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

時間:2024-10-13 20:15:22 林惜 全國消防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精選10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時會突發一些不在預期的事故,為了避免事情更糟,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應急預案。應急預案要怎么編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油庫火災應急預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精選10篇)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 1

  一、儲油罐著火預定滅火方案:

  (一)立即停止卸發油作業,關閉儲油罐一切閥門,將量油口、呼吸閥、光孔等孔口用石棉毯蒙蓋;

  (二)開啟消防泵,向著火油罐噴灑冷卻水,開啟消防泡沫,向罐內注入滅火泡沫;

  (三)接裝水龍帶,用水槍噴射罐體降溫;

  (四)必要時可對相部儲油罐采取降溫等保護措施;

  二、油罐車著火預定滅火作戰方案:

  (一)立即停止卸油作業,關閉電源、閥門,取出鶴管、膠管,迅速關閉油罐車蓋,用泡沫滅火機滅火,有條件時將著火油罐,拖離卸油線;

  (二)卸油鶴管取出困準時,應迅速用石棉毯覆蓋堵塞罐車上口,同時用泡沫滅火機泡沫封口;

  三、油泵房著火預定滅火作戰方案:

  (一)立即停止卸油作業,關閉各管路閥門;

  (二)迅速切斷電源;

  (三)用泡沫滅火器進行撲救;

  (四)將周圍油桶、棉絲等易燃物品及時轉移,采取隔離措施;

  四、作業場地著火預定作戰方案:

  (一)切斷火源,清理易燃物品;

  (二)就近利用滅火器、水、砂、土等撲救;

  五、對無法撲救的火災預定作戰方案:

  (一)值班人員立即報警,撥叫火警電話119,路電34694;

  (二)報告火警時,要將單位、姓名、職務、著火原因、位置、火情、車輛通行路線報告清楚;

  (三)向消防部門報告火警同時向本單位領導和保衛部門進行報告,并及時打開消防通道大門,立即停止卸油作業,關閉有關管道閥門,轉移火場周圍易燃物品,組織人員利用現有消防設備積極撲救,控制火源;

  (四)值班電話要專人守候,絕對禁止外人使用,保證通訊暢通;

  (五)消防隊趕到后,一切行動聽從公安消防部門指揮。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 2

  一、燃油性質:

  序號項目0號輕柴油1粘度(E20)1.2~1.672凝固點(℃)不高于03閃點(閉式°)不高于6.54閃點(開口)55℃油庫屬于一級危險區域,在烈日高溫下,或者在現場明火,或者油氣在靜電,電機電火花,雷擊情況下,會發生燃燒或者是爆炸事故。

  油庫屬于一級危險區域,在烈日高溫下,或者在現場明火,或者油氣在靜電,電機電火花,雷擊情況下,會發生燃燒或者是爆炸事故。

  二、采取的措施:

  1、地面漏油,滲油著火,用黃砂覆蓋滅火。或者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2、油罐著火,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3、控制不了火警,用噴水降溫管路噴水滅火。

  4、聯系公司消防專業隊伍。

  5、報警119。

  6、滅火后,地面清潔。

  7、油污,污水回收處理。

  8、按油庫國家標準重新修復油庫損壞設備。

  三、預防油庫區域著火的措施:

  1、燃油區周圍必須設置圍墻,其高度不低于2m,并掛有“嚴禁煙火”等明顯的警告標示牌,動火應辦動火工作票。鍋爐房內的燃油母管檢修時,應按壽命管理要求應加強檢查;運行中巡回檢查路線應包括各爐燃油母管管段。

  2、必須嚴格執行燃油區出入管理制度。非值班人員進入油區人員應進行登記,交出火種,關閉手機、對講機等通訊設施,不準穿釘有鐵掌的鞋子,并在入口處釋放靜電。

  3、燃油區的一切設施(如開關、刀閘、照明燈、電動機、手電筒、自起動儀表接點等)均應為防爆型。電力線路必須是暗線或電纜。不準有架空線。

  4、燃油區內應保持清潔,無雜草樹木等易燃物品,無油污,不準儲存其它易燃物品和堆放雜物,不準塔建臨時建筑。

  5、燃油區內應有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設施,必須備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并經常處在完好的備用狀態。

  6、燃油區周圍必須有消防車行駛的通道,并經常保持暢通。燃油區內禁止電瓶車進入。因工作需要必須進入的機動車,應按規定在尾氣排放處加裝防火罩。

  7、燃油罐區避雷裝置和接地裝置必須完好。燃油罐接地線和電氣設備接地線應分別裝設。輸油管應有明顯的接地點。燃油管道法蘭應用金屬導體跨接牢固,每年雷雨季節前須認真檢查,并測量接地電阻。

