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病隙碎筆經(jīng)典語錄70句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名人語錄吧,語錄現(xiàn)指能引起共鳴的、發(fā)人深省,有一定傳播力的名人之言、網(wǎng)民言論、社會事件所產(chǎn)生的新詞條。什么樣的語錄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病隙碎筆經(jīng)典語錄70句,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掃盡塵囂。
2、生病的經(jīng)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3、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zāi)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4、人有一種壞習(xí)慣,記得住倒霉,記不住走運,這實在有失厚道,是對神明的不公。
5、不斷的苦難才是不斷地需要信心的原因,這是信心的原則,不可稍有更動。
6、倘其預(yù)設(shè)下絲毫福樂,信心便容易蛻變?yōu)橹\略,終難免與行賄同流。
7、世界是一個整體,人是它的一部分,整體豈能為了部分而改變整體意圖?這大約就是上帝不能有求必應(yīng)的原因。這也就是人類以及個人永遠(yuǎn)的困境。
8、生活,正如上帝指給約伯看到的那樣,從來就布設(shè)了兇險,不因為誰的虔誠給誰特別的優(yōu)惠。
9、上帝不許諾光榮與福樂,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難,亦不可以放棄希望——恰是在這樣的意義上,上帝存在。
10、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許諾,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維,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難的時候可以領(lǐng)受。
11、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總會給路。在神的字典里,行與路共用一種解釋。
12、他總不能為解救某處具體的疾苦,而置那永恒的距離失去看管。
13、藝術(shù)或文學(xué),不要做成生活(哪怕是苦難生活)的侍從或幫腔,要像偵探,從任何流淌的秩序里聽見磕磕絆絆的聲音,在任何熟悉的地方看出陌生。
14、發(fā)現(xiàn)他人之丑惡,等于發(fā)現(xiàn)了自己之丑惡的可能,因而是已經(jīng)需要懺悔的時刻。
15、好像歷史是一只垃圾箱,把些誰也不愿意再沾惹的罪孽封裝隱蔽,大家都可以清潔。
16、可見知識也并不擔(dān)保善良。
17、“我們”就越具權(quán)勢,“他們”就越遭孤立,“你們”就越要乖乖的。
18、“我們”和“立場很容易變成魔法,強制個人的情感和思想。
19、強制一旦得逞,信仰難保不是悲劇。
20、“我們“的位置并不在與”他們“的對立之中,而在與神的對照之時。
21、猜想的意義并不一定要由證實來支持。
22、科學(xué)需要證明,信仰并不需要。
23、說白了,作惡者更傾向于靈魂的無。死即使一切的結(jié)束,惡行便告輕松。
24、人死后靈魂依然存在,是人類高貴的猜想。
25、所以,良心的審判,審判者和被審判者都只能是自己。
26、善惡的標(biāo)準(zhǔn),可以永久的增補、修正、可以像對待幸福那樣,做永久的追尋。
27、在對人性惡的覺察中,在人的懺悔意識里,神顯現(xiàn)。在人性去接近完美卻發(fā)現(xiàn)永無中途的路上,才有神圣的朝拜。
28、既然可以未來世的福報阿諛神明,何以不能為今生的利祿去諂媚高-官。
29、神明一落到實惠,總難免捉襟見肘力不從心。
30、豐富的超過有用的商品、新奇的等于屠殺的美味、舒適的近似殘廢的生活······
31、漠然無愛的境界不正是人間兇險的首要?
32、所謂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仰望使我們洗去污濁。
33、愛情本來是一種心愿,不能到街上看看就說沒有。
34、不管怎么說,給愛下定義是要惹上帝發(fā)笑的。不如先繞開它,換個角度,這樣問:什么時候,你第一次感到了愛?或者是在什么樣的時候,你感到了需要愛?
