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經典對孩子們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何為緣世間萬事萬物皆有相遇相隨相樂的可能性,萬里之外異國他鄉陌生人對你哪怕是相視一笑這便是緣。
經典誦讀感言
經典誦讀感言
劉曉霞
2016年3月1日在xx八中“道德講堂”啟動儀式上,我選擇了陶淵明的“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秋,不見其損,日有所虧”作為全校教師經典誦讀的內容,這不是信手拈來,而是我近段時間感悟最深的一句話。
本學期,張xx校長主導推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構建QSC四導七環生態課堂,這需要老師們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自己編寫導學案,制作課件,熟練運用電子白板,在不斷地發展中提煉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這無疑為保八中的再次騰飛創建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
昔日的天高,今天的八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反思。合作之初的我們,還是軟硬件設施相對先進的學校,所以具備了“靚女先嫁”的條件,老師們渴望在新的理念熏陶下快速成長。合作初期的確彰顯了兩地優勢互補的乘法效應,天高獲取了累累碩果和較高的社會美譽。但由于后期投入明顯不足,設施老化,現代化教學設備全面匱乏,在教師培訓上明顯縮水,以至于和其他學校有了明顯的差異。
領導評價說:“天高的硬件設施連有些農村學校都不如。”“合作八年,感覺天高的變化就是樹長高了,人變老了,其他的都沒變。”外派參加學科競賽的老師獲得了較高的榮譽,卻被評價“對電教設備使用不熟練”(學校本來就沒有電子白板,怎么會熟練?);外出去參加學科活動的老師只能聆聽他人對如何運用電教設備進行新課改侃侃而談,而自己卻插不上言……每每聽到這樣的反饋,都會讓作為本地干部的我們痛心不已……八年間,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大大增加,隆陽教育設施大為改善,而我們錯過了一個發展的機遇期。
學校回歸了,黨委政府給了大力支持,重點幫扶學校發展。短短三個月,校長兌現了每人一本筆記本電腦的承諾,電子白板也安裝到位,很快將實現網絡全覆蓋,硬件在短期之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未來的競爭中,人才是關鍵,所以校長說:“軟件才是硬實力”。如何盡快彌補我們的缺陷,發揮八中優質教師的優勢?這是擺在我們面前刻不容緩的問題。
八年時間,不長不短,卻足以讓我們落后于時代;作為八中的教師,我們更能感受到學習的緊迫感和危機性。陶淵明的學習觀“一增一損”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量變將導致質變。所以我反復強調“在成就工作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今天的學習質量、工作質量就是明天的生活質量”,期盼老師們能理解學校領導的良苦用心,愿與老師們一起互勉,共同迎接八中美好的明天!
經典誦讀感言
經典誦讀浸潤心靈
澗西區東方一小王曉曼
早晨,沐浴著第一縷陽光走進教室,耳畔傳來了孩子們朗朗的書聲:“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張”那流淌的語言似洄洄清泉,浸潤心田。
中午,迎著炎炎的烈日,孩子們昂首走在校園的小路上,嘴里念念的是“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那清新、寧靜、淡遠的純美詩境如在眼前。夜闌人靜,捧起書來,輕吟著“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浪花輕輕翻”的柔美語句,甜甜地進入夢鄉,那夢啊,是又香,又甜。經典誦讀陪伴著孩子們度過每一天,浸潤著他們的心靈,促進著他們的成長。
經典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融哲理、事理、情理于一爐,文約而義豐,慮大而思精。誦讀經典豐富了孩子們的語言積累,孩子們的說寫能力明顯得到提升,能夠恰當得體地引用誦讀的經典名言警句,達到“口吐蓮花,筆下生花”的境界,切實地提高了孩子們的語文素養。
誦讀經典,對孩子們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孔子的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教育原則,時至今日仍舊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深入地影響著我們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膾炙人口的《弟子規》更是一部規范青少年和小學生的道德行為的典范書籍,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價
值。誦讀經典,熏陶涵詠,學生的性情變得平和,班級氣氛特別融洽,生活常規明顯進步,教育管理也覺得輕松了許多。的確,讓孩子們誦讀經典詩文,接觸最有人文價值的作品,這對開啟他們的智慧、塑造他們完美的人格,增強他們的人文素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誦讀經典,讓孩子們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讓他們懂得了真、善、美,假、惡、丑,對樹立孩子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大意義。例如,孔子認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不但學業難以精進,道德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張互相學習虛心請教,以利于自己的發展,這些無疑都對孩子們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中華民族向來是一個充滿著智慧和勇氣的民族,同時也是一個敢于進娶抗爭的民族。在進娶奮斗中體現其人生的壯美情節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比比皆是。這對塑造學生人格、樹立人生楷模等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假如說孩子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陽光、和風和細雨。只要我們引領孩子們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他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艷,更持久。讓孩子們繼續誦讀經典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浸潤他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他們心中的土地,提升他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劉巧玲經典誦讀感言doc
