿足科技特派員的基本生活需求。
實際上通過長沙市衛計局七月份的工作會議后,長沙市三醫院領導高度重視,由唐院長親自帶隊,督查,指導,對該項工作的進展功不可沒,也與長沙市衛計局的重視程度分不開。
存在的問題,還是一個特色專科成長慢的問題,這些又與宣傳工作有關系,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市場孕育的過程,后期我們將加大力度,
促進專科的成長。再一個就是因為我中心自身的人員問題,人員不足,暫時無法安排進修人員到上級醫院學習,三醫院唐院長和社區醫療辦的領導每次都有過承諾,表示一切免費,一路綠燈,情況轉變后將對醫務人員進行輪訓。
【村科技特派員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治村強村工作匯報11-24
科技特派員工作總結01-28
科技特派員工作總結09-21
科技特派員工作總結09-16
村建設工作匯報11-24
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工作總結報告11-24
駐村幫扶工作匯報07-19
2016駐村工作匯報11-24
村計生協會工作匯報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