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shù)學暑假日記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買衣服)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shù)學知識。
我?guī)е淇斓男那椋瑏淼綄W校問曾老師數(shù)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做作業(yè))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yè)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shù)。“那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shù)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shù),發(fā)現(xiàn)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guī)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shù),就推翻了我的發(fā)現(xiàn)。媽媽讓我繼續(xù)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shù)的最后兩位。我根據(jù)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shù)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shù)的特點是:一個數(shù)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shù),這個數(shù)就是4的倍數(shù)。然后,我找了一些數(shù)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guī)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shù),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shù)1024,24除以4=6,找規(guī)律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高興地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fā)現(xiàn),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數(shù)學中的“詩情畫意”)
在數(shù)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
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lián)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lián),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lián)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lián)里,藏有一道數(shù)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lián)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lián)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lián)中也藏有數(shù)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lián),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數(shù)字嵌在對聯(lián)中,使對聯(lián)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0的重要性)
0是一個神秘的數(shù)字,它像宇宙中的奧秘一樣,讓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個重要的數(shù)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個0或少加了一個0的話,那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次的數(shù)學考試,讓我真正領略了0的重要性。當考卷發(fā)下來的時候,99分!我立即尋找錯誤點。結果令我目瞪口呆。原來是45000÷90這道題。“怎么可能這么簡單的題我也會出錯?”我心里嘀咕道。想起當時在口算45000÷90這道題時,我輕而易舉地寫下50,還十分自信,可到頭來一計算原來得500,差了一個0。這是多少不應該的呀!不該錯的也錯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當了公司的財務總經理,別人來提錢,本來要提10000元,我卻多加了一個0——100000,在帳單上仍然記了10000元。那這90000元我向誰來要呀!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擔啊!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學習上都要一絲不茍,要不然后果非常嚴重。
小學數(shù)學暑假日記 [篇2]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shù)。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shù),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shù)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shù),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shù)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shù)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shù))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shù)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小學數(shù)學暑假日記 [篇3]
二年級學生的數(shù)學日記
(一)
今天我在家里發(fā)現(xiàn)了許多的數(shù)學問題,比如我們的樓道里每層有9個樓梯,一共有5層樓,那么就有45個樓梯。媽媽問我家里有5口人,一個人有2只手,5個人有幾只手呢?我馬上回答說:“有10只手。”中午吃飯的時候每個人用2支筷子,5個人我拿了10支筷子。媽媽告訴我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數(shù)學問題,你要仔細地去發(fā)現(xiàn)它。
(二)
今天,媽媽交給我一項特殊的任務:和爸爸去買菜,由我來算帳。4元一斤的豬肝買二斤,黃瓜1元5角一斤買二斤,雞蛋2元5角1斤買四斤。4×2=8元,1.5×2=3元,2.5×4=10元,8+3+10=21元。今天的帳都是我算的,爸爸夸我是他的小幫手,我的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三)
暑假里,媽媽給我在淮南報了個游泳學習班,讓我學習游泳。第一天我和媽媽乘車去花了6元車錢,一共坐了40分鐘到了健身中心。健身中心有5層樓,游泳館在第三層,游泳館里面很大,有8層水道,有15個小朋友學習游泳。經過12天的學習和訓練,我終于學會了游泳,教練夸我是個有毅力的小男子漢! (四)
今天爸爸媽媽和我起的很早,我們打算去“食為天”吃早點。爸爸媽媽特意讓我去買東西。我買了三個卷圈,一個卷圈三角錢,三個卷圈九角錢。還買了兩個燒餅,一個燒餅三角錢,兩個六角錢。還買了我最愛喝的小豆粥,一元一碗,還買了一碗云吞一元五角。我一共花了四元錢(9角+6角+1元+1元5角=4元)。通過買東西我知道價錢相同的東西用乘法計算比用加法計算簡單。
(五)
今天,楊老師和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種武功秘籍的第一式,這一式共有九招,其實是書上的5的乘法口訣,但是和書上的不一樣,書上是: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我們的從五六三十開始變作了六五三十,七五三十五,八五四十,九五四十五;你知道為什么我們的不一樣嗎?因為我們是按照1個5,2個5,3個5,4個5,5個5,6個5來編的,這樣第一個數(shù)每次多一,第二個數(shù)不變,結果每次多5,多好記啊!
楊老師讓我們選擇一種,我們都選擇了自己編的,老師還表揚我們比編書的叔叔更能干呢!
(六)
早晨吃完飯以后我開始寫作業(yè)。我先背乘法口訣然后寫A本。寫完以后媽媽給我出了幾道數(shù)學題,其中一道是這樣問的:一個數(shù)學本5角錢,買4本需要多少錢?我想了想說:需要2元錢。媽媽問我是怎樣算的?我說是用乘法4X5=20角,20角不就是2元嗎。媽媽高興地表揚了我,我更喜歡數(shù)學了。
(七)
爸爸給我從新華書店買來一本《奧林匹克訓練》。我一拿到,就開始做了。今天,爸爸問我:“婷婷,到現(xiàn)在為止,你已經做到第幾頁了?”我說:“我做到35頁了!”爸爸又說:“如果每天都做5頁,還要幾天就能做完了?”我看了看書的最后一頁,標著“60”。我想:60減35還有25頁,25里有幾個5呢?不一會兒,我就想出答案來了,對爸爸說:“我5天就能做完了。爸爸,你說我做得對嗎?”爸爸笑著說:“非常正確。”
(八)
一天,我在數(shù)學興趣小組里碰到了一道有趣的題目:小狗汪汪邀請小熊壯壯去他家做客,可是沒有直接告訴他門牌號碼,而是這樣說的:“我家住在森林公寓二號樓,門牌號是個三位數(shù),個位和百位上的數(shù)字和是9,百位上的數(shù)字比個位上的數(shù)字大3,十位上的數(shù)字是0。”小熊壯壯很快就知道了小狗家的門牌號碼,我也馬上思考起來。因為每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都不知道,所以,我先來確定百位上的數(shù)。而百位上最大的是9,個位上的數(shù)就是9-3=6,而個位和百位上的數(shù)字和就不是9了,而是15,所以百位上的數(shù)不可能等于9,我又繼續(xù)試了8、7、6,發(fā)現(xiàn)6正好符合,所以,這下我也知道小狗家的門牌號碼了,那就是603。
小學數(shù)學暑假日記 [篇4]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起玩了24點游戲。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后用“+ 、-、×、÷”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后得數(shù)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么這么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說:“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并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后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脫口而出:“6-5=1,8×3=24,24÷1=24。現(xiàn)在是1比1平了。”
揚文說:“有什么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贏了。”我看著他那得意的樣子,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游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shù)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學習數(shù)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游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用數(shù)學,只要做數(shù)學學習的有心人,即使在游戲中也能體會到數(shù)學思維的樂趣。
【小學數(shù)學暑假日記】相關文章:
小學暑假數(shù)學試題09-19
小學作文暑假日記06-24
小學作文 暑假日記07-26
小學語文暑假日記07-26
小學英語暑假日記07-26
海邊小學暑假日記07-26
在雨天小學暑假日記07-26
小學鄉(xiāng)下暑假日記07-26
數(shù)學題目小學日記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