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競聘上崗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你們好;
我是XX信用社的一名普通員工,叫XXX。在這里我感謝聯社領導給予我這樣一個競崗機會,競聘XX信用社副主任職務。在XX信用社我工作了6年的時間,對XX鄉鎮農戶的經濟發展趨勢算是有一些了解。競聘副主任職務,是想讓自己在新的崗位上有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希望能在新崗位為本轄區的農民朋友辦實事,使農村信用社體現服務三農的宗旨。推動轄區農村經濟騰飛,社戶雙贏,促進信合事業的發展。
農村信用社立足于農村壯大于農村,與農村經濟是魚與水的關系。農村信用社在未來激烈的金融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需要因地制宜的搞發展。經驗告訴我們,信用社資金的壯大是農民朋友的血汗財富積累。只有他們富裕了,我們這些經營者才會有資金用民眾的錢去盈利。這種幫扶關系是互利互益的關系。這也是省聯社的工作指導思想,要因地制夷的搞發展,不同的地域該有不同的經營理念。小城鎮有針對小城鎮的經營模式,農業產區要有農業地區的扶持對象。
XX信用社所處的鄉鎮,應該是以經濟農作物為主產業的鄉村經濟體制。工商企業并不太多,這里的農戶經濟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知名產業。XX村有多個蔬菜批發市場,---是花生的產銷基地。--多辣椒收購點,每個村有每個村的特點。蔬菜大棚和種植的農作物的銷售收入是我社吸收儲蓄的主要來源。農民種植經濟作物雖然不如其它行業利潤高收益快,但是較穩妥風險校立足農村服務于農村,是我們的經營理念。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做支農好助手,積極為“三農”服務,使信用社貸款發放向農業傾斜,資金投向合理轉型。減少經營風險。
如果我能競聘到外勤副職,計劃工作重點將信貸資金投向鄉村。加大信貸支農力度,切實解決農民貸款難的問題。為每個村組建信貸審核小組,在合規、合法、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對提出申請貸款的農戶進行評定,發放貸款時要加強貸前調查,對借款人的資信狀況、貸款風險度、經營效益、進行全方位考察,規避信貸風險。對符合貸款條件有償還能力的農戶發放貸款證,使農民朋友詳細了解貸款的申請、審查、清償程序,按需借貸到期償還。使貸款盡量做到放得出收得回,要讓群眾在使用金融產品過程中養成“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良好的借貸氛圍。對農戶扶植力度的加大,能更有力的促進轄區內農戶的增收。農戶增收了,我們的金融收入就會在不斷的周轉中盈利。吸收儲蓄和合理放貸形成良好循環,我相信長遠的持續經營會使我社逐步扭虧增盈。
不良貸款是影響信用社發展的沉重包袱,要對不良貸款加大清收力度,這就需要我們的工作人員發揚真抓實干的精神,對不良貸款逐筆排查,做到一戶一策。努力把信用社的不良貸款降低。做到“腿勤、嘴勤”講究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怕苦、不怕碰硬,在貸款損失之前,相信能使部分不良貸款資金得以盤活或回籠。
本人自知才疏學淺,外勤信貸規章制度還有很多需要學習。日后要不斷地充實完善自我,彌補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我自信能做好領導的助手團結內外勤同事,忠于職守,努力工作,協同大家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相信經過北店信用社全體干部職工的團結努力,我社能盡快實現盈利,為信合事業增輝添彩。謝謝大家。
【擴展閱讀篇】
演講稿又叫演說詞,它是在大會上或其他公開場合發表個人的觀點、見解和主張的文稿。演講稿的好壞直接決
定了演講的成功與失敗。
演講稿像議論文一樣論點鮮明、邏輯性強,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議論文。它是一種帶有宣傳性和鼓動性的應用文體,經常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和藝術手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演講未必都使用演講稿,不少著名的演講都是即興之作,由別人經過記錄流傳開來的。但重要的演講最好還是事先準備好演講稿,因為演講稿至少有兩個方面的作用:其一,通過對思路的精心梳理,對材料的精心組織,使演講內容更加深刻和富有條理。其二,可幫助演講者消除臨場緊張、恐懼的心理,增強演講者的自信心。
演講稿特點
主要區別
演講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區別。
首先,演講是演講者就人們普遍關注的某種有意義的事物或問題,通過口頭語言面對一定場合的聽眾,直接發表意
見的一種社會活動。
其次,作文是作者通過文章向讀者單方面的輸出信息,演講則是演講者在現場與聽眾雙向交流信息。嚴格地講,演講是演講者與聽眾、聽眾與聽眾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講者不能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緒為滿足,他必須能控制住自己與聽眾、聽眾與聽眾情緒的應和與交流。所以,為演講準備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主要特點
第一、針對性。演講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用于公眾場合的宣傳形式。它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論來曉喻聽眾,打動聽眾,“征服”群眾,必須要有現實的針對性。所謂針對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問題是聽眾所關心的問題,評論和論辨要有雄辯的邏輯力量,要能為聽眾所接受并心悅誠服,這樣,才能起到應有的社會效果;其次是要懂得聽眾有不同的對象 和不同的層次,而“公眾場合”也有不同的類型,如黨團集會、專業性會議、服務性俱樂部、 學校、社會團體、宗教團體、各類競賽場合,寫作時要根據不同場合和不同對象,為聽眾設計不同的演講內容。