  8、燃油區內一切電氣設備的維修,都必須停電進行。

  9、參加燃油區工作的人員,應了解燃燃油的性質和有關防火防爆規定。對不熟悉的人員應先進行有關燃油的安全教育,然后方可參加燃油設備的運行和維修工作。

  10、油泵房應保持良好的.通風,及時排除可燃氣體。燃油溫度必須嚴加監視,防止超溫。夏天高溫季節及時投入噴霧降溫。防止跑、冒、滴、滲、漏油。油罐呼吸閥應保持靈活好用;

  四、應急組織機構:

  應急救火總指揮部人員組成: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滅火組成員:

  搶險組成員:

  救援組成員:

  通迅組成員:

  警戒組成員:

  后勤保障組成員:

  應急指揮部

  搶險組

  救援組

  通迅組

  警戒組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滅火組

  后勤保障組

  當火災事故發生后,在總指揮的統一指揮下,實施應急救援行動。當總指揮不在場時依序由副指揮代替總指揮行使指揮權。

  分析緊急狀態和確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負責現有資源應急調動和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與本廠外應急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進行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決定請求外部援助,上報公司企管部,保安部,接受安全、消防部門的指令和調動,保護好事故現場及負責現場的恢復工作,決定應急撤離。

  滅火中隊負責事故現場火災的撲救,控制火勢蔓延。

  搶險中隊負責事故現場堵閉閥、停止設備運轉等。防止事故危害擴大。

  救援中隊負責事故現場冷卻保護,協助滅火組進行火災撲救。

  后勤保障中隊負責事故現場急需搶險救災物資供應,救護、轉移負傷人員。收集、保護與事故現場相關數據、資料等。

  通迅聯絡組負責傳達總指揮指令,反饋現場信息,保持與外界聯系,通告周邊群眾等。

  警戒組負責事故現場警戒、人員疏散,疏通應急通道,引導外部救援車輛及人員。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 3

  1、目的

  1.1為控制和減少火災損失,保護財產和員工人身安全,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預案。

  1.2本預案根據油庫庫區及碼頭的生產特點、工藝流程、地理環境等因素,預測在火災發生后,如何利用現有設備、器材及人員做出快速有效的反應。

  2、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市各油庫庫區及油品裝卸碼頭。

  3、內容

  3.1定義和術語。

  3.1.1重點部位。

  根據實際將重點部位確定為在發生火災后可能影響全局的部位,主要包括:庫區、油品裝卸區、動力和保溫設備等。

  3.1.2滅火力量。

  各油庫企業必須具備自己的滅火力量,滅火力量由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組成。總儲量在10000M3以下的油庫如沒有條件組建專職消防隊的,必須組建義務消防隊。

  3.2組織機構。

  為適應需要,庫區及碼頭實行全員消防制度,除專職消防隊員外,其他員工均為義務消防隊員。

  3.2.1火災應急指揮部。

  為了便于指揮協調各部門和全體人員在應急反應過程中的行動,油庫應成立應急指揮部。指揮部由(基地)油庫主任、安全管理負責人、各有關科室負責人組成,總指揮由(基地)油庫主任擔任,副總指揮由副主任、安全管理負責人擔任。

  3.2.2現場指揮。

  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指定現場指揮,一般由專職消防隊長擔任現場指揮。無專職消防隊的,由分管安全的(基地)油庫副主任擔任現場指揮。現場指揮負責指揮火災應急反應行動的全過程。

  3.3火災應急職責概述。

  3.3.1專職消防隊。

  迅速受理火警,實施重點部位滅火預案,進行火災撲救。

  3.3.2義務消防隊。

  按訓練內容展開行動,協同專職消防隊實施滅火預案。承擔火場工藝處理、機械搶修、物資供應、火場警戒和人員救護任務。

  3.4應急反應能力。

  3.4.1應急能力。

  油庫的消防設施要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設計和配置,有應付初期和一般火災事故撲救的能力。當發生災害性火災事故時,如油庫現有滅火力量不夠,應及時向當地政府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請求增援。

