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張頜簡介-張頜是誰
張頜是誰
張頜,男,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魏國曹操帳下的著名將士。與張遼、樂進、于禁、徐晃并稱為曹魏“五子良將”。 張頜,字儁乂(jùn yi),河間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他的一生經歷了參加了黃巾軍起義、官渡之戰、漢中之戰等,最終在曹魏與劉蜀之間,公元231年的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張頜在戰死木門道。 當時究竟是怎么樣的情景呢? 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張郃受命帶兵進駐洛陽,諸葛亮因擔心祁山糧道而帶蜀軍回退。張郃在木門道追上蜀軍交戰,結果右膝中箭,不治而死。
據《魏略》記載,司馬懿強行命令張郃追擊,導致張郃身亡。也有人說是司馬懿為了日后掌權,所以必須除掉忠于曹氏集團的老臣。在《三國演義》中,描述張郃主動要求追擊蜀軍。 因此,對于張頜的死,有人說他是戰死沙場的,有人說他之所以戰死沙場也是被司馬懿老謀深算、暗中使計的。 官渡之戰,張頜投奔曹操,戰死木門道。
三國張頜簡介
個人背景
將領
個人概況
中文名:張郃
別名:儁乂
國籍:曹魏
民族:漢族
出生地:冀州河間國鄚縣(今河北任丘北)
逝世日期:231年
其他信息
主要成就:江陵破吳,街亭敗蜀
官職:征西車騎將軍
封爵:鄚侯
人物戰績
PK全記錄
按照三國演義描寫,張郃勇而少謀,與敵交戰敗多勝少。結合三國志陳述之事實,其實張郃的戰績還是很輝煌的,事實和虛構混合總結如下:官渡之戰,戰許褚,三十回合未分勝負;長板坡,阻擊趙云,十回合,心虛敗走;(與趙云交戰中唯一沒有受傷的曹營將領)鄴城,敗袁尚;南皮,敗袁譚;擊烏桓,大敗之;張郃征西涼,敗馬超部將楊秋;陽平廣石之戰,擊敗劉備進攻;暇萌關之戰,戰張飛,百回合未分勝負;夜襲,大敗;討盧水胡及東羌,平之;祁口之戰,敗孫權部將劉阿;街亭之役,敗馬謖,旋又擊敗來增援的王平;(諸葛亮一出祁山)陳倉之役,增援至南鄭,諸葛亮糧草不際,退兵;(諸葛亮二出祁山)木門之役;敗魏延,追擊諸葛亮至木門,被飛矢射中身亡;
(諸葛亮五出祁山)十三次交戰,張郃10勝1平2負,優勢明顯,而且該將軍事生命力頑強,魏明帝繼位后,曹操當年的元老宿將已經星散將盡,只有張郃仍在戰爭舞臺星光閃耀,至黃昏之年軍事成就愈發顯著,甚至到后期可與司馬懿并駕齊驅。張郃 - 歷史評價張郃孔明憚之——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愛儒士——郃雖武將而愛樂儒士,嘗薦同鄉卑湛(人名)經明修行劉備憚之——魏略曰:(夏侯)淵雖為都督,劉備憚郃而易淵。及殺淵,備曰:“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官至——征西車騎將軍(因為死的晚,曹丕時是左將軍)
最成功的戰役
張郃街亭一役是張郃一生最成功的戰役,諸葛亮的先鋒馬謖在山上屯軍,被張郃截斷水源而慘敗,蜀國失去重要據點,南安、天水、安定等郡響應諸葛亮,也被張郃平定。可惜演義特別強調是馬謖用兵錯誤,而貶低了張郃的.作戰能力。不久后,張郃又被調到荊州與吳國作戰,這時諸葛亮又再出祈山,魏明帝急召張郃至魏、蜀邊界的南鄭,說:“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張郃卻說:“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張郃當晚趕到南鄭,果然不出所料,諸葛亮糧盡兵退。 這一段足以表現出張郃的智能,但是演義未曾提到。
最慘的一戰
張郃一生中敗得最慘的一戰,是在巴西被張飛大敗。張飛此戰,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張郃的三萬軍被消滅了二萬,并且奪得了張郃的三個營寨,迫使張郃退守瓦口關,瓦解了張郃的攻勢。在張飛與張郃的第一次正面交鋒中,張飛取得了上風。退守瓦口后,因為張郃與曹洪的關系不是很融洽,在張郃要求曹洪求援的情況下,曹洪不但沒有發兵,反而給張郃施加壓力,讓其再次出戰。而張郃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得出戰。
