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會有感
4月14日參見了寶馬愛心基金“點亮希望”組織的古城運動會。回來后,曉敏囑我寫篇博客供大家分享:
抬手看表已是下午1點多,從成都出發將近5個小時了。心頭突然涌起一種“近鄉情更切”的感覺,恨不能一下子就到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古城中學。此次參加寶馬愛心基金在古城舉辦的運動會,可以見到我未曾謀面的小伙伴。萬分的期待中卻又冒出一絲的緊張,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于一兩百個孩子中間認出我自己的小伙伴。于是,心中盤算著各種見面和尋找的場面。
下車后,我急急地趕在隊伍的前面,我想我的小伙伴也一定在翹首期盼。遠遠地就看見操場上孩子們已經有秩序地排了幾列縱隊。活動主辦方提前將大家分成了紅黃藍綠四個組,孩子應該也是這樣分組的。我突然很擔心:我的小伙伴跟我不在一個組怎么辦?
迎著我們排在最外側的孩子們手腕上都系著黃色絲帶,我也是黃組。看到一個面帶笑容的小姑娘,我就問她是哪個班的,認識不認識黃睿。小姑娘伸手一指,說“就在后面。”于是很興奮地沿著隊伍向隊尾走去,一邊問“誰是黃睿啊?”
一個身著灰色運動裝的小姑娘被周圍的同學簇擁著雀躍地跳出隊伍,從腕上解下一根黃絲帶麻利地系在我的手腕上。一貫循規蹈矩的我,只記得主辦方說給我們的兩個手環中有一個是交給小伙伴,但不知道什么時候給,竟一下愣在了原地。盡管寫過信、通過短信,盡管一路期盼、等待,一下子見了面,倒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這時,工作人員帶過來一個小姑娘,問我愿不愿意多帶一個臨時小伙伴。這才化解了我一瞬間的尷尬。臨時的小伙伴好像就是剛才我第一眼見到并向她打聽黃睿的那個小女孩,名字叫劉玲。突然間,想起黃睿在申請表上寫的最后一句話“我想問他(她)說:你相信命運嗎?你相信緣份嗎?”這一刻,我想說:我信,我太信了!
黃睿提出帶我去看看他們的教室。先去了劉玲的教室,接著是黃睿的教室。一進教室,黃睿飛快地丟開我跑到一個用礦泉水瓶子插著鮮花的座位前,詫異間,一束潔白的鮮花已經出現在眼前,孩子說:“這就是七里香,我早上剛采的。”七里香的故事我已經通過很多遍,沒想到剛到古城中學的幾分鐘時間里我便見到并且得到了她。黃睿又像變魔術般拿出一個紙盒子送到我的手上,打開一個,是一張手繪的賀卡,封面寫著“Welcome您到GuCheng”,賀卡的下面是孩子用大米粒、黃豆、玉米粒做的賀卡,還撒了紅紅的花瓣。孩子說“這是我們這里野花的花瓣”。多么用心的孩子埃為了今天的見面,不知道花了多少的心思。臨行前我給孩子準備了幾件小禮物,但根本就沒想到孩子也會給我準備禮物。一時間,我的眼睛已經濕潤。只好別過臉去,免得破壞了這初次相見的喜悅。
走出教室,我迫不及待地把七里香的照片傳到微博上,告訴大家“我得到了傳說中的七里香”。一向低調內斂走到哪里都恨不能找個角落的我,大肆張揚了一回。捧著七里香滿校園招搖,引來無數艷羨的目光和“七里香,七里香”的贊嘆。我想這贊嘆為花,為孩子,也為了這份特殊的情感。
下午的運動會上和晚上的晚會中,我抽空跟孩子聊幾句,也在觀察著孩子,為以后的交流做些儲備。黃睿是個善良、樂觀的孩子,正如我從她的申請表和所附的那篇小文章中所讀到的。很多的運動項目她都想參加,但是當別人搶著報名時她并不急著上前,我想她是在考慮到我同時帶著兩個小伙伴,因為每個項目必須打小伙伴結對參加。于是我鼓勵他們先去報名,我會幫他們找臨時大伙伴。她這才高興地去了。晚上的晚會是在露天操場上,孩子們拿出自己的凳子放在操場上。黃睿指著一個凳子讓我坐,我說“你呢?”她說“我可以坐在草地上,凳子是每個人拿了自己的。”翻起凳子,果然底下貼著名字。當晚唯一的遺憾是,黃睿在舞臺上歡唱《飛得更高》時,我傻傻地在觀眾區抱怨自己的裝備不夠專業,沒法替她拍出好看的照片,卻沒有想到走近舞臺去拍照。
