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讀后感800
最近正在研究《莫泊桑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莫泊桑,法國十九世紀末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寫了六部長篇小說和356篇短篇小說,被世人謄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今天剛讀完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羊脂球》。
小說寫在普法戰爭年代,法國戰敗,一些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同坐在一個車里,準備逃跑。小說里的主人公羊脂球是名妓-女,屬于社會的最低階層,是受到唾棄和背負恥辱的人群。她們的存在似乎代表了人類的墮落,社會的黑暗。
這種身份,不但受到“同車人”的蔑視,包括她自己都為自己的身份羞愧不已。當那些傲慢的老爺,太太們由于匆忙出逃而忘記準備食物,餓得饑腸轆轆之時,善良的羊脂球竟然“低聲下氣”地請求他們吃自己豐美的食物。
羊脂球的天性是善良的,她不忍看到別人的悲慘境遇,反而以德報怨,不計前嫌。讀到這里,我被深深地觸動了。
小說通篇沒有描述過羊脂球的心理活動,她的喜與樂,哀與愁,快樂與欣慰,委屈與憤怒都是通過她的一舉一動展現在讀者面前。作者似乎已經不需要她再表白什么,但是她的一切感受,我們已經深深感悟到。
作者成功運用了一系列對比的方法。他沒有直接告訴我們羊脂球這個形象是美與丑,可是我們對于她的美麗,善良卻體會深刻。為什么呢?因為作者在美麗善良的羊脂球周圍刻畫了一群丑陋粗鄙的人。他們雖然有著崇高的`社會地位,卻有著和他們的地位成反比的骯臟的靈魂。同樣是普法戰爭的受害者,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怎么會那么懸殊?平時一本正經甚至受人尊敬的人,在災難面前顯露出無恥的面孔,而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和尊嚴的人卻表現的無私善良。
莫泊桑的作品往往使我們在受到震撼之余,更加記住這位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和平的偉大作家。雖然,在作品里,他常常將人生的丑惡,陰郁的部分拿出來,把它剝析的流血不止,甚至令人望而生畏。但他卻讓我們看到更加真實的,重新再現的人生。
莫泊桑對于自己創作上的總結,很好的體現了他在寫作上的“隱藏”技巧。就象一幅圖畫,當畫面上的一片景色或者一個人物出現時,我們往住從一片嫩綠的葉子就可以推斷出是春天的景致,從一個人物的穿著和氣質就可以看出他的身份地位。只有那些平庸的畫家,才會選擇去用一片森林來體現春天,用一整群人的特征來襯托所要體現的人物。也許,這就是偉大的藝術家和普通作家的不同之處吧。
【羊脂球讀后感800】相關文章:
羊脂球讀后感800字06-21
羊脂球的讀后感800字07-01
《羊脂球》讀后感06-22
羊脂球的讀后感01-05
羊脂球讀后感08-25
羊脂球讀后感范文06-21
《羊脂球的》讀后感范文06-20
名著羊脂球讀后感作文07-08
羊脂球讀后感300字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