  3.4.2火災應急消防隊伍。

  火災應急消防隊伍分為:滅火組、工藝處理組、機械搶修組、

  物資供應組、火場警戒組、通訊組、救護組、機動組等,并明確各小組負責人。

  滅火組。由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組成。

  工藝處理組。由儲運調度科人員組成。

  機械搶修組。由工務機修人員組成。

  物資供應組。由綜合科和駕駛人員組成。

  安全警戒組。由安全檢查人員及保衛人員組成。

  通訊組。由工務電工人員組成。

  救護組。由油品檢驗科人員組成。

  機動組。由其他人員組成。

  3.4.3火災應急消防設備。

  油庫火災應急設備以固定式滅火裝置為主,輔以移動式和其它滅火器材,形成固定式和移動式相結合的消防設備結構,消防設備布置應有明確的平面布置圖。

  3.5通信聯絡。

  3.5.1應急通信聯絡。

  應有可靠的通信設備,三級以上油庫應配備足夠數量的對講機。

  3.5.2應急防備和反應行動的通信。

  應急指揮部與現場指揮通過對講機或電話進行聯系。

  現場指揮與應急消防隊伍通過對講機進行聯系。

  應急過程中對講機均使用同一頻道(消防頻道)。

  如無線通訊中斷,應急指揮部應組織人員進行人工聯絡。

  3.6敏感區域火災預測。

  3.6.1火災敏感區域。

  輸油碼頭。

  油罐區。

  油泵房。

  輸油管線及閥門。

  鍋爐房。

  變電所。

  3.6.2火災預測。

  明火引發火災。違章用火、在禁煙區內吸煙、機械碰撞、摩擦等引起的火災。

  靜電引起火災。作業時流速過快、違章著裝、靜電導除裝置失效等引起的火災。

  電器火災。電器設備產生的火災。

  雷擊、地震、戰爭等引起的火災。

  3.7火災反應程序。

  3.7.1報警。

  任何人員發現火警后都必須立即通過現場報警裝置報警或撥打(基地)油庫內部消防電話報告火警。

  3.7.2受理火警。

  消防電話值班員接到火警電話后,應問清情況,立即發出出動訊號,同時通知消防泵房,然后拉響火警警報,告知全油庫人

  員,并通過“110”或“119”報警,同時向當地政府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值班電話:xx。

  3.7.3應急反應行動。

  專職消防隊。

  (1)專職消防隊接警后立即出動,到達火場后迅速展開滅火行動,按著火部位的滅火預案實施火災撲救。

  (2)消防泵房迅速啟動消防泵,按著火部位的滅火預案向火場供水和泡沫混合液。

  (3)消防隊長從接到火警時刻起,承擔應急現場指揮職責,隨消防車出動,到達火場后根據火情,組織指揮火災撲救。

  義務消防隊。

  迅速到預案指定的地點集合,明確任務后,迅速佩帶好個人裝備趕赴火場,實施滅火預案。單位有專職消防隊的,則協同專職消防隊投入滅火戰斗。

  (基地)油庫主任。

  受警后承擔應急總指揮職責,立即到中央控制樓,實施火災應急的`組織與指揮。

  (基地)油庫副主任。

  受警后承擔應急副總指揮職責,分派應急消防隊伍的各小組任務,協調配合專職消防隊投入滅火戰斗。沒有專職消防隊的單位,油庫副主任承擔現場指揮任務,負責指揮滅火行動的全過程。

  義務消防員。

  迅速到指定地點集合,按下列各組明確任務后立即投入應急行動。

  (1)工藝處理組。根據火情,提高或降低液面,隔離油路等。

  (2)物資供應組。提供火場所需的器材物資,進行火場運輸等。

  (3)機械搶修組。及時修理應急設備,保障撲救過程中電力能源供給。

  (4)安全警戒組。負責火場警戒工作,保障增援及撤退道路暢通。

  (5)通訊組。負責應急指揮部與滅火現場的通信聯絡,確保命令的下達和火場各種信息的反饋暢通。

  (6)救護組。及時進行火場人員救護。

  (7)機動組。適應火場變化需要,聽從現場指揮的命令進行工作。

  3.8應急撤退方式。

  當預測到燃燒的油品有發生沸溢、噴濺的可能時,現場指揮應果斷下令全體應急人員撤離火場。

  根據油庫及碼頭的地理環境和預案中確定的撤退線路,指揮員應根據著火部位及風向,確定安全的撤退線路,組織所有人員撤離火場。

  3.9說明部分。

  3.9.1本預案按油庫正常工作時間制定,如遇節假日或夜間發生緊急情況,應急總指揮將由值班領導擔任,現場指揮由消防值

  班人員擔任。在組織庫區有關人員投入應急撲救的同時,及時報告油庫相關領導。

  3.9.2本預案主要用于油庫企業在火災發生后的自救。如災情擴大,當地政府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啟動本區域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后,企業的應急指揮部服從政府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所指定的事故現場應急總指揮的指揮,協助現場應急總指揮帶領企業全體應急人員繼續進行應急救援工作。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 4

  1、總則

  1.1為及時有效而迅速地處理我公司火災事故,避免或降低燃油庫區火災事故可能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避免和減輕因燃油庫區火災對我公司可能造成的重大設備損壞及人身事故。根據《xx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危機事件管理辦法》的通知,制定《遼寧大唐國際錦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燃油庫區防火應急預案》。

  1.2本預案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結合《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內容和有關實施細則進行制定。

  1.3燃油庫區火災事故處理需要動員全公司力量,充分依靠當地政府部門和周邊的社會力量。總經理是本危機事件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企業危機事件管理工作。各部門一把手是本單位危機事件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每個部門和個人都有參與危機事件處理的責任和義務。