“郃心慌,只得定計”可以看出,通過與張飛第一回合的交鋒,張郃已經不敢在像開始的時候那樣對張飛藐視,一個“只得”也可以說明張郃當時的無奈。而張郃的計謀在賺了冒進的雷銅后,被張飛識破。然張郃一點變通也沒有(心慌所至,估計方寸以亂),仍然想靠對付雷銅的計謀對付張飛,而張飛在看破了張郃的計謀后,將計就計,用分兵之計又一次打敗張郃。張郃不得已,只有退守瓦口關。接著就是張飛攻打瓦口關的情況。在連日攻打不下的情況下,張飛利用當地百姓帶路,繞到了瓦口關背后,與魏延前后夾攻,終于奪取瓦口。
此處,又一次表現了張飛的智謀,其按《孫子兵法》合理利用了間諜(孫子兵法 用間第十三),才能夠順利的奪取瓦口。而張郃對張飛恐怕已經失去了信心“郃自領兵來迎,為首旗開,早見張飛。郃大驚,急往小路而走”,在見到張飛后,竟然不戰而走。
三戰孔明
一戰孔明:
諸葛亮出祁山。(曹睿)加郃位特進,遣督諸軍(統帥諸君),拒亮將馬謖于街亭(對陣西蜀智將馬謖)。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馬謖死守)。郃絕其汲道(斷其水源),擊,大破之(馬謖慘敗)。南安、天水、安定郡反應(諸葛)亮(三軍反叛),郃皆破平之(獨立平定)。
二戰孔明:
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帝驛馬郃(當時張郃人在南方)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可見曹睿對其重視的程度),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郃,因問郃曰:“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郃知亮縣軍無谷(糧草),不能久攻,對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譯文:還沒有等我趕到,諸葛亮就已經撤退啦,屈指計算他的糧草最多支持10天)”郃晨夜進至南鄭(星夜兼程),亮退(果如其所料)。詔郃部還京都,拜征西車騎將軍。
三戰孔明:
諸葛亮復出祁山,(曹睿)詔(張)郃督諸將西至略陽,亮還保祁山(諸葛亮退守祁山),郃追至木門(地名),與亮軍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薨,謚曰壯侯。補充:按《魏略》記載,此戰情形是這樣的:諸葛亮軍退,司馬懿讓張郃去追,張郃說: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司馬懿不聽,張郃迫不得已,之后追入。蜀軍借著險要的地型布下伏軍,弓-弩亂發,張郃戰死。
降曹始末
張郃太祖與袁相距于官渡,紹遣將淳于瓊等督運屯鳥巢(烏巢酒徒運糧去了),太祖自將急擊之(曹操急襲烏巢)。(張)郃說(袁)紹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譯文:曹操軍馬精銳,此去一定會擊破淳于瓊等,一旦如此,則我軍大勢將去,應該迅速引兵救援!)”郭圖曰:“郃計非也(張郃的計謀不好呵)。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曹操一定會自己回來救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看似好計,但是郭吐犯了兩個錯誤,一方面低估了曹操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高估了烏巢酒徒淳于瓊)。”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譯文:曹操的陣營堅固,攻打的話一定不能攻下,如果淳于瓊等被擒獲,則我軍將盡為曹操之俘虜了! 張郃此言真可謂謀斷得當,切中要害啊,可惜袁紹昏庸!)。”(袁)紹但遣輕騎救瓊(還是低估了曹操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果如張郃所料)。太祖果破瓊等(又被說中),紹軍潰(袁紹潰敗)。(郭)圖慚(慚愧啊,還是一文官,都沒人武將聰慧!),又更譖郃(這個就陰險了,竟然詆毀張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這也看出張郃深知袁紹為人!),乃歸太祖(曹孟德喜獲大將)。太祖得郃甚喜,謂曰:“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大意是說伍子胥雖然日夜忙碌卻還是使自己身陷危難,沒有微子歸殷,韓信歸漢那樣明智,也就是說要投靠明主)”拜郃偏將軍,封都亭侯。
