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支教志愿者宣傳稿
這是一個信息膨脹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多元化的選擇,我們也需要擔當不同的角色。當我們自身感到憂郁不安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那些山區里每天徒步前行的孩子們,那些父母在外漂泊的留守兒童們,他們有著一雙雙渴望知識,盼望親人的眼睛。
在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中號召人們應當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然而, “中國夢”僅僅只是一個宏觀的目標,當這夢想裝載于一個人的心中之時,它應當是具體的。所以對于個人而言 ,我們應當做的即是立足眼前,立足周邊,將個人的潛能極大化施展,以此幫助他人。
因此,華東交通大學孔目湖文學社也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對周邊小學開展一系列以“江南夢想,愛心支教” 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服務活動。活動的內容多式多樣,有主題班會,體育,文藝課,安全知識講座等。在此次活動中,在校大學生可以體驗新生活 ,走出象牙塔 ,實現自我成長,并將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傳播給孩子們,拓寬孩子們的視野,讓孩子們真實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貢獻出我們大學生的力量。 傅雷曾指出: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演講或是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別人,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希望。所以,此次活動中,我們無須過度拔高志愿者的專業水平與技能,但我相信,愿意獻身于此次活動中的人,一定是富有社會責任和愛心的。畢竟,能讓孩子們有所收獲的,不是專業或技巧,而是愛與真誠。只有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才能激起孩子們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渴望。少年強則國強,中華民族是一個共同體。歷 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 國 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計。它啟蒙了制度與思想,鞭策了夢想與希望。我們走在中國應試教育的路上,現有框架導致
了一些缺失的環節,是書本教育無法彌補的。只有通過社會公益實踐,使大學生在實干,傳授過程中,摸索出個人的獨有價值。在公益行動中, 大學生將更加懂得愛與被愛、懂得現實與理 想、懂得純真與感動、懂得責任與堅守、懂得團隊與寬容。在現有的書本知識的基礎上,強化個人社會經驗。
毋庸質疑,孩子們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年齡尚幼,閱歷尚少的他們應該在幸福快樂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學習做人。對待幼小的他們,應當是友好親和的。或許一次贊賞,一次指責,都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人生。或許在以后他們的漫長人生中,這一次的支教只是一個零碎的記憶。但是,當他們回想起曾經與志愿者哥哥姐姐們的快樂點滴時,想必也是帶著笑容的。這份微薄的愛心,將在孩子們的心中發芽。或許有一天他們也會參加到這樣的公益活動當中。
相信每一位參與者,都將收獲一段全新的體驗和感受,由此成為你人生中不可磨滅的記憶。
雨打江南,愛未眠。
【支教志愿者宣傳稿】相關文章:
志愿者支教心得05-05
志愿者支教心得范文11-02
支教志愿者心得體會11-25
支教志愿者發言稿03-04
支教志愿者心得體會15篇11-26
支教志愿者演講稿09-23
大學生志愿者支教心得體會11-17
暑期志愿者義務支教活動總結(通用11篇)06-30
為支教志愿者募捐閑置被褥倡議書09-08
志愿者服務口號宣傳語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