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人物讀書筆記
夜半想到《曾國藩》一書的若干問題,遂起床開空調,挑燈夜戰。【文摘】
清朝于軍隊的管理至嚴。凡須用兵,由朝廷供兵供餉糧,戰役結束,將領功過賞罰完畢,便將軍隊交回政府。但當太平天國亂起時,朝廷的八旗、綠營兵已腐敗透頂,無兵可調;又兼以次第而來的賠款條約,也無餉糧可調,才由著曾國藩以湘兵起家,幾乎養為家私而朝廷竟調不動其一兵一卒,后攻克金陵,湘兵的威勢于斯盛矣。
可惜羅澤南早亡,曾國荃一介武夫,曾國藩又以骨肉之情,聽之任之,于軍隊紀律絲毫不加整束,于金陵城中無惡不作。每嘗讀到此類史事,總不禁嘆“殺中國人最多,實則是中國人自己”。
湘勇初創時,以金錢作餌,許以城破縱掠三日,以此來維系湘勇的士氣,從當時朝廷對他們不聞不問的情況,也是無可奈何的舉措,卻也因此將辛苦所募的樸實農民,馴成道德盡失的野獸,以紀律換戰斗力,只是短期內的紅利,長此以往,則必然導致湘軍戰斗力的喪失,走上與八旗與綠營相似的老路。
后世將湘軍捧得甚高,實在于捧曾國藩捧得甚高。1894年,湘軍在牛莊與日軍死戰,全軍覆沒,至此湘軍告別歷史舞臺。或以為其亡于日軍,或以其亡于清廷,實則當年金陵城破之日,即是湘軍滅亡之始。只能以金錢攏絡,而不能以紀律整束,缺乏一以貫之的信仰,任何強盛的部隊,都只能于歷史上曇花一現。湘軍如此,國-軍亦然。
太平天國作為一個勞苦大眾的理想天堂,曾經在中國掀起過滔天巨浪。因此曾國藩剿平天國,為頗多人詬罵。但站在任何一個政府的立場來說,凡遇有造反的,絕無乖乖就此下臺的道理,此事古今中外必然。發兵圍剿,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如果一個政府只懂“剿”而不諳于“撫”,那么這個政府的“剿”,不僅無法延續其統治,也必將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何為“撫”呢?就是在平亂之后的總結。亂由何起?如何正本清源?政府有“剿”的權利,也有“改”的義務。以為一剿而天下太平,不知悔改如晚清者,雖然躲過了太平天國,卻逃不過辛亥革命,其歷史結局,就只有在國人輕視與仇視的目光中,黯然下臺了。
近日有雜志作了一期有關“曾氏家族”的專題,曾氏后人頗為興旺,名流也多。但未想歷史的曾國藩與曾國荃,卻曾殺過那么多人。中國人說“殺降不祥”,在曾氏身上,倒是異數。
以曾國藩自述,所謂“亂世用重法”,似乎“殺”,也實在是一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最起碼當初的另一杰出人物胡林翼,也有和曾氏相同的看法,世人稱作“三如”——愛才如命,殺人如麻,揮金如土。
還記得那期雜志上曾氏后人提到過曾國藩的一句家訓——
銀錢、田產最易長驕氣逸氣,我家中斷不可積錢,不可買田,爾兄弟努力讀書,決不怕沒飯吃。
想來嗜殺的曾家兄弟,有如此興旺輝煌的家族后代,功夫全在這一句話上吧。
哪一對今日怒目相視的夫妻,會回憶婚禮宴上,情意綿綿、兩兩相望的男女?
有哪些痛斥兒女不孝的父母,去回味嬰兒床邊,滿心歡喜、憧憬幸福的自己?
幸福的開始,只是開始。如果你的人生不能如電視劇般在此刻順利結局,那么請謹慎小心些吧
【歷史人物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歷史人物羅貫中的簡介03-06
石達開的歷史人物介紹08-01
歷史人物包拯的故事11-21
走進歷史人物作文06-06
歷史人物的小故事12-02
歷史人物張衡的故事12-09
歷史人物的趣聞(精選10篇)01-08
關于商鞅的歷史人物介紹06-28
歷史人物:諸葛亮07-03
歷史人物高棅簡介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