  2、概況

  燃油區(油泵房)火災事故是指儲油罐、卸油罐、油泵房燃油因外泄引燃著火。一旦發生此類事故,其火勢擴散蔓延極為迅速,可以直接終斷鍋爐燃燒用油,造成設備嚴重損毀及相鄰近設備、設施損壞,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

  2.1背景描述

  遼寧大唐國際錦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燃油庫坐落在廠區北側。燃油庫區北側為煤場,西側為綜合給水泵房,南側為水塔,東側為輸煤棧橋。燃油系統主要由供油系統、卸油系統和儲油系統組成。另外還設有污油回收系統、燃油伴熱系統、燃油冷卻系統、消防系統等。燃油系統按-10號輕柴油設計。

  2.1.1儲油系統主要由兩臺300立方米的儲油罐組成。兩臺儲油罐通過油管道和閥門相互連接在一起,即可同時也可單一地接受卸油系統的來油和向供油系統提供油源。在正常運行時,兩油罐聯通運行。

  2.1.2卸油系統主要由卸油油箱和兩臺卸油泵組成。來油進入卸油油箱,經兩臺并聯的粗網濾油器中一臺濾油后,經兩臺卸油泵中的一臺將燃油送入儲油罐。卸油系統按汽車來由設計,可同時完成兩至三輛8-10噸油罐車的卸油。

  2.1.3供油系統主要由三臺供油泵組成,三臺供油泵一臺運行,一臺備用,一臺檢修。供油系統為連續運行。儲油罐內的油經三臺并聯的細網濾油器中一臺濾油后,經三臺供油泵中的一臺將燃油送入爐前或直接經供油泵再循環管線返回儲油罐。若鍋爐不用油時,燃油經回油管道返回儲油罐作爐前燃油系統循環運行。供油泵再循環管線上安裝有一針型閥,當回油壓力升高至5.7Mpa時,針型閥打開,以泄放回油管的壓力。當針型閥出現故障時,可打開針型閥的旁路門。

  2.1.4污油回收系統主要由污油池和一臺污油回收泵組成。儲油罐底部的污油泄放至污油池內,經沉淀后,上部的清油由污油回收泵再送至儲油罐。

  2.1.5燃油伴熱系統主要是由廠用蒸汽母管來的蒸汽對油管道每100m一段,分段伴熱。在儲油罐、卸油油箱內裝有蒸汽加熱器對儲油罐及卸油油箱內的燃油進行加熱。

  2.1.6燃油冷卻系統采用消防水噴淋,當溫度達到45℃時,來水靠三個電動截門控制,分別從油罐兩側到達油罐頂部,對油罐進行噴淋降溫。

  2.1.7燃油消防系統主要有PHYZ64/20M⑶.C壓力式空氣泡沫比例混合裝置系統、防火報警系統,在油泵房內設有滅火器具。

  2.1.8燃油管道的.供油管道規格為ф159×5,回油管道規格為ф57×3;設計壓力5.4Mpa,溫度50℃。蒸汽管道規格為ф32×2.5,設計壓力0.60Mpa,溫度160℃。油區管道材質為#20無縫鋼,采用焊接連接。

  2.2應急目標

  根據遼寧大唐國際錦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使用貯存的燃料油的危險性質及可能引起重大火災事故的特點,確定5個場所為應急目標:

  2.2.1油庫卸油系統,主要分布在油庫卸油棧臺各卸油管及卸油罐至卸油泵管道、卸油泵至油罐管道。

  2.2.2供油系統,主要分布在油庫油泵房及三臺供油泵至1、2油罐間管道。

  2.2.3污油處理系統,主要排污泵、污油回收泵及相互間連接管道。

  2.2.4儲油系統,主要有1、2油罐及相互間連接管道。

  2.2.5油庫至爐前輸油管道。

  2.3燃油庫區的火災

  燃油庫區火災是指燃油庫區內的設備、油罐車、油罐發生火災,它包括:卸油棧臺、供油泵房、儲油罐。燃油庫區發生火災可能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五種:一是造成人身傷害;二是造成嚴重環境污染;三是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四是造成設備損壞;五是造成機組停運。

  2.3.1油庫區的火災類型

  1)受外來火種的襲擊;

  2)雷擊或接地系統故障;

  3)系統發生嚴重泄漏;

  4)電氣設備短路;

  5)儲油罐內儲油超溫。

  2.3.2油庫區火災原因分析

  1)燃油庫區動火未嚴格辦理動火工作票;

  2)各供、回油管道未定期檢查管道的磨損情況;

  3)油區值班員未按油區防火、出入制度進行檢查,外部火源帶入油區;

  4)油區工作人員未按要求著裝或使用工具不當;

  5)油區存在非防爆型電氣設備;

