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扶貧工作匯報
一、扶貧基地的建設情況
2015年10月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殘疾人家庭57戶,依托土地流轉、有機米專業合作社為幫扶載體,加快推進了殘疾人的脫貧致富工程。到目前已流轉土地1860畝,(其中殘疾家庭342畝)組建了自主經營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注冊了“黃金村”商標,生產的有機軟米被國家有機認證中心認證為“有機食品”。 產品先后參加了江蘇省、常州市優質農產品和中國北京、深圳國際禮品展銷會。先后被評為常州市名優農產品、江蘇省名優農產品、海峽兩岸重點推薦產品。產品銷往全國六省兩市,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900萬元,利潤180萬元,成員每股收益達1200元。
二、建立結對幫扶機制
全村黨員、干部,特別是村兩委成員作為幫扶責任人,建立幫扶制度、幫扶措施。農村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等方面對殘疾人給予信息支持和優先照顧。解決了殘疾人生活保障 問題,現在殘疾人都參加了農民醫療、養老保險,實現了病有所報、老有所養。為殘疾家庭子女提供助學協調、獎學金機制,培訓或推薦就業。村委會組織開展“一幫一扶殘”扶貧活動,為殘疾人籌資金、選項目、帶技術、謀出路,,堅持做到“三心”黨員干部有信心、村民骨干有真心、殘疾家庭有信心,激發殘疾人自救發展的熱情。
三、扶貧基地工作計劃
人力資源是推進殘疾人脫貧致富的關鍵因素。因此,加大殘疾人勞動力轉移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力度,著力提升殘疾人脫貧技能和致富素質,是提高殘疾人經濟收入的重要舉措,做到每年兩次邀請農服、畜禽、科技人員來村授課、指導。依托產業發展帶動和我村有機農業產業發展實際與殘疾人需求相結合,因戶制宜、因人制宜的制定扶貧措施,開展畜禽養殖實用技術培訓、勞動力轉移培訓和技術服務保障,計劃在2012年內達到每個殘疾家庭擁有1個增收項目、一名工資收入。到2011年末全村殘疾家庭通過土地流轉、就業、創業。實現了殘疾家庭人均收入8700元。
四、扶貧基地的發展
近年來我們通過技能培訓、技術指導、資金幫扶,我村的殘疾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先后被評為金壇市殘疾人扶貧基地、常州市殘疾人扶貧基地。但殘疾人幫扶工作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任務,我們將始終做到危中尋機,快人一拍,先人一步,在上級領導和殘聯的關心支持下,想盡一切破解困難的辦法,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資源,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項目,借鑒一切先進典型的發展經驗,實現殘疾人扶貧基地的新跨越;達到江蘇省省級扶貧基地的發展要求。完成市黨代會提出農民收入五年倍增計劃,通過土地流轉、培訓就業、自主創業的方法,借助領導關心、老區幫扶、結對幫扶、品牌榮譽、為黃金村殘疾人致富插上騰飛的翅膀,加快黃金村全面建設新農村的步伐。
【殘疾人扶貧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扶貧工作匯報10-20
精選扶貧工作匯報10-20
深度扶貧工作匯報10-20
相關的扶貧工作匯報10-20
公司扶貧工作匯報10-20
企業扶貧工作匯報10-20
有關扶貧工作匯報10-20
最新扶貧工作匯報10-20
扶貧工作匯報范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