第二、可講性。演講的本質在于“講”,而不在于“演”,它以“講”為主、以“演”為輔。由于演講要訴諸口頭,擬稿時必須以易說能講為前提。如果說,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過閱讀欣賞,領略其中意義和情味,那么,演講稿的要求則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講稿對演講者來說要可講;對聽講者來說應好聽。因此,演講稿寫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過試講或默念加以檢查,凡是講不順口或聽不清楚之處(如句子過長),均應修改與調整。
第三、鼓動性。演講是一門藝術。好的演講自有一種激發聽眾情緒、贏得好感的鼓動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依靠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豐富、深刻,見解精辟,有獨到之處,發人深思,語言表達要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講稿寫得平淡無味,毫無新意,即使在現場“演”得再賣力,效果也不會好,甚至相反。
第四、整體性演講稿并不能獨立地完成演講任務,它只是演講的一個文字依據,是整個演講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演講主體、聽眾對象、特定的時空條件,共同構成了演講活動的整體。撰寫演講稿時,不能將它從整體中剝離出來。為此,演講稿的撰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根據聽眾的文化層次、工作性質、生存環境、品位修養、愛好愿望來確立選題,選擇表達方式,以便更好地溝通。
其次,演講稿不僅要充分體現演講者獨到、深刻的觀點和見解,而且還要對聲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體態語的運用進行設計并加以注釋,以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
另外,還要考慮演講的時間、空間、現場氛圍等因素,以強化演講的現場效果。
第五、口語性
口語性是演講稿區別于其他書面表達文章和會議文書的重要方面。書面性文章無需多說,其他會議文書如大會工作報告、領導講話稿等,并不太講究口語性,雖然由某一領導在臺上宣讀,但聽眾手中一般也有一份印制好的講稿,一邊聽講一邊閱讀,不會有什么聽不明白的.地方。演講稿就不同了,它有較多的即興發揮,不可能事先印好講稿發給聽眾。為此,演講稿必須講究“上口”和“入耳”。所謂上口,就是講起來通達流利。所謂入耳,就是聽起來非常順暢,沒有什么語言障礙,不會發生曲解。具體要做到:
把長句改成適聽的短句;
把倒裝句改為常規句;
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加以改換或刪去;
把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
把生僻的詞換成常用的詞;
把容易誤聽的詞換成不易誤聽的詞。
這樣,才能保證講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清楚明白。
第六、臨場性
演講活動是演講者與聽眾面對面的一種交流和溝通。聽眾會對演講內容及時作出反應:或表示贊同,或表示反對,或饒有興趣,或無動于衷。演講者對聽眾的各種反映不能置之不顧,因此,寫演講稿時,要充分考慮它的臨場性,在保證內容完整的前提下,要注意留有伸縮的余地。要充分考慮到演講時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以及應付各種情況的對策。總之,演講稿要具有彈性,要體現出必要的控場技巧。
主要功能
第一、“使人知”演講。這是一種以傳達信息、闡明事理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學家朱光潛的演講《談作文》,講了作文前的準備、文章體裁、構思、選材等,使聽眾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識。它的特點是知識性強,語言準確。
第二、“使人信”演講。這種演講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賴、相信。它從“使人知”演講發展而來。如惲代英的演講《怎樣才是好人》,不僅告知人們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條衡量好人的標準,通過一系列的道理論述,改變了人們以往的舊觀念。它的特點是觀點獨到、正確,論據翔實、確鑿,論證合理、嚴密。
第三、“使人激”演講。這種演講意在使聽眾激動起來,在思想感情上與你產生共鳴,從而歡呼、雀躍。如美國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紀念堂前的演說》,用他的幾個“夢想”激發廣大的黑人聽眾的自尊感、自強感,激勵他們為“生而平等”而奮斗。
第四、“使人動”演講。這比“使人激”演講進了一步,它可使聽眾產生一種欲與演講者一起行動的想法。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在二戰期間的英國倫敦作的演講《告法國人民書》,號召法國人民行動起來,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點是鼓動性強,多以號召、呼吁式的語言結尾。
第五、“使人樂”演講。這是一種以活躍氣氛、調節情緒,使人快樂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多以幽默、笑話或調侃為材料,一般常出現在喜慶的場合。這種演講的事例很多,人們大都能聽到。它的特點是材料幽默,語言詼諧。
【信用社競聘上崗演講稿】相關文章:
競聘上崗演講稿03-31
競聘上崗演講稿07-16
信用社競聘演講稿06-24
醫生競聘上崗演講稿12-27
廠長競聘上崗演講稿01-13
店長競聘上崗演講稿08-02
護士競聘上崗的演講稿07-21
銀行競聘上崗演講稿06-17
競聘上崗演講稿范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