相見時難別亦難。不到一天的相處,我和黃睿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孩子對我也有了幾分依戀。臨別之際,黃睿淚流滿面,我忍著沒有哭,不停地用手幫她擦試掉滾落的淚水,告訴她如果有機會我會帶孩子一起來看她,叮囑她給我寫信。幾次回頭,看到她仍在原地揮手。見慣了悲歡離合的我,仍覺鼻頭一酸,于是狠狠心走出校門,不再回頭。
回程的路上,同車的大伙伴一起交流經驗。我也趁機整理思緒,回顧兩天來的點點滴滴以及這些年走過的公益路。參加公益活動已有近十年,從一開始的探訪太陽村、天使之家到后來自己資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很多時候都是限于物質上的資助。或者說我以為孩子們需要物質上的幫扶,而忽略了精神層面的交流。其實我在貴州荔波資助的每個孩子在接到我的資助后,都會給我寫信,我也回過。一個孩子連著一段時間給我寫了好幾封信,跟我說她的成績,說她的煩惱,說她的歡笑。而我總給自己找些諸如工作太忙,寄信太麻煩之類的借口,通過中間人在QQ上給她帶話。只在高考前給她寫過一封信,因為我覺得那將是她人生重要的轉折,需要鼓勵和支持。令人欣慰的是,那個孩子考上了天津財大,走出了深山。現在想來,那時的回信多少有些例行公事的成分。我并未真正體會心靈陪伴對一個孩子的重要。直到看到寶馬愛心基金的“點亮希望”,讀了曉敏等人寫出的那些感人故事,我感到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多么需要來自外界的鼓勵和關注,一如我們當年。在持續地觀察“點亮希望”和冷靜地自我思考之后,我遞交了申請。今年的2月份,我接到項目組轉來的兩個孩子的申請表,說實話,兩個都想要,就像我們黃隊里很多的大伙伴所說的“不忍心做出選擇”。在選定黃睿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寫好第一封信,并交代助理用EMS寄出。然后就是焦急地等待回信。
3月份的一個周六,黃睿給我發來短信,問我去不去參加運動會。當時我正把自己關在家里昏天黑地趕寫博士論文。于是回短信給她說這次不去了,等暑假。孩子明顯有些失望,說很多同學的大伙伴都會來。我只好岔開話題,問她平時喜歡什么書,買本書給她寄過去。孩子語帶撒嬌地告訴我“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來。”之后卻善解人意地告訴我,她只是開個玩笑。當時我就想,對于我們,提供一次性的物質幫助很容易,長期的心靈陪伴卻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諾;對于孩子,接受物質幫助只能帶來一時的歡娛,長期的心靈陪伴也許會改變他們的一生。于是,成行,到古城,見到了黃睿,收獲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
【運動會有感】相關文章:
參加運動會有感01-22
運動會有感300字作文(通用28篇)04-26
運動會觀后感【精選】07-31
運動會觀后感 (精選)07-04
運動會觀后感10-07
運動會觀后感08-30
運動會的觀后感11-03
運動會觀后感通用05-31
運動會觀后感集錦05-31
校園運動會觀后感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