  6)油區內存在油污或堆放其它易燃物品;

  7)油區內消防設施保管不善;

  8)油區避雷裝置、接地裝置不符合要求;

  9)油泵房內、管道溝可燃氣體聚集;

  10)儲油罐、管道、閥門泄漏;

  11)儲油罐存油超溫。

  3應急預案內容

  3.1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3.1.1應急指揮機構的組成:

  總指揮:XX

  副總指揮:XX

  機構成員:XX

  3.1.2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1)在我公司發生燃油區,油泵房火災情況后,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組織全公司力量趕赴現場,快速聯絡地方公安消防部門組織力量協救。使損失降到最低,迅速撲滅火災恢復正常生產。

  (2)負責向上級報告我公司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3)各應急小組在燃油區、油泵房火災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按職責分工,趕赴現場組織事故處理。首先要保證人身安全,及時準確切斷油路,進行火焰隔斷,避免重大火災事故。其次要立即恢復鍋爐燃燒用油。

  (4)事故處理期間,要求各崗位盡職盡責,聯絡渠道要明確暢通;聯絡用語規范,認真做好有關情況的記錄工作。

  (5)對事故發生的現象、設備損壞情況和事故處理經過一定要記錄清楚,等待備查。

  (6)負責事故應急預案的終止。如火災隱患全部清除;燃油系統恢復正常運行方式,鍋爐進油壓力、溫度正常為燃油區、油泵房火災事故處理的終止點等。

  (7)組織和提供事故恢復所需的備品備件。組織事故恢復所需的人力和車輛。組織實施事故恢復所必須采取的臨時性措施。

  (8)完成燃油區、油泵房火災事故(發生原因、處理經過、人身安全情況、設備損壞和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3.2危急事件的預防

  3.2.1準確掌握燃油區、油泵房火災情況下可以調用的警力和消防車輛。在燃油區、油泵房火災情況下可調用滅火車輛趕赴救援現場的時間。

  3.2.2確定各消防車輛、救護車輛以及運送救援物資車輛行走路線。

  3.2.3各應急小組準確掌握本單位的人員配制,并準確掌握本小組的救援任務、配備的救援物資準備情況。在火災情況下做到分工明確、有序。

  3.2.4各種消防設施、器材,火災救援所需要的物資的準備情況應有準確記錄,具體位置、數量應明確,并進行定期檢驗。

  3.2.5運行值班員要按定期巡視標準進行檢查,發現缺陷及時通知檢修人員處理。

  3.2.6保證通訊聯系的準確性,保證調度電話的暢通。

  3.2.7點檢員每天對設備進行點檢,發現缺陷及時處理,杜絕出現因不及時處理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3.2.8大小修期間對輸油管路各部件進行檢查,大修期間對各油管焊縫進行探傷檢查,防止出現油管爆管的現象;對容易碰磨的部位進行重點檢查,防止管壁減薄,運行中突然破裂。

  3.2.9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第四章的各項要求。

  3.2.10儲油罐油溫嚴格控制在50℃以內,當油溫達到45℃時,按《運行規程》采取降溫措施。

  3.2.11卸油前檢查來油油溫,來油油溫要低于40℃。

  3.2.12油區、輸卸油管道應有可靠的防靜電安全接地裝置,并定期測試接地電阻值。

  3.2.13油區、油庫必須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油區內明火作業時,必須辦理明火工作票,并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對消防系統應按規定定期進行檢查試驗。

  3.2.14油區內易著火的臨時建筑要拆除,禁止存放易燃物品。

  3.2.15禁止在油管道上進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上進行焊接時,必須事先將管子沖洗干凈。

  3.2.16油管道法蘭、閥門及軸承、調速系統等應保持嚴密不漏油,如有漏油應及時消除,嚴禁漏油滲透至下部蒸汽管、閥保溫層。

  3.2.17油管道法蘭、閥門的周圍及下方,如敷設有熱力管道或其他熱體,這些熱體保溫必須齊全,保溫外面應包鐵皮。

  3.2.18檢修時如發現保溫材料內有滲油時,應消除漏油點,并更換保溫材料。

  3.3應急預案的啟動

  3.3.1燃油區、油泵房火災發生后,當值值長立即向生產副總經理匯報,生產副總經理發布命令啟動執行本預案。生產副總經理向主管的二級單位燃運應急組首先下達應急預案啟動命令,燃運應急組在本單位范圍內緊急啟動本預案,各就各位組織事故的應急處理。