個人生平
張郃為三國時代最令劉備和諸葛亮憚忌的魏將,張郃早年在討伐黃巾時為韓馥的軍司馬,韓馥被袁紹打敗后歸順袁紹,并且在攻打公孫瓚時立下不少戰功。
官渡之戰時曾建議袁紹:“公雖連勝,然勿與曹公戰也,密遣輕騎鈔絕其南,則兵自敗矣。”曹操當時大部份的兵力都在官渡而許昌空虛,張郃看出這點與許攸不謀而合,但是不但袁紹沒采信。不久后曹操襲擊烏巢,郃說:“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但是郭圖卻說:“郃計非也。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張郃反駁:“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 盡為虜矣。”結果袁紹還是聽信郭圖的計謀,派張郃攻打曹操軍營,結果不但沒攻下,缺乏救援的烏巢也被劫了。郭圖計謀失敗,怕張郃回來對證,干脆使離間計把張郃逼到曹營。
后來張郃頗受曹操重用,先后與張遼、夏侯淵搭擋立下不少戰功。張郃 - 戰績縱覽從攻鄴,拔之。又從擊袁譚于渤海,別將軍圍雍奴,大破之。從討柳城,與張遼俱為軍鋒,以功遷平狄將軍。別征東萊,討管承,又與張遼討陳蘭、梅成等,破之。從破馬超、韓遂于渭南。圍安定,降楊秋。與夏侯淵討鄜賊梁興及武都氐。又破馬超,平寧建。太祖征張魯,先遣郃督諸軍討興和氐王竇茂。太祖從散關入漢中,又先遣郃督步卒五千于前通路。至陽平,魯降,太祖還,留郃與夏侯淵等守漢中,拒劉備。郃別督諸軍降巴東、巴西二郡,徙其民于漢中。進軍容渠,為備將張飛所拒,引還南鄭。郃部與曹真討安定盧水胡及東羌,召郃與真井朝許宮,遣南與夏侯尚擊江陵。郃別督諸軍渡江,取洲上屯塢。(曹丕時)遣南屯荊州,與司馬宣王擊孫權別將劉阿等。追至祁口,交戰,破之。
人物性格
張郃為人心思細密,他精通歷算,又擅長戰場規劃與謀略,在多次作戰前必會分析敵我軍勢,然后再作詳盡的謀略。在多次戰役中顯示張郃并不只是武將一個,而張郃更能稱得上儒將。例如在袁曹的官渡大戰、蜀魏的漢中戰、定軍山之戰都薦舉出不少計謀,又或是破謀等例如黃忠的“反客為主”之計、諸葛亮的“埋伏計”和算出蜀軍急攻陳倉的糧數等。可見張郃的智謀并非池中物,連曹操都將之比擬為韓信。
與韓信相比,二人有一些共同點:
第一,兩人同樣精通歷法;第二,兩人同樣善于算數;
第三,兩人皆為儒將型的大將。
此外,張郃雖為將卻愛樂儒士,嘗薦同鄉卑湛經明修行,詔曰:“昔祭遵為將,奏置五經大夫,居軍中,與諸生雅歌投壺。今將軍外勒戎旅,內存國朝。朕嘉將軍之意,今擢湛為博士。”(被皇帝下詔嘉獎,將張郃比作-愛好儒學的東漢大將祭遵,并將卑湛提升為博士。)
張郃亦善處理各種變量,善于安排陣營的布局,推算出戰斗的情勢及地形,無不如計,蜀軍中自諸葛亮及以下的人都十分忌憚他。
雖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基于“擁劉反曹”的思想,在前期更是將張郃描寫的無勇無謀,但小說終究是小說,無法掩蓋歷史真-相。因而后期,將張郃英勇無比的形象突出描寫,在九十九回中被諸葛亮圍攻,一人拍馬舞槍,沖出重圍,在萬軍之中往來沖突,再在亂軍中救出副將戴陵,連諸葛亮都稱譽他勇武過人,更視其為蜀中之害,可見張郃為智勇雙全的魏國名將。
【三國張頜簡介-張頜是誰】相關文章:
三國吳國官吏張溫生平簡介12-01
三國蜀漢名將張苞生平簡介01-19
2017口腔執業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講義:牙頜面畸形11-12
三國軍閥張濟之妻鄒夫人簡介01-20
口腔頜面部神經疾患考試綜合訓練10-30
東漢末年文臣張松生平簡介12-01
口腔執業醫師《口腔頜面部神經疾患》章節題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