讀古典詩文探索先賢隨緣心
新安縣北冶一中九一班高萌萌
今天學習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不覺被作者的那種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所感染,也因此想起以前所學過的他的詩詞作品,以及在其中所洋溢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不覺對蘇軾肅然起敬。他的一生在政治上曾是多番坎坷,然而無論遭遇什么樣的罷黜貶謫都沒有泯滅他那顆積極向上的心。“何夜無月,何夜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二人耳﹗”那種隨遇而安的心態不覺躍然眼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詩詞中寫出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廣為流傳,所展現出來的作者的那顆高尚的隨緣心令我們高山仰止。
蘇軾的那顆隨緣心不僅是一個高尚者的品性,更是一種超越了人性本身的哲學態度。在如今的社會里。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生活的重壓有時候使人重不堪受,很多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困惑迷失或痛苦著,過多的奢望,過分的追求,使自己漸漸失去了生活的快樂。多的只是抱怨,只是埋怨。讀懂了蘇軾也就讀懂了人生的真諦。讀懂了蘇軾的那顆隨緣心,也就能感受到更多的生活的樂趣。
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愚者的借口。何為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何為緣?世間萬事萬物皆有相遇、相隨、相樂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緣,無可能即無緣。緣,無處不有,無時不在。你、我、他都在緣的網絡之中。常言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萬里之外,異國他鄉,陌生人對你哪怕是相視一笑,這便是緣。也有的雖心儀已久,卻相會無期。緣,有聚有散,有始有終。
“隨緣”,常常被一些人理解為不需要有所作為,聽天由命,由此也成為逃避問題和困難的理由。殊不知,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隨緣是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在狂熱的環境中,依然擁有恬靜的心態,冷靜的頭腦;隨緣是一種修養,是飽經人世的滄桑,是閱盡人情的經驗,是透支人生的頓悟。隨緣不是沒有原則、沒有立場,更不是隨便馬虎。“緣”需要很多條件才能成立,若能隨順因緣而不違背真理,這才叫“隨緣”。
生活中,常有人會有這樣的感慨和迷惑:“為什么有的人不喜歡我?”“為什么有的人不理解我?”“為什么會是這樣?”若從隨緣的角度看,不喜歡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歡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緣分就是緣分,不需要任何理由。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可謂是有事必有緣,如喜緣,福緣,人緣,財緣,機緣,善緣,惡緣等。萬事隨緣,隨順自然,這不僅是禪者的態度,更是我們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隨緣是一種平和的生存態度,也是一種生存的禪境。“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放得下寵辱,那便是安詳自在。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從容平淡,自然達觀,隨心,隨情,隨理,便識得有事隨緣皆有禪味。在這繁忙的名利場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閑,放松身心,靜心體悟,日久功深,你便會識得自己放下諸緣后的本來面目:活潑潑的,清靜無染的菩提覺性。
隨緣,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成熟,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自信和把握。讀懂隨緣的人,總能在風云變幻、艱難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總能在逆境中,找尋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隨緣,是對現實正確、清醒的認識,是對人生徹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離合本是緣”的達觀,“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從容。擁有一份隨緣之心,你就會發現,天空中無論是陰云密布,還是陽光燦爛;生活的道路上無論是坎坷還是暢達,心中總是會擁有一份平靜和恬淡。
輔導老師:新安縣北冶一中劉巧玲
【應屆畢業生面試自我介紹匯編15篇】相關文章:
應屆畢業生面試自我介紹范文匯編6篇01-04
應屆畢業生面試自我介紹集錦15篇01-06
本科應屆畢業生面試自我介紹6篇02-14
應屆畢業生面試自我介紹范文九篇12-11
應屆畢業生面試自我介紹范文合集7篇12-12
應屆畢業生面試時的自我介紹范文09-03
關于應屆畢業生面試自我介紹模板合集6篇01-09
應屆畢業生面試自我介紹范文匯總八篇01-15
應屆畢業生面試自我介紹范文集合六篇01-11
關于應屆畢業生面試自我介紹范文合集6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