  3.3.2生產副總經理匯報總經理、黨委書記,通知各位副總經理組織所管轄部門緊急啟動本預案,各部門人員接到命令后,迅速安排本部門人員就位。

  3.4危急事件的應對

  3.4.1在事故發生后立即判明原因,立即將火源隔斷。

  3.4.2立即報警、聯系、報告,使各方搶救力量及時準確到位。

  3.4.3迅速對起火點準確判斷,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

  3.4.4組織消防滅火過程中,應做好人員疏散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 5

  一、編制目的和依據

  油庫作為重要的石油儲存設施,在現代經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油庫著火事故時有發生,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因此,為了及時、科學、有效地應對油庫著火事故,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本預案的編制依據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條例》以及中國國家標準《石油儲運單位火災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指南》。

  二、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分工

  1. 指揮部:負責著火事故的組織和指揮工作,包括組織并召集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應急人員,成立應急指揮部,確定應急工作的總體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制定明確的指揮制度和交流備忘錄,配置應急資源,確保應急裝備和物資的及時供應,指揮、協調和調度各專業救援隊伍的`行動,組織著火事故的應急會商和信息發布,提供與媒體的溝通聯系,發布事故情況和動態。

  2. 消防隊:負責現場滅火和救援工作。

  3. 醫療隊:負責傷員的救治和緊急醫療救援。

  4. 環境保護隊:負責應對和控制環境污染。

  5. 安全監測隊:負責油庫周邊環境和安全狀況的監測。

  三、應急響應程序

  1. 報警與通知:一旦發現火災,立即撥打緊急電話通知油庫管理部門、消防部門和相關救援單位。報警信號應通過電話、廣播等方式盡快通知到油庫工作人員和附近居民,還需要通過社交媒體、電視等渠道廣泛傳播,以便引起廣大市民的注意。在通知過程中,需要清晰明確地說明油庫位置、火災類型和可能影響范圍,以便相關單位能夠有針對性地采取應急措施。

  2. 應急疏散:在火災報警后,全體員工應立即按疏散預案進行撤離,并前往安全區域等候指示。人員疏散應按照預先制定的疏散路線進行,確保人員能夠快速、有序地撤離火災現場。疏散路線上要設置標識牌和出口指示燈,方便人員識別和引導。疏散過程中,要組織人員進行清晰明確的通報和指導,確保疏散安全順利。

  3. 火災撲救:立即啟動滅火系統并向消防隊伍請求支援。同時,著重撲滅油庫周圍的火勢,阻止火勢蔓延。

  4. 人員救援和傷亡處理:應組織救援隊伍進行人員搜救和傷亡處理,確保傷員得到及時的救治和轉運,減少人員傷亡。

  5. 事故調查:確保油庫重要檔案和證據的安全,以便調查和追究事故責任。

  四、應急保障措施

  1. 建立健全消防設施:包括消防設備、滅火器等設施的設置和維護。

  2. 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定期進行火災事故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的火災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

  3. 建立消防演練機制:定期組織消防演練,提高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4. 加強現場巡查和監控:增加巡查頻率,及時發現和排除各種安全隱患。

  五、預案更新與演練

  1. 預案的及時更新:按照實際情況,定期對預案進行復核和更新,以適應新的挑戰。

  2. 應急演練: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檢驗應急組織機構、裝備和物資儲備的有效性,并及時總結改進。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 6

  一、預案目標

  保證人員安全、最小化財產損失、最大限度減少環境污染,并盡快恢復油庫的正常運營。

  二、應急響應措施

  1. 火情控制:立即報警并通知相關人員,采取應急滅火措施,例如使用滅火器滅火或關閉可燃氣體開關,以確保火勢不會蔓延。盡量控制火勢,避免引起爆炸或其他危險。

  2. 人員疏散:確保員工和任何其他人員安全撤離火災區域。使用標志指示疏散路線,確保所有人員都離開危險區域,并盡量避免人員滯留在火源附近。

  3. 關閉油庫設備:關閉油庫的主要電力設備和供氣輸油設備,并切斷火災可能進一步擴散的能源。

  4. 環境保護:針對油庫著火可能引起的環境問題,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例如,設置油水分離設備、噴水冷卻周圍區域等。

  三、具體火災應對措施

  1. 儲油罐著火:

  立即停止卸發油作業,關閉儲油罐一切閥門,將量油口、呼吸閥、光孔等孔口用石棉毯蒙蓋。

  開啟消防泵,向著火油罐噴灑冷卻水,開啟消防泡沫,向罐內注入滅火泡沫。

  接裝水龍帶,用水噴射罐體降溫。

  必要時可對相鄰儲油罐采取降溫等保護措施。

  2. 油罐車著火:

  立即停止卸油作業,關閉電源、閥門,取出鶴管、膠管,迅速關閉油罐車蓋,用泡沫滅火機滅火,有條件時將著火油罐拖離卸油線。

  卸油鶴管取出困難時,應迅速用石棉毯覆蓋堵塞罐車上口,同時用泡沫滅火機泡沫封口。

  3. 油泵房著火:

