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看龍貓電影后的感感作文
《龍貓》是宮崎駿的成名作,宮崎駿大概把對小女孩形象最美好的向往都寄托在《龍貓》中的這對小姐妹身上。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看龍貓的優秀觀后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看龍貓的觀后感篇一
雖然名為龍貓,但龍貓的戲份其實不是最多,姐妹,小月和小梅應該才是主角,她們也是想象中活力少女的模樣。
更動人的可能是姐妹之間那種自然的感情,小梅是個小跟屁蟲,姐姐做什么她一定要做,一開始爸爸讓她們找樓梯,小梅就硬是要把小月找過的`每個地方都找一遍,我們童年似乎也做過這樣的事情呢。姐姐也是很開心的帶著妹妹,還有點兇。這里感覺學到一個好方法,就是害怕的時候先大叫幾聲,姐妹倆喊過之后都不害怕"鬼屋"了。
后面小梅一個人的探險部分,也是拍的非常有童趣自然,還有點熊孩子的傻大膽。在陌生的龍貓肚子上就那樣睡著了。
宮崎駿的畫面真是美,很多地方都是很美的水彩畫的感覺。久石讓的音樂也很好聽。
看龍貓的觀后感篇二
這部如夢如幻的作品自始至終洋溢著夏天的勃勃生機,孩子們的喜怒哀樂中都夾雜著河邊青草的氣息,清爽如風。它甚至沒有完整地講述一個故事,因為它本身就如同站在樹端吹著塤的龍貓,是宮崎駿編織的一個關于童年的夢,這個夢,我們都曾做過。
《龍貓》中幾乎沒有什么沖突,在宮崎駿的作品中算得上別具一格。玉米快要成熟的季節,父親帶著兩個女兒來到鄉下的房子里,等待快要出院的`母親。就這么簡單,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著這兩個四歲和十二歲的小女孩展開的。打掃房子,上學,種樹,看望媽媽,迷路,或許,這些簡簡單單的事情在我們少年的暑假中也都做過。然而,也就是因為這些事情的似曾相識,才讓我們對兩個小女孩的故事感到親切又回味無窮。甚至連龍貓的出現都不令人驚訝,我們不是也曾夢到過么,有一個巨大且法力無邊的朋友,帶著我們在茂密的森林里穿梭,在翠綠如茵的玉米地上空飛行。人最快樂的事情之一就是重溫以前的美夢,何況是童年時沒有任何雜質的純真的美夢。所以電影結束時,不要急著離開,長大之后,童年美好的夢早被我們遺忘,電影幫我們把它找了回來,閉上眼睛,是不是又聞到河邊的青草和泥土的味道?
宮崎駿說:“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說只有小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形跡。如果靜下心來傾聽,風聲里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可是恐怕現在被鋼筋水泥和電子玩具包裹的孩子們已經喪失了與精靈交流的能力。宮崎駿一直在作品中展現人類與自然的沖突,雖然《龍貓》里沒有對抗,只有田園般的美好,但他也在這里寄托了自己的理念:只有干凈如孩童般的心靈,才能毫無欲念地感受自然的美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所以他的作品中主角總是少年,這位已過古稀之年的老人,依然有一顆少年般的心。
龍貓在電影中只出現了四次,第一次是小梅鉆進樹洞時,第二次是姐妹兩個雨中站牌下等車時,第三次是院中的橡樹發芽時,第四次是小月尋找迷路的小梅時。它就像西方的孩子們心目中的圣誕老人一樣,并不頻繁地出現,而出現就為你帶來快樂。雖然再也回不到童年,但看完電影,在群星閃爍的夜晚,我們也會盼望,在遠處的樹梢上看到一只吹著塤的龍貓,那是夢,也是快樂。
看龍貓的觀后感篇三
在推出新作《起風了》之后,宮崎駿終于宣告退休,消息一出,滿世界嘩然。我們有多熱愛著這位為我們帶來童真回憶的老爺子,就有多么不舍他的告別。但我們無法阻擋的是,又一個時代終于落下帷幕。
我從不吝于將大師、巨匠等褒義的詞語加諸宮崎駿的身上,但實際上,恐怕更加適合他的形容詞,卻是一個充滿了童趣的手繪動畫的堅持者,和從未放棄思考的老頑童。