35、自卑,歷來送給人間兩樣?xùn)|西:愛的期盼,與怨憤的積累。
36、愛,原就是自卑棄暗投明的時刻。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里步步深陷,或者轉(zhuǎn)身,在愛的路途上迎候解放。
37、在墻壁的那邊,在表情后面,在語言深處,別人,到底都是什么?對此你毫無把握。
38、愛,與喜歡混淆的最嚴(yán)重。“我愛你“。可能是表達(dá)著一次真真的愛情,也可能只是好色之徒的口頭禪,還可能是各有所圖的一回交易。
39、愛的情感包括喜歡,包括愛護(hù)、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還有最要緊的一項:敞開。互相敞開心魂,為愛所獨具。
40、愛情所以選中性作為表達(dá),作為儀式,正是因為,性,以其極端的遮蔽狀態(tài)和極端的敞開形式,符合了愛的要求。
41、如果儀式之后沒有內(nèi)容,如果敞開的只是肉體,肌膚相依而心魂依然森嚴(yán)壁壘,那最多不過還是“喜歡”和“控制不妝。
42、性冷漠據(jù)說在蔓延,越是性解放的地方,性越是失去著激情。
43、愛之永恒的能量,在于人之間永恒的隔膜。愛之永遠(yuǎn)的激越,由于每一個“我”都是孤獨。
44、說真的,我不大相信“話語霸權(quán)”之類的東西可能消滅,就像我也不大相信可以消滅人的貪婪。
45、不過文學(xué)這個詞并不美妙,并不恰切,不如是寫作,不如是傾訴和傾聽,不如是夢幻、是神游。因為那從來就不是什么學(xué)問,本不該有什么規(guī)范,本不該去符合什么學(xué)理,本本不必求取公認(rèn),那是天地間最自由的一片思緒呀,是有限的時空中響徹的無限呼喚。
46、皈依并不是一個處所,皈依是在路上。
47、任何天堂的許諾,若非在路上,都難免刺激起爭搶的欲望。
48、任何所謂天堂只要是許諾可以一勞永逸地到達(dá),通向那兒的路上都會擁擠著貪婪。
49、愛是軟弱的時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予,是求助于他者的參加。
50、愛和語言意圖一致——讓智識走向心魂深處,讓深處的孤獨與惶然相互溝通,讓冷漠的宇宙充滿熱情,讓無限的神秘暴露無限的意義。
51、先哲有言:“人是一堆無用的熱情。”
52、宇宙這只花瓶我是一只打不爛的魔瓶,它總能夠自我修復(fù),保持完整,熱情此消彼長永不衰減。
53、徹底的圓滿只不過是徹底的無路可走。
54、作惡者怕地獄當(dāng)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詐。
55、浪是水,浪消失了,水還在。浪是水的形式,水的消息,是水的欲望和表達(dá)。
56、所有的消息都在流傳,各種各樣的角色一個不少,唯時代的裝束不同,塵世的姓名有變。
57、一個人就像一個腦細(xì)胞,溝通起來就有了思想,儲存起來就有了傳統(tǒng)。
58、在人間的圖書館或信息庫里,所有的消息都死過,所有的消息都活著,往日在等待另一些“我”來繼續(xù),那樣便有了未來。
59、死不過是某一個信號的中斷,它“輕輕地走”,正如它還會“輕輕地來”。
60、神沒有應(yīng)許榮耀和快樂,但神祝福你的盼望。一個人不應(yīng)該逃避困難或放棄希望。在這個意義上,上帝是存在的。命運并不腐朽,但希望與你同在,這才是信仰的真諦,才是信徒的道路。
61、信心,因為它不需要預(yù)先的應(yīng)許,也不需要事后的稱贊,而且它的祝福只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得到。
62、發(fā)燒了,才知道不發(fā)燒有多涼快。咳嗽,只是覺得喉嚨不咳嗽怎么平靜。當(dāng)我第一次坐上輪椅的時候,我總是認(rèn)為如果我不能直立行走,我就會失去我的性格。等到褥瘡的誕生,一連幾天只能歪歪斜斜地躺著,才看晴天怎么坐起來。后來他得了尿毒癥,常常頭暈?zāi)垦#瑹o法思考,更加懷念過去的日子。終于醒悟:其實每一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zāi)難之前都可能加上一句話。
63、人只能上天堂,但不能上天堂。去的是彼岸的建立,去的不是彼岸的消失嗎?
64、我被告知過好幾次,也許是因為我的疏忽,說了一些不尊重佛陀的話,才讓我生病的。當(dāng)我聽到這話時,我就像約伯一樣憤憤不平。
65、愛選擇了中性作為表達(dá),作為儀式,正是因為性,以其極端的遮蔽和極端的開放的形式,滿足了愛的要求。
66、你要愛就像一個癡情的愛人去愛,就像一個被遺忘的空想家去愛,就像她那雙多疑的眼睛鬼火烽火,在黑夜里大膽地走你的路。
67、我只是走不清不白,不受嘮叨;獨自行走,四處張望;行走是震撼的,然后朝著祈禱結(jié)束的方向走去。
68、這是上帝的慈悲看到永恒的痛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打破困擾,相信愛是唯一的拯救人類。這種愛不僅是友好的、富有同情心的、樂于助人的,它還是你自己的祝福。這種愛不是最高的施舍,而是卑微的希望,接受苦難,從而達(dá)到精神上的超越性。
69、不要在流浪前把自己洗得太干凈,你和它有什么共鳴呢?但是,有誰不覺得這是一條可怕的道路呢?這就是為什么每個人都需要懺悔的原因。發(fā)現(xiàn)別人的丑陋就是發(fā)現(xiàn)自己丑陋的可能性,所以是悔悟的時候。
70、例如,人們常說我們殘疾人如何,他們是無法理解的。說他們不理解并不是一種全面的說法,但它顯然是一種理解的呼吁。如果它不可能被理解,為什么你會認(rèn)為它是?為誰?不可能的事,你傻嗎?所以對自己。根據(jù)史鐵生和我的經(jīng)歷,不斷地對自己說這句話,帶著自我的委屈醞釀著自我的感動,它不可能有別的結(jié)果,它只能是自我的禁錮,自我的殘害,讓不可能理解的人眼睜睜地看著一個自暴自棄的人自暴自棄而無計可施。
【病隙碎筆語錄】相關(guān)文章:
《病隙碎筆》讀書筆記(通用43篇)03-17
病隙碎筆的讀后感12-08
《病隙碎筆》讀后感03-12
病隙碎筆讀后感03-31
病隙碎筆讀后感600字03-02
《病隙碎筆》的讀后感-讀后感12-14
貝兒碎碎念語錄11-22
離別——致碎碎的愛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