  立即停止卸油作業,關閉各管路閥門。

  迅速切斷電源。

  用泡沫滅火器進行撲救。

  將周圍油桶、棉絲等易燃物品及時轉移,采取隔離措施。

  4. 作業場地著火:

  切斷火源,清理易燃物品。

  就近利用滅火器、水、砂、土等撲救。

  四、災后處理

  1. 火場整理:待火勢被控制后,進行火場整理工作。復查被燒毀設備、管線和結構的'安全性,并進行修復或更換。

  2. 事故調查:對于油庫著火的原因進行調查,并將事故報告給相關部門。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以改進油庫的安全措施。

  五、培訓與演練

  1. 專業培訓:提供相關人員必要的專業培訓,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和應變能力。

  2. 應急演練: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提高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 7

  一、編制目的和依據

  油庫作為重要的石油儲存設施,在現代經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油庫著火事故時有發生,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為了及時、科學、有效地應對油庫著火事故,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安全生產法》、《石油管理條例》以及中國國家標準《石油儲運單位火災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指南》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分工

  1. 總指揮部:由油庫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總指揮,負責指揮、協調應急工作。

  2. 聯絡人員:每個部門指定責任人,負責向總指揮部和其他相關部門傳遞信息。

  3. 應急救援隊伍:包括消防隊、救護隊等,負責油庫火災的撲滅和人員救援等工作。

  三、應急響應措施

  1. 火災報警與通知:一旦發現火災,立即撥打緊急電話通知油庫管理部門、消防部門和相關救援單位。

  2. 應急疏散措施:在火災報警后,全體員工應立即按疏散預案進行撤離,并前往安全區域等候指示。

  3. 火災撲滅:在油庫火災時,應立即啟動滅火系統并向消防隊伍請求支援。同時,著重撲滅油庫周圍的.火勢,阻止火勢蔓延。

  4. 人員救援和傷亡處理:在火災發生的同時,應組織救援隊伍進行人員搜救和傷亡處理。

  5. 檔案與證據保護:確保油庫重要檔案和證據的安全,以便調查和追究事故責任。

  四、應急保障措施

  1. 建立健全消防設施:包括消防設備、滅火器等設施的設置和維護。

  2. 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定期進行火災事故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的火災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

  3. 建立消防演練機制:定期組織消防演練,提高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五、預案的更新與演練

  1. 預案的及時更新:按照實際情況,定期對預案進行復核和更新,以適應新的挑戰。

  2. 應急演練: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檢驗應急組織機構、裝備和物資儲備的有效性,并及時總結改進。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 8

  一、油庫火災風險分析

  油庫存儲大量易燃易爆的油品,一旦發生火災,將迅速蔓延并可能引發爆炸,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必須制定科學的應急預案以應對可能的火災事故。

  二、應急響應程序

  1. 報警與接警:發現火災后,立即撥打119報警,并通知油庫管理部門和相關救援單位。

  2. 應急啟動:接到報警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指揮部,明確各救援隊伍的職責和分工。

  3. 火災撲救:調派消防隊伍到達事故現場進行火災撲救和滅火工作,確保火勢得到有效控制。同時,根據火災類型和位置,采取合適的滅火方法和措施。

  三、人員疏散與救援

  1. 疏散指令:應急指揮部發出疏散指令,明確疏散路線和集合點。

  2. 人員疏散:全體員工按照疏散預案有序撤離火災現場,并前往安全區域等候指示。

  3. 人員救援:組織救援隊伍進行人員搜救和傷員救治工作,確保傷員得到及時的救治和轉運。

  四、應急物資與裝備

  1. 消防設備: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和設備,如滅火器、消防水龍帶、泡沫滅火器等。

  2. 救援裝備:提供必要的救援裝備,如救援車輛、通信設備、救生裝備等。

  3. 應急用品:儲備急救箱、防毒面具、護眼器等應急用品,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

  五、后期處理

  1. 現場清理:火災撲滅后,對現場進行清理和修復,確保油庫能夠盡快恢復正常運營。

  2. 事故調查:對火災事故進行調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和責任。

  3. 預案評估: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和總結,完善應急預案的不足之處。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 9

  一、編制目的和依據

  油庫作為重要的石油儲存設施之一,在現代經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油庫著火事故時有發生,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因此,為了及時、科學、有效地應對油庫著火事故,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安全生產法》、《石油管理條例》以及《石油儲運單位火災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指南》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編制本應急預案。

  二、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分工

  1. 指揮部:負責著火事故的組織和指揮工作,包括召集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應急人員,成立應急指揮部,確定應急工作的總體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制定明確的指揮制度和交流備忘錄,配置應急資源,確保應急裝備和物資的及時供應,指揮、協調和調度各專業救援隊伍的行動,組織著火事故的應急會商和信息發布,提供與媒體的溝通聯系,發布事故情況和動態。

  2. 專業救援隊伍:

  消防隊:負責現場滅火和救援工作。

  醫療隊:負責傷員的救治和緊急醫療救援。

  環境保護隊:負責應對和控制環境污染。

  安全監測隊:負責油庫周邊環境和安全狀況的'監測。

  三、應急響應流程

  1. 火災報警與通知:一旦發現火災,立即撥打緊急電話通知油庫管理部門、消防部門和相關救援單位。

  2. 應急疏散措施:在火災報警后,全體員工應立即按疏散預案進行撤離,并前往安全區域等候指示。

  3. 火災撲滅:在油庫火災時,應立即啟動滅火系統并向消防隊伍請求支援。同時,著重撲滅油庫周圍的火勢,阻止火勢蔓延。

  4. 人員救援和傷亡處理:在火災發生的同時,應組織救援隊伍進行人員搜救和傷亡處理。

  5. 檔案與證據保護:確保油庫重要檔案和證據的安全,以便調查和追究事故責任。

  四、后期處理

  1. 災后恢復:對受損的設備和設施進行清理和修復,確保油庫能夠盡快恢復正常運營。

  2. 事故調查:對油庫著火的原因進行調查,并將事故報告給相關部門。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以改進油庫的安全措施。

  五、培訓與演練

  1. 定期培訓:定期開展應急培訓,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火災自救能力的培養。

  2. 應急演練:定期組織油庫工作人員進行應急演練,以提高應對火災的能力和反應速度。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 10

  一、預案目標

  保證人員安全、最小化財產損失、最大限度減少環境污染,并盡快恢復油庫的正常運營。

  二、應急響應措施

  1. 火情控制

  立即報警并通知相關人員。

  采取應急滅火措施,例如使用滅火器滅火或關閉可燃氣體開關,以確保火勢不會蔓延。

  盡量控制火勢,避免引起爆炸或其他危險。

  2. 人員疏散

  確保員工和任何其他人員安全撤離火災區域。

  使用標志指示疏散路線。

  確保所有人員都離開危險區域,并盡量避免人員滯留在火源附近。

  3. 關閉油庫設備

  關閉油庫的主要電力設備和供氣輸油設備。

  切斷火災可能進一步擴散的能源。

  4. 環境保護

  針對油庫著火可能引起的'環境問題,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設置油水分離設備、噴水冷卻周圍區域等。

  三、不同區域的滅火方案

  1. 儲油罐著火

  立即停止卸發油作業,關閉儲油罐一切閥門,將量油口、呼吸閥、光孔等孔口用石棉毯蒙蓋。

  開啟消防泵,向著火油罐噴灑冷卻水,開啟消防泡沫,向罐內注入滅火泡沫。

  接裝水龍帶,用水噴射罐體降溫。

  必要時可對相鄰儲油罐采取降溫等保護措施。

  2. 油罐車著火

  立即停止卸油作業,關閉電源、閥門,取出鶴管、膠管,迅速關閉油罐車蓋,用泡沫滅火機滅火,有條件時將著火油罐拖離卸油線。

  卸油鶴管取出困難時,應迅速用石棉毯覆蓋堵塞罐車上口,同時用泡沫滅火機泡沫封口。

  3. 油泵房著火

  立即停止卸油作業,關閉各管路閥門。

  迅速切斷電源。

  用泡沫滅火器進行撲救。

  將周圍油桶、棉絲等易燃物品及時轉移,采取隔離措施。

  4. 作業場地著火

  切斷火源,清理易燃物品。

  就近利用滅火器、水、砂、土等撲救。

  四、后期處理

  1. 整理與復查:待火勢被控制后,進行火場整理工作。復查被燒毀設備、管線和結構的安全性,并進行修復或更換。

  2. 培訓與演練:

  對油庫內外相關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提高應急響應和自救自護能力。

  定期組織油庫災害事故應急演習,提高各部門和隊伍之間的協作能力。

【油庫火災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油庫火災事故應急預案03-05

油庫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范文01-06

油庫消防的應急預案11-24

油庫消防應急預案11-24

火災應急預案12-06

火災的應急預案12-15

火災應急預案12-21

火災的應急預案09-23

油庫冰雪災害的應急預案01-16

火災應急綜合應急預案02-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罗城| 米易县| 北流市| 宣武区| 渑池县| 禹州市| 西青区| 偏关县| 思南县| 淮滨县| 临夏市| 福州市| 金华市| 万盛区| 鄂托克前旗| 天气| 乐平市| 防城港市| 广平县| 嘉荫县| 淮南市| 桃源县| 施甸县| 灵武市| 威宁| 繁峙县| 宽城| 乌苏市| 鄂尔多斯市| 庆云县| 汤阴县| 文登市| 沅陵县| 海丰县| 南宁市| 万年县| 漳浦县| 南陵县| 西贡区|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