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深奧的事物這樣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寫得更生動具體,運用擬人的寫法把事物人格化,如在果園里蘋果樹變得神氣起來了,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難道劉翔不是世界冠軍嗎改陳述句。
怎樣把句子寫得生動形象(修辭手法初講)
怎樣把句子寫得生動形象?
要把句子寫得生動形象,就要恰當地使用比喻、夸張、排比、擬人等常用的修辭手法。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抓住事物相似的方面打比方。是用具體的、淺顯的、熟悉的、形象鮮明的事物去說明或描寫抽
象的、深奧的事物,這樣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寫得更生動、具體。,使人讀后能感到親切、明白、易懂,留下深刻印象。
被比喻的事物(稱為“本體”);②用來作比喻的事物(稱為“喻體”);③“比喻詞”(像、好像、仿佛等)。
A.明喻:甲(本體)像乙(喻體)。常用的比喻詞有:像、仿佛、好像、好比、象……似的、如同……一般等等。例如:(1)他哆嗦得像風雨中的樹葉。
(2)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B.暗喻:甲是乙或甲變成了乙。常用的比喻詞有:是、變成、成為等等。
例如:(1)地中海沿岸成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2)一個時代的優秀的文學作品,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是這個時代的心聲……
C.借喻:不出現本體,也不出現比喻詞,直接把本體說成喻體。
例如:(1)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厚障壁了。
(2)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被比喻的事物和用來作比喻的事物必須是根本不同的兩類事物,且必須在某一方面有非常相似的特點。
二、擬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當作人來寫,即賦予它們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運用擬人的寫法,把事物人格化,
能使語言具體、形象、鮮明、生動,增強文章的語言表達力。
擬人這種寫法,把事物寫得跟人一樣有思想,有感情,能說話,能行動,簡直和人一模一樣。
用描述人的詞語來描寫事物。如:松影下開著各種小花,招來各色的小蝴蝶——它們很親熱地落在客人身上。用人跟動物、植物對話的方式來描述事物。如:他只顧跟牛說話,冷不防旁邊一頭驢伸過嘴來吃簸萁里的料。完全把事物當成人來寫。如:在果園里,蘋果樹變得神氣起來了。它想:既然把我從樹林里移到果園來,說不定是罕見的樹呢。它傲慢地看著四周一棵棵丑陋的小樹樁……
三、夸張對描寫的事物有意識地加以夸大或縮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達作者的感情,引起讀者的聯想,加深印象。
夸張不等于說大話、說謊話。
從數量上進行夸張。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在程度上進行夸張。如: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就象半天里起了一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了。
四、排比運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或詞組,排成一串。這樣的句子可
以加強語言的氣勢,表達強烈的感情,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五、設問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問題,再自己進行回答。即自問自答。(自問自答,答案在問題外)
春在哪里?春在操場上,春在教室里。
六、反問將明確的意思用問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即只問不答,問中有答。(問而不答,答案在問句中。)
這種病毒并不可怕。(改反問句)
難道這種病毒可怕嗎?
難道劉翔不是世界冠軍嗎?(改陳述句)
劉翔是世界冠軍。
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懷?(改陳述句)
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不能忘懷。
草原人民熱情好客。(改反問句)
難道草原人民不熱情好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