呂克貝松早已違背了一生只拍十部影片的諾言,而宮崎駿的整個電影生涯,卻是實實在在的只交出了十部導演作品。而且部部經典,無一敗筆。回顧他的藝術歷程,從《風之谷》、《天空之城》逐漸奠定個人風格,并與高畑勛共同創立吉卜力工作室;到以80、90年代之交的《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以多種風格嘗試,進一步拓展了作品領域,并逐漸透露出更加宏大的主題思想;再到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的《幽靈公主》、《千與千尋》,一代宗師氣質畢露,成就唯一以動畫電影題材斬獲柏林電影節至高榮譽的偉業,至今被無數人奉為圭臬。再到后期的《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姬》和最后作品《起風了》,雖然有人評價老爺子巔峰不在,但我卻從中看到了一個思緒更加不羈、格局愈發龐大的宮崎駿,他一絲不茍的創作態度和老而彌堅的藝術生命,不僅贏得全世界影迷的尊重,也值得全世界每一位電影工作者學習。
雖然有些晚,但我仍希望以一篇影評來為老爺子告別。
我的選擇是《龍貓》。
雖然比不上巔峰之作《千與千尋》的名聲響亮,也不如《幽靈公主》般聲勢浩大,但《龍貓》無論是對宮崎駿本人,還是吉卜力工作室,甚至整個日本動畫,都算得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以至于胖胖憨憨的龍貓形象成為了吉卜力的LOGO,也成為全球無數孩子床前枕邊的玩偶伴侶。對于我而言,選擇本片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本片在看似幼稚的故事背后,隱藏著宮崎駿始終如一的終極主題——純真的力量。
月和梅的萌態是純真,小凱遇見女生的羞澀是純真,草壁夫妻的樂觀、豁達也是純真,甚至淳樸的村民,為著小梅的`失蹤而動員起來,每個人都盡力尋找著,相比較現實生活中的人情冷漠,不也是一種純真嗎?就是這種種純真,成為故事里,改變一切的最偉大的力量。
影片就像一段給孩子朗讀的睡前故事,簡單卻迷人。本片里完全沒有反面角色的設置,甚至一個壞心眼的人也沒有,哪怕在宮崎駿的影片里,這也是非常罕見的。沒有了戲劇沖突的二元對立,推動劇情向前發展的,不過是媽媽病情的反復和孩子小情緒的鬧別扭,但就是這樣瑣碎的故事里,卻深埋著我們流連的美好。
看著這樣的電影,你的嘴角會不自覺的上翹,然后心中洋溢著慢慢的幸福感,就像我們兒時所聽到的最美的童話。
無論龍貓是精靈或是怪獸,但只有純凈的孩子才能看到它,已經足夠說明導演的意圖。這是我們內心深處曾經擁有,卻在成長中漸漸失去的力量,是我們在嗟嘆著“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時懷念的童年往昔。是我們孩童時看到一只螞蟻爬行,一顆幼苗發芽是最單純的快樂。
本片拍攝于1988年,故事的背景卻選在了50年代的日本。私以為,那是宮崎駿心中日本最美好的時代。摒棄了軍國主義的狂熱,而工業化的步伐卻還沒有讓每個人都行色匆匆。片中的草壁一家人從城市搬到農村,也正象征著人們對無所不在的現代經濟社會的逃離。守望相助的鄰里關系、郁郁蔥蔥的鄉間美景,在宮崎駿的鏡頭下顯得美輪美奐又溫暖人心。這也正是純真力量在社會層面的一種體現。你很難想象龍貓在都市的鋼筋水泥間出現,即便非要如此安排,也會變成《平成貍合戰》一類的詭異氛圍,無論如何也籠絡不起這股沁人心脾的美好力量。當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讓人類比任何一個時期都聯系得更加緊密,卻又比任何一個時期都顯得更加疏遠,宮崎駿電影里的那個逝去不久的黃金時代,又具有了一份反現代的意義。
還有他一貫關注的環保主題,雖然沒有在本片中鮮明提及,但也確實毋庸贅筆。那山野間繽紛的翠綠,小溪的流水潺潺,伴隨久石讓的悠揚配樂,用不同的感官體驗,用甜蜜的美好把每一位觀眾包裹起來。然后你站起身離開電腦或電視,看一看窗外霧霾迷離的都市,哪一個更令人憧憬和更值得我們保護,還需要多言嗎?
宮崎駿的偉大,正在于他始終保持著孩子般絢爛的想象力,并將這種純真的力量化作銀屏上一段又一段美好的夢境,喚起無數人對往昔的追嘆。長大成人的我們,再也沒有了穿過灌木叢尋找龍貓棲身的樹洞的那種本領,也再無法坐上龍貓巴士在天空翱翔。但如果,電影能夠讓你找回一點點簡單的感動,暫時將繁瑣世事放上一放,不已經是一件非常值得贊頌的事情了嗎?
以后或許還會有吉普力的電影,但再也不會有宮崎駿的電影了。愿老爺子健康長壽,愿吉卜力后繼有人。
【觀看龍貓電影后的感感作文】相關文章:
龍貓觀后感作文08-02
《龍貓》觀后感07-21
《龍貓》的觀后感11-08
龍貓觀后感07-12
龍貓的觀后感11-25
《龍貓》觀后感11-13
電影《龍貓》觀后感11-05
《龍貓》觀后感【精】11-19
龍貓觀后感【薦】11-16
龍貓